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於方藤被套路
穿成廢柴庶子?卷王靠科舉逆襲! 作者:飛魚愛吃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無聲門’身為大梁唯一合法的殺手機構,還是得益於太祖皇帝的默許。傳聞門主當年曾數次派人手支援軍隊,所以才受到庇護。
直到今天也沒有一絲衰落的跡象,百姓對此並不知情,文惠帝秉承太祖的做法,盡量讓‘無聲門’低調行事。
組織內部等級森嚴,隻以任務目標為準,而任務下發後,若是沒有完成,殺手便會迅速撤離,以免身陷其中。
而且隻有雇主再次下單,才會繼續追擊,但由於定價極高,一般沒人這麽做。
此舉也是避免秩序混亂,不然要是看誰不順眼就買凶殺人,那大梁定會更加不穩。
而且雇主一般不會重複下單,因為這樣太過冒險,‘無聲門’規定隻有第一次才不會記錄雇主信息,第二次便會記錄在案。
所以沒人會傻傻的暴露自己,雖然無聲門有點霸王條款的意味,大多做的都是一錘子買賣,沒有回頭客。
但這麽多年以來,從沒有人質疑過。或許也是因為背靠皇室,就這麽默默的發展壯大。
而楊冕能查到這裏,還是孟昭華提醒了他,因為自從上次他們被襲擊後,就沒有再遇過什麽危險,按理說買凶之人不該這麽輕易放棄。
“楊大人有沒有想過,或許是沒法再下手了呢?而且這人手中沒有太多暗衛可用,隻能靠著殺手。
這定是被逼急了,若是再出手,必會暴露自己的身份。此人應該是文官,而那夥人的做法與無聲門很是相似。”
楊冕瞬間想通,“多謝孟大人提醒,可是這個組織是皇上默許的。
應該很難查出來背後指使之人是誰。”
楊冕心裏馬上就排除了右相,畢竟對方家裏培養了很多死士,應該不至於通過無聲門來要楚玉宣的命。
而且從高渡找到的賬本來看,當年的受益之人都被查抄了,黃刑一直用‘鼇大人‘稱呼這個背後的資助者。
但滿朝文武根本沒有姓名帶’鼇‘字的官員,或許應該先理解這個字的含義,才能有些線索。
‘龍生九子,鼇占頭‘,是傳說中海裏的大龜或大鱉,一般都將‘鼇頭’組合為一詞。表明此人定是一個大官,不然怎麽會這麽稱呼他。
楊冕突然明白過來,這位大人定是百官之首,而除了三公和左右兩相以外,吏部尚書便是六部之首位。
並且貴為一品,有任職四品以下官員的資格,無需經過皇上同意與否。
黃刑稱之為‘鼇大人’確實沒說錯,但這一切都隻是楊冕的猜測,即便真是如此,也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何況已經過了這麽多年,那黃邢更是早就被處決,現在或許都投胎到畜生道了。
再加上高渡那邊一問三不知,讓事情更加難辦,不過有一件事可以明確的是,高渡任職撫州知府並沒有經過吏部,而是文惠帝直接下令的。
楊冕查過當時撫州所有的大小官員,居然隻有高渡是例外,看來撫州早就被吏部滲透了。
可是為何李東賢沒有被懷疑,楊冕並不清楚,他那時一門心思放在撫州後續的治理上。
等他回到京城後,事情早已成定局,楊冕懷疑單單吏部並不能有這麽大的能力。
肯定還有別的勢力攪局,而哪方勢力和吏部交往密切呢?
要說孟昭華是如何搭上那於方藤的,其實並不是什麽難事,他按照計劃開始在朝堂上針對楊冕。
就連文惠帝都沒看明白是什麽狀況,隻以為大理寺真的對楊冕插手案子有些不滿。
因為楚玉宣作為楊冕的好友,定是站在他這一方,所以大理寺左右少卿也開始當堂對峙。
一時間眾人都成了看客,於方藤見有人支持自己,更加來勁兒,甚至有些口不擇言。
“皇上,楊巡撫身為二品官員,卻多次不顧大梁律法之準則,漸有結黨營私之勢。
臣懇請皇上降罪於楊大人,讓百官引以為戒。不然這朝堂恐成這楊家的一言堂了!
