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愣了愣,坐起身來,看向吳婉兒,驚訝道:“不是大明人?”


    吳婉兒點點頭,為難道:“兩人,一個是高麗人,一個是東瀛人!他們.他們想大量買長蘆鹽場的鹽!


    他們一次就要買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斤鹽!


    這麽大的交易量,我.我不敢做主!


    而且,朝廷有法度在,無論高麗還是東瀛,都不在朝廷允許的商貿國家之內。”


    吳婉兒說的沒錯。


    朱元璋繼位之後。


    高麗和東瀛跟大明的關係都不怎麽樣。


    東瀛就不必說了。


    不但屢屢派倭寇襲擾大明沿海,就連老朱派去的使者也被這些倭寇私自殺害,若不是老朱一直在和元庭殘餘勢力爭鋒,早就發動大軍討伐了。


    就算是現在,大明對倭寇和東瀛也是恨的牙根癢癢。


    至於高麗,則是因為處於一個十分糾結的狀態,所以才跟大明關係交惡。


    洪武元年,朱元璋剛剛將元庭趕出北平,就向高麗下了詔書,宣告新朝成立。


    高麗當時也很識趣,立刻派遣使者來大明請封高麗國王,將元庭年號至正改為洪武,斷絕和元庭的關係,以示臣服。


    然而。


    處於強敵環伺的高麗還是十分糾結。


    因為大明的勢力暫時還沒有處理高麗,但他們身邊,卻盤踞著數十萬北元大軍,既包括占據東北的納哈出勢力,也包括北元朝廷的大軍。


    麵對這樣巨大的壓力,高麗朝中便出現了親元派和親明派。


    跟大明的關係熱乎了沒幾天,首鼠兩端的高麗又開始跟元庭眉來眼去。


    甚至又接受了元庭的冊封,同時給元庭上供了大批貢物。


    原本。


    高麗保持著兩邊討好的態勢,大明也懶得跟他計較。


    朱元璋都裝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然而。


    洪武七年的時候。


    高麗恭湣王被弑,高麗國內大亂。


    大明使者林密和蔡斌在歸國途中被高麗護送官金義劫殺。


    之後,金義逃亡投降北元。


    大明認為此事是高麗國守門下侍中(相當於副丞相)、親元派頭目李仁任指使策劃。


    然而高麗堅決不認。


    這之後。


    朱元璋大發雷霆,不但也扣住了高麗使者,同時還禁止了高麗的朝貢貿易。


    自此。


    大明與高麗一直都處於交惡和斷絕關係狀態。


    朱檀有些奇怪。


    吳婉兒不是普通商賈。


    深知這些大明律令,所以對此事也應十分謹慎才是。


    她自己不敢做主的事情,怎麽就敢帶兩人來見自己?


    幹脆拒絕兩人不是更好?


    這吳婉兒,該不會是迷戀本王到實在找不到什麽好的借口,才帶人來的吧?


    這就過分了!


    你喜歡本王,那沒問題。


    天下喜歡本王的女人多了。


    可是,你找這麽爛的借口來浪費我的時間,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你還不如直截了當跑來跟本王表露心跡呢!


    朱檀想到這裏,也有些不爽。


    這吳婉兒美則美矣,做事情卻繞來繞去的,顯得很心機。


    這樣的女人,朱檀並不是很喜歡。


    朱檀皺眉道:“你既然知道,為什麽還要帶他們來見本王?難道本王便會答應嗎?哼!東瀛是我大明死敵,高麗同樣不為陛下所喜!一直都沒有允許他們來朝貢!這樣兩個小人物,哪兒值得本王親見!”


    吳婉兒聽到朱檀的語氣中帶著問詢和幾分責備,忍不住心慌道:“殿殿下!我也是聽說他們要以兩倍價錢買鹽,雖然覺得不妥,但也覺得,若是就這麽放棄了這次機會也有些可惜,所以才帶他們來見殿下的殿下若是不願,我這就告訴他們!”


    說著。


    吳婉兒立刻站起身,強忍眼淚,便要告辭。


    朱檀愣了愣。


    兩倍價錢?


    感情是送上門的怨種啊.


    那兩倍可不行!


    隨後,朱檀眉開眼笑!


