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溫侯墳塚,驢車行走在土路上。
黑熊好奇城內就問:“賴君,我新來許都,可能入城內?”
許都是由許縣擴建而來,原來的縣邑城牆如舊。
所以擴建的是城外區域,城內地塊改造成了宮室與各類辦公衙署、倉庫與軍營。
城內沒有什麽平民、士人群體生活的空間,日常出入群體以官吏為主,數量也少,所以不方便扮作士民出入。
意味著想要進入城內,隻能穿官吏服飾,以辦公的名義入內。
如荀彧之類的中高級官吏都是常年居住在城內,很少在城外走動。
但許都依舊在發展,舊有的城區麵積已無法滿足日益膨脹的衙署機構。
官署機構要給宮室、倉儲讓步,未來各個重要機構搬到城外是一種必然。
可現在朝廷重臣們生活在城內,很難下手。
除非重要節日時埋伏在路邊,伺機動手。
賴平詳細講述許都城內、城外的區別,直接讓黑熊熄滅了正常渠道入內城的心思。
哪怕賴平能提供這樣的渠道,黑熊也不樂意輕易入內城。
城門守的這麽嚴密,城內又是官吏、駐軍為主……真陷進去了,很難殺出來的。
現在正是發展朋友的時候,怎麽能讓朋友輕易涉險、暴露?
入城搞事情的心思就此暫時擱置,返回老子廟時已是午後。
老子廟與之前無異,大小道士們該幹什麽依舊在幹什麽,這裏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醫館。
返回屋舍,就見李祭酒說:“渠帥,吉平與幾位太醫數日前奉令前往陳留。不知具體為何,應當是大軍聚集,入春時氣多變,滋生了時疫。”
說著又問:“敢問渠帥所為何事?我等與吉平相識三四年,若是小事,自可代勞。”
“也不是什麽大事,我隻是來許都的路上聽過吉平的善名。”
黑熊目光掃過包裝好的布囊,繼續說:“是這樣的,我夢見有一座荒山,因一位神醫有感黎民生計艱辛,就在山下為百姓義診。病重痊愈者在山上種植杏樹五顆,輕病痊愈者種植一顆杏樹。十餘年後,荒山已成杏山,神醫以杏脯換米而生。”
李祭酒與賴平認真聆聽,這時候互看一眼,思索此夢寓意。
就他黑熊繼續說:“此夢有兩處神異,一是這位神醫壽終九十,其二是因其善舉,世人將以杏林代稱醫師。我聽說吉平有善名,他這名字也寓意良好,就想贈他這番杏林機緣。”
延壽,揚名做杏林之祖。
李祭酒意動,猛扭頭去看賴平,賴平苦笑,他又不擅長醫術。
心中忐忑,李祭酒還是詢問:“以渠帥來看,仆可能與吉平相並論?”
“我不懂醫術,隻是覺得有人能離開許都繁華之所,去鄉野之地造福庶民是一樁好事。”
黑熊說著笑了笑:“你去,還是吉平去做這件善事,對我來說都沒區別。既然沒有其他名醫,我稍作歇息,今晚就離開許都。否則逗留日久,露出行跡,會連累你們。”
李祭酒已然心動,又好奇:“渠帥何不去尋華神醫?”
