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黑熊再次帶著青州兵、俘虜兵上萬山采伐樹木。
不能讓他們閑著,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忙碌起來。
伊籍也擔心青州兵嘩變,延遲了撤兵計劃,依舊駐屯在萬山之南的隆中道路邊上。
晨間,黑熊補覺睡醒,睜眼看著營房內熏黑的梁柱、木椽子。
此刻神遊物外,恍惚之際隱約間還能聽到白蟻啃食木料的細微聲響。
打什麽仗啊,抱著甄宓不好麽?
明天就撤軍!
帶著困倦睡意,黑熊呼吸綿長,半睡未睡又過了小半個時辰,才真正醒神。
起床拔出劍試著劈斬了幾次,又持劍刺擊,發現略略有些偏移。
當即抬手召出一枚白法力拍到自己胸口,繼續讓白法力調節身體,協助發育。
他掛好佩劍,提起皮盔走出來就見親兵捧著三份名刺等候:“渠帥,有人拜訪。”
黑熊伸手接住低頭閱讀,見名刺上分別寫著山陽王粲、北海孫乾、南陽陳震。
望著孫乾的名刺,黑熊不感覺意外,現在劉備派人來打聽情況實屬正常。
王粲要跟自己走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這南陽陳震?
玩三國誌遊戲時,這人應該是劉備的人,幹的工作與孫乾類似。
怎麽也來了?
就問親兵:“這南陽陳震為何而來?”
“渠帥,他自稱是河北使者,有公文、印信為證,還在營外等候。”
“嗯,讓人準備飯菜,我見見他。”
黑熊走向昨日下午搭建的涼棚,就問跟上來的親兵:“孫乾、王粲是什麽事?”
“孫乾說劉豫州明日赴劉鎮南宴請,劉豫州今日已到襄陽,希望渠帥能同行,好商議大事。”
親兵思索著回答:“看孫乾樣子,是希望渠帥見劉鎮南之前,能與劉豫州麵談。”
“那王粲呢?”
“王粲昨夜返回莊園,他的莊園就在萬山北坡,正對著漢水、沙洲。今日一早遣仆人送來名刺請帖,邀請渠帥午間赴宴。”
“多準備一些飯菜,我見完陳震再見孫乾。”
黑熊做出安排,他不準備去見劉表、劉備,這兩個人都有吃飯時殺人的前例。
自己孤伶伶一個,甘寧又去了蔡洲,也沒有親族鄉黨領兵。
按著正常邏輯推演,隻要當場殺死或擒捕軟禁自己,那自然能隨意收編部眾。
從到荊州以來,黑熊就沒踏入襄陽城一步。
防的就是這個,不是怕起衝突,怕的是徹底對立,失去最後的後勤補給基地。
涼棚下,陳震端著木盤來見黑熊。
原本多少有些抵觸黑熊這個人,畢竟這個人劫持了二袁兄弟。
袁氏兄弟的三位妻子清名受辱憤恨之餘貞烈自戕,這事情給了陳震很大的觸動。
可黑熊單獨指揮俘虜的青州兵大破蔡瑁並陣斬對方……這種臨陣指揮的能力,恰恰是河北目前最缺的。
河北不缺中低層軍吏,也不缺戰略策劃,缺的是野戰指揮的大將!
