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結交都督大人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見他一身玄色窄袖蟒袍,袖口處鑲繡金線祥雲,腰間朱紅白玉腰帶,上掛白玉玲瓏腰佩,氣質優雅,氣度逼人。
因為是趕來著急,所以穿戴並不整齊,反倒顯著一股風流朝氣。
薑瑜感歎,這一大家子就沒一個長得醜的。
不過到底是半大孩子,薑瑜隻當他是中二病發作:“原來這便是弟弟嗎?果然意氣風發!”
薑忠可不好糊弄,直言:“原來母親就是拿你跟我比較啊!”
“我看也沒什麽特別的,不過拍馬溜須之事倒很能鑽研。”
這話可真不客氣,薑瑜想著看來要教訓一下這毛頭小子。
張氏也有些掛不住臉,忙罵道:“你這混賬!怎的和你哥哥說話呢?看我將此事告訴你舅舅,讓他收拾你!”
這薑忠顯然早就免疫,所以並沒任何反應,還懶洋洋的靠著梁柱。
張氏則替他道歉,薑瑜擺擺手並不在意。
不過他想到這孩子應該是在軍營待慣了,所以口無遮攔。
“我倒覺得弟弟真性情,一點都不虛偽。如此真誠之人,值得深交!”薑瑜故意這麽說。
薑忠一副看傻子的表情,覺得這二哥定是讀書讀傻了。
就連張氏也驚訝,這孩子心胸到寬廣,跟那些讀書人真不一樣。
薑瑜又道:“瑜兒覺得弟弟有俠義英雄之氣概,不知弟弟可聽說過一個人?”
這倒引起了薑忠的興趣,難道又要拿那古人來教訓他?
沒想到薑瑜講了一個在亂世中的江湖故事,聽得薑忠意猶未盡。
“那然後呢!這喬豐是行走於天涯還是入朝為官?”薑忠追問。
就連那些下人們也豎著耳朵聽,張氏也沒想到,薑瑜竟有說書的本事。
薑瑜心想:“我看的武俠小說那麽多,哪是你一個古人所能及的?但還是要感謝金老爺子的提供!”
“忠弟覺得他會有什麽選擇呢?”薑瑜把問題拋給他。
其實也是想看看薑忠這小子的想法,果然張氏也看著他。
“我要是他,一定會選江湖!那多自由自在啊。”
張氏有些失望,薑瑜開口:“若我說他最後在城門外自刎了呢?”
一陣安靜,薑忠心裏有些難受:“像他這樣的英雄好漢怎麽這麽脆弱?就算他背負深仇大恨,所有人都質疑他,那也不該…?”
“是啊,所以我覺得忠弟比他瀟灑,麵對這樣的情況,都可以問心無愧,自由灑脫,果然令瑜兒佩服。”
薑瑜這話也讓張氏沒那麽難受了,畢竟他可不想自己兒子當個民族英雄,隻要平平安安就好。
薑忠還想再問,便被張氏岔開話題,聊起了家常。
薑瑜便問起吳姨娘的女兒薑韻,張氏馬上打開話匣子:“要我說這孩子也是可憐,居然被李清荷看中,而且聽說她這個外甥有些特別。”
張氏這話不清不楚的,但薑瑜作為現代人卻立馬理解,要不然尚書家的孫子,定會尋一門嫡女做正妻。
薑忠不愛聽這些內宅之事,一直琢磨著剛剛的武俠故事。
“那吳姨娘可有跟侯爺提及?若是父親反對…”薑瑜還沒說完,張氏就搖了搖頭。
“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以來都遵循此法。況且那李清荷是嫡母,到底是吏部尚書的家世。”
“侯爺怎可能拒絕?到底是大房的事情,我也不好多說些什麽。”張氏無奈。
接著她提醒薑瑜:“瑜兒要記住,你這婚事也歸你那嫡母管,定要小心應對。”
薑瑜聽後不禁冒出冷汗,感覺自己還沒厲害到擺脫這嫡庶之別。
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先下手為強,若是有自毀姻緣的法子就好了。
薑瑜犯著難,不過並沒表現出來。
他中午便留在二房吃飯,飯後薑忠急匆匆地把他拉出來。
說要領他出去玩,薑瑜想著反正也沒什麽事幹,出去逛逛也好。