    輕輕拉住吳婉兒的衣袖。


    “且慢!”


    “啊!”


    吳婉兒被朱檀輕輕一拉,頓時渾身一顫。


    她俏臉瞬間羞紅,嬌媚地看了一眼朱檀。


    “殿殿下!”


    吳婉兒聲音顫抖,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是好。


    朱檀也忽然察覺到自己的唐突。


    原本,元朝的社會風氣還是比較開放的。


    男女大防不至於如此明顯。


    但到了洪武朝。


    老朱最喜歡的便是理學,特別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那一套。


    對於各種封建禮教的規矩,也十分倡導。


    畢竟,大家都講規矩。


    他這皇帝才能被天下臣民無條件擁戴。


    到了洪武十八年。


    各項規矩已經稱得上森嚴了。


    如朱檀這般舉動,對吳婉兒而言,已經算得上是冒犯了。


    當然。


    跟現代一樣。


    女人評判男人是不是在冒犯自己,全看她是不是喜歡對方。


    所以。


    吳婉兒倒也沒有生氣,反而心中有幾分期待。


    朱檀卻是輕咳一聲。


    正經道:“吳小姐,快將那兩位怨.願意買鹽的外邦人請來!本王同他們聊聊!”


    吳婉兒聞言,點點頭。


    “是殿下!”


    “他們可會我大明的話?要不要請翻譯?”


    吳婉兒搖搖頭,道:“他們對大明的話還是很精通的,倒是不必請翻譯了。”


    朱檀點頭笑道:“那就將二人叫來吧。”


    吳婉兒望見朱檀的笑臉,心中歡喜,羞紅著小臉,心如小鹿亂撞般逃走了。


    朱檀想了想。


    對於東瀛和高麗人,他都沒什麽好感,更是深知,這兩處小國寡民的人,性情奸詐,畏威而不畏德。


    自己見他們無妨,但是一開始,就要將架子擺得足足的,如此才能在氣勢上壓他們一頭。


    方便接下來在敲竹杠.不,談生意的時候爭取更大的主動權。


    在吳婉兒引著那東瀛人和高麗人來的時候,朱檀這邊也吩咐好屬下,擺足了他魯王爺的儀仗。


    很快。


    吳婉兒帶著東瀛人和高麗人走了過來。


    一路上。


    吳婉兒被嚇了一跳。


    怎麽剛離開沒多久的功夫。


    殿下的儀仗都派出來了?


    堂屋外。


    五十步。


    站了數十名甲士,手持紅色竹杖,杖尾包裹銅片,長度約為四尺九寸。


    靠近堂屋處的武士,更是高大威猛,東瀛人和高麗人幾乎隻到這些武士的腰間。


    這些武士腰懸長刀,滿臉森然的殺氣。


    嚇得吳婉兒走路都顯得小心翼翼。


    東瀛人和高麗人更是大氣都不敢出。


    一張臉笑的跟菊花開放似的,不時對著武士們點頭哈腰。


    很快。


    走到堂屋門口,一名武士伸出長刀,攔在幾人麵前。


    “來者何人?”


    吳婉兒強壓住心中惶恐,道:“民民女吳婉兒,奉王爺命,帶這兩位客人來見殿下!”


    武士皺眉看看兩人。


    輕哼一聲。


    “原來是吳家小姐!這兩人算什麽客!長的身形如此矮小,樣貌又這麽猥瑣!來見殿下是他們的榮幸。”


    說著。


    武士提起長刀,放回了刀鞘內。


    吳婉兒苦笑一聲。


    殿下怎麽突然喜歡擺架子了?


    以前沒有見他這樣啊!


    她忍不住向背後兩人抱歉道:“二位莫怪.王府規矩森嚴”


    兩人聞言卻是搖搖頭。


    東瀛人足利義智道:“這怎麽能說怪呢?這可是天朝上邦的親王!他能願意見小人,已是小人三生有幸了!這些武士沒有刁難我們,反而這麽負責,真是讓人敬畏!”


    高麗人李九明也跟著點點頭,道:“王者威儀,果然不凡!小人已經盡全力想象來見殿下是什麽樣的場麵了,如今看來,不虛此行!當真讓人大受震撼!那武士說的倒也沒錯!


