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穿越也要寫作業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子顯越看薑瑜越滿意,本身薑瑜的外貌就像極了周姨娘,自然出色,尤其是眉眼處精致中透著明豔與靈動。
再加上他年紀小,倒帶著幾分天真無邪的氣質,鄭舉人覺得這要是自己兒子該多好啊!
隨後,薑瑜就被他帶著去了書房,鄭子顯也拿出一個盒子,將裏麵的玉佩交給薑瑜。
“為師也沒什麽好東西,但今天是你正式拜師的日子,總要送你份見麵禮,你名為瑜,意土金,俞藏,既然是玉之光彩,那身上又怎能無玉呢?”
薑瑜慎重,舉雙手接住,仔細查看發現此玉晶瑩,似內有虹光縈繞,熠熠生輝。
薑瑜知道這玉必定非凡品,內心感動,隨後道:“學生必不辜負老師期許,將來金榜題名!”
“善!我鄭子顯的學生就要有如此誌氣,不過切勿好高騖遠,這次的童試可有信心取得案首?”
薑瑜覺得自己大話說的有些早,看著老師笑眯眯地表情,突然有些心虛。
“學生有信心!”薑瑜硬著頭皮答。
鄭子顯並沒應聲,隻說:“現下已是晌午,先去用飯吧,正好嚐嚐你師母的手藝。”
薑瑜有些不解鄭子顯為何突然轉移話題,不過沒有多問,跟著他到了飯廳。
師母劉氏看上去性情溫婉,對待薑瑜倒真像把他當個孩子看待,關心他住的習不習慣,總給他夾菜。
薑瑜則扮演好一個聽話的好孩子,照單全收,把劉氏喜歡得恨不得讓他搬來這長住。
但溫馨的時光總是短暫,離開鄭家前,鄭子顯終於展現出做老師嚴厲的一麵。
“今晚回去,為師便給你留份作業,‘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以這個題目做一篇文章來,明天我要檢查。”
薑瑜聽完心道不好,老師這是生氣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把義當作行為參考標準,‘義’為公正、道義。
可剛剛自己並沒做什麽吧?薑瑜雖疑惑但並沒表現出來。
“是,學生定會準時完成。”
鄭子顯其實沒有生氣,隻不過裝裝樣子罷了,想讓這小子別太狂妄,要知道科舉之路前途茫茫,若是如此鋒芒畢露的個性,難免遭遇挫折時會自暴自棄。
這次的題目也不過是為了檢查一下薑瑜做文章的能力,好因材施教。
薑瑜和阿福到家時已經傍晚了,可把心蓮急的不行,就怕出什麽岔子。
好在聽阿福說拜師很順利才放下心來,孫大娘也將晚飯準備好,隻待他們回來。
用完飯後江木找上薑瑜,並把工匠鋪子想把噴壺設計圖買走的消息告訴了他。
“此事兒先放一放,這個東西可不隻是用來澆花的,等明天告訴他們設計圖我現在不賣,過幾天我會親自去詳談。”
“是,少爺。”江木隨後退下。
薑瑜在書房想著作業,始終糾結不已,要如何破題呢?
突然他靈光一現,想到《荀子·榮辱》篇:“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夫君子之行,豈拘於一隅乎?天下之
事,千變萬化,無有定則。故君子處世,當以義為本,不偏執於一端,不徇私於一己。
夫無適者,非謂無所適從,乃謂不專主於一事也……責其罪惡,不如申義。”
果然薑瑜才思泉湧,洋洋灑灑很快將其寫完。
第二天,薑瑜起了個大早,先練了套第八套廣播體操,然後慢跑了幾圈。
這都是為了考試做準備,不然的話,連續考三天,誰能受得了?