兩人都帶了個小廝,反正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可到了地方後發現這地方還真不一般,居然是訓練場。
看來這熊孩子隻喜歡舞刀弄槍的地方,可對於自己一個武力殘廢的人來說,這裏實在沒太大興趣。
但看著下麵操練的士兵,薑瑜感到一股敬畏之情。
薑忠看出他的無聊,隻好解釋:“我聽那武俠故事,以為你心裏向往這種地方,所以才帶你來這的。”
薑瑜也並非覺得無趣,隻是自己並不擅長此事,隻懂紙上談兵。
“其實我隻是以為這裏是軍事要地,尋常人應該很難接近。”
“那是當然,要不是我,你可看不到這麽精彩的畫麵。”薑忠得意洋洋。
薑瑜發現這些士兵都認識薑忠,看來應該是張家的訓練基地。
薑忠早就按耐不住,下場訓練,薑瑜在上方觀看。
不一會兒他身旁站著個人,薑瑜嚇了一跳,心裏臥槽聲一片。
看這長相明顯是張家人,薑瑜馬上行禮:“小生拜見都督大人。”這還是他根據原主的記憶想到的。
果然張都督開口:“果真好眼力,一板一眼,真是讀書人的樣子。”
薑瑜心想:“不愧是一家人,說話真直接。”
“不用多禮,你既然被忠兒帶來這裏,應該很得他青睞。”
薑瑜沒想到自己有這麽厲害嗎?難道有萬人迷體質?
在他胡思亂想時,張都督又開口:“本官聽聞薑公子小小年紀便心係國事,先天下之憂而憂?真是胸懷大誌,隻是小子可知邊關戰事?”
薑瑜不知道自己跟衛寒之的話為何這人知道,不過他還來不及多問,思考著這話的意思。
“應該是在嘲諷我不懂裝懂吧?”
這真是氣到薑瑜了,便答:“小生不敢信口開河,對於邊關戰事更是知之甚少。
不過小生對戰爭倒也有些見解。”
“那本官可要好好聽聽了,定能醍醐灌頂。”張都督有些陰陽怪氣。
薑瑜心想,一個大官居然氣度這麽小,真是大開眼界。
“小生認為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如若不然,那就會變成暴力的侵略者。”
薑瑜此話非常大膽,因為他麵前的可是征戰四方的軍隊禦史。
而張都督深邃的看了他一眼,隨後笑了幾聲,“沒想到你這書生還有這般見識,倒讓我有些意外。”
薑瑜鬆了口氣,還好這位都督大人沒有發怒。
“不過,戰爭可不像你想象的那般簡單。戰場上刀劍無眼,生死隻在一瞬間。”張都督的眼神變得嚴肅起來,“隻有經曆過戰火的洗禮,才能真正明白戰爭的殘酷。”
“況且如今百姓安居樂業靠的便是將士們的出生入死,若沒有戰爭,談何和平。”
薑瑜聽完後也沉默不語,他知道自己的觀點有些理想化。
張都督拍了拍薑瑜的肩膀,“你有此等心懷,已實屬難得。但若要成就一番事業,還需腳踏實地,多學些實際的本領。”
說完,張都督本欲轉身離去。
薑瑜忙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人許是看不起小生的的紙上談兵,但既身為大梁百姓,怎可置身事外。”
果然這句話直把張都督震懾住,他第一次正視著薑瑜,感覺似乎眼前站著的不是個書生,也不是個戰士。
而是大梁千千萬萬個百姓,而薑瑜的所言所思,正是他們的心聲。
張都督心中暗自感慨,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他看著薑瑜,語重心長地說:“薑公子,你雖非將門之後,但你有這份氣度,就連我也望塵莫及,看來大梁還是有希望的。”薑瑜受寵若驚,隻是張口不敢。
張都督隻微微一笑,便轉身離開。
因為是趕來著急,所以穿戴並不整齊,反倒顯著一股風流朝氣。
薑瑜感歎,這一大家子就沒一個長得醜的。
不過到底是半大孩子,薑瑜隻當他是中二病發作:“原來這便是弟弟嗎?果然意氣風發!”