    跟大明上國的大人們比起來,我們可不就是身材矮小,相貌猥瑣麽?”


    說著。


    李九明苦笑一聲,道:“這是天生的,羨慕不來!”


    吳婉兒:


    原本,她還覺得兩人會有些生氣,現在看起來,純屬多慮了!


    他們被武士奚落了一番,反而還覺得人家說的有道理.


    吳婉兒忍不住搖搖頭。


    這些番邦小國的人,心理真是莫名其妙!


    怎麽會有人挨罵還覺得開心甚至認為理所當然啊.


    終於。


    三人來到堂屋之內。


    此時。


    朱檀的堂屋變得威嚴了不少。


    朱檀坐在主座上。


    身穿一身皇族常服,顯得貴氣無比。


    他身後,站著王府長史尹紹,還有幾名魯王府的屬官。


    堂屋下麵,還站著數名帶刀武士。


    斜睨著足利義智和李九明,滿臉傲慢。


    朱檀對吳婉兒溫和笑笑,道:“吳小姐,有勞!你且站在側麵!”


    吳婉兒聞言,立刻站在了一旁。


    此時。


    堂屋正中站的,便剩下了足利義智和李九明。


    兩人還未反應過來。


    便聽到有武士皺眉喝道:“堂下何人!見了魯王殿下,為何不跪!”


    吳婉兒聽的有些發懵。


    殿下怎麽突然跟換了個人似的


    好威風,好.厲害!


    不過,或許這樣的王爺,才是大明藩王該有的威儀。


    一邊想著,吳婉兒一雙美眸目不轉睛望著朱檀,滿臉慕孺。


    朱檀身旁。


    尹紹看著吳婉兒的眼神,心中有數。


    這女子是真心喜歡殿下。


    隻是不知道,殿下是怎麽能被一樣一位絕色女子追求了這麽久還能坐懷不亂,強忍住的?


    是他吃丹藥吃的身體不行了,比自己還虛?


    還是殿下更喜歡偷來的刺激。


    尹紹心中忍不住想著。


    足利義智和李九明聽到武士的話倒是沒有絲毫遲疑,立刻跪倒在地,滿臉的心悅誠服。


    朱檀看著兩人賤兮兮的表情,心裏也犯了嘀咕。


    怎麽說讓跪就跪,給他們的下馬威也照單全收,甚至還頗有幾分享受的意思。


    這麽賤的樣子


    這兩人感覺好像是各自國家的底層啊


    剛才吳婉兒說他們一次能買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斤鹽,自己怎麽這麽不信呢?


    不會是被這兩人忽悠了吧?


    朱檀皺眉看著二人。


    “你們是什麽人?”


    不等李九明反應過來。


    足利義智率先道:“回殿下!小人叫足利義智!現在是東瀛的商人!”


    朱檀聽到這個名字,不禁愣了愣。


    他對日本戰國史並不清楚,但是他隱隱約約記得,一休的故事大概就是中國的明朝時期,而這個時期,有個很厲害的將軍好像名叫足利義滿。


    要知道。


    這個時候能來大明的外國人,基本都是在本國身份極為尊貴的。


    畢竟,混的差的,連來大明的錢都出不起。


    眼前這個足利義智跟足利義滿的名字如此相近,難道是兄弟?


    朱檀皺眉道:“足利義智!老實交代,你到底是什麽人!在東瀛身份地位如何?”


    話音落下。


    足利義智也是愣了愣,滿臉驚喜道:“難道殿下也知道我們東瀛足利家族的名聲嗎?”


    我知道個錘子!


    朱檀嘴上卻輕哼一聲,道:“大明對於番邦外夷的了解,遠超伱的想象!不要試圖在本王這裏隱瞞什麽,本王什麽都清楚!你若是不老實,那跟本王就沒有什麽好聊的了!”


    話音落下。


    足利義智點頭躬身道:“哈依!尊貴的魯王殿下!小人出身東瀛足利家!我父親名叫足利尊氏,曾經是室町幕府的將軍!不過,如今繼位的,已經是三代將軍,我的兄長足利義滿了。”


    朱檀心中一驚。


    這貨還真跟一休哥裏麵的大反派足利義滿有關!


