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都是因為一個預言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寶華殿,不隱小和尚進去通傳一聲後,隻說一句:“薑施主進去便可。”就急匆匆地跑走了。
薑瑜很是不理解,自己有那麽嚇人嗎?
當他走進去後,就聽到靈覺大師的聲音,“小施主,既然來了,便坐下吧。”
薑瑜看到靈覺大師結跏趺坐,也學著對方的樣子坐下。
靈覺大師遞給薑瑜一杯熱茶,“小施主定是好奇,貧僧怎麽莫名選你入了這隊伍之中。
其實一切要從去年冬天說起,當時南方因大雪受災嚴重,民間漸漸有些傳聞,說陛下得位不正。”
薑瑜沒想到居然涉及到皇權交替,這是自己能聽的嗎?
而且雖說靈覺大師很有威望,但也隻是因為太祖皇帝敬重,人家新帝心裏可不知道怎麽想的呢!
居然議論起文惠帝得位是否順應民意,還有沒有點作為古人的自覺啊!
薑瑜內心吐槽,靈覺大師好像沒發現一樣繼續說著:“定親王能發展如此迅速,便是靠著這次災情,收留大量流民。
當時甚至有官員隱約提起讓聖上下罪己詔,民間也流傳著一首童謠。
‘高高山上仙人家,廣種仙草遍天涯。百姓難得糧一口,卻見神仙在摘花。‘
小施主應該明白此中含義,就連這景寧寺都有所耳聞。”
薑瑜知道這‘仙人’暗指皇上,可他沒想到居然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主要還是因為他當時在臨陽縣,準備著二月份的縣試,根本沒時間想其它的事情。
雖然當時老師讓自己寫了篇治災的文章,但他並沒意識到當時的情況會如此緊迫。
以至於到了威脅皇家權威的地步,看來自己還是不夠了解大梁。
沒想到這裏的百姓膽子這麽大,居然還編了首童謠諷刺當權者。
薑瑜不知道的是,大梁現在也不過二世,根基不穩,太祖皇帝還是靠打仗得來的皇位。
其實許多百姓都還對南越有些感情,即使文惠帝已用了十年來轉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但效果甚微。
這一直大梁的隱患,不然也不會因為一場雪災就引起這麽大的輿論壓力。
“貧僧雖然不再過問塵世俗事,但若關乎天下生靈,便無法事不關己。
施主覺得咱們這位陛下可稱得上是明君嗎?”
薑瑜一時不知如何作答,自己有資格評價在世的皇帝嗎?
而且這老和尚確定不是在給自己下套?
靈覺大師看出他的謹慎和不信任,開口道:“施主盡管暢所欲言,貧僧保證今日的話,不會讓第三個人知道。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薑瑜雖然知道對方這種得道高僧應該不會說謊,但也沒傻到真得評價文惠帝如何。
隻說“大師,小生以為若想評價一個人的功過,須得留給後世評判。
小生年歲尚小,隻讀過聖賢書,書中自有許多關於何為明君的話。
但若以此為標準,那這世上豈不沒有一個明君!
而且這對聖上也太不公平,但在我看來,陛下勤政為民,當得明君二字。”
薑瑜說完後,靈覺大師哈哈大笑起來:“小施主還真是適合入朝為官,本來貧僧想著收你做閉關弟子,看來是沒機會了。”
薑瑜沒想到自己差點就要皈依佛門了,隻是自己到底是哪點被這老和尚看中了?
“若說是因貧僧看出施主並非這現世之人,所以實在覺得新奇,如何?”
靈覺大師這話真是把薑瑜嚇到了,他有些失態的打翻了茶杯。
一時間,仿佛隻能聽到茶水從桌子上滴落到地麵的聲音。
薑瑜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承認,他也不知道老和尚將此事挑明的目的。
“施主不必害怕,要說貧僧是如何看出的,其實很簡單。
因為貧僧懂些麵相、命理,也就是俗稱的算命。”
薑瑜聽到他的話一臉懷疑的表情,心道:這不是道家的學問嗎?
