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蘭陵西北的會寶嶺一帶,距離棗莊僅有三十多公裏。
不過這裏山高林密,進出道路有限是一處非常好的藏匿地點。
北上的四十七軍,就選擇的該地進行戰術隱蔽。
為了隱蔽行蹤,四十七軍下足了功夫。首先是行軍的問題,四十軍選擇人跡較少的道路,同時選擇夜間急行軍。而對於遇到的行人,隻能說聲對不起了,全部看管起來。
當然為了避免一些必要的麻煩,這些看管起來的行人選擇將其征召作為隨軍的民夫。當然錢糧上不會少對方的,明晃晃的現大洋也減輕了他們的不滿。
其次是吃住的巨大需求,四十七軍選擇攜帶大量的幹糧,避免太多的炊煙暴露自己位置。
另外住的問題上,大量帳篷在林中支立起來。雖然在這初春的山區還帶著寒意,但士兵身上厚厚的棉衣幫了大忙,並不是不能湊合。
除此之外,山區的村落也能提供大量的幫助,例如熱水、以及炒製幹糧等方麵。
而且對於進出山口的道路,四十七軍也派人看管起來。許進不許出,陌生人直接都看押起來,讓日軍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躲藏在這裏的四十七軍。
“部隊情況怎麽樣?”
此時在作為臨時指揮部的周家崗村,彭剛開口詢問起部隊的情況。
“還好,因為我們提供的大量棉衣,生病的士兵極少。至於幹糧的儲備,我們還有五日所需,目前還不需要擔心糧食的問題。如果再加上士兵自己攜帶的七日幹糧,至少保持十日之內是不成問題的。”
此時軍需處長李長順回答著彭剛的詢問。
“很好,你們軍需處接下來做好士兵的住處等問題。”
“好的,軍座。”
將軍需處長打發走之後,彭剛起身來到作戰室內內。此時參謀長捷克老頭斯沃博達此時正帶著一幫參謀們,在忙碌著。
“我的參謀長,目前棗莊那邊是什麽情況?”
彭剛一開口就關心目前戰場最重要的棗莊情況。
“彭,目前棗莊焦山那邊,你們的二十軍團正與日軍第十師團交戰。另外有消息稱,日軍的116師團主力已經過了藤縣,即將抵達臨城。如果日軍有了生力軍增援,二十軍團就有麻煩了。”
“是嗎?”
一聽斯沃博達的話,彭剛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雖然他與湯恩伯沒有什麽交流,但是對方已經成為目前徐北戰場中日軍隊的重要角力點。
如果二十軍團撐不住,那麽就會帶動其他軍隊在徐北戰場進入極大的劣勢。如果對方能撐住,中國軍隊的反擊也會順利展開。
“另外臨忻方麵也有消息傳來,59軍已經從邳縣北上支援臨忻。這是一個好消息,至少能保證臨忻這邊的日軍部隊,短時間不會參與到棗莊這邊的戰鬥。另外淮河一線的戰鬥,目前已經進入相持階段,日軍暫時沒有好辦法突破那邊守軍的陣地。”
老頭將最近這兩天收到的消息一一告知了彭剛,至於為什麽是這兩天的。因為彭剛這兩天下部隊去了。主要是看看士兵們的吃住情況以及精神狀態,這對四十七軍來說非常重要。
作為一支部隊的主官,需要隨時掌握部隊的基本情況。才能根據部隊的狀態,決定投入戰場的時機。這是一個指揮官的基本要求,也是彭剛從這幫歐洲顧問身上學到的經驗之一。
“這麽說來,目前我們隻需要關注棗莊的二十軍團就可以了。”
“是的沒錯。我們隻需要關注在棗莊的戰鬥即可。不過接下來該什麽時候投入我們的四十七軍,這就需要李司令官的判斷。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如果他想獲得一場戰役的勝利,那就必須讓棗莊的日軍繼續加大投入的兵力,而且防守的二十軍團必須頂住敵人的進攻才行。”
“這個應該可以吧,畢竟二十軍團也是國軍的精銳,守住陣地應該沒有問題。”
斯沃博達這位捷克老頭的判斷一點也沒錯,對於變成現在戰局核心的焦山戰場。
此時在焦山指揮部內,看著遞上來的傷亡報告,湯恩伯感覺坐如針氈。這短短幾天時間,他的二十軍團就在與日軍交戰中傷亡過萬。同時裝備的損失也不小,在日軍重火力以及空中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二十軍團的炮兵損失也不小,其中最重要的重炮部隊,在戰鬥中損失了六七門重炮,這看的湯恩伯直跳腳。
要知道這支配屬給他的重炮部隊,可是韓複渠放棄山東的誘因之一。這短短幾天的戰鬥,就損失了三分之一,怎麽能不叫人頭大。
“給老頭子發電報,將我二十軍團的目前的情況告知對方,說的嚴重一點,然後讓李宗仁派兵增援我們。”
“是。”
作為心腹兼得意學生湯恩伯的電報,非常有效果。在當天下午,李宗仁就收到了來自鄭州的電報。
“李長官,鄭州來的電報。”
從通訊軍官手中接過這份電報,李宗仁一看就發現是來自某人的催促電報。要求第五戰區立刻派出有力部隊,增援焦山。
“李長官,委座的電報,我們該怎麽回複?”
