蘇軾回家後,采蓮端上飯菜,一家人圍坐在桌旁開始吃飯。王閏之卻仍舉著《史記》在讀,口中念念有詞,與其說在讀書,不如說是想讓別人看見自己在讀書。蘇軾專心吃飯,並沒注意王閏之。王閏之故意咳嗽幾聲,希望引起蘇軾的注意,蘇軾也不理會。王閏之又故意舉書靠近蘇軾,卻不慎碰倒了蘇軾的酒杯。


    蘇軾嗔怪地說:“吃飯就吃飯,看書做什麽?”王閏之沒好氣地放下書,嘴裏嘟囔著。采蓮和小蓮都竭力忍住笑。此時巢穀走了進來,坐下來端起碗筷,對蘇軾說:“子瞻,公文交給王大人了,他讓我問你,開封府鄉試的題目如何了?”


    蘇軾回答說:“還未想好呢,我自去跟他說,巢穀兄快吃飯吧。”巢穀吃飯,卻看見小蓮幾個笑容滿麵,覺得奇怪。


    飯後,蘇軾來到書房,鋪紙揮毫。他為今年開封府鄉試取了兩個題目,寫完後沉思到底選哪一個,遲疑不決,便叫小蓮過來參謀。小蓮進屋看題,沉吟不決。王閏之故意進屋來收拾東西,一邊聽二人對話。小蓮意識到王閏之在屋內,因此不自然起來,說:“先生,我以為這個題是萬萬不能取的。”蘇軾看著小蓮指著的試題:“齊小白專一任用管仲而霸,燕噲專一任用子之而敗。事情相同,而結果不同,是何緣故?”隨口讀出後,問小蓮此題不能取的原因。王閏之仔細聽著蘇軾讀出的題目,似在琢磨著此題的意思。小蓮說出她的擔憂,因為此題影射當今變法過於直白,恐遭致言論之罪。


    蘇軾點點頭,說:“你說得有理,但此題若能引發開封府書生廣發議論,其實是有助於聖聽的。於我,則凶;但於國於民,則大吉。”


    小蓮並不同意蘇軾所言,說:“先生這樣講,其實有失偏頗。若此題一出,言論激進,惹怒聖上,恐怕因小失大,欲速不達。”


    蘇軾回答說:“話是這麽說,但變法之害此時已愈演愈烈,若不行非常之舉,怕是無用。”


    小蓮說:“先生說的自然不錯,但此事還須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蘇軾沉吟不語。一直側耳傾聽的王閏之則撇撇嘴。


    蘇軾回到臥室,坐在桌邊思考兩道題目的取舍,終於在沉思中支頤睡去,鼾聲如雷。王閏之過來準備叫醒他,卻看見桌上的兩張試題紙以及一個封試題的官用信封。王閏之拿起那張小白、燕噲的試題,心想:“這試題怎麽不好?《史記》裏都寫過這幾個人的,既然《史記》都寫過,就不會有錯。皇上知道我家先生是為他好,一定懂得先生用心的。皇上又不是女人,哪裏會這麽小氣?你說不好我偏說好,你說不行我偏說行,什麽從長計議,先生為民說真話,片刻都不能耽擱。”想著,把試題封入信封,裝好,並把另一試題扔掉,得意地笑了笑。


    第二天早晨,開封府衙內,蘇軾坐在堂上,把手中信封交給考官。


    考生們走出考場,議論紛紛。一個書生說:“蘇大人怎麽出這麽一個題目呀?所影射者太過明白了。”另一個書生也說:“不知道皇上看到這個題目會如何想呀,蘇大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其他書生也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


    神宗皇帝見到蘇軾出的試題後大為光火,將王安石、呂惠卿、王珪、司馬光、韓維、範鎮等召到邇英殿,手揚著試題卷,大聲說:“好個蘇軾,朕放任於他,他竟虛驕恃氣,越發放肆了!這出的是什麽題目,這不是影射朕獨斷專行嗎?!好大的膽子!這朝廷他是不能待了,貶放外地吧!”


    韓維說:“陛下明鑒,蘇軾講春秋戰國時期,晉武王平吳國,以獨斷專行而失敗,齊桓公堅持己見,任用射了自己一箭的仇人管仲而稱霸,並不是說獨斷專行不好,而是說要看情況而論!”