你一個和尚會不會學得太雜了些!
靈覺大師表示:“施主應該明白,任何信仰都該以發展的眼光來進行。
當初的景寧寺不過是個山頭小廟,那時哪會有人想到會變成如今的光景。
一切都是因為有個人曾跟貧僧說過,‘宗教是社會的產物,必然隨著社會曆史的發展而發展變化。‘
當時貧僧有些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活得越久,好像逐漸明白其意。
聽勸才能吃飽飯,貧僧還記得當時的情景,那樣的驚世之才,也避免不了前朝的覆滅。”
靈覺大師說到這時停了下來,薑瑜也被徹底震住。
因為他知道這句話出自馬哲,並且是通過過往曆史經驗總結出來的,怎麽會有古人知道!
難道那個人和自己一樣,也是來自現代!
薑瑜一時激動不已,但靈覺大師接下來的話給他澆了盆冷水。
“他和你不同,那人仿佛有某種遙視的能力,可以看見未來幾千年的事情,但他確實是現世之人。”
薑瑜知道唐朝的李淳風和袁天罡便是這種奇人,還留下一部預言書《推背圖》。
“所以他早就看出大梁會推翻南越的統治,這是無法避免的。
但他也留下一句預言,‘當玉衡星(指北鬥七星中的廉貞星君)黯淡淡之日,將有異世之人出世,那時也許能實現天下大同之理想。’
自此貧僧便等著這一天的到來,沒想到居然真的等到了,就算此時圓寂也可了卻心願。”
靈覺大師雖然故作輕鬆的說著,但薑瑜隻感覺自己身負重望。
一個如此天才的前輩把一個朝代的未來都壓在自己身上,這是何等的信任,自己怎能堪此大任。
薑瑜猜到靈覺大師說的定是前朝那位丞相,他突然覺得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自己穿越這大梁朝,難道真有什麽旨意嗎?
他突然有些鑽牛角尖,靈覺大師也覺得似乎透露的太多,薑瑜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
“施主莫要多想,這便是貧僧想收你為徒的目的,倘若真是那人推算的結果,你現在便有機會放棄一切負擔,遁入空門。”
薑瑜很是不理解,自己有那麽嚇人嗎?
當他走進去後,就聽到靈覺大師的聲音,“小施主,既然來了,便坐下吧。”
薑瑜看到靈覺大師結跏趺坐,也學著對方的樣子坐下。
靈覺大師遞給薑瑜一杯熱茶,“小施主定是好奇,貧僧怎麽莫名選你入了這隊伍之中。
其實一切要從去年冬天說起,當時南方因大雪受災嚴重,民間漸漸有些傳聞,說陛下得位不正。”
薑瑜沒想到居然涉及到皇權交替,這是自己能聽的嗎?
而且雖說靈覺大師很有威望,但也隻是因為太祖皇帝敬重,人家新帝心裏可不知道怎麽想的呢!
居然議論起文惠帝得位是否順應民意,還有沒有點作為古人的自覺啊!
薑瑜內心吐槽,靈覺大師好像沒發現一樣繼續說著:“定親王能發展如此迅速,便是靠著這次災情,收留大量流民。
當時甚至有官員隱約提起讓聖上下罪己詔,民間也流傳著一首童謠。
‘高高山上仙人家,廣種仙草遍天涯。百姓難得糧一口,卻見神仙在摘花。‘
小施主應該明白此中含義,就連這景寧寺都有所耳聞。”
薑瑜知道這‘仙人’暗指皇上,可他沒想到居然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主要還是因為他當時在臨陽縣,準備著二月份的縣試,根本沒時間想其它的事情。
雖然當時老師讓自己寫了篇治災的文章,但他並沒意識到當時的情況會如此緊迫。
以至於到了威脅皇家權威的地步,看來自己還是不夠了解大梁。
沒想到這裏的百姓膽子這麽大,居然還編了首童謠諷刺當權者。
薑瑜不知道的是,大梁現在也不過二世,根基不穩,太祖皇帝還是靠打仗得來的皇位。
其實許多百姓都還對南越有些感情,即使文惠帝已用了十年來轉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但效果甚微。
這一直大梁的隱患,不然也不會因為一場雪災就引起這麽大的輿論壓力。
“貧僧雖然不再過問塵世俗事,但若關乎天下生靈,便無法事不關己。
施主覺得咱們這位陛下可稱得上是明君嗎?”
