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這是什麽銃?給四哥玩玩!


    朱元璋批了幾個奏章。


    忽然想起了什麽。


    抬起頭來。


    看到朱樉、朱棣、朱檀三人正向殿外走去。


    “檀兒,咱忘了問你,那50萬石糧食,現在到哪兒了?”


    朱元璋也知道,這麽多糧食,不一定能跟朱檀一樣快運到。


    首先就是運力的速度本就慢,再加上籌集糧草還需要時間。


    不過,朱元璋之所以將這件事安排給朱檀,也是因為他那個紅顏知己吳婉兒家就是山東最大的糧行!


    其實,在跟魯商鹽行合作之後,吳家為了活取鹽引,更是全國各地收糧、囤地,在晉商沒落後,已經成了大明第一大糧行。


    所以,50萬石糧草對於其他人來說很難,但對於朱檀來說,應該不是什麽問題才對。


    另一邊。


    朱樉和朱棣聽到朱元璋的話忍不住麵麵相覷。


    朱樉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父皇寵十弟呢,一口氣就給派了50萬石糧食的任務!


    從山東運過來,怕是得花掉40萬兩銀子了!


    自己忽然就不怎麽眼紅了。


    朱棣也是啞然失笑。


    一次就給朝廷運了50萬石軍糧,基本上解決了明軍北伐初期所需要的全部糧草。


    十弟可真能幹啊!


    也難怪他能張揚跋扈了,哪怕縱情享樂又怎麽了,給朝廷花了那麽多銀子,自己享受享受不是理所應當嗎?


    自己勸他屬實是有點多餘。


    父皇就會一直站在他這邊的。


    朱檀聽到老朱的話卻搖了搖頭,笑道:“回父皇,糧草尚未運到。”


    朱元璋微微皺眉道:“哦?沒運到?可是因為缺銀子?還是缺糧?”


    隨後歎口氣,道:“沒運到應該早點告訴咱!你這不是耽誤軍機嗎?還好咱在九邊囤了不少糧,倒也不是非要用你的不可!”


    朱檀笑道:“糧草還在路上,孩兒想著走陸運,這麽多糧,損耗太大,索性都走海運了!魯王衛也都跟著上了船,應該這兩三日內便到了!”


    朱元璋愣了愣,皺眉道:“海運?伱膽子有點太大了吧?遇到風浪怎麽辦?若是遇到倭寇又怎麽辦?你的魯王衛會海戰嗎?”


    朱檀笑道:“遇到倭寇更好,順手剿了!隻是兒臣估計他們不敢來!


    至於風浪


    父皇,其實前朝每年也都用海運,每年從南方運糧到北平,一年的損耗還不足半成,實在是微不足道,兒臣這次用的都是能運萬石糧食的大船,更是不用擔心風浪問題!反倒是漕運、陸運消耗更大!50萬石糧,海運折算一下,成本也就是一萬石左右。


    但陸運的話,估計就要二十萬石損耗了!漕運.”


    朱檀笑了笑。


    如今北平又不是京城,沒那麽多人口,也沒有那麽大的糧食需求,元朝時候很通暢的京杭大運河,如今又淤積了不少。


    很多航段已經不能走了。


    朱元璋倒也清楚,又問道:“那海運的速度跟陸運比又如何?”


    朱檀笑道:“自然是海運快了!海運可以晝夜不停,陸運可做不到!而且那麽多民夫壯丁耽誤日久,跟海運的效率是比不了的!


    這些糧食過幾日便會卸在海津府(今天津)的碼頭上,到時候再轉陸運送過來,父皇放心便是!”


    朱元璋臉上這才露出笑臉。


    原本,他是對朱檀用海運省錢有些不滿的。


    畢竟,軍國大事,一刻也耽誤不得,如果朱檀愛惜銀子,在朱元璋看來,還是格局小了。


    如今看來,海運不但快,還便宜。


    那就沒什麽好說了。


    隻能說這小子,真能幹啊!


    朱元璋看看不遠處。


    朱樉和朱棣正向自己這邊張望,皺眉哼道:“看什麽看!沒事多跟你們十弟學學!一個個身為兄長,好意思被弟弟比下去麽?


    這一次北伐,誰表現好,咱也給他親王雙俸!”


    朱棣歎口氣。


    自己自小跟嶽父徐達學的是打仗啊,哪懂這些東西!


    朱樉更是滿臉無奈。


    其實自己也挺能搞錢的,如果不考慮藩地內老百姓的死活的話


    不過,到底是不如老十啊!


