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終於要入宮了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聽薑瑜又道:“所以隻能出奇製勝,妹妹可有了解過陛下的喜好?”
薑韻一個深閨小姐哪裏有途徑,不過是聽些丫鬟的隻言片語。
隻得搖了搖頭,心裏更加沒底了。
當時想要入宮,隻不過是野心驅使下的衝動罷了。
不過有野心可是好事,對待皇帝,無需愛慕之意,隻需明白一個道理,隻要不是昏君,那他定是心黑自私的。
不過薑瑜不能明說,隻是提醒她:“妹妹也不要太擔心,隻要記住,進宮不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夫君這麽簡單。
萬不能表現得善妒,剛開始時要盡量低調些,別和其她秀女起衝突。”
“這些我都明白,可是這書是什麽意思?”薑韻也知道自己背景不夠雄厚,剛開始定會不受矚目。
“這就是哥哥說的辦法,裏麵其實是《史記》和《漢書》中的幾篇文章。
帶進去應該不難,到時隻需說自己愛讀書罷了。
雖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在我看來,咱們的聖上可不是個循規蹈矩之人。
所以等殿前問麵時,千萬別說自己隻讀過《女誡》和《女論語》,那樣未免平庸。
先不必在意太後的看法,最重要的是皇上喜歡,但若是說些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典,又容易引起爭議。
隻有曆史傳記才顯得獨特,可以以史為鑒,顯得妹妹懂得思考,而且裏麵大多敘事簡單易懂。
不像做些詩詞歌賦需要才情,隻要記住裏麵的事跡便可。
尤其是我特意做了記號的兩篇,要熟讀。”
薑韻翻開看了後不覺一驚,這兩篇都是講外戚專權的,她似乎明白了薑瑜的意思。
“其實入宮選秀與入朝為官都是一個意思,重要的是得到皇上的青眼,那要如何做呢?
當然是要揣測聖意了,隻有理解了聖上,才能更好輔佐陛下。
說白了,咱們都是要為陛下解憂的,家事和天下事息息相關,聖上定不會選一個實力雄厚的家族,隻要皇後一個就夠了。
畢竟右相雖然接連被打壓,但隻要皇後地位不變,那也就沒什麽大不了。”
薑瑜這話說得有些大逆不道了,薑韻也調侃道:“哥哥怎的如此大膽,竟妄議皇室!”
不過也因此薑韻沒有剛開始那麽緊張了。
“咱們不是一家人嘛,哪有那些規矩。”薑瑜知道薑韻是徹底放鬆了。
“所以這個時候,妹妹的特點就凸顯出來了。
雖然最好的選擇是從民間選擇一個秀女,這樣倒是能防止外戚權利過剩。
但因為沒有什麽背景,所以無法做到與皇後抗衡,而國公府的大小姐這個身份卻剛剛好。
又沒有實權,又有些地位,扶植起來對陛下而言簡直是易如反掌。
最重要的是好控製,妹妹,既然入了宮,就不要想著自由的感覺。”
這話很殘忍,但薑韻既然這麽選,自己也明白,所以眼神很是堅定。
“陛下還能把國公府推到右相的對立麵,這樣一些門閥貴族的勢力也能削弱幾分。”
薑瑜把自己所有的猜想和推斷都分析給了薑韻,信息量確實不小,但薑韻接受起來到是很快。
“不過哥哥,你覺得陛下真的會按照你的想法做嗎?”