心蓮他們看著薑瑜的行徑,都覺得自家少爺肯定中邪了,不會是新宅不幹淨吧?該找個道士淨化一下。
吃過早飯,薑瑜就帶著阿福熟門熟路的到了鄭家。
管家要他稍等片刻,說鄭舉人有客來訪。
薑瑜並未著急,不一會兒,管家就招呼他去書房。
沒想到的是,裏麵還有一老者,薑瑜能明顯感覺到上位者的氣息。
這應該是個大官。鄭子顯看到薑瑜來了,笑著向他介紹道:“這位是王禦史,也是為師的好友,今日特來看看我。”
王禦史打量著薑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笑道:“早就聽聞鄭兄收了一位得意門生,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薑瑜連忙行禮,“見過禦史大人。”
鄭子顯接口道:“我這學生昨日隨口念了句詩,我說給王兄聽過了,王兄可是讚不絕口啊。”
王禦史哈哈大笑,“鄭兄的眼光,向來獨到,愛徒此次參加童試,必定會一鳴驚人。”
薑瑜心中有些羞愧,自己不過是背了首王安石的《詠梅》,竟被記到現在。
鄭子顯適時地說道:“時間剛好,你是來交作業的吧,拿來也讓王兄瞧瞧。”
薑瑜應了一聲:“學生拙作,妄大人指教。”隨後便拿出作業,交給鄭子顯。
王禦史本來並沒打算認真對待,剛剛的誇獎不過是順水推舟。
因為他認出這是國公爺的二公子,還是好友的關門弟子,所以出口誇獎。
可當他仔細看來,卻發現這文章開頭並沒有特別出色之處,頓感失望。
但結尾這句‘責其罪惡,不如申義’,倒是辛辣老練,不像是個少年郎的所思所想,不覺驚豔。
“善,依老夫看,此文確實有案首之勢啊。”王禦史讚歎道。
他這話一出口,鄭子顯臉上也露出驚訝的表情,看向薑瑜的眼神越發深邃。
薑瑜謙虛地說道:“多謝禦史大人誇讚,學生隻是略有所悟,還需多多努力。”
王禦史點點頭,語重心長地對薑瑜說:“年輕人,切記不可驕躁。學無止境,日後還要更加勤奮刻苦。”
薑瑜恭敬地答道:“學生謹記大人教誨。”
鄭子顯接過文章,看了一遍後,愛不釋手。
他對薑瑜說:“哈哈哈!沒想到你有如此覺悟,做得不錯,不過仍有進步空間。以後每日一題,不可懈怠。”
可他心裏想的是,老關頭,我可收到一個天才學生啊!要你事事壓我一頭,就連學生都能教出個狀元,這一次終於能揚眉吐氣一回了!
鄭子顯相信,此子定然不凡。
薑瑜不知道他的想法,感歎穿越還要每天寫作業,心中叫苦不迭,但還是咬牙應道:“是,學生明白。”
王禦史心中也有些疑惑,這麽大才的兒子,怎麽在京城的名聲如此不顯呢?
再加上他年紀小,倒帶著幾分天真無邪的氣質,鄭舉人覺得這要是自己兒子該多好啊!
隨後,薑瑜就被他帶著去了書房,鄭子顯也拿出一個盒子,將裏麵的玉佩交給薑瑜。
“為師也沒什麽好東西,但今天是你正式拜師的日子,總要送你份見麵禮,你名為瑜,意土金,俞藏,既然是玉之光彩,那身上又怎能無玉呢?”
薑瑜慎重,舉雙手接住,仔細查看發現此玉晶瑩,似內有虹光縈繞,熠熠生輝。
薑瑜知道這玉必定非凡品,內心感動,隨後道:“學生必不辜負老師期許,將來金榜題名!”
“善!我鄭子顯的學生就要有如此誌氣,不過切勿好高騖遠,這次的童試可有信心取得案首?”
薑瑜覺得自己大話說的有些早,看著老師笑眯眯地表情,突然有些心虛。
“學生有信心!”薑瑜硬著頭皮答。
鄭子顯並沒應聲,隻說:“現下已是晌午,先去用飯吧,正好嚐嚐你師母的手藝。”
薑瑜有些不解鄭子顯為何突然轉移話題,不過沒有多問,跟著他到了飯廳。
師母劉氏看上去性情溫婉,對待薑瑜倒真像把他當個孩子看待,關心他住的習不習慣,總給他夾菜。
薑瑜則扮演好一個聽話的好孩子,照單全收,把劉氏喜歡得恨不得讓他搬來這長住。
但溫馨的時光總是短暫,離開鄭家前,鄭子顯終於展現出做老師嚴厲的一麵。
“今晚回去,為師便給你留份作業,‘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以這個題目做一篇文章來,明天我要檢查。”
薑瑜聽完心道不好,老師這是生氣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把義當作行為參考標準,‘義’為公正、道義。
可剛剛自己並沒做什麽吧?薑瑜雖疑惑但並沒表現出來。
“是,學生定會準時完成。”
鄭子顯其實沒有生氣,隻不過裝裝樣子罷了,想讓這小子別太狂妄,要知道科舉之路前途茫茫,若是如此鋒芒畢露的個性,難免遭遇挫折時會自暴自棄。
這次的題目也不過是為了檢查一下薑瑜做文章的能力,好因材施教。
薑瑜和阿福到家時已經傍晚了,可把心蓮急的不行,就怕出什麽岔子。
好在聽阿福說拜師很順利才放下心來,孫大娘也將晚飯準備好,隻待他們回來。
用完飯後江木找上薑瑜,並把工匠鋪子想把噴壺設計圖買走的消息告訴了他。
“此事兒先放一放,這個東西可不隻是用來澆花的,等明天告訴他們設計圖我現在不賣,過幾天我會親自去詳談。”
“是,少爺。”江木隨後退下。
薑瑜在書房想著作業,始終糾結不已,要如何破題呢?