皇上不能讓百官寒心啊!臣隻求罷免楊冕的官職。”於方藤直接跪下懇求道。
誰都沒想到這人膽子居然這麽大,妄想靠著這根本不算證據的言論就想讓皇上罷免朝廷命官,實在有些天真。
楚玉宣立馬站出來跟他爭論:“皇上,臣以為,於大人此言差矣。
要是朝堂真如於大人所說,隻聽楊大人一言的話。那也太不把左相、右相和三位閣老放在眼裏了。
何況要臣看來,諸位大人都是聽命於皇上。如若臣沒理解錯的話,於大人根本沒將皇上放在眼裏。
所以臣要狀告於大人蔑視聖上,請皇上責罰!”
“你這是血口噴人!皇上楚大人強詞奪理。誰人不知你和楊大人官官相護,串通一氣。
皇上臣冤枉啊!臣願以死明誌!”於方藤誇張的說。
“哦?皇上您聽到了吧,於大人居然以死相逼,這不是婦人行徑嗎?隻會一哭二鬧三上吊。
竟把朝堂當成菜市場了,請皇上明鑒!”楚玉宣刺激他道。
眾人看著兩人表演,一時不知道要不要出言製止。楊冕一直靜觀其變,根本不為所動。
而文惠帝聽著兩人的爭吵,眉頭緊皺。他看著底下眾大臣都一副看好戲的表情,更是生氣。
隻好開口說道:“夠了,朝堂之上,成何體統。
身為大梁父母官,居然吵成這副樣子,實在不知禮數。
況且楊冕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大梁,你若無真憑實據,怎可隨意汙蔑朝廷重臣。”
“臣知罪,皇上教訓的是。不知於大人是否認同。”楚玉宣又坑了他一把。
於方藤還想再狡辯些什麽,卻被文惠帝打斷。“此事日後再議,都退下吧。”說完,文惠帝便離開了朝堂。
待眾大臣散去後,孟昭華來到於方藤身邊,笑著說道:“於大人莫要著急,這楊冕蹦躂不了多久了。”
於方藤一臉疑惑地看著孟昭華,剛想開口詢問,便被其打斷。
“於大人若是有興趣,可去乘仙樓一聚。記住獨自前往,千萬不要聲張。”孟昭華神秘地笑了笑,便也離開了。
直到今天也沒有一絲衰落的跡象,百姓對此並不知情,文惠帝秉承太祖的做法,盡量讓‘無聲門’低調行事。
組織內部等級森嚴,隻以任務目標為準,而任務下發後,若是沒有完成,殺手便會迅速撤離,以免身陷其中。
而且隻有雇主再次下單,才會繼續追擊,但由於定價極高,一般沒人這麽做。
此舉也是避免秩序混亂,不然要是看誰不順眼就買凶殺人,那大梁定會更加不穩。
而且雇主一般不會重複下單,因為這樣太過冒險,‘無聲門’規定隻有第一次才不會記錄雇主信息,第二次便會記錄在案。
所以沒人會傻傻的暴露自己,雖然無聲門有點霸王條款的意味,大多做的都是一錘子買賣,沒有回頭客。
但這麽多年以來,從沒有人質疑過。或許也是因為背靠皇室,就這麽默默的發展壯大。
而楊冕能查到這裏,還是孟昭華提醒了他,因為自從上次他們被襲擊後,就沒有再遇過什麽危險,按理說買凶之人不該這麽輕易放棄。
“楊大人有沒有想過,或許是沒法再下手了呢?而且這人手中沒有太多暗衛可用,隻能靠著殺手。
這定是被逼急了,若是再出手,必會暴露自己的身份。此人應該是文官,而那夥人的做法與無聲門很是相似。”
楊冕瞬間想通,“多謝孟大人提醒,可是這個組織是皇上默許的。
應該很難查出來背後指使之人是誰。”
楊冕心裏馬上就排除了右相,畢竟對方家裏培養了很多死士,應該不至於通過無聲門來要楚玉宣的命。
而且從高渡找到的賬本來看,當年的受益之人都被查抄了,黃刑一直用‘鼇大人‘稱呼這個背後的資助者。
但滿朝文武根本沒有姓名帶’鼇‘字的官員,或許應該先理解這個字的含義,才能有些線索。
‘龍生九子,鼇占頭‘,是傳說中海裏的大龜或大鱉,一般都將‘鼇頭’組合為一詞。表明此人定是一個大官,不然怎麽會這麽稱呼他。
楊冕突然明白過來,這位大人定是百官之首,而除了三公和左右兩相以外,吏部尚書便是六部之首位。
並且貴為一品,有任職四品以下官員的資格,無需經過皇上同意與否。
黃刑稱之為‘鼇大人’確實沒說錯,但這一切都隻是楊冕的猜測,即便真是如此,也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何況已經過了這麽多年,那黃邢更是早就被處決,現在或許都投胎到畜生道了。
再加上高渡那邊一問三不知,讓事情更加難辦,不過有一件事可以明確的是,高渡任職撫州知府並沒有經過吏部,而是文惠帝直接下令的。
楊冕查過當時撫州所有的大小官員,居然隻有高渡是例外,看來撫州早就被吏部滲透了。
可是為何李東賢沒有被懷疑,楊冕並不清楚,他那時一門心思放在撫州後續的治理上。
等他回到京城後,事情早已成定局,楊冕懷疑單單吏部並不能有這麽大的能力。
肯定還有別的勢力攪局,而哪方勢力和吏部交往密切呢?
