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鎮是位於欄杆集西北的一個鎮子,這裏因為一條橫跨滁河細小支流清水河上的橋梁而得名。


    馬橋顧名思義是一座能跑馬的石拱橋,該橋連接了清水河兩岸。


    而到了今天,中日兩國軍隊圍繞這裏,同樣展開了一場大戰。


    “開火。”


    此時在馬橋鎮外,日軍戰車聯隊的坦克在向鎮內的中國軍隊開火。


    其37毫米坦克炮雖然威力較弱但是直射的精準度彌補了一切,其中一輛九五式戰車的坦克炮,精準的命中了一挺機槍。直接將該機槍組炸上了天。


    此時跟在戰車身後的日軍士兵,也紛紛探頭向馬橋鎮的中國守軍開火。


    一時間在戰車炮以及機槍的壓製下,馬橋鎮內的中國守軍被打的抬不起頭。


    “我們的反坦克武器呢?”


    此時看到自己士兵被日軍壓的抬不起頭,負責防守馬橋鎮的偵察營的羅家文營長不斷的詢問著自家反坦克武器。


    此時文營長詢問的肯定不是反坦克槍,雖然這槍在三百米的距離也能對日軍坦克造成有效攻擊。


    但是小鬼子多機靈啊。他們停在四百米的距離外對馬橋鎮的守軍開火,比他們提前一步趕到這裏的偵察營,根本沒有時間構築防禦工事。所以隻能一邊承受著日軍坦克的火力輸出,還要與日軍士兵進行廝殺,這別提有多別扭了。


    “戰防炮來了,戰防炮來了。”


    正當文營長為自己部下麵對坦克而無能為力時,一句非常引人注意的話將他吸引了過來。


    此時幾名士兵正推著兩門反坦克炮,小心翼翼的過來了。


    “怎麽回事,你們反坦克連搞什麽。”


    “對不起營長,車壞了,我們這反坦克炮都是一路推著過來的。”


    “趕緊,讓日軍坦克知道一下厲害。”


    此時文營長顧不得嗬斥他們了,畢竟對方推著兩門反坦克炮過來,一頭的汗水。


    “準備,放!”


    兩輛九五式坦克從車體內冒出一股黑煙,其中一輛的日軍坦克兵打開了蓋子,帶著一臉的鮮血逃了出來。


    兩門戰防炮對付日軍的薄皮坦克就是好用。


    隨後在短短的幾分鍾內,日軍坦克接連被命中。


    隻要命中,那麽日軍坦克就沒得跑,直接被擊穿。


    三輛


    五輛


    七輛


    “倒車,快倒車,敵人有反坦克炮。”


    看著自己戰車被不斷命中,日軍戰車指揮官不斷讓自己坦克往後退。


    這可苦了日軍步兵,坦克車往後退將他們暴露了出來,防守馬橋鎮的中國士兵,立刻發現了這些日軍士兵,一顆顆子彈向他們射來。讓這些第六師團士兵,叫苦不迭。


    “發現敵人反坦克炮,開火。”


    同時打的正歡的反坦克炮也被敵人發現,於是在一輪集火之後,一門戰防炮被當場被摧毀。


    另一門見情況不對,立刻推著炮跑開了。


    “繼續,別退。讓士兵將那門火炮找出來。”


    此時打掉一門反坦克炮之後,戰車部隊的指揮官,立刻讓自家士兵將坦克開回去繼續支援步兵作戰。


    此時日軍戰車部隊,一麵繼續向陣地守軍開火,一麵則提高警惕的仔細觀察,深怕剩下的那門反坦克炮繼續出來搗亂。


    “這打的什麽仗啊。”


    眼看到自己士兵又被日軍給壓製住了,文營長已經快急上火。他看了看一旁裝甲車,上麵那挺7.92毫米的機槍,肯定是沒辦法幫助他解決眼前的局麵。


    “營長,快看,我們的坦克。”