突然他靈光一現,想到《荀子·榮辱》篇:“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夫君子之行,豈拘於一隅乎?天下之
事,千變萬化,無有定則。故君子處世,當以義為本,不偏執於一端,不徇私於一己。
夫無適者,非謂無所適從,乃謂不專主於一事也……責其罪惡,不如申義。”
果然薑瑜才思泉湧,洋洋灑灑很快將其寫完。
第二天,薑瑜起了個大早,先練了套第八套廣播體操,然後慢跑了幾圈。
這都是為了考試做準備,不然的話,連續考三天,誰能受得了?
心蓮他們看著薑瑜的行徑,都覺得自家少爺肯定中邪了,不會是新宅不幹淨吧?該找個道士淨化一下。
吃過早飯,薑瑜就帶著阿福熟門熟路的到了鄭家。
管家要他稍等片刻,說鄭舉人有客來訪。
薑瑜並未著急,不一會兒,管家就招呼他去書房。
沒想到的是,裏麵還有一老者,薑瑜能明顯感覺到上位者的氣息。
這應該是個大官。鄭子顯看到薑瑜來了,笑著向他介紹道:“這位是王禦史,也是為師的好友,今日特來看看我。”
王禦史打量著薑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笑道:“早就聽聞鄭兄收了一位得意門生,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薑瑜連忙行禮,“見過禦史大人。”
鄭子顯接口道:“我這學生昨日隨口念了句詩,我說給王兄聽過了,王兄可是讚不絕口啊。”
王禦史哈哈大笑,“鄭兄的眼光,向來獨到,愛徒此次參加童試,必定會一鳴驚人。”
薑瑜心中有些羞愧,自己不過是背了首王安石的《詠梅》,竟被記到現在。
鄭子顯適時地說道:“時間剛好,你是來交作業的吧,拿來也讓王兄瞧瞧。”
薑瑜應了一聲:“學生拙作,妄大人指教。”隨後便拿出作業,交給鄭子顯。
王禦史本來並沒打算認真對待,剛剛的誇獎不過是順水推舟。
因為他認出這是國公爺的二公子,還是好友的關門弟子,所以出口誇獎。
可當他仔細看來,卻發現這文章開頭並沒有特別出色之處,頓感失望。
但結尾這句‘責其罪惡,不如申義’,倒是辛辣老練,不像是個少年郎的所思所想,不覺驚豔。
“善,依老夫看,此文確實有案首之勢啊。”王禦史讚歎道。
他這話一出口,鄭子顯臉上也露出驚訝的表情,看向薑瑜的眼神越發深邃。
薑瑜謙虛地說道:“多謝禦史大人誇讚,學生隻是略有所悟,還需多多努力。”
王禦史點點頭,語重心長地對薑瑜說:“年輕人,切記不可驕躁。學無止境,日後還要更加勤奮刻苦。”
薑瑜恭敬地答道:“學生謹記大人教誨。”
鄭子顯接過文章,看了一遍後,愛不釋手。
他對薑瑜說:“哈哈哈!沒想到你有如此覺悟,做得不錯,不過仍有進步空間。以後每日一題,不可懈怠。”
可他心裏想的是,老關頭,我可收到一個天才學生啊!要你事事壓我一頭,就連學生都能教出個狀元,這一次終於能揚眉吐氣一回了!
鄭子顯相信,此子定然不凡。
薑瑜不知道他的想法,感歎穿越還要每天寫作業,心中叫苦不迭,但還是咬牙應道:“是,學生明白。”
王禦史心中也有些疑惑,這麽大才的兒子,怎麽在京城的名聲如此不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