要說孟昭華是如何搭上那於方藤的,其實並不是什麽難事,他按照計劃開始在朝堂上針對楊冕。
就連文惠帝都沒看明白是什麽狀況,隻以為大理寺真的對楊冕插手案子有些不滿。
因為楚玉宣作為楊冕的好友,定是站在他這一方,所以大理寺左右少卿也開始當堂對峙。
一時間眾人都成了看客,於方藤見有人支持自己,更加來勁兒,甚至有些口不擇言。
“皇上,楊巡撫身為二品官員,卻多次不顧大梁律法之準則,漸有結黨營私之勢。
臣懇請皇上降罪於楊大人,讓百官引以為戒。不然這朝堂恐成這楊家的一言堂了!
皇上不能讓百官寒心啊!臣隻求罷免楊冕的官職。”於方藤直接跪下懇求道。
誰都沒想到這人膽子居然這麽大,妄想靠著這根本不算證據的言論就想讓皇上罷免朝廷命官,實在有些天真。
楚玉宣立馬站出來跟他爭論:“皇上,臣以為,於大人此言差矣。
要是朝堂真如於大人所說,隻聽楊大人一言的話。那也太不把左相、右相和三位閣老放在眼裏了。
何況要臣看來,諸位大人都是聽命於皇上。如若臣沒理解錯的話,於大人根本沒將皇上放在眼裏。
所以臣要狀告於大人蔑視聖上,請皇上責罰!”
“你這是血口噴人!皇上楚大人強詞奪理。誰人不知你和楊大人官官相護,串通一氣。
皇上臣冤枉啊!臣願以死明誌!”於方藤誇張的說。
“哦?皇上您聽到了吧,於大人居然以死相逼,這不是婦人行徑嗎?隻會一哭二鬧三上吊。
竟把朝堂當成菜市場了,請皇上明鑒!”楚玉宣刺激他道。
眾人看著兩人表演,一時不知道要不要出言製止。楊冕一直靜觀其變,根本不為所動。
而文惠帝聽著兩人的爭吵,眉頭緊皺。他看著底下眾大臣都一副看好戲的表情,更是生氣。
隻好開口說道:“夠了,朝堂之上,成何體統。
身為大梁父母官,居然吵成這副樣子,實在不知禮數。
況且楊冕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大梁,你若無真憑實據,怎可隨意汙蔑朝廷重臣。”
“臣知罪,皇上教訓的是。不知於大人是否認同。”楚玉宣又坑了他一把。
於方藤還想再狡辯些什麽,卻被文惠帝打斷。“此事日後再議,都退下吧。”說完,文惠帝便離開了朝堂。
待眾大臣散去後,孟昭華來到於方藤身邊,笑著說道:“於大人莫要著急,這楊冕蹦躂不了多久了。”
於方藤一臉疑惑地看著孟昭華,剛想開口詢問,便被其打斷。
“於大人若是有興趣,可去乘仙樓一聚。記住獨自前往,千萬不要聲張。”孟昭華神秘地笑了笑,便也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