“仆南陽陳震陳孝起,奉大將軍之命,拜謁將軍。”
陳震躬身捧著木盤:“有大將軍表奏文書、虎牙將軍印以及諸人書信在此,請將軍閱覽。”
“我拿了河北的馬、鎧,也以河北使者的身份配合劉豫州,聯手重創了夏侯惇、於禁二軍。”
黑熊垂眉看木盤裏赤錦包裹的印盒,繼續說:“這樣一算,我跟河北互不相欠。虎牙將軍印,我就不要了吧。”
陳震訝然,抬頭看黑熊:“將軍不妨先看大將軍書信。”
黑熊伸手拿最上麵的書信,這是一卷竹簡,捆紮的很是很是牢固,有泥封,泥封上蓋著完整印記。
泥印字跡肯定不是大將軍印,而是大將軍幕府裏的諸曹印記。
粗略一數,足有三個不同的印記,懶得辨認印文,他就取出匕首敲開泥封。
攤開竹簡,見裏麵貼著一頁質量上乘的絹,書寫了表任他為虎牙將軍的表奏文書,蓋了鮮紅大將軍印。
除了表奏文書,還夾著三頁質地堅韌、光潔的紙張。
三張紙卷在一起,他鋪開後見是袁尚手書。
袁尚書信內容懇切,先是懊悔了當日衝動,讓黑熊平白蒙受了汙名。
然後對今年河北大旱表達了憂慮,旱情太過嚴重,並衍生出蝗災,河北今年沒有動員大軍的力量。
所以河北隻能固守堅城,借此與曹軍相持,拖延時間。
同時也講述了曹操的應對措施,已經遣使拜馬騰為征北將軍。
河北二袁兄弟殺潁川人太狠,反倒讓屈服於曹操的汝南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這些人一改常態,更積極的向河北方麵傳遞信息。
最後袁尚擔心袁譚、牽招很難攻破河東,所以承諾關中之地任黑熊攻取。
黑熊看了,蹙眉思索:“他這是要引我擾亂關中。”
關中稍有風吹草動,河東郡前線馬騰為首的關中聯軍肯定無法專心對抗袁譚。
等關中聯軍潰散,袁譚、牽招就會打出破竹之勢。
等袁譚打到長安時,必然是席卷之勢,滾雪球滾過來,猝然之間少說七八萬大軍。
自己占多少地方,到時候都得吐出去。
可關中自己必須打,越早越好。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他對曆史慣性保持了很高的警惕。
越發覺得,袁尚再強,也會被今年的幹旱、蝗災耗掉河北的元氣。
中原也幹旱,可曹操的屯田製度搶占灌溉水田,普遍種植水稻,所以曹操再窮,也是有軍糧的。
所以關中必須打,卻沒必要給馬騰添堵,讓馬騰去擋袁譚、牽招的攻勢。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打掉鍾繇,拔掉曹操安插在關中的分基地。
自己與馬騰之間的鬥爭盡可能的向後拖,攢出十幾名鐵騎或金甲級別的道兵騎士後,就有了與馬騰周旋的餘地。
馬騰永遠都不是一個人,他有個好夥伴叫做韓遂。
這龍爭虎鬥的一對好兄弟,借力打力,可以省去很多事情。
思維落定,黑熊就說:“他許我自取關中,這麽說我這虎牙將軍,未來也不必聽他袁氏號令。”
陳震一臉慚愧,感覺黑熊將名義看的太重,就說:“將軍,形勢變化無常。若能盡取關中,誰又敢視將軍為袁氏黨羽?若無寸土立身,又談何自在?”
“這話說的有些道理。譬如袁譚,真取關中後,又怎麽肯輕易屈服於河北?縱然他肯,關隴俊傑之士也不肯。”
哪怕河北袁尚擊敗曹操統一中原,還把天子抓在手裏;到那時候,關隴士人反而抵抗的情緒會更高漲。
這是兩個地域流傳已久的競爭,所以關中土著士人會本能的反抗袁譚、牽招。
黑熊說著又拿起木盤上另外兩封信,分別是審配與沮鵠的書信。
沮鵠信中提出一個假設,詢問黑熊在勃海訓練水師的可行性。
如果用一年或兩年的時間在勃海訓練一支水師,能否截斷白馬津、黎陽津。
似乎自己成了河北人眼中的水戰專家。
如果河北真有三五十艘戰艦組成的黃河、勃海水師,那就輪到曹操頭疼了。
水師戰艦最容易引發軍備競賽,這是能看得見的東西。
大就是威力,數量就是威懾力。
若真引發戰艦相關的軍備競賽,等河北、中原吃雞競賽落幕後,就輪到孫權頭疼了。
而審配書信中,說秋後曹軍還不收斂攻勢,那幽州方麵就能騰出手組建精騎部隊南下助戰。
因此邀請黑熊,如果關中進取失利,可來河北統禦幽州精銳騎士。
黑熊看著挑眉,這哪裏是邀請自己,這大概率是聽說了‘太史文恭’的威名,想拉攏這個當世新呂布。
或許審配這家夥腦海裏已經有了‘太史文恭’受邀後,連夜斬黑熊頭顱投奔河北的畫麵。
這應該是一套連環計,後續肯定會有人私密接觸‘太史文恭’。
這年頭搞學術的都心黑手狠,更別說統禦一方的人主、謀臣。
盡可能的壞的去猜測對方,那就很難吃虧。
黑熊放下這些書信,示意陳震落座:“河北以你為虎牙長史,我就問你一句話,你若同意,伱就是我的虎牙長史。若另有言論,你回河北複命就是。”
陳震坐正身子,大概猜到了問題,拱手正色:“將軍請問。”
“你是我的虎牙長史,還是河北的虎牙長史?”