    雖然朱檀對日本的曆史不太熟,但也知道,日本幕府時代,將軍其實就是真正的話事人!


    天皇隻是擺設。


    所以,這個足利義智的來頭還真不小,算是日本皇親國戚一流的人物了。


    朱檀點點頭,哼道:“小國寡民,就是沒規矩!不尊皇上,反而搞出個將軍秉政!真是豈有此理!”


    足利義智幹笑一聲。


    按照大明的道德標準來說,自己家確實做的不怎麽樣。


    老爹足利尊氏將後醍醐天皇軟禁起來,養作傀儡。


    沒想到,後醍醐天皇偷偷逃走了。


    並且跑到南方,受到了一群南方大名的擁戴,最終導致了日本南北分裂,從而開啟了南北朝時代。


    當然,經過了這麽多年的爭鬥,最終還是自己的兄長足利義滿技高一籌,現在已經壓的南方喘不過氣來了,說不定,統一日本的偉大事業就要在兄長的手裏實現了。


    原本這樣偉大的功績是值得足利義智跟朱檀大吹特吹的。


    可惜,大明朝講究君為臣綱,皇帝的位置至高無上。


    如此一來,足利義滿這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就屬於典型的亂臣賊子了。


    自己再吹下去,隻怕也會惹得朱檀不快。


    眼看朱檀滿臉不屑,足利義智便不敢再說話。


    更不敢有絲毫不滿。


    甚至在足利義智心裏,魯王殿下如此反應才是正常的!


    畢竟,這可是尊貴的大明親王,怎麽是自己小小的幕府將軍家族可比。


    另一邊。


    李九明看了一眼足利義智。


    心中充滿不快。


    這些年,日本南北朝之爭搞得日本國內大亂,大名之間相互攻伐,到處都是戰敗破產的浪人和流離失所的農民。


    最終這些人在國內混不下去,都跑到了海上。


    來大明沿海的倭寇雖然不少,但相比於日本逃亡的人來說,隻是少數。


    畢竟想在大明做倭寇,沒兩把刷子,或者命不好都是要死的。


    更多的人則是選擇了一個好欺負的軟柿子捏,那就是高麗了。


    所以這一段時間,高麗的倭寇鬧的比大明還要凶。


    李九明對東瀛人也是半點好感都欠奉。


    朱檀看向李九明,問道:“你又是誰?說說吧!”


    李九明諂笑道:“殿下!小人跟那些不尊王化,不守規矩的蠻夷不同!


    小人的堂兄名叫李成桂!


    他可是對高麗忠心耿耿的將軍!”


    朱檀聽到這個名字險些罵出聲!


    忠心耿耿李成桂!


    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啊?


    李成桂是誰?


    提起他的名字就清楚了!


    朝鮮太祖!


    曆史上。


    原本是高麗國王命令李成桂出兵征伐大明的。


    李成桂左右權衡,覺得,跟攻打大明的不敗要塞鐵嶺相比,反手拿下首都開京的難度反而小得多。


    於是,李成桂大軍還沒有走多遠,就發動了高麗版的陳橋兵變。


    李成桂成了高麗的實際話事人。


    當然,他沒有敢學趙匡胤,直接長歎一聲,“你們真是害苦了朕”,然後黃袍加身。


    並不是他沒有那個實力在高麗這樣做,而是因為他需要得到大明的認可才能如此!


    否則的話,李成桂就算做了高麗的國主,這個位置恐怕也坐不穩。


    經過了漫長的考驗和無數次的表忠心,老朱終於被李成桂的誠意所打動,這才給他下了聖旨。


    “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李成桂見到大明皇帝的詔書,這才奉旨將國號由高麗改為朝鮮,成了朝鮮太祖。


    朱檀歎口氣。


    原本看這兩個貨一臉賤兮兮的模樣,還以為他們是各自國家的小人物,現在看來,一個是日本亂臣賊子的家族後裔。


    另一個則是高麗未來亂臣賊子的家族後裔!


    說起來可都算是身份尊貴的人,在各自國家,別的不說,殺人估計都是不犯法的。


    沒想到見了自己,竟然表現得如此猥瑣。


    朱檀一邊想著,一邊有些興奮。


    身份越尊貴越好啊,你們的身份越尊貴,豈不是手裏的銀子越多?


