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川軍士,於1月14日隨第二十七偵察隊於塔山村發現日軍第五戰車聯隊。後被日軍巡邏隊發現,在隊友掩護下隻身返回匯報情況,並且在返回途中遭槍擊負傷。”
此時彭剛伸手握住這位劉軍士的手。“辛苦了,劉大川軍士。正是二十七偵察分隊的弟兄們的努力,才能讓我們知道日軍第五戰車聯隊的消息。”
“軍座,盧隊長他們都是為了掩護我犧牲的。”
此時劉軍士麵露悲痛,泣不成聲的講述二十七偵察小隊犧牲的經過。
“放心吧,盧隊長他們都是犧牲我們會銘記的,獎金與撫恤金都已經安排人送到他們的手中,這一點還請放心。四十七軍每一個犧牲的弟兄都不會白死,他們家人四十七軍肯定要管。”
“軍座你的話,我肯定相信。”
“這是你的獎金和立功勳章,這裏還有晉升的嘉獎令。”
與這位劉軍士交談幾句之後,彭剛又轉到下一個病床。
“周成勇軍士,於1月17日在大付村戰鬥中負傷……”
“餘明生少尉……”
作為四十七軍的傳統,彭剛又一次下戰地醫院看望戰鬥中負傷的官兵了。
對於這些受傷的四十七軍官兵,彭剛自然是十分的重視。
這不僅關係到軍中的士氣,也是對傷兵們的尊重。
畢竟不少官兵負傷之後就陷入了患得患失中,有人怕自己受傷後不能再繼續待在部隊了。也有人擔心軍中還管不管自己。另外在戰場經曆生死的他們,不少人還患有戰場綜合征。
這些種種的問題,都是需要四十七軍掌舵人的他,親自來看一看的。畢竟看報告和親自來看,是兩種情況。冰冷的報告,根本不能替代直觀的感受。
這對傷兵也是一樣,看到彭剛來看他們,和不來看他們自然也是兩種心態。
“目前傷兵情況怎麽樣?”
在看望完傷兵之後,彭剛非常自然的詢問起傷兵的情況。
“軍座,目前輕傷員這邊還好。在我們治療下都能健康的恢複過來。目前主要問題是集中在重傷員這邊,因為藥品以及手術感染的一些問題,重傷員致死率目前為17%。”
餘長興說到這裏,看了彭剛一眼。
“放心大膽的說,我要知道真實的情況。”
對於餘院長的小心思,彭剛一眼就看出來了。
“軍座,目前致死率雖然比去年好太多了,但是傷口感染的問題,依然是我們目前難以解決的難題。這個時間還好,尤其是到了夏天,傷兵最容易遭到致命的傷害就是傷口感染。基本上隻要確定傷口感染,那麽就是接到了閻王的請帖。”
麵對餘院長的話,彭剛絞盡腦汁想了想之後開口說道。“我有一種辦法,你們可以試試。那就是從那些發黴的食物水果上麵,收集青色的黴菌。然後將這些黴菌放入由大米攪碎成汁中培養,然後……”
彭剛將自己努力回想的土法製作青黴素的步驟簡述出來。不過因為記憶的關係,具體一些關鍵步驟,他回想不起來了。反正一句話,讓餘院長他們組織醫生們試一試。
彭剛在野戰醫院一待就是一整天,看望傷員,了解目前醫院治療的情況,以及藥品情況醫療器具的情況等等。
等彭剛返回軍部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軍座,這是最新的戰報。”
不過一回來,通訊軍官將將最新的戰報遞了過來。
對於戰報彭剛也是十分的重視,從戰報中,他能了解到關於全國各地的軍情。
不過這回,彭剛看到戰報臉色非常的難看,因為濟南被日軍奪取了。
雖然在太原會戰中,彭剛帶著四十七軍適逢其會,接連擊敗日軍二十師團、第五師團等部隊。一度造成日軍華北方麵軍兵力不足,不得不停止對津浦線的進攻。
但是在日軍奪取南京之後,獲得兵力補充的華北方麵軍立刻重振旗鼓,派出第十師團和108師團重新發動了進攻。