薑忠可不好糊弄,直言:“原來母親就是拿你跟我比較啊!”
“我看也沒什麽特別的,不過拍馬溜須之事倒很能鑽研。”
這話可真不客氣,薑瑜想著看來要教訓一下這毛頭小子。
張氏也有些掛不住臉,忙罵道:“你這混賬!怎的和你哥哥說話呢?看我將此事告訴你舅舅,讓他收拾你!”
這薑忠顯然早就免疫,所以並沒任何反應,還懶洋洋的靠著梁柱。
張氏則替他道歉,薑瑜擺擺手並不在意。
不過他想到這孩子應該是在軍營待慣了,所以口無遮攔。
“我倒覺得弟弟真性情,一點都不虛偽。如此真誠之人,值得深交!”薑瑜故意這麽說。
薑忠一副看傻子的表情,覺得這二哥定是讀書讀傻了。
就連張氏也驚訝,這孩子心胸到寬廣,跟那些讀書人真不一樣。
薑瑜又道:“瑜兒覺得弟弟有俠義英雄之氣概,不知弟弟可聽說過一個人?”
這倒引起了薑忠的興趣,難道又要拿那古人來教訓他?
沒想到薑瑜講了一個在亂世中的江湖故事,聽得薑忠意猶未盡。
“那然後呢!這喬豐是行走於天涯還是入朝為官?”薑忠追問。
就連那些下人們也豎著耳朵聽,張氏也沒想到,薑瑜竟有說書的本事。
薑瑜心想:“我看的武俠小說那麽多,哪是你一個古人所能及的?但還是要感謝金老爺子的提供!”
“忠弟覺得他會有什麽選擇呢?”薑瑜把問題拋給他。
其實也是想看看薑忠這小子的想法,果然張氏也看著他。
“我要是他,一定會選江湖!那多自由自在啊。”
張氏有些失望,薑瑜開口:“若我說他最後在城門外自刎了呢?”
一陣安靜,薑忠心裏有些難受:“像他這樣的英雄好漢怎麽這麽脆弱?就算他背負深仇大恨,所有人都質疑他,那也不該…?”
“是啊,所以我覺得忠弟比他瀟灑,麵對這樣的情況,都可以問心無愧,自由灑脫,果然令瑜兒佩服。”
薑瑜這話也讓張氏沒那麽難受了,畢竟他可不想自己兒子當個民族英雄,隻要平平安安就好。
薑忠還想再問,便被張氏岔開話題,聊起了家常。
薑瑜便問起吳姨娘的女兒薑韻,張氏馬上打開話匣子:“要我說這孩子也是可憐,居然被李清荷看中,而且聽說她這個外甥有些特別。”
張氏這話不清不楚的,但薑瑜作為現代人卻立馬理解,要不然尚書家的孫子,定會尋一門嫡女做正妻。
薑忠不愛聽這些內宅之事,一直琢磨著剛剛的武俠故事。
“那吳姨娘可有跟侯爺提及?若是父親反對…”薑瑜還沒說完,張氏就搖了搖頭。
“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以來都遵循此法。況且那李清荷是嫡母,到底是吏部尚書的家世。”
“侯爺怎可能拒絕?到底是大房的事情,我也不好多說些什麽。”張氏無奈。
接著她提醒薑瑜:“瑜兒要記住,你這婚事也歸你那嫡母管,定要小心應對。”
薑瑜聽後不禁冒出冷汗,感覺自己還沒厲害到擺脫這嫡庶之別。
既然這樣,那就隻能先下手為強,若是有自毀姻緣的法子就好了。
薑瑜犯著難,不過並沒表現出來。
他中午便留在二房吃飯,飯後薑忠急匆匆地把他拉出來。
說要領他出去玩,薑瑜想著反正也沒什麽事幹,出去逛逛也好。
兩人都帶了個小廝,反正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可到了地方後發現這地方還真不一般,居然是訓練場。
看來這熊孩子隻喜歡舞刀弄槍的地方,可對於自己一個武力殘廢的人來說,這裏實在沒太大興趣。