    想到這裏。


    朱檀皺眉看著二人,道:“就是你們說要買長蘆鹽廠的鹽嗎?”


    足利義智立刻躬身。


    “哈衣!尊貴的魯王殿下!小人確實有意購買長蘆鹽場的鹽!小人從小生長在海邊,日本是不缺鹽的,可是如大明長蘆鹽場這樣白如雪細如沙的鹽,小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有幸品嚐過後,亦深覺其滋味鮮美,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若是能販到我國去,一定會大受歡迎的。”


    李九明看看身邊的足利義智。


    忍不住小聲哼道:“真是小人!馬屁精啊”


    足利義智怒目瞪了李九明一眼。


    這混賬,竟然敢嘲諷自己!


    若不是在大明王爺麵前,他非跟李九明拚個你死我活不可。


    朱檀聽完足利義智的話點點頭,沒有答話,轉而扭頭看向高麗人李九明。


    “你也要買大明的鹽嗎?”


    李九明滿臉堆笑道:“是!殿下!小人這輩子都沒吃過像如今長蘆鹽場這麽美味的鹽!


    入口即化,一絲邪雜味和苦澀味都沒有,簡直像是天神賜予的食物!


    這般絕美的風味若是帶回高麗,想必大家都會對大明感恩戴德的!”


    說著。


    李九明忽然又道:“小人聽說這長蘆鹽場的鹽是殿下指導那些灶戶煉出來的!


    心中更是驚為天人!


    今日得見殿下天顏,果然如小人心目中一般豐神俊秀!


    對小人而言,此生最值得紀念的事情就是今日能夠見到殿下了!”


    聽到這裏。


    足利義智再也忍不住了。


    他看向李九明,怒道:“八嘎!你這小人!剛剛還偷偷說我在拍馬屁,明明你拍的更響更亮,無恥至極!”


    李九明皺眉看向足利義智,道:“你這蠻夷懂什麽!


    我剛剛說的明明是實話,難道殿下長的不是風神俊秀嗎?


    難道那長蘆鹽場的鹽,滋味之鮮美不像是天神贈予的禮物嗎?


    難道今日我們見到殿下不是此生最值得紀念的事情嗎?


    你這粗魯的家夥,什麽都不懂,還在這裏跟我吵吵嚷嚷!


    殿下!


    小人請求將這蠻子逐出去!他們國家沒有好的,現在他們的倭寇還在咱們兩國之間搗亂呢!”


    一時間。


    足利義智被李九明懟的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朱檀也是歎為觀止!


    這高麗,不愧是小中國,李九明這口齒伶俐至極,遠不是隻會拔刀砍別人或者切腹的東瀛蠻子可比。


    虧得足利義智名字裏還帶個智字,這是智在哪兒了?


    不會跟“大聰明”一樣,是個反義詞吧?


    亦或者說。


    他老爹給他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是看他缺什麽,所以才要補什麽?


    朱檀搖搖頭。


    敲竹杠.做生意第一原則,先要讓對方絕望,然後再給他希望,這樣的話,無論自己開出什麽樣的價碼,他都會以為是自己賺了便宜!


    按照這個原則,朱檀淡淡道:“好了!本王知道你們都是誰了!不過不管你們是誰,按照大明朝廷的法度,非朝貢國,不得通商貿易!


    東瀛就不必提了!你們連倭寇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個什麽懷良親王還敢寫信挑釁大明!陛下對你們東瀛深恨之!早晚有一日要發兵滅了你們!買鹽的事情就不必提了!”


    說著。


    朱檀看向李九明,懶洋洋道:“至於你們,不好意思!原本陛下還給過你們恩典,允許你們來朝貢的!誰讓你們竟敢劫殺我大明使者呢?現在你們不是大明的朝貢國,本王自然也不會將長蘆鹽場的鹽賣給你們!”


    話音落下。


    兩人全都急了!


    為了走到這一步,兩人可是太難了!


    求神拜佛,到處尋訪,這才找到了魯商鹽行的話事人,吳婉兒!