而某些人並沒有因為彭剛的努力而改變,依然做出了保存實力,不聽指揮,棄城而逃的決定。
沒錯,說的就是自尋死路的韓複渠。
按原定作戰方案,徐州以北保衛戰,由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榘指揮。不過這位大敵當前還為保存實力打小算盤的韓主席,在日軍抵達黃河北岸之後,立刻帶著部隊向泰安撤退。
任憑某人和第五戰區李宗仁怎麽勸說一概不聽,隻有一門心思的保存自己實力。
而且退到泰安的韓複渠還不放心,其繼續撤往大汶口、濟寧,徹底舍棄津浦路北段的防禦,給日軍敞開了津浦線的道路。
而韓複渠的做法,連遠在濟南的日軍都驚呆了。
這位韓主席的做法,可以說坑了第五戰區所有人。因為其放棄津浦線北段的做法,讓他們麵臨被日軍兩麵夾擊的危險當中。
按照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原本的作戰計劃,是讓韓複渠部以沂蒙山區為後方,守衛濟南。必要時撤到沂蒙山區打遊擊,牽製日軍,使日軍不敢急速南進。
誰知道這位韓複渠,根本不管這個計劃,直接放棄濟南一路退到泰安。麵對韓複渠的做法,李宗仁強壓心中的不滿,再一次北上找到這位韓主席。讓其在魯西南別退了,好歹和日軍打一打,拖延一下時間,給他李某人爭取一點時間,抽調部隊防守徐州的便利。
不過這位韓主席,根本沒給李長官的麵子。更是當著李宗仁的麵部署撤退,命令部隊撤向周家口、郾城一帶,眷屬和物資撤向豫西。
可以說這位韓主席的做法,完全將李宗仁往死裏得罪。
也不知道在中原大戰時,還那麽精明的韓複渠,怎麽才七八年就變得如此昏庸不堪了。
被氣的夠嗆的李宗仁,此時對於韓複渠徹底死心了。
他一方麵要求武漢方麵趕緊給他派援軍,一方麵將韓複渠不聽命令上報給武漢方麵。
對於這位韓主席早就心懷不滿的委座,隨即決定必須嚴懲這位韓主席。
隨後在借鄭州開會的名義,將韓複渠招了過來,隨後當麵數落其罪行,隨後交軍事法庭審判。
三天之後,這位一心保存實力的韓主席結束了他的一生。
此時彭剛伸手握住這位劉軍士的手。“辛苦了,劉大川軍士。正是二十七偵察分隊的弟兄們的努力,才能讓我們知道日軍第五戰車聯隊的消息。”
“軍座,盧隊長他們都是為了掩護我犧牲的。”
此時劉軍士麵露悲痛,泣不成聲的講述二十七偵察小隊犧牲的經過。
“放心吧,盧隊長他們都是犧牲我們會銘記的,獎金與撫恤金都已經安排人送到他們的手中,這一點還請放心。四十七軍每一個犧牲的弟兄都不會白死,他們家人四十七軍肯定要管。”
“軍座你的話,我肯定相信。”
“這是你的獎金和立功勳章,這裏還有晉升的嘉獎令。”
與這位劉軍士交談幾句之後,彭剛又轉到下一個病床。
“周成勇軍士,於1月17日在大付村戰鬥中負傷……”
“餘明生少尉……”
作為四十七軍的傳統,彭剛又一次下戰地醫院看望戰鬥中負傷的官兵了。
對於這些受傷的四十七軍官兵,彭剛自然是十分的重視。
這不僅關係到軍中的士氣,也是對傷兵們的尊重。
畢竟不少官兵負傷之後就陷入了患得患失中,有人怕自己受傷後不能再繼續待在部隊了。也有人擔心軍中還管不管自己。另外在戰場經曆生死的他們,不少人還患有戰場綜合征。
這些種種的問題,都是需要四十七軍掌舵人的他,親自來看一看的。畢竟看報告和親自來看,是兩種情況。冰冷的報告,根本不能替代直觀的感受。
這對傷兵也是一樣,看到彭剛來看他們,和不來看他們自然也是兩種心態。
“目前傷兵情況怎麽樣?”