    神宗仍怒道:“理雖如此,但這樣的題目,有誰會以為他說的不是朕呢?蘇軾有替朕想過嗎?他是圖一己之快,想出風頭,此人不堪大用。”


    呂惠卿見神宗氣得不輕,又反駁了韓維的辯護,意識到這就是自己盼了好久的機會,忙正色說:“陛下明鑒,蘇軾太不識體統,草率輕浮,不宜在朝為官。”


    範鎮反駁呂惠卿,說:“陛下,蘇軾德才兼備,有安邦治國之才,可堪大用也!”


    韓維接著說:“陛下,蘇軾忠君之至,以致不擇言辭,乞望陛下原諒!”


    神宗怒氣不減,站起身來,大聲說:“這已不是第一次了。上次他給朕上的那個《萬言書》,言辭疾厲,把變法貶得一文不值,以朕為懵懂頑童!而且忠君……忠君也要有個忠君之法!”


    王珪見韓維、範鎮屢勸不成,神宗又氣成這個樣子,知道這次蘇軾徹底沒戲了,決定使出殺手鐧,放上那最後一根稻草,於是出班奏說:“陛下,謝景溫已上書彈劾蘇軾,說是蘇氏兄弟二人在回西蜀為父守孝時,用靈柩之船販運私鹽,大賺其利。”


    神宗更加生氣,高聲說:“竟有這樣的事!他竟是營私之吏,何忠可言?!”


    司馬光一驚,躬身說:“陛下,這純屬栽贓陷害,說子瞻不拘小節、恃才傲物我信,說他販運私鹽,我不信。”範鎮、韓維也都表示不信蘇軾會做出此等小人行徑,並認為此事尚未查實,不可輕下斷言。


    神宗踱步,略微沉吟,說:“幸虧尚未查實,若是查實,就不是貶官外放了。”


    一聽神宗要外放蘇軾,範鎮急忙勸阻,神宗氣呼呼地說:“為何不行?朕非外放他不可。”


    王珪立刻站出來支持神宗,恭恭敬敬地說:“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取舍由君,臣不能言。”


    範鎮狠狠地瞪了一眼王珪,高聲說:“陛下,蘇軾不能貶!今陛下唯王安石諸人之言是信。讒附安石者謂之忠良,攻難安石者謂之讒慝。滿朝文武敢直言者都被排擠出京了。蘇軾再走,朝廷裏一個敢直言的官員也沒有了。言路一堵,人主則不明,天下何事不生?陛下乃英明之人,何以對此大是大非失察?忠言逆耳,臣之所為,明似保蘇軾,實為保陛下。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神宗大怒,猛拍龍案,大聲質問範鎮說:“範鎮,難道王安石和力主新政的銳進之人都是奸臣嗎?”


    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王安石出班奏說:“陛下,臣為變法殞身不恤,鞠躬盡瘁,卻落得範鎮如此詰難。陛下,臣心力交瘁,不堪重負,請求辭官回家!”呂惠卿也急忙附和一同請辭。


    見他二人請求辭官,以退為進,近乎要挾神宗,範鎮怒目圓睜,不加思索地說:“是忠是奸,遲早水落石出!王安石雖非奸臣,但他秉性執拗,遲早有後悔之日;陛下與王安石所重用新進,巧言令色,機詐百出,一味迎合聖上,看似百依百順,實則欺聖上年輕識淺,將聖上玩弄於股掌之上!”


    神宗氣得發抖,將龍案上的文房四寶、奏劄推到地上,吼著:“夠了,來人!”指著範鎮說:“朕……朕年輕識淺,朕……朕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你正好在這裏倚老賣老。好,我就再識淺一回。”張茂則急忙進來,見此狀況大驚失色,嚇得渾身哆嗦,神宗大聲命令他把範鎮押到禦史台,以忤逆罪論處。範鎮畢竟是三朝元老,聽到要將範鎮捉拿下獄,張茂則不禁驚得略微遲疑,神宗低聲說:“你……你也想抗旨?”張茂則醒悟過來,忙說遵旨。


    範鎮哼了一聲,說:“微臣早知有此下場!”說完,昂首走出。神宗一下癱倒在龍椅上,命王安石、韓維等人退下。


    不久,這件事就驚動了曹太皇太後,她在高太後的攙扶下走入邇英殿。神宗慌忙跪在地上,說:“老祖宗,孫兒有失遠迎,請恕罪。”太皇太後麵露慍怒,讓神宗平身。太皇太後待神宗站起來後問:“怎麽,你要讓範鎮下獄?”神宗流下了淚,說:“範鎮忤逆,無視天子,可惡至極!”