“他已是當世神醫,雲遊天下自能造福各處,我這是另一條神醫之路。”
黑熊說著扭頭看桌上布囊,李祭酒當即上前解說,這些布囊裏是老子廟儲存的朱砂、硫磺、紅鉛之類的藥材。
這些東西也是其他道士煉丹的材料,老子廟一脈道士前後不過幾代,平日也會研究煉丹技藝。
收好這些東西,李祭酒二人又引著黑熊用宴。
宴席簡樸,隻有一條魚,與其他一些時令野菜。
也是烹煮製成,一些野菜涼拌。
其中有一碟鹽拌豆腐,細微的鹹鮮味更能襯托豆腐本身的清甜滋味兒。
黑熊來的急促,所以老子廟內的道士們並沒有提前製作‘意外發酵的米湯’。
飯飽,天色將暗。
李祭酒拿來廟中修行的太清法,皆是竹簡,有道經、德經、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這四部卷,此外還有三十餘卷太平經。
黑熊拿起來簡單翻看,見竹簡、墨跡頗新,就知道是新道士謄抄的。
這些東西在他看來就是道德經本體,老版本注解、以及張道陵注解版本這三種。
他翻閱的很快,李祭酒、賴平靜靜等候。
張道陵對道德經的增刪修改幅度很大,幾乎是把道德經拿來自己用,需要什麽樣的道德經,就改成什麽樣的道德經。
河上公的注解版本還不算離譜,算是中規中矩的解讀。
而張道陵的注解版本裏已經明確提出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是道,道是老子,提倡道眾要順從奉行道的旨意。
並將修行長生確立了一個標準,即‘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長久也’。
將長生步驟化,想要長生的第一步就是守戒律、第二步是煉形,第三是食氣。
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將永久停留在長生道路的初級階段。
也就是第一步守戒律,聽話做事就行了。
隻是在李祭酒、賴平看來眼前的白鵝將軍已經處於‘法道’的境界,是長生中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能法道,自然已非凡俗。
隻是他們麵前的黑熊解讀隸書覺得費眼睛,更別說認真理解其中的意思。
所以是真的在翻閱一卷卷竹簡,一目十行那種。
看完太清法各卷,黑熊將手裏竹簡合攏紮好絲帶,對等候的二人說:“我這一脈夢蝶傳法,並不依賴於文字經卷。你們熟讀道德經,自然知道古文經、今文經之別;也該知道,道德經傳承時刪改頗多;至於張道陵所注,更是背離老子本意。”
李祭酒情緒低沉:“渠帥言下之意,就是我等所修的太清法殘漏不全?”
“是,曹操這些年設置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狼藉,挖出了許多金銅器皿,也挖出了許多上古竹簡。可惜亂世裏,無人整理、保護。若無機緣,伱們很難看到先秦之際的道德經,更別說是原本。”
黑熊說著真心實意長歎一口氣:“道德經是你們的根本,真本不全,再修種種注解越是鑽研,越是背離道之根源。”
李祭酒麵色發白,賴平追問:“可有辦法?”
見黑熊不語,賴平又問:“那真正的道之根源是怎樣的?朝聞道,夕死可矣。”
“懇請渠帥講解一二,我等願以命嚐。”
賴平起身叩拜,李祭酒也是跟著叩首。
“道,我們是道,門窗屋瓦是道,天子庶民是道,牛羊雞鴨也是道,沒有貴賤。”
“道存在於各處,我們看得見,也摸得著。”
“道,是物質,也是時間,是過去,也是未來。”
黑熊又想了想,說:“想要理解道,是很難的,無異於白日飛升。但可以研究道之理,握其理,自能知道之體,明道之用。格物而致知,去看竹子吧,看通透了就能明白一些道理。”
李祭酒皺眉聽著,用心記著,卻問:“渠帥與貧道都是道,沒有貴賤區分,為何渠帥能修行真法,而貧道凡人之軀,無有超脫,反要飽受疾病之苦?”
“道之內,你我自然是平等的;可道亦有權柄,我隻是觸摸了些許權柄而已。”
“道如牛,我抓住了一絲牛毛。”
“一樣是道之用,你要選良種,精心培育,曆四時變化,經陽光雨水,如此數年能得果實。”
“而我觸摸道之權柄,省去了數年苦功,持有枝葉、根須呼吸間可得果實。”
“你的果實是道,我的果實也是道。”
“因道柄之故,我的果實如我所想,能滋養身體,能延年益壽;也因我道柄不足,所以這果實難以令人成就仙神。”
黑熊細細回憶彼此的區別,也不想繼續再說了,說的再詳細,他們聽得越明白,反而越痛苦。
自己的存在,大致也能想明白。
就像用梳子梳頭發,頭發本該順直流暢……偏偏梳子平直梳過去的時候有一根頭發斷了,還粘在梳子上。
當梳子再一次梳頭發的時候,這根斷發脫離,竟然跟另一根快要斷的頭發續上了。
斷發短暫依附的梳子的這段時間,讓斷發有了一點點的奇異能力,僅此而已。
片刻之後,李祭酒聲音幹啞:“那渠帥可能長生?”