身為參謀長的徐祖詒,此時開口詢問司令官李宗仁。
“給鄭州發電報,告知他們,目前焦山的戰鬥,對我第五戰區非常的重要。隻要二十軍團擋住日軍的進攻。我可以保證帶來一場勝利,還請等待幾日。”
一聽李宗仁的話,身為參謀長的徐祖詒嚇了一跳。不過仔細一想,也覺得很合理。敢於反駁委座命令的人,在國府可能也就隻有眼前這位李德鄰。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他開始多問了一句。
“就這樣發?”
“就這樣發。”
“好,我這就安排人去發。”
徐祖詒急忙派人給在鄭州的委座發電報了,當然還會有一封他自己的私人電報。
他李德鄰可以直接反駁委座,他這個小小的參謀長哪來的膽子。為了避免可能的怒火傷到自己,還是發份電報解釋一下。
“委座真這樣說?”
“是的。”
第二天,二十軍團指揮部內,看著從鄭州發來的電報,湯恩伯有些不敢相信。這封電報委座以個人的身份,要求他湯恩伯必須在焦山堅決擋住日軍的進攻。甚至在電報的結尾上,還使用了黨國不會忘記他們的字眼。
此時接到電報的湯恩伯,內心有話吐不出來。早知道就不該給委座發電報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委座要求他在焦山堅持,那他就根本沒有退路了。
“命令部隊,從我起各部不得後退一步,敢於撤退者軍法從事。”
湯恩伯沒辦法,隻能下死命令要求部隊嚴守焦山。
“是。”
隨著他的命令,二十軍團與日軍的戰鬥更加的猛烈了,沒有退路的焦山守軍,此時拿出拚命的架勢,與日軍交戰。
以至於116師團主力抵達焦山,依然沒能撼動焦山守軍的防線。
不過這裏山高林密,進出道路有限是一處非常好的藏匿地點。
北上的四十七軍,就選擇的該地進行戰術隱蔽。
為了隱蔽行蹤,四十七軍下足了功夫。首先是行軍的問題,四十軍選擇人跡較少的道路,同時選擇夜間急行軍。而對於遇到的行人,隻能說聲對不起了,全部看管起來。
當然為了避免一些必要的麻煩,這些看管起來的行人選擇將其征召作為隨軍的民夫。當然錢糧上不會少對方的,明晃晃的現大洋也減輕了他們的不滿。
其次是吃住的巨大需求,四十七軍選擇攜帶大量的幹糧,避免太多的炊煙暴露自己位置。
另外住的問題上,大量帳篷在林中支立起來。雖然在這初春的山區還帶著寒意,但士兵身上厚厚的棉衣幫了大忙,並不是不能湊合。
除此之外,山區的村落也能提供大量的幫助,例如熱水、以及炒製幹糧等方麵。
而且對於進出山口的道路,四十七軍也派人看管起來。許進不許出,陌生人直接都看押起來,讓日軍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躲藏在這裏的四十七軍。
“部隊情況怎麽樣?”
此時在作為臨時指揮部的周家崗村,彭剛開口詢問起部隊的情況。
“還好,因為我們提供的大量棉衣,生病的士兵極少。至於幹糧的儲備,我們還有五日所需,目前還不需要擔心糧食的問題。如果再加上士兵自己攜帶的七日幹糧,至少保持十日之內是不成問題的。”
此時軍需處長李長順回答著彭剛的詢問。
“很好,你們軍需處接下來做好士兵的住處等問題。”
“好的,軍座。”
將軍需處長打發走之後,彭剛起身來到作戰室內內。此時參謀長捷克老頭斯沃博達此時正帶著一幫參謀們,在忙碌著。
“我的參謀長,目前棗莊那邊是什麽情況?”
彭剛一開口就關心目前戰場最重要的棗莊情況。
“彭,目前棗莊焦山那邊,你們的二十軍團正與日軍第十師團交戰。另外有消息稱,日軍的116師團主力已經過了藤縣,即將抵達臨城。如果日軍有了生力軍增援,二十軍團就有麻煩了。”
“是嗎?”