    不過轉機很快就來了,在一名士兵的提醒下,文營長轉身向後看去,發現自家坦克上來了。


    機步旅核心,裝甲營此時在營長廖耀輝的帶領下,終於到來的馬橋鎮。


    此時作為裝甲營先鋒的一連更是一馬當先,一連連長江平川坐在指揮車內,向自己連隊下達著命令。


    “各車組瞄向十二點鍾位置的敵軍坦克,開火。”


    隨著江連長的命令,12輛lt38中國版坦克,立刻用它那長長的37毫米加農炮,向日軍九五式坦克開火。


    比他們更早的日軍的九五式坦克,當看到中國坦克出現之後,日軍指揮官立刻下令。


    “中國坦克,上穿甲彈,立刻開火。”


    雙方正麵的硬對硬轟擊,在馬橋鎮展開。


    日軍九五式坦克采用的37毫米坦克炮,1933年試製完成。該炮的性能不算好。采用缺少被帽穿甲彈的該款坦克炮,在五百米距離僅能擊穿25毫米的裝甲。


    而且這是試驗場數據,在戰場上該炮的性能還需要打一些折扣。


    所以戰場上的表現也是一麵倒,被九五式坦克命中的lt38坦克,並無大礙,除了其厚實的正麵裝甲留下凹痕之外,其坦克依然能對日軍九五式開火。


    至於日軍的九五式就慘了,12毫米的正麵裝甲根本抵擋不住lt38的攻擊,紛紛被打出黑煙停在了這裏。


    “八嘎,讓第二中隊退回來。”


    此時在戰場之外,看到自家坦克被中國坦克暴揍,身為聯隊長的西原一策大佐,此時立刻下令撤回自己的坦克部隊。


    至於被留下的步兵,大日本帝國勇士要有直麵敵人的勇武,此時需要他用肉身炸敵人坦克的時候了。


    隨著西原大佐的命令,日軍坦克紛紛倒車,想要離開這裏。


    不過既然來了,一連還能讓他們退回去嗎?


    隨著一輛輛九五式被點名,西原大佐閉上了雙眼。自己這個戰車中隊是退不回來了。


    “命令部隊,立刻展開隊形,我們要在這裏與中國人的坦克部隊決一死戰。”


    “嗨!”


    隨著西原大佐的命令,戰場外的日軍戰車聯隊,紛紛調整著隊形,他們等待抵達的中國坦克部隊上前,來一場武士般的戰鬥。


    西原敢於這樣做,還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手中有兩個中隊的新式坦克,比九五式更新的坦克。


    如果有後世人看到其身後的新式坦克,肯定要驚呼一句這不是日軍的九七式中型坦克麽。


    這款坦克原本在東北測試性能,要等到諾門罕戰役才第一次亮相。


    不過因為四十七軍在忻口的表現,暴打一眾日軍坦克。讓日軍不得不讓三菱重工緊急生產一批投入到期中國戰場,所以九七式坦克提前來到中國戰場。


    不過因為生產時間緊急,這批緊急生產的九七式,依然采用的57毫米短管坦克炮。而裝甲方麵也是日軍一貫的薄皮策略,正麵裝甲僅有25毫米。


    當然對於這批兩個中隊的九七式,西原大佐可謂是信心十足,他認為隻要中國軍隊的裝甲部隊敢於出戰,那麽皇軍的戰車部隊將以秋風掃落葉一般,將其殲滅。


    而且他還在側翼布置了反坦克炮,一會就給他們驚喜。


    其實到現在,日軍還沒有摸清四十七軍lt38坦克的正麵裝甲。他們還固執的認為,其裝甲不會超過30毫米。


    57毫米的短管坦克炮,雖然穿甲能力差一點,但是依然有機會將其摧毀。


    麵對日軍的邀戰,身為裝甲營指揮官的廖耀輝,自然不會拒絕。日軍薄皮坦克在自家麵前,隻有一個命運,那就通通被打爆。


    “大佐,敵人坦克出來了。”


    此時麵對源源不斷從馬橋鎮湧出的中國坦克,西原大佐麵露喜色。


    此時在馬橋鎮,一場坦克大戰即將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川軍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烤攤的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烤攤的饅頭並收藏抗戰川軍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