    這其中的艱辛和花費,兩人心中都有數!


    實在太難了!


    現在。


    好不容易見到了長蘆鹽場的實際話事人,魯王殿下,他怎麽能如此對待自己!


    不賣鹽了!


    這叫什麽事?


    唐僧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到了西天,佛祖說,按規矩,真經不給了!


    李九明忍不住道:“殿下!我們高麗是誠心誠意要做大明藩屬的!


    當年擅殺使者的那個混賬是北元韃子指使的!


    跟我們高麗沒有關係的!


    這些年,我們國主已經幾次跟大明天子解釋,陛下對於我們高麗的態度也在漸漸好轉呢.殿下何不成人之美,就答應了這筆交易?如此,高麗上下吃著大明如此滋味鮮美,入口即化的精鹽,豈不更加對大明朝廷感恩戴德?”


    另一邊。


    足利義智也急了!


    他連忙道:“殿下!挑釁大明天子的混賬是懷良親王!


    其實,也不是懷良親王!


    隻是南麵幾個不成氣候的大名!


    那些人驕傲自大,不懂得天朝之威,當真該死!


    等我兄長足利義滿統一東瀛後,一定命令那些大名當著殿下的麵切腹謝罪!


    無論我兄長還是我們東瀛,其實都對大明忠心耿耿!早晚也是要對大明皇帝稱臣的!”


    朱檀歎口氣。


    “二位的誠意本王都能感受到,奈何朝廷法度在此,本王也是無可奈何啊!”


    李九明眼珠一轉,道:“殿下!我高麗先祖是箕子,如今的高麗,便是他老人家建立的!


    而箕子,又是商紂王的叔叔,這樣算起來,我們高麗,便是跟大明同源同種啊


    名為藩屬,實則是父子之國!


    大明是父,朝鮮是子啊


    做父親的,豈能不盼著兒子好?


    這樣滋味鮮美的鹽,高麗的兒子們可是盼望已久了!”


    朱檀聽到這裏,已經目瞪口呆。


    好家夥!


    為了買點鹽,這都認上爹了!


    這李九明可以的.


    前途無量!


    另一邊。


    足利義智聽到這話也急了!


    “殿下!我們東瀛,以前隻是一片蠻荒!是神武天皇帶著五百童男童女建立了東瀛!其實,我們東瀛人都知道,神武天皇還有一個名字,叫徐福!他是始皇帝的臣子,也是我們東瀛人的祖先!真算起來,我們東瀛便是叫大明一聲爺爺也不為過!


    做爺爺的,自然願意把好東西給孫子,您說對不對,殿下?”


    朱檀聽到這話,更是愣住了。


    特麽的.


    有個認爹的就夠離譜了!


    怎麽現在還蹦出來個認爺爺的!


    關鍵是兩個人都說的煞有介事,仿佛曆史本該就是如此,搞得朱檀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李九明怒目看向足利義智,道:“狗賊!你怎麽敢學我說話,這樣跟大明君父攀親戚!”


    足利義智得意洋洋道:“華夏人都講究隔輩親!爺爺對孫子自然是更好的!


    閣下請回吧,你們的鹽我也代為買了!


    以後也是可以轉賣給高麗的!”


    李九明怒罵道:“無恥!”


    足利義智笑嗬嗬道:“誰讓你們沒有神武天皇呢?”


    李九明哼道:“既然我們高麗是大明的兒子,你們東瀛是大明的孫子,那按照輩分,你叫聲爹來聽聽!”


    足利義智頓時哽住了。


    噗嗤——!


    不遠處。


    尹紹終於再也忍不住。


    大笑出聲。


    他之後。


    所有人都跟著大笑起來。


    這些蠻子就是蠻子,做起事來,還真是沒有底線!


    朱檀忍不住搖搖頭。


    都說見利忘義,這二位連輩分都忘幹淨了。


    若是大明人,他真的會忍不住想收為己用!


    不說別的,光是這厚臉皮就世所罕見。


    其實。


    這也是朱檀誤會了他們。


    跟大明比起來。


    無論高麗還是東瀛,都太渺小,太無足輕重了。


    大明城池千座萬座,軍士帶甲百萬,強盛無比。


    他們這些小國人,向來都以能跟大明攀上關係為光榮。


    認個爹、認個爺爺的算什麽?便是認大明人是他們的老祖宗,這些人也高興!