一聽斯沃博達的話,彭剛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雖然他與湯恩伯沒有什麽交流,但是對方已經成為目前徐北戰場中日軍隊的重要角力點。
如果二十軍團撐不住,那麽就會帶動其他軍隊在徐北戰場進入極大的劣勢。如果對方能撐住,中國軍隊的反擊也會順利展開。
“另外臨忻方麵也有消息傳來,59軍已經從邳縣北上支援臨忻。這是一個好消息,至少能保證臨忻這邊的日軍部隊,短時間不會參與到棗莊這邊的戰鬥。另外淮河一線的戰鬥,目前已經進入相持階段,日軍暫時沒有好辦法突破那邊守軍的陣地。”
老頭將最近這兩天收到的消息一一告知了彭剛,至於為什麽是這兩天的。因為彭剛這兩天下部隊去了。主要是看看士兵們的吃住情況以及精神狀態,這對四十七軍來說非常重要。
作為一支部隊的主官,需要隨時掌握部隊的基本情況。才能根據部隊的狀態,決定投入戰場的時機。這是一個指揮官的基本要求,也是彭剛從這幫歐洲顧問身上學到的經驗之一。
“這麽說來,目前我們隻需要關注棗莊的二十軍團就可以了。”
“是的沒錯。我們隻需要關注在棗莊的戰鬥即可。不過接下來該什麽時候投入我們的四十七軍,這就需要李司令官的判斷。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如果他想獲得一場戰役的勝利,那就必須讓棗莊的日軍繼續加大投入的兵力,而且防守的二十軍團必須頂住敵人的進攻才行。”
“這個應該可以吧,畢竟二十軍團也是國軍的精銳,守住陣地應該沒有問題。”
斯沃博達這位捷克老頭的判斷一點也沒錯,對於變成現在戰局核心的焦山戰場。
此時在焦山指揮部內,看著遞上來的傷亡報告,湯恩伯感覺坐如針氈。這短短幾天時間,他的二十軍團就在與日軍交戰中傷亡過萬。同時裝備的損失也不小,在日軍重火力以及空中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二十軍團的炮兵損失也不小,其中最重要的重炮部隊,在戰鬥中損失了六七門重炮,這看的湯恩伯直跳腳。
要知道這支配屬給他的重炮部隊,可是韓複渠放棄山東的誘因之一。這短短幾天的戰鬥,就損失了三分之一,怎麽能不叫人頭大。
“給老頭子發電報,將我二十軍團的目前的情況告知對方,說的嚴重一點,然後讓李宗仁派兵增援我們。”
“是。”
作為心腹兼得意學生湯恩伯的電報,非常有效果。在當天下午,李宗仁就收到了來自鄭州的電報。
“李長官,鄭州來的電報。”
從通訊軍官手中接過這份電報,李宗仁一看就發現是來自某人的催促電報。要求第五戰區立刻派出有力部隊,增援焦山。
“李長官,委座的電報,我們該怎麽回複?”
身為參謀長的徐祖詒,此時開口詢問司令官李宗仁。
“給鄭州發電報,告知他們,目前焦山的戰鬥,對我第五戰區非常的重要。隻要二十軍團擋住日軍的進攻。我可以保證帶來一場勝利,還請等待幾日。”
一聽李宗仁的話,身為參謀長的徐祖詒嚇了一跳。不過仔細一想,也覺得很合理。敢於反駁委座命令的人,在國府可能也就隻有眼前這位李德鄰。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他開始多問了一句。
“就這樣發?”
“就這樣發。”
“好,我這就安排人去發。”
徐祖詒急忙派人給在鄭州的委座發電報了,當然還會有一封他自己的私人電報。
他李德鄰可以直接反駁委座,他這個小小的參謀長哪來的膽子。為了避免可能的怒火傷到自己,還是發份電報解釋一下。
“委座真這樣說?”
“是的。”
第二天,二十軍團指揮部內,看著從鄭州發來的電報,湯恩伯有些不敢相信。這封電報委座以個人的身份,要求他湯恩伯必須在焦山堅決擋住日軍的進攻。甚至在電報的結尾上,還使用了黨國不會忘記他們的字眼。
此時接到電報的湯恩伯,內心有話吐不出來。早知道就不該給委座發電報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委座要求他在焦山堅持,那他就根本沒有退路了。
“命令部隊,從我起各部不得後退一步,敢於撤退者軍法從事。”
湯恩伯沒辦法,隻能下死命令要求部隊嚴守焦山。
“是。”
隨著他的命令,二十軍團與日軍的戰鬥更加的猛烈了,沒有退路的焦山守軍,此時拿出拚命的架勢,與日軍交戰。
以至於116師團主力抵達焦山,依然沒能撼動焦山守軍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