    太皇太後沉著臉,說:“你這是氣話呢,還是真要這麽做?”神宗略微遲疑,說:“請老祖宗垂教。”


    太皇太後說:“仁宗帝時,有三個鋼鐵人物,一個是鐵麵禦史包拯,另一個是鐵麵禦史趙抃,再一個就是被仁宗帝褒獎為一肚子鋼鐵的範鎮。當年,為了使你的父皇繼位,這三個人冒死力諫,不惜被罷職,竟與仁宗帝吵了起來,相比之下,你這點小委屈算得什麽!包拯已去世了,範鎮、趙抃已是老年,他們為了你的江山子民,殫精竭慮,這是你的福分。你竟然是非不分,想把這三朝元老股肱大臣投入大牢,你要做暴君嗎?!”


    聽到太後說得如此嚴重,神宗嚇得馬上跪於地上:“老祖宗,孫兒知錯了。”


    太皇太後慈祥地扶起神宗,說:“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孩兒啊,你要記住,你不能離開範鎮這些元老忠臣,因為他們不想從你這裏得到什麽。而那些一味奉承迎合你的人,就不一樣了。起來吧,起來吧。孩兒啊,整個大宋江山壓在你的肩上,你也不容易。可你別忘了,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親什麽人,遠什麽人,靠什麽人,用什麽人,這是當好皇帝的不傳之經啊!記住了嗎?”


    神宗抹著淚說:“老祖宗,孫臣記住了。”


    隨後,太皇太後和高太後親自到監牢中,將範鎮放了出來。


    禦史台內,鄧綰、李定正在得意忘形地互相吹捧著,原來正是他二人指使謝景溫誣告蘇軾販賣私鹽。李定豎起兩手的大拇指,敬佩地對鄧綰說:“文約兄果然計高一籌。”鄧綰嘿嘿一笑,不無得意地說:“蘇軾的文章再好,學問再大,也經不起私鹽這盆汙水。聖上最討厭的是要官之人,最恨的是營私之吏。”李定也恨恨地說:“我就瞧不起他一貫傲慢。”


    話音剛落,張茂則走進來,說:“聖上口諭。”二人慌忙施禮候旨,張茂則臉上露出鄙夷之色,說:“敕。查蘇軾販運私鹽之事,查清後速來呈報。欽此。”待二人說“臣遵旨”後,張茂則轉身離去。


    蘇軾販運私鹽之事,本就是他們編造出來的,現在皇上讓徹查這無中生有之事,李定頓時犯了愁咃有些慌了神,問鄧綰說:“我等應怎樣回稟聖上呢?”鄧綰不以為然地說:“這有何難。就說,當時確實有一條運鹽的船與蘇家所租的靈柩船停靠在了一起。經過查證,這是轉運司運鹽的公船,是舉報人弄錯了。”


    李定不禁拊掌讚歎道:“妙!對,就這麽說。”


    鄧綰略微沉吟,低聲說:“不過,現在不要急於回稟聖上。就說,西蜀路途遙遠,查清尚需時日。等過一段時間,挑聖上正忙的時候,再把結果回稟聖上。那時蘇軾已經上貶官船了!”二人看著對方,彼此心領神會,相視一笑。


    禦史台外,張茂則聽到李定、鄧綰的笑聲,哼了一聲,對身邊的小太監說:“我就不信,這樣的人能有好報!你們以後小心著,免遭報應!走,我們去蘇軾家傳旨。”小太監點頭答應。


    張茂則持聖旨來到蘇軾家大門口。宣旨完畢,蘇軾接過聖旨凝思,自言自語地說:“皇上命我到杭州任通判,這是貶我呢,還是升我呢?”


    張茂則意味深長地笑笑,說:“咱家不知!蘇大人,南方風暖,不似汴京水冷,還不盡快上任!”