“不知,日中而落,月盈則虧。我尚年幼,未到壯年,如何能知末年?”
黑熊說著抬手觸摸自己麵容,如果一直保持少年儀容,身體永遠不會發育成熟,那自然是長生不老了。
賴平也問:“渠帥能得道,是看了古籍真本……還是?”
“你的意思是摸金校尉挖出先秦真本,我閱讀後朝夕間得道?”
黑熊露笑:“不妨大膽暢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籌措軍資的時候,擾我清夢,把我挖出來了?”
賴平猛抬頭見黑熊似笑非笑的麵容,頓時感到渾身發涼,脊背滲出一層細密汗珠。
修仙靠考古挖墳,曹操意外挖出一個古仙人……這很合理。
見賴平陷入自己的恐怖推測猜想中,黑熊也就不再搭理,又去看李祭酒。
這位懂醫術的祭酒顯然已經放棄了對求道、得道的想法,對杏林之祖、增壽兩件事很感興趣,起碼這是能抓得住的某種道柄。
杏林之祖,青史留名,惠及子孫。
增壽意義非凡,活的更久不是為了享受,僅僅隻是多看世道二十年變化也能無憾。
若看著所有敵人逐個老死,也是一種極大的人生勝利。
李祭酒下定決心,就問:“渠帥預言杏林之事,某願以身踐行。請問渠帥,當往何處去?”
“去淮南吧,那裏沒有錯役製,是個好去處。待你杏林滿山子弟門人繁盛時,我就來找你。”
這時候黑熊見門外天色已黑,就說:“你出自老子廟,若立醫館,不妨叫做太清館,這樣我也不會錯認他人。”
“太清觀……是,李封明白了。”
李祭酒再拜,黑熊聽出了話語裏的文字區別,也沒有糾正。
觀者,館也,本就是通假字。
看字麵意思,觀有一種立在高處觀賞閱覽風景的意味;館就簡單了,仿佛有組織能生活吃飯的地方。
(本章完)
黑熊好奇城內就問:“賴君,我新來許都,可能入城內?”
許都是由許縣擴建而來,原來的縣邑城牆如舊。
所以擴建的是城外區域,城內地塊改造成了宮室與各類辦公衙署、倉庫與軍營。
城內沒有什麽平民、士人群體生活的空間,日常出入群體以官吏為主,數量也少,所以不方便扮作士民出入。
意味著想要進入城內,隻能穿官吏服飾,以辦公的名義入內。
如荀彧之類的中高級官吏都是常年居住在城內,很少在城外走動。
但許都依舊在發展,舊有的城區麵積已無法滿足日益膨脹的衙署機構。
官署機構要給宮室、倉儲讓步,未來各個重要機構搬到城外是一種必然。
可現在朝廷重臣們生活在城內,很難下手。
除非重要節日時埋伏在路邊,伺機動手。
賴平詳細講述許都城內、城外的區別,直接讓黑熊熄滅了正常渠道入內城的心思。
哪怕賴平能提供這樣的渠道,黑熊也不樂意輕易入內城。
城門守的這麽嚴密,城內又是官吏、駐軍為主……真陷進去了,很難殺出來的。
現在正是發展朋友的時候,怎麽能讓朋友輕易涉險、暴露?
入城搞事情的心思就此暫時擱置,返回老子廟時已是午後。
老子廟與之前無異,大小道士們該幹什麽依舊在幹什麽,這裏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醫館。
返回屋舍,就見李祭酒說:“渠帥,吉平與幾位太醫數日前奉令前往陳留。不知具體為何,應當是大軍聚集,入春時氣多變,滋生了時疫。”
說著又問:“敢問渠帥所為何事?我等與吉平相識三四年,若是小事,自可代勞。”
“也不是什麽大事,我隻是來許都的路上聽過吉平的善名。”
黑熊目光掃過包裝好的布囊,繼續說:“是這樣的,我夢見有一座荒山,因一位神醫有感黎民生計艱辛,就在山下為百姓義診。病重痊愈者在山上種植杏樹五顆,輕病痊愈者種植一顆杏樹。十餘年後,荒山已成杏山,神醫以杏脯換米而生。”
李祭酒與賴平認真聆聽,這時候互看一眼,思索此夢寓意。
就他黑熊繼續說:“此夢有兩處神異,一是這位神醫壽終九十,其二是因其善舉,世人將以杏林代稱醫師。我聽說吉平有善名,他這名字也寓意良好,就想贈他這番杏林機緣。”
延壽,揚名做杏林之祖。
李祭酒意動,猛扭頭去看賴平,賴平苦笑,他又不擅長醫術。
心中忐忑,李祭酒還是詢問:“以渠帥來看,仆可能與吉平相並論?”