    七八日後。


    如今的北平城中。


    盡管春節的熱鬧已過,但寒冷的氣候依舊牢牢抓住這座城市。春寒料峭的氣息中,街道兩旁的柳樹隻是勉強吐出了幾點嫩綠,仿佛在冰冷的空氣中顫抖。


    早晨,薄霧繚繞,遮蔽了遠處的山巒,使得整個城市仿佛籠罩在一層神秘的麵紗之下。


    行人們穿著厚重的棉衣,領口緊閉,腳踏著沉重的棉鞋匆匆而行,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為抵禦寒冷而緊繃的表情。


    不時有商販推著木輪車,車上堆滿了柴火和炭,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為的是供應給每家每戶驅趕嚴寒。


    在市場的一角,熱氣騰騰的食攤前,幾名顧客圍坐著,雙手緊握著熱騰騰的羊肉串或是燉湯,試圖從中汲取一絲暖意。


    偶爾,從巷子深處傳來孩童的歡笑聲,他們不畏寒冷,臉頰紅撲撲的,追逐打鬧,為這寒冷的初春增添了幾分生氣。


    北平城中,雖然春節的燈籠還掛在高門大戶的門口,但已經失去了節日的熱鬧,隻剩下風吹過時的搖曳和寂寞。


    寒風吹過,帶起了街角落葉的沙沙聲,似乎在訴說著初春的寂寥與等待。


    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在這樣的氣候中,以各自的方式度過著明朝初年的一個又一個日子,期待著真正春暖花開的到來。


    當然。


    即便是這些最平凡的百姓。


    也感受到了此刻北平城的不同尋常。


    畢竟,此時的北平城中。


    百姓隻有十幾萬。


    但來自各處的大軍雲集,已經林林總總不下20萬了。


    除了秦王,晉王,燕王,齊王,魯王幾大藩王聚在這裏。


    還有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等等名將。


    朱檀住在朱棣為他安排的宅子裏已有六七日。


    這之前,這裏住的是元朝丞相。


    朱檀百無聊賴地走出房門。


    微微歎了口氣。


    沒有王妃在,自己這幾個億的寂寞真是無處安放!


    忽然。


    一陣馬蹄聲響起。


    數十名自兗州魯王府趕來的將士,他們騎著汗珠滾滾的駿馬,似乎連夜趕路而來。


    這些將士鐵甲閃閃,長矛如林,然而最吸引朱檀目光的,卻是他們肩背之間那幾十支新式火槍!


    眾將士翻身落馬。


    跟門口衛士通稟了一聲。


    朱檀聞言倒是十分欣喜,立刻召見。


    很快。


    眾將士背著槍便走了進去。


    “殿下,這是陶先生製好的火器,他說您一定會滿意,還請殿下過目!”


    為首的小旗捧著一支火槍,恭恭敬敬遞給了朱檀。


    朱檀接過火槍,手感一沉,險些掉在地上。


    若不是朱檀平日裏還有些注意鍛煉身體,幾乎就要拿不住這槍!


    哪怕槍托是木製的,重量也有二十多斤重!


    朱檀穩穩地握住了這支重量不菲的火槍,立即感受到了它與眾不同的特質。


    盡管重量令人吃驚,但這正是由於它所使用的材料和構造所決定的。這支滑膛槍的槍身由精選的重型鋼鐵製成,表麵經過特殊工藝處理,不僅提升了耐用性,也賦予了它那獨特的烏黑色澤。這種深沉的黑色,不僅反映了其強悍的戰鬥屬性,還透露出一股冷靜與堅定的氣質。


    這支火槍的滑膛設計是其最大的革新之處,這種設計簡化了內部結構,不僅使得火槍更易於生產和維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彈的初速,從而增強射程和穿透力。而且,滑膛槍相較於前裝式火繩槍,在裝填速度上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這對於戰場上的快速連續射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槍托是由精選的硬木製作,經過細致的雕琢和打磨,保留了木材自然的紋理和色澤,既美觀又實用。木質槍托不僅為持槍者提供了良好的握感,還有效地緩解了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減少了對射手的影響。特別是在冬季,木製槍托相比金屬部分更不易導冷,增加了持槍時的舒適度。


    這支火槍的扳機設計得簡潔而精巧,觸感靈敏,輕輕一扣即可發射,這種設計顯著提高了射擊的準確性和便捷性。盡管重量較重,但對於經過專門訓練的士兵來說,這樣的設計和重量正好可以保證射擊時的穩定性和精確度。


    朱檀越看眼前的火槍,越覺得歡喜!


    萬戶的效率真是不錯!


    竟然還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他看向眼前的小旗,問道:“這次你們帶了多少火槍來?其他的火槍帶來了嗎?既然火槍的槍管強度已經能承受得住顆粒火藥吧,那麽火炮應該製作的也沒問題了吧?是不是也帶來了?”