“如果皇上想快點推行變法的話,那就必須朝堂後宮同時進行,不然恐怕很難進行下去。”
薑瑜不知道為何皇上這麽急迫,畢竟對方還年輕,才三十多歲。
薑韻覺得自己的哥哥簡直是神人,居然連後宮的事情都能推斷出來。
“若是哥哥進宮選秀,定能當上皇後!”薑韻開著玩笑。
薑瑜直接被說愣住,想著那個畫麵實在恐怖,自己可能活不過幾天。
兩人又聊了一些,這時丫鬟來說,吳姨娘心情好了許多,薑瑜覺得自己的母親還挺厲害,居然能安慰好吳姨娘。
兩人被留下用過飯後才離開,回去後周姨娘還感歎:“我要是有女兒,定不會讓她入宮。”
其實若有辦法誰會讓自己女兒入宮,還不是這嫡庶之分的製度。
到了第二天,國公府眾人都去送薑韻,吳姨娘雖然傷心,但沒有昨天哭得那麽嚴重。
隻是一直叮囑著,薑寧看上去也有些疲憊,讓薑韻顧好自己,並備了許多銀錢,方便入宮後打點,要知道剛入宮的話,可是沒有多少份例的。
因為入宮隻能帶兩個丫鬟,這人選是薑韻自己決定的,薑寧也沒過問。
今天就連被禁足的李夫人都來了,不過她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她的態度冷淡,老太太也很是不滿,一點沒有嫡母的樣子。
隻是今天不好發火,所以沒說什麽。
時辰到了,薑韻便上了馬車,吳姨娘終究沒忍住,哭出了聲。
周姨娘和張氏等女眷上前安慰著,薑韻看了一眼後,也落下淚來。
不過她還是狠心轉過頭,在馬車裏暗暗下決心,自己定會成功的。
馬車緩緩行駛,薑韻思緒萬千。
她明白,入宮後的生活充滿挑戰,但她已做好準備。
薑韻輕輕撫摸著手中的書籍,為了放鬆緊張的情緒,她便開始看起來。
國公府這邊也沒閑著,薑寧要出去外麵看看有沒有什麽門路方便說上話。
而薑瑜則要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去書院的東西,既然要住宿舍,那真得多準備一些。
他覺得自己好像要過上大學生活了,其實跟現代也沒什麽區別。
薑瑜適應的很快,但周姨娘可是有些不習慣,兒子剛回來沒幾日,又要離開。
她看吳姨娘有張氏幫著照看,便跟薑瑜一起回了後院。
其實東西這些下人們都預備的差不多了,但周姨娘總是覺得少了什麽,要檢查好幾遍。
薑瑜知道自己母親是舍不得自己,忙上前:“娘,孩兒答應你,等到了假期,定會回來看望的。
而且山下書院又不是很遠,娘無需擔心,要知道瑜兒可是在臨陽縣都可以生活的很好的人呢!”
周姨娘看著自己的兒子,也知道自己是有些被薑韻入宮的事影響了。
薑韻一個深閨小姐哪裏有途徑,不過是聽些丫鬟的隻言片語。
隻得搖了搖頭,心裏更加沒底了。
當時想要入宮,隻不過是野心驅使下的衝動罷了。
不過有野心可是好事,對待皇帝,無需愛慕之意,隻需明白一個道理,隻要不是昏君,那他定是心黑自私的。
不過薑瑜不能明說,隻是提醒她:“妹妹也不要太擔心,隻要記住,進宮不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夫君這麽簡單。
萬不能表現得善妒,剛開始時要盡量低調些,別和其她秀女起衝突。”
“這些我都明白,可是這書是什麽意思?”薑韻也知道自己背景不夠雄厚,剛開始定會不受矚目。
“這就是哥哥說的辦法,裏麵其實是《史記》和《漢書》中的幾篇文章。
帶進去應該不難,到時隻需說自己愛讀書罷了。
雖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在我看來,咱們的聖上可不是個循規蹈矩之人。
所以等殿前問麵時,千萬別說自己隻讀過《女誡》和《女論語》,那樣未免平庸。
先不必在意太後的看法,最重要的是皇上喜歡,但若是說些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典,又容易引起爭議。
隻有曆史傳記才顯得獨特,可以以史為鑒,顯得妹妹懂得思考,而且裏麵大多敘事簡單易懂。
不像做些詩詞歌賦需要才情,隻要記住裏麵的事跡便可。
尤其是我特意做了記號的兩篇,要熟讀。”
薑韻翻開看了後不覺一驚,這兩篇都是講外戚專權的,她似乎明白了薑瑜的意思。
“其實入宮選秀與入朝為官都是一個意思,重要的是得到皇上的青眼,那要如何做呢?
當然是要揣測聖意了,隻有理解了聖上,才能更好輔佐陛下。
說白了,咱們都是要為陛下解憂的,家事和天下事息息相關,聖上定不會選一個實力雄厚的家族,隻要皇後一個就夠了。
畢竟右相雖然接連被打壓,但隻要皇後地位不變,那也就沒什麽大不了。”
薑瑜這話說得有些大逆不道了,薑韻也調侃道:“哥哥怎的如此大膽,竟妄議皇室!”