薑瑜一時不知如何作答,自己有資格評價在世的皇帝嗎?
而且這老和尚確定不是在給自己下套?
靈覺大師看出他的謹慎和不信任,開口道:“施主盡管暢所欲言,貧僧保證今日的話,不會讓第三個人知道。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薑瑜雖然知道對方這種得道高僧應該不會說謊,但也沒傻到真得評價文惠帝如何。
隻說“大師,小生以為若想評價一個人的功過,須得留給後世評判。
小生年歲尚小,隻讀過聖賢書,書中自有許多關於何為明君的話。
但若以此為標準,那這世上豈不沒有一個明君!
而且這對聖上也太不公平,但在我看來,陛下勤政為民,當得明君二字。”
薑瑜說完後,靈覺大師哈哈大笑起來:“小施主還真是適合入朝為官,本來貧僧想著收你做閉關弟子,看來是沒機會了。”
薑瑜沒想到自己差點就要皈依佛門了,隻是自己到底是哪點被這老和尚看中了?
“若說是因貧僧看出施主並非這現世之人,所以實在覺得新奇,如何?”
靈覺大師這話真是把薑瑜嚇到了,他有些失態的打翻了茶杯。
一時間,仿佛隻能聽到茶水從桌子上滴落到地麵的聲音。
薑瑜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承認,他也不知道老和尚將此事挑明的目的。
“施主不必害怕,要說貧僧是如何看出的,其實很簡單。
因為貧僧懂些麵相、命理,也就是俗稱的算命。”
薑瑜聽到他的話一臉懷疑的表情,心道:這不是道家的學問嗎?
你一個和尚會不會學得太雜了些!
靈覺大師表示:“施主應該明白,任何信仰都該以發展的眼光來進行。
當初的景寧寺不過是個山頭小廟,那時哪會有人想到會變成如今的光景。
一切都是因為有個人曾跟貧僧說過,‘宗教是社會的產物,必然隨著社會曆史的發展而發展變化。‘
當時貧僧有些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活得越久,好像逐漸明白其意。
聽勸才能吃飽飯,貧僧還記得當時的情景,那樣的驚世之才,也避免不了前朝的覆滅。”
靈覺大師說到這時停了下來,薑瑜也被徹底震住。
因為他知道這句話出自馬哲,並且是通過過往曆史經驗總結出來的,怎麽會有古人知道!
難道那個人和自己一樣,也是來自現代!
薑瑜一時激動不已,但靈覺大師接下來的話給他澆了盆冷水。
“他和你不同,那人仿佛有某種遙視的能力,可以看見未來幾千年的事情,但他確實是現世之人。”
薑瑜知道唐朝的李淳風和袁天罡便是這種奇人,還留下一部預言書《推背圖》。
“所以他早就看出大梁會推翻南越的統治,這是無法避免的。
但他也留下一句預言,‘當玉衡星(指北鬥七星中的廉貞星君)黯淡淡之日,將有異世之人出世,那時也許能實現天下大同之理想。’
自此貧僧便等著這一天的到來,沒想到居然真的等到了,就算此時圓寂也可了卻心願。”
靈覺大師雖然故作輕鬆的說著,但薑瑜隻感覺自己身負重望。
一個如此天才的前輩把一個朝代的未來都壓在自己身上,這是何等的信任,自己怎能堪此大任。
薑瑜猜到靈覺大師說的定是前朝那位丞相,他突然覺得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自己穿越這大梁朝,難道真有什麽旨意嗎?
他突然有些鑽牛角尖,靈覺大師也覺得似乎透露的太多,薑瑜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
“施主莫要多想,這便是貧僧想收你為徒的目的,倘若真是那人推算的結果,你現在便有機會放棄一切負擔,遁入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