“我不懂醫術,隻是覺得有人能離開許都繁華之所,去鄉野之地造福庶民是一樁好事。”
黑熊說著笑了笑:“你去,還是吉平去做這件善事,對我來說都沒區別。既然沒有其他名醫,我稍作歇息,今晚就離開許都。否則逗留日久,露出行跡,會連累你們。”
李祭酒已然心動,又好奇:“渠帥何不去尋華神醫?”
“他已是當世神醫,雲遊天下自能造福各處,我這是另一條神醫之路。”
黑熊說著扭頭看桌上布囊,李祭酒當即上前解說,這些布囊裏是老子廟儲存的朱砂、硫磺、紅鉛之類的藥材。
這些東西也是其他道士煉丹的材料,老子廟一脈道士前後不過幾代,平日也會研究煉丹技藝。
收好這些東西,李祭酒二人又引著黑熊用宴。
宴席簡樸,隻有一條魚,與其他一些時令野菜。
也是烹煮製成,一些野菜涼拌。
其中有一碟鹽拌豆腐,細微的鹹鮮味更能襯托豆腐本身的清甜滋味兒。
黑熊來的急促,所以老子廟內的道士們並沒有提前製作‘意外發酵的米湯’。
飯飽,天色將暗。
李祭酒拿來廟中修行的太清法,皆是竹簡,有道經、德經、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這四部卷,此外還有三十餘卷太平經。
黑熊拿起來簡單翻看,見竹簡、墨跡頗新,就知道是新道士謄抄的。
這些東西在他看來就是道德經本體,老版本注解、以及張道陵注解版本這三種。
他翻閱的很快,李祭酒、賴平靜靜等候。
張道陵對道德經的增刪修改幅度很大,幾乎是把道德經拿來自己用,需要什麽樣的道德經,就改成什麽樣的道德經。
河上公的注解版本還不算離譜,算是中規中矩的解讀。
而張道陵的注解版本裏已經明確提出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是道,道是老子,提倡道眾要順從奉行道的旨意。
並將修行長生確立了一個標準,即‘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長久也’。
將長生步驟化,想要長生的第一步就是守戒律、第二步是煉形,第三是食氣。
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將永久停留在長生道路的初級階段。
也就是第一步守戒律,聽話做事就行了。
隻是在李祭酒、賴平看來眼前的白鵝將軍已經處於‘法道’的境界,是長生中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能法道,自然已非凡俗。
隻是他們麵前的黑熊解讀隸書覺得費眼睛,更別說認真理解其中的意思。
所以是真的在翻閱一卷卷竹簡,一目十行那種。
看完太清法各卷,黑熊將手裏竹簡合攏紮好絲帶,對等候的二人說:“我這一脈夢蝶傳法,並不依賴於文字經卷。你們熟讀道德經,自然知道古文經、今文經之別;也該知道,道德經傳承時刪改頗多;至於張道陵所注,更是背離老子本意。”
李祭酒情緒低沉:“渠帥言下之意,就是我等所修的太清法殘漏不全?”
“是,曹操這些年設置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狼藉,挖出了許多金銅器皿,也挖出了許多上古竹簡。可惜亂世裏,無人整理、保護。若無機緣,伱們很難看到先秦之際的道德經,更別說是原本。”
黑熊說著真心實意長歎一口氣:“道德經是你們的根本,真本不全,再修種種注解越是鑽研,越是背離道之根源。”
李祭酒麵色發白,賴平追問:“可有辦法?”