    畢竟,這也算是跟天朝上邦搭上關係了。


    眼看著二人越來越胡鬧。


    朱檀皺眉怒道:“都住口!兩個混賬!將本王這裏當成什麽了?本王是來通知你們的,不是來跟你們討價還價的,你們再怎麽攀親戚也沒有用!什麽兒子孫子的,你們認,本王可不認,大明也不認!”


    朱檀的話音落下,二人的吵鬧戛然而止。


    畢竟兩人的膽子再大,也不敢在大明的地界上冒犯一位藩王。


    足利義智歎口氣。


    “殿下,既然是這樣,那真是太遺憾了!小人知道了.可惜了這樣滋味鮮美的鹽,卻難以讓東瀛家鄉的親友們享用!”


    李九明也是滿臉的垂頭喪氣。


    “殿下,小人這便告辭了。無論如何,今日能見到殿下這般傳奇的人物,小人也應當心滿意足了。”


    說著可憐巴巴的看了朱檀一眼。


    見朱檀神色冷漠,沒有任何可憐他的意思。


    無奈之下,李九明也隻得告退。


    堂屋一側。


    看著這一切的吳婉兒一頭霧水。


    方才分明是殿下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才讓自己帶著二人前來見他的。


    怎麽一轉眼風雲突變,又變成了殿下嚴詞拒絕二人的買鹽請求呢?


    這不應該啊.


    難道殿下隻是想將這二人叫來教訓一番,或者說,隻是想單純的看他們出乖露醜?


    或許也隻能如此解釋了。


    吳婉兒看向朱檀,心中忍不住敬佩萬分。


    兩倍的價格都沒辦法打動魯王殿下。


    可見殿下是一位重義輕利的翩翩君子。


    一直都將朝廷法度放在第一位。


    這樣的人才是自己欣賞的男人呢


    吳婉兒心中忍不住想著。


    另一邊,朱檀看著兩人悻悻離去。


    臉上麵無表情,嘴上默不作聲。


    他看著吳婉兒,倒是有些好奇。


    這妮子會不會生自己的氣?


    自己明明告訴她對這件事情很感興趣,最後叫來人卻將他們趕走了!


    然而此時看到吳婉兒卻發現他望著自己滿臉崇拜,和敬佩!


    朱檀心裏也忍不住暗叫邪門兒!


    當然。


    對於這兩個送上門的大冤種,尤其,還都是在各自國家極有影響力的人。


    朱檀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還是那個原則,先讓他們絕望,後麵才是殺豬的時候!


    就在兩人即將走出堂屋的時候。


    朱檀背後。


    早就吩咐好的“托兒”尹紹歎息一聲。


    “殿下,下官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檀深情道:“尹長史,你可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得了你,便跟如魚得水一般!


    你說話能有什麽不當講的!


    但講無妨!”


    這話一說出來,朱檀倒是滿臉無所謂。


    反正他心黑慣了。


    尹紹確實滿臉的不自在,衣衫裏麵,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殿下動不動就要將自己出賣給朝廷,甚至還常常威脅要砍死自己


    天可憐見。


    這天底下哪有對左膀右臂這般粗暴和渾不在意的主公!


    他竟然還說如魚得水!


    尹紹沒記錯的話,這番話還是在說書先生裏麵,劉備對諸葛亮講出來的話。


    魯王殿下這是自比劉備呢?


    將我比作諸葛亮了?


    這也太那個了吧!


    尹紹心中一邊吐槽,一邊對朱檀道:“殿下!下官看這兩人是誠心誠意想要買鹽,對,咱大明朝也是真的忠心耿耿!


    下官以為,殿下不妨將鹽賣給這二人!


    一則,是獎勵他們的忠心與誠心!


    二則,陛下時常說對待番邦外夷要恩威並施!


    咱們稍微示一下恩,也不為過!這也可以體現出咱們天朝上邦的大度嘛.”


    尹紹的話說到這份上,已經走到堂屋門口的二人頓時又站住了。


    心中充滿期待。


    朱檀見二人如此模樣,微微一笑道:“既然是尹長史如此說了,本王也覺得有道理!誰讓尹長史在本王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重呢!”