在看望完傷兵之後,彭剛非常自然的詢問起傷兵的情況。
“軍座,目前輕傷員這邊還好。在我們治療下都能健康的恢複過來。目前主要問題是集中在重傷員這邊,因為藥品以及手術感染的一些問題,重傷員致死率目前為17%。”
餘長興說到這裏,看了彭剛一眼。
“放心大膽的說,我要知道真實的情況。”
對於餘院長的小心思,彭剛一眼就看出來了。
“軍座,目前致死率雖然比去年好太多了,但是傷口感染的問題,依然是我們目前難以解決的難題。這個時間還好,尤其是到了夏天,傷兵最容易遭到致命的傷害就是傷口感染。基本上隻要確定傷口感染,那麽就是接到了閻王的請帖。”
麵對餘院長的話,彭剛絞盡腦汁想了想之後開口說道。“我有一種辦法,你們可以試試。那就是從那些發黴的食物水果上麵,收集青色的黴菌。然後將這些黴菌放入由大米攪碎成汁中培養,然後……”
彭剛將自己努力回想的土法製作青黴素的步驟簡述出來。不過因為記憶的關係,具體一些關鍵步驟,他回想不起來了。反正一句話,讓餘院長他們組織醫生們試一試。
彭剛在野戰醫院一待就是一整天,看望傷員,了解目前醫院治療的情況,以及藥品情況醫療器具的情況等等。
等彭剛返回軍部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軍座,這是最新的戰報。”
不過一回來,通訊軍官將將最新的戰報遞了過來。
對於戰報彭剛也是十分的重視,從戰報中,他能了解到關於全國各地的軍情。
不過這回,彭剛看到戰報臉色非常的難看,因為濟南被日軍奪取了。
雖然在太原會戰中,彭剛帶著四十七軍適逢其會,接連擊敗日軍二十師團、第五師團等部隊。一度造成日軍華北方麵軍兵力不足,不得不停止對津浦線的進攻。
但是在日軍奪取南京之後,獲得兵力補充的華北方麵軍立刻重振旗鼓,派出第十師團和108師團重新發動了進攻。
而某些人並沒有因為彭剛的努力而改變,依然做出了保存實力,不聽指揮,棄城而逃的決定。
沒錯,說的就是自尋死路的韓複渠。
按原定作戰方案,徐州以北保衛戰,由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榘指揮。不過這位大敵當前還為保存實力打小算盤的韓主席,在日軍抵達黃河北岸之後,立刻帶著部隊向泰安撤退。
任憑某人和第五戰區李宗仁怎麽勸說一概不聽,隻有一門心思的保存自己實力。
而且退到泰安的韓複渠還不放心,其繼續撤往大汶口、濟寧,徹底舍棄津浦路北段的防禦,給日軍敞開了津浦線的道路。
而韓複渠的做法,連遠在濟南的日軍都驚呆了。
這位韓主席的做法,可以說坑了第五戰區所有人。因為其放棄津浦線北段的做法,讓他們麵臨被日軍兩麵夾擊的危險當中。
按照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原本的作戰計劃,是讓韓複渠部以沂蒙山區為後方,守衛濟南。必要時撤到沂蒙山區打遊擊,牽製日軍,使日軍不敢急速南進。
誰知道這位韓複渠,根本不管這個計劃,直接放棄濟南一路退到泰安。麵對韓複渠的做法,李宗仁強壓心中的不滿,再一次北上找到這位韓主席。讓其在魯西南別退了,好歹和日軍打一打,拖延一下時間,給他李某人爭取一點時間,抽調部隊防守徐州的便利。
不過這位韓主席,根本沒給李長官的麵子。更是當著李宗仁的麵部署撤退,命令部隊撤向周家口、郾城一帶,眷屬和物資撤向豫西。
可以說這位韓主席的做法,完全將李宗仁往死裏得罪。
也不知道在中原大戰時,還那麽精明的韓複渠,怎麽才七八年就變得如此昏庸不堪了。
被氣的夠嗆的李宗仁,此時對於韓複渠徹底死心了。
他一方麵要求武漢方麵趕緊給他派援軍,一方麵將韓複渠不聽命令上報給武漢方麵。
對於這位韓主席早就心懷不滿的委座,隨即決定必須嚴懲這位韓主席。
隨後在借鄭州開會的名義,將韓複渠招了過來,隨後當麵數落其罪行,隨後交軍事法庭審判。
三天之後,這位一心保存實力的韓主席結束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