但看著下麵操練的士兵,薑瑜感到一股敬畏之情。
薑忠看出他的無聊,隻好解釋:“我聽那武俠故事,以為你心裏向往這種地方,所以才帶你來這的。”
薑瑜也並非覺得無趣,隻是自己並不擅長此事,隻懂紙上談兵。
“其實我隻是以為這裏是軍事要地,尋常人應該很難接近。”
“那是當然,要不是我,你可看不到這麽精彩的畫麵。”薑忠得意洋洋。
薑瑜發現這些士兵都認識薑忠,看來應該是張家的訓練基地。
薑忠早就按耐不住,下場訓練,薑瑜在上方觀看。
不一會兒他身旁站著個人,薑瑜嚇了一跳,心裏臥槽聲一片。
看這長相明顯是張家人,薑瑜馬上行禮:“小生拜見都督大人。”這還是他根據原主的記憶想到的。
果然張都督開口:“果真好眼力,一板一眼,真是讀書人的樣子。”
薑瑜心想:“不愧是一家人,說話真直接。”
“不用多禮,你既然被忠兒帶來這裏,應該很得他青睞。”
薑瑜沒想到自己有這麽厲害嗎?難道有萬人迷體質?
在他胡思亂想時,張都督又開口:“本官聽聞薑公子小小年紀便心係國事,先天下之憂而憂?真是胸懷大誌,隻是小子可知邊關戰事?”
薑瑜不知道自己跟衛寒之的話為何這人知道,不過他還來不及多問,思考著這話的意思。
“應該是在嘲諷我不懂裝懂吧?”
這真是氣到薑瑜了,便答:“小生不敢信口開河,對於邊關戰事更是知之甚少。
不過小生對戰爭倒也有些見解。”
“那本官可要好好聽聽了,定能醍醐灌頂。”張都督有些陰陽怪氣。
薑瑜心想,一個大官居然氣度這麽小,真是大開眼界。
“小生認為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如若不然,那就會變成暴力的侵略者。”
薑瑜此話非常大膽,因為他麵前的可是征戰四方的軍隊禦史。
而張都督深邃的看了他一眼,隨後笑了幾聲,“沒想到你這書生還有這般見識,倒讓我有些意外。”
薑瑜鬆了口氣,還好這位都督大人沒有發怒。
“不過,戰爭可不像你想象的那般簡單。戰場上刀劍無眼,生死隻在一瞬間。”張都督的眼神變得嚴肅起來,“隻有經曆過戰火的洗禮,才能真正明白戰爭的殘酷。”
“況且如今百姓安居樂業靠的便是將士們的出生入死,若沒有戰爭,談何和平。”
薑瑜聽完後也沉默不語,他知道自己的觀點有些理想化。
張都督拍了拍薑瑜的肩膀,“你有此等心懷,已實屬難得。但若要成就一番事業,還需腳踏實地,多學些實際的本領。”
說完,張都督本欲轉身離去。
薑瑜忙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人許是看不起小生的的紙上談兵,但既身為大梁百姓,怎可置身事外。”
果然這句話直把張都督震懾住,他第一次正視著薑瑜,感覺似乎眼前站著的不是個書生,也不是個戰士。
而是大梁千千萬萬個百姓,而薑瑜的所言所思,正是他們的心聲。
張都督心中暗自感慨,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他看著薑瑜,語重心長地說:“薑公子,你雖非將門之後,但你有這份氣度,就連我也望塵莫及,看來大梁還是有希望的。”薑瑜受寵若驚,隻是張口不敢。
張都督隻微微一笑,便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