    說著朱檀朗聲道:“二位,請留步!”


    早就“留步”的兩人不禁大喜。


    紛紛轉過身。


    返了回來。


    “小人多謝尹長史為我等美言!”


    “尹長史大人大量,不愧是咱大明最有名望的大臣!”


    “尹長使這般人物堪稱是文曲星下凡了,又是如此寬宏大量,真是活菩薩!”


    尹紹被兩人誇的滿臉發燒。


    兩個大傻子。


    被殿下耍的團團轉,現在還不知道呢。


    從你們還沒進堂屋開始就已經成為落殿下網中的獵物了!


    現在誇我有什麽用


    朱檀看著二人,滿臉為難道:“老實說,你們的誠意本王都見到了,高麗和東瀛自古以來跟華夏之間又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這麽多年來有過爭執,但更多的時候大家都是友好往來,本王也不願意因為一點鹽的事情就惹得大家都不快!”


    二人紛紛點頭。


    “殿下說的是啊,大明是天朝上國,我等蕞爾小邦,能夠沐浴天恩就已經是難得的福分了.”


    “殿下如此寬宏大量,實乃小人平生僅見!小人回到高麗一定會將殿下的大恩大德傳播出去,讓大家都知道大明朝有您這樣仁慈的殿下!”


    朱檀擺擺手道:“你們也不必說本王的好話!


    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和規矩在!這一點本王也很為難啊!”


    兩人聽到這裏也有些無語。


    怎麽說來說去又回到這個話題上了?


    如今大明對高麗和東瀛都禁止朝貢,更不允許貿易,這規矩他們也知道。


    否則,他們又何至於求到朱檀頭上呢?


    朱檀歎口氣道:“要將鹽直接賣給你們,肯定是不合適的!本王是陛下的兒子,大明的藩王,更要謹守朝廷的規製!”


    眼見二人的表情再度陷入絕望。


    朱檀輕笑一聲道:“你們兩個,一個是東瀛幕府將軍的兄弟,另一個是高麗鎮國大將的兒子,論說你們的身份也不算卑微,本王倒是願意認下你們兩個朋友,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二人聽到朱檀的話,雖然表情上還是難掩失望。


    畢竟沒有買到鹽。


    這長蘆鹽場的鹽,滋味鮮美,白如雪,細如沙,實在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若是能夠賣回本國,隻怕那些達官貴人都要打破了頭去搶。


    而如今大明朝的鹽反而比正常的在他們本國銷售的粗鹽價格還要低上許多!


    這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哪怕將這個價格在上漲上去兩倍也依然是利潤巨大的!


    兩人估計,就憑著這食鹽貿易,就能一躍成為本國首富!


    當然,現在尊貴的大明魯王殿下願意結交他們兩人為朋友。


    哪怕不賣給他們鹽,對兩人來說也是十分難得的。


    雖然還是心中暗暗可惜,但兩人臉上都露出歡喜表情。


    紛紛開口道:“殿下願意折節下交,實在是小人們的榮幸.小人們自然也願意認下殿下這個朋友了!”


    朱檀笑嗬嗬道:“好,既然做了本王的朋友,那本王對朋友自然也不能小氣!


    你們喜歡鹽,對吧?”


    兩人聞言都是一愣。


    隨後心中都泛起了某個讓他們狂喜的念頭!


    原來是這樣!


    不愧是魯王殿下!


    竟然能想出這樣的方法規避朝廷規定!


    他們紛紛瘋狂點頭道:“是啊,殿下,小人們最喜歡的就是大明朝的鹽了!


    恨不能帶回去幾百萬斤給家鄉的親人們都嚐一嚐!”


    聽到這話,朱檀知道,這兩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心中忍不住暗罵。


    帶個幾百萬斤給家鄉的親人們都嚐嚐


    你們家鄉親人挺多啊!


    莫非全國人都混雜在一起了?


    心中一邊吐槽,朱檀一邊暗暗搓了搓食指和大拇指。


    仿佛在磨刀一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魯荒王:家父明太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北大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北大刀客並收藏大明魯荒王:家父明太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