    小旗官聽到朱檀的話滿臉佩服。


    事實上朱檀問話裏的很多內容他都不懂。


    譬如什麽是顆粒火藥,槍管的鋼材跟火炮又有什麽關係?


    魯王殿下竟然對這些東西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可是藩王,平日裏要做那麽多大事,竟然還會懂這些工匠的玩意!


    還好這些該稟報的話,萬戶都已經教過他了。


    他是記得牢牢的,才上的路。


    便是朱檀不問他,他也要說的。


    他立刻回道:“啟稟殿下,陶老先生讓小人告訴殿下,新式火槍在小人將槍送到殿下麵前時,估計已經全部製好,肯定能及時送到北平!另外新式火炮也在鑄造當中,時間不會比新式火槍晚多少!就算不能滿編製裝備魯王衛,也能裝備大半!”


    朱檀聞言,這才滿意一笑。


    “好!讓本王來試一下這火槍!”


    很快。


    200步外,一名軍士放置了一個瓶子,眾人眼巴巴望著朱檀。


    朱檀見狀也愣住了,隨後放下了槍。


    眾人見狀不解,疑惑地看著朱檀。


    朱檀笑罵道:“你們當本王是什麽?神槍手麽?200步能打中瓶子?”


    眾人也是一陣幹笑。


    如今的滑膛槍,因為子彈比槍管小,發射出去後,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很容易亂飛,通常情況下,六七十步的距離才能說打的很準,100步就隻有一半命中率了,至於200步打中一隻瓶子,即便是神槍手想打中也得靠運氣!這是武器本身的缺陷,跟人無關。


    所以,滑膛槍的真正威力不是準頭,而是火力覆蓋。


    朱檀其實可以給槍裝上膛線,子彈一旦在膛線中高速旋轉著出去,就會有一個固定方向,如此一來,不但打的準,而且打的遠。


    但朱檀考慮到這個時代,別說滑膛槍了,後世關寧鐵騎的三眼銃和日本火繩槍都是碾壓蒙古騎兵的存在,自己又何必普及膛線槍呢?


    這種核心技術還是存在自己手裏不外流比較好。


    否則,過些年自己奉天靖難的難度就會又大幾分。


    很快,300步外。


    眾人豎起了一個十餘米長,七八寬的大木牌。


    這是朱檀的要求。


    他隻是想看這火槍的威力如何,主要是射程,以及這麽遠的射程下,火槍能打出怎樣的威力。


    也幸好這座府邸夠大。


    很快。


    朱檀舉起裝填好子彈的槍,扣動了扳機。


    “哢噠!”


    燧發裝置啟動,點燃了槍內的火藥。


    砰——!


    一聲清脆的槍響過後。


    300步外的木板上應聲破了一個洞!


    朱檀手中的槍依然端的穩穩的。


    另一邊。


    正向院子裏走的朱棣被槍聲嚇了一哆嗦。


    怎麽老十還有這愛好?


    平日裏沒事兒就在院子裏練火銃嗎?


    不過


    火銃?


    朱棣眼睛一亮。


    他對火器向來都十分感興趣。


    甚至屢屢向朱元璋建議,在他的燕山衛成立一支火器部隊。


    不過朱元璋覺得一個是火器的造價太高,另外就是現在的火器威力一般般,而且火器使用起來又嬌嫩,怕下雨受潮,獨立建一個火器部隊實在是沒有什麽意義,也就沒有同意。


    朱檀被朱棣的出現嚇了一跳。


    自己差一點就將未來的永樂大帝打死了!


    不過轉念又想了想。


    未來十有八九奉天靖難是自己帶頭,還有沒有永樂大帝都兩說呢。


    再說,眼前這位四哥,政務能力也就一般般,基本上永樂朝的民政大事都是他那位常務副皇帝朱高熾幹的,真讓朱棣做皇帝,也未必就是什麽好事.


    朱棣快步走向朱檀,滿臉笑容道:“十弟,我今日無事,便想來尋你閑聊的,沒想到當時聽到了你府中有火銃的聲音,怎麽是在玩兒什麽銃?哥哥跟你一起研究研究?”


    一邊說著,朱棣一邊看向了朱譚手裏的火槍。


    隨後整隻眼睛就再也挪不開了!


    這漆黑的槍身,精致的雕花,長長的槍管,整體上給人一種十分危險的氣質。


    而這種氣質恰恰是最讓朱棣著迷的!


    朱棣一雙眼睛死死盯著朱檀手裏的火槍,一邊一字一頓問道:“這又是哪裏來的火銃?看上去倒是新奇!給四哥我玩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魯荒王:家父明太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北大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北大刀客並收藏大明魯荒王:家父明太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