    蘇軾拱手謝過張茂則,張茂則帶小太監回去。蘇軾站在院子裏沉思……


    第二天,蘇軾到開封府衙將公文、官印交割完畢,回到家中,吩咐采蓮、巢穀、小蓮等拾掇行李,準備前往杭州。王閏之見狀又大哭起來,邊哭邊說:“都是我的錯,都是我要逞強。是我把試題裝進去的,先生是我害了你,你把我休了吧。”這些話王閏之昨天哭哭啼啼地說了一夜,蘇軾怎麽勸也不管用。現在見她又哭訴起來,蘇軾微微一笑,說:“夫人,怎麽老說這些話啊。此事不怪你,我其實早已決定,你不出題,我也會出。我命中該有此劫,與你無關。”王閏之仍是痛哭不已。


    采蓮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後,又幫蘇軾將他夫婦二人的行李打點好,就來到小蓮房內,想幫小蓮拾掇,卻發現小蓮神色憔悴呆呆地站著。采蓮詢問小蓮為何還不拾掇,小蓮卻說她想留下來,不去杭州了。采蓮大吃一驚:“什麽?姑娘,你要留下?”轉念心中卻也明白幾分,又不知該說些什麽,隻好摸摸小蓮的頭,轉身走出去。


    片刻後,兩眼紅腫的王閏之走了進來,見小蓮呆坐著。王閏之說:“姐姐,能告訴我你為何要留在汴京嗎?”


    小蓮站起身,說:“夫人,小蓮說過多次,夫人該叫我小蓮!夫人,小蓮在先生家多年,讓先生和夫人操心,這次去杭州,先生家境不寬裕,再說還有表姑照顧你們。故而……小蓮不想去杭州了。”


    王閏之忽然號啕大哭,低聲說:“姐姐,你說的什麽話啊子瞻離了你能行嗎?平時都是我的心眼太小,姐姐你千萬不要跟我一般見識。我怎麽能跟你比呀,你有學問,脾氣好,待人心善。我是想跟你比,可我不僅沒幫上子瞻,反而害了他。姐姐,到今日我才明白你對子瞻有多重要,對我們全家有多重要!你是我們的親人,你不能留在這裏!姐姐,你要是記恨妹妹,妹妹給你賠禮了。”說著跪下身來……


    經曆這一風波,王閏之終於明白自己和小蓮的差別,也心甘情願地承認這種差別,所以才說出這番話來。小蓮扶王閏之不起,自己急忙跪下,二人相抱哭泣。


    熙寧四年(1071)七月,汴京碼頭的汴河酒家內,範鎮、韓維、司馬光為蘇軾送行。蘇軾站起,舉著酒杯說:“蘇軾先幹為敬,謝諸公對我蘇某的護愛!”說完,一飲而盡。


    司馬光嗬嗬一笑,說:“子瞻,這次我可是沒有護愛你啊!我是敬佩你的為人。你明知皇上好惡,卻又不假辭色,不事逢迎,專逆龍鱗,豈不可敬!”


    範鎮擺擺手,忙說:“君實你天天編史書,此言卻差矣!蘇子瞻並非專逆龍鱗,不過是據實而奏,因情而發罷了!”


    司馬光初時一怔,聽完範鎮的話,恍然大悟,深深點頭。韓維也稱讚說:“好一個‘據實而奏,因情而發’,來,為此幹杯!”眾人共同舉杯,一飲而盡。


    蘇軾接著低聲說:“我蘇軾生性愚直,曆久不改,真怕拖累了諸位。範公,您不該為晚生頂撞皇上啊!”


    韓維道:“子瞻此言也不對。範公並非是為你頂撞皇上,而是為大宋頂撞皇上,為了皇上而頂撞皇上!”眾人聽了韓維的話,紛紛點頭同意。


    這時,範鎮說:“我已經給聖上遞交了辭呈,準備辭官養老去。”眾人吃驚不已,蘇軾更是“啊”的一聲喊了出來。範鎮接著說:“我這輩子,幹過召試學士院、開封府推官、起居舍人、知諫院,當過翰林學士兼侍讀、銀台司、左執政,官職一大把,沒意思了,又遇到這個時局,該向皇帝乞骸骨了!”司馬光皺著眉,勸他不要告老還鄉,因為範鎮一走,朝中恐怕沒有人能堅持正言了。範鎮擺擺手,說:“六十七了,該活埋了。我在給聖上的辭呈中言道:陛下有納賢之資,大臣進拒諫之計;陛下有愛民之性,大臣用殘民之術。”


    聽了範鎮的話,蘇軾激動地站起來,高聲說:“說得對!人說蘇某的文章潑辣,今日與恩師一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了!我敬恩師一杯!”