見黑熊不語,賴平又問:“那真正的道之根源是怎樣的?朝聞道,夕死可矣。”
“懇請渠帥講解一二,我等願以命嚐。”
賴平起身叩拜,李祭酒也是跟著叩首。
“道,我們是道,門窗屋瓦是道,天子庶民是道,牛羊雞鴨也是道,沒有貴賤。”
“道存在於各處,我們看得見,也摸得著。”
“道,是物質,也是時間,是過去,也是未來。”
黑熊又想了想,說:“想要理解道,是很難的,無異於白日飛升。但可以研究道之理,握其理,自能知道之體,明道之用。格物而致知,去看竹子吧,看通透了就能明白一些道理。”
李祭酒皺眉聽著,用心記著,卻問:“渠帥與貧道都是道,沒有貴賤區分,為何渠帥能修行真法,而貧道凡人之軀,無有超脫,反要飽受疾病之苦?”
“道之內,你我自然是平等的;可道亦有權柄,我隻是觸摸了些許權柄而已。”
“道如牛,我抓住了一絲牛毛。”
“一樣是道之用,你要選良種,精心培育,曆四時變化,經陽光雨水,如此數年能得果實。”
“而我觸摸道之權柄,省去了數年苦功,持有枝葉、根須呼吸間可得果實。”
“你的果實是道,我的果實也是道。”
“因道柄之故,我的果實如我所想,能滋養身體,能延年益壽;也因我道柄不足,所以這果實難以令人成就仙神。”
黑熊細細回憶彼此的區別,也不想繼續再說了,說的再詳細,他們聽得越明白,反而越痛苦。
自己的存在,大致也能想明白。
就像用梳子梳頭發,頭發本該順直流暢……偏偏梳子平直梳過去的時候有一根頭發斷了,還粘在梳子上。
當梳子再一次梳頭發的時候,這根斷發脫離,竟然跟另一根快要斷的頭發續上了。
斷發短暫依附的梳子的這段時間,讓斷發有了一點點的奇異能力,僅此而已。
片刻之後,李祭酒聲音幹啞:“那渠帥可能長生?”
“不知,日中而落,月盈則虧。我尚年幼,未到壯年,如何能知末年?”
黑熊說著抬手觸摸自己麵容,如果一直保持少年儀容,身體永遠不會發育成熟,那自然是長生不老了。
賴平也問:“渠帥能得道,是看了古籍真本……還是?”
“你的意思是摸金校尉挖出先秦真本,我閱讀後朝夕間得道?”
黑熊露笑:“不妨大膽暢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籌措軍資的時候,擾我清夢,把我挖出來了?”
賴平猛抬頭見黑熊似笑非笑的麵容,頓時感到渾身發涼,脊背滲出一層細密汗珠。
修仙靠考古挖墳,曹操意外挖出一個古仙人……這很合理。
見賴平陷入自己的恐怖推測猜想中,黑熊也就不再搭理,又去看李祭酒。
這位懂醫術的祭酒顯然已經放棄了對求道、得道的想法,對杏林之祖、增壽兩件事很感興趣,起碼這是能抓得住的某種道柄。
杏林之祖,青史留名,惠及子孫。
增壽意義非凡,活的更久不是為了享受,僅僅隻是多看世道二十年變化也能無憾。
若看著所有敵人逐個老死,也是一種極大的人生勝利。
李祭酒下定決心,就問:“渠帥預言杏林之事,某願以身踐行。請問渠帥,當往何處去?”
“去淮南吧,那裏沒有錯役製,是個好去處。待你杏林滿山子弟門人繁盛時,我就來找你。”
這時候黑熊見門外天色已黑,就說:“你出自老子廟,若立醫館,不妨叫做太清館,這樣我也不會錯認他人。”
“太清觀……是,李封明白了。”
李祭酒再拜,黑熊聽出了話語裏的文字區別,也沒有糾正。
觀者,館也,本就是通假字。
看字麵意思,觀有一種立在高處觀賞閱覽風景的意味;館就簡單了,仿佛有組織能生活吃飯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