不過也因此薑韻沒有剛開始那麽緊張了。
“咱們不是一家人嘛,哪有那些規矩。”薑瑜知道薑韻是徹底放鬆了。
“所以這個時候,妹妹的特點就凸顯出來了。
雖然最好的選擇是從民間選擇一個秀女,這樣倒是能防止外戚權利過剩。
但因為沒有什麽背景,所以無法做到與皇後抗衡,而國公府的大小姐這個身份卻剛剛好。
又沒有實權,又有些地位,扶植起來對陛下而言簡直是易如反掌。
最重要的是好控製,妹妹,既然入了宮,就不要想著自由的感覺。”
這話很殘忍,但薑韻既然這麽選,自己也明白,所以眼神很是堅定。
“陛下還能把國公府推到右相的對立麵,這樣一些門閥貴族的勢力也能削弱幾分。”
薑瑜把自己所有的猜想和推斷都分析給了薑韻,信息量確實不小,但薑韻接受起來到是很快。
“不過哥哥,你覺得陛下真的會按照你的想法做嗎?”
“如果皇上想快點推行變法的話,那就必須朝堂後宮同時進行,不然恐怕很難進行下去。”
薑瑜不知道為何皇上這麽急迫,畢竟對方還年輕,才三十多歲。
薑韻覺得自己的哥哥簡直是神人,居然連後宮的事情都能推斷出來。
“若是哥哥進宮選秀,定能當上皇後!”薑韻開著玩笑。
薑瑜直接被說愣住,想著那個畫麵實在恐怖,自己可能活不過幾天。
兩人又聊了一些,這時丫鬟來說,吳姨娘心情好了許多,薑瑜覺得自己的母親還挺厲害,居然能安慰好吳姨娘。
兩人被留下用過飯後才離開,回去後周姨娘還感歎:“我要是有女兒,定不會讓她入宮。”
其實若有辦法誰會讓自己女兒入宮,還不是這嫡庶之分的製度。
到了第二天,國公府眾人都去送薑韻,吳姨娘雖然傷心,但沒有昨天哭得那麽嚴重。
隻是一直叮囑著,薑寧看上去也有些疲憊,讓薑韻顧好自己,並備了許多銀錢,方便入宮後打點,要知道剛入宮的話,可是沒有多少份例的。
因為入宮隻能帶兩個丫鬟,這人選是薑韻自己決定的,薑寧也沒過問。
今天就連被禁足的李夫人都來了,不過她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她的態度冷淡,老太太也很是不滿,一點沒有嫡母的樣子。
隻是今天不好發火,所以沒說什麽。
時辰到了,薑韻便上了馬車,吳姨娘終究沒忍住,哭出了聲。
周姨娘和張氏等女眷上前安慰著,薑韻看了一眼後,也落下淚來。
不過她還是狠心轉過頭,在馬車裏暗暗下決心,自己定會成功的。
馬車緩緩行駛,薑韻思緒萬千。
她明白,入宮後的生活充滿挑戰,但她已做好準備。
薑韻輕輕撫摸著手中的書籍,為了放鬆緊張的情緒,她便開始看起來。
國公府這邊也沒閑著,薑寧要出去外麵看看有沒有什麽門路方便說上話。
而薑瑜則要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去書院的東西,既然要住宿舍,那真得多準備一些。
他覺得自己好像要過上大學生活了,其實跟現代也沒什麽區別。
薑瑜適應的很快,但周姨娘可是有些不習慣,兒子剛回來沒幾日,又要離開。
她看吳姨娘有張氏幫著照看,便跟薑瑜一起回了後院。
其實東西這些下人們都預備的差不多了,但周姨娘總是覺得少了什麽,要檢查好幾遍。
薑瑜知道自己母親是舍不得自己,忙上前:“娘,孩兒答應你,等到了假期,定會回來看望的。
而且山下書院又不是很遠,娘無需擔心,要知道瑜兒可是在臨陽縣都可以生活的很好的人呢!”
周姨娘看著自己的兒子,也知道自己是有些被薑韻入宮的事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