    司馬光也大聲說:“說得好!範公,我有個提議,不管誰先死,未死的人給已死的人撰寫碑文。”範鎮爽快地答應,韓維也加入其中。


    蘇軾想及自己外放而範鎮請辭歸鄉,感傷不已,哽咽著說:“諸位大人,今日為蘇某餞行,雖非生離死別,但蘇某……”


    範鎮語重心長地說:“子瞻啊,朝局險惡,在朝者前途未卜;你雖在外,也要好自為之啊!”蘇軾躬身施禮謝恩師教誨。


    蘇軾與王閏之、小蓮、巢穀、采蓮等登船起程,一家大小立在船頭向眾人揖別。蘇軾仰望藍天,歎息不已……


    邇英殿內神宗正在閱讀蘇軾的《萬言書》奏折,不住地點頭歎息。張茂則呈上茶水,稟告說:“陛下,鄧綰、謝景溫他們調查蘇軾販鹽的事已有結果,當時蘇家所租的靈柩船是與一條轉運司運鹽的公船停靠在一起,所以是舉報人弄錯了。”


    神宗“哼”了一聲,道:“朕早就知道,蘇軾哪裏是販運私鹽的趨利之徒啊。”放下劄子歎息著說:“唉,這麽好的文章,以後是看不見了。”


    張茂則很是不解地問:“既然如此,陛下又何以將其外放呢?”


    神宗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說:“不是朕外放他,是他自己外放的自己。”說完,望著遠處,歎了一口氣。


    此時的蘇軾正獨立船頭,兩岸楊柳樹上傳來的知了聲不絕於耳。蘇軾手拿酒杯,醉醺醺地眯著眼睛,傾聽那知了的叫聲,突然放懷大笑,自言自語地說:“哈哈,吉了吉了,既然都了,我何不了?”


    王閏之和小蓮正在船艙引著蘇迨蹣跚學步。蘇迨逐漸走出船艙看見了蘇軾,喃喃地說:“爹爹,我想走路。”


    蘇軾醉醺醺地蹲下身來抱起蘇迨,說:“是啊,迨兒,你都三歲了,該學會走路了。可是迨兒,你知道走路有多難嗎?爹爹都四十歲了,還沒學會呢!”說完,鬆開手臂,躺到甲板上,兩行清淚從眼角流下來,流過他已顯斑白的鬢角。蘇迨以他那清脆的牙牙學語聲說:“爹爹,你哭了。”


    自蘇軾外放杭州,司馬光便抱病不朝。反變法之言漸趨式微,王安石、呂惠卿的變法主張得以暢通無阻地推行。呂惠卿也覺得此時耳根清淨,美妙無比。正是他們苦心積慮以求的局麵,但又覺得有一絲遺憾揮之不去,因為如今這朝上全無以前的生氣。皇上都快睡著了,沒人跟他們吵了,真有些不習慣。他向王安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安石擺擺手,說:“吉甫,我等專心施行變法,不必在乎其他。”


    呂惠卿忙點頭稱是,說:“你說這個蘇軾吧,他在朝上,你煩他,怕他,恨他;他不在這朝上了吧,可真冷清,倒又有幾分想他。”


    王安石哈哈一笑,說:“吉甫,你說了一個活脫脫的蘇子瞻。他如今已到杭州了吧?”呂惠卿略一計算,說:“他此刻應該到了穎州,也許正在田間竹林中拜訪故人呢。”


    呂惠卿所言穎州田間竹林中的故人,就是蘇軾的老師、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


    九月,穎州西湖亭內,白發蒼蒼、穿一身員外服的歐陽修正在飲茶看書,身旁立著的童子在不時地打著盹兒。歐陽修見童子如此困狀,笑著說:“童兒,坐在那兒睡一會兒吧。”童子聽到歐陽修的話醒轉過來,很不好意思。


    歐陽修擺擺手,不以為然地說:“沒什麽,老夫也是從你這麽大過來的。若年輕人不知秋乏打盹兒,豈不怪哉?睡吧睡吧。”童子說:“老爺您還要飲茶呢。”歐陽修說:“老夫自己來。”


    童子坐在一旁的石鼓上又問:“老爺是天下文人的領袖,是最有學問的人了,怎麽還是手不釋卷呢?”歐陽修笑著說:“學無止境啊!”


    這時,兩個白衣書生來到亭子的不遠處。一個說:“柳兄,如此好景,不能無詩啊。”另一個說:“然也。你我兄弟二人好歹也是秀才啊,不賦詩一首,就太對不起這穎州西湖了。楊兄,咱們各來一首七絕如何?”那楊秀才說:“好啊,請柳兄先吟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一種境界叫蘇東坡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成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成金並收藏有一種境界叫蘇東坡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