“仆來荊州時,大將軍當麵授意,命仆自此以後為將軍效力。仆亦有疑慮,但見蔡瑁之敗後,疑慮盡消。”
陳震眨眨眼,語氣誠懇說:“某出身寒門,並不受袁本初器重。見亂世離散之景,客居飄泊十餘年,卻無家室拖累。今返鄉,若將軍不能輔,就娶妻生子,延續宗族。”
聞言,黑熊也感到有些棘手。
沒想到陳震也是個光杆,沒有軟肋可抓。
劉琦那裏征辟冠姓大族子弟為官,立刻就能信任對方,就是因為家大業大,對方承受不起報複。
也隻是想了想,黑熊就說:“先生既然誠心想跟我做一番事業,這娶妻之事當早早落實。”
“是,待空閑時,仆就邀請舊人為我打聽。”
陳震說著從袖中取出一疊帛書雙手遞來:“將軍,此大將軍予玄德公之信。”
黑熊伸手接住,就見袁尚為他討要借給劉備的一營河北、汝南吏士。
陳震也在觀察黑熊,黑熊不以為異就問:“先生怎麽看?”
“強行索要,必然會交惡玄德公。”
陳震講述自己的觀點:“玄德公久曆四方乃仁德之主,壯士多生傾慕之心。依仆來看,可使河北、汝南之士自決之。取願聽從號令者為善,否則強取違心之眾,必生禍端。”
“說的有理,正好玄德公派從事北海孫乾孫公祐來見我,你與他磋商此事,不能傷兩家和氣,但也不能吃虧。”
黑熊側頭去看涼亭外的親兵,親兵會意,當即去引孫乾來見。
同時黑熊也起身:“討來的吏士我補充兵員自成一營,就歸長史節製。現在我要赴宴北坡,這惡人就讓長史來做。”
陳震起身相送:“是,仆明白。”
以和為貴是重要的,可討回河北吏士更重要!
否則,讓他陳震做哪門子惡人?
昨天伊籍給黑熊提醒的很及時,如果荊州穩固,劉備又受到袁譚邀請的話,極有可能走武關道,去襲擊馬騰的屁股。
所以不管劉備會怎麽選,現在多抽回來一些老兵,那起矛盾的時候,更不容易吃虧。
等到全據關中,掌握山河形勝之時。
哪還需要顧慮真麽多?
不服氣就來打!
哪像現在,連個襄陽城都不想去。
自己不願意去襄陽城,其實劉備也不怎麽情願去。
否則上次劉表、劉備會麵時,不會選在東郊莊園。
孫乾入營來見,而黑熊從軍營後驅馬走萬山小路徑直去了王粲的莊園。
王粲的莊園很出名,位於萬山頂部稍稍偏北一些,整理出了一大片平坦土地。
麵朝漢水而立,目光遠眺,就是廣袤的南陽盆地。
王粲莊園的屋舍並不奢華,以方便講學為主,所以很是寬闊。
其中最奢侈的是,為了方便這裏求學士人們引水,竟然打了一口很深很深的井。
從萬山接近山頂的地方,向下打井,光是汲水的井繩就有十餘丈!
求學士人吃水辛苦,就將這井水稱之為苦井。
黑熊來時,就見七八個士人圍在井邊搖軲轆打水。
他的四名道兵已經站在門前,持戟叉腰而立。
隻有呂布跟隨入內,王粲正在竹棚下研墨,當即起身來迎:“黑君。”
“仲宣先生。”
黑熊也拱手,左右打量,見莊園內一切屋舍布置都沒有遭到破壞。
王粲見此就知道黑熊顧慮什麽,就說:“黑君統禦青州兵軍紀嚴明,我之廬舍分毫未損。”
說著展臂邀請黑熊到草廬內,當即就問:“黑君可知昨日郭亮者何人?”
黑熊搖頭:“大概是個假名字,仲宣先生知道?”
“此人乃曹操司空府老人,數次往來荊襄,也算是鎮南幕府的熟人。”
王粲也怕說出真實身份,導致黑熊派人追殺,就說:“他來萬山不是為了青州兵,他是想伺機拜訪太史文恭。公子已與他計較完畢,雙方各取所需。”
“比如呢?”
“公子會假意承諾玄德公,秋後征募士兵,赴南陽助戰;而朝廷會遣使拜公子為南郡郡守,以平息兵戈。”
王粲說著笑了笑:“我邀黑君來此,另有他事要說。”
見黑熊好奇,王粲忍不住長歎一聲:“公子有意請我做伏波主簿,奈何劉鎮南不準。待公子遷往江陵時,我將向劉鎮南辭行,願隨黑君進取關中。”
可能是擔心黑熊不信,見黑熊詫異麵容,王粲苦笑模樣:“我家與劉鎮南同縣,他少年時就拜在我祖父門下求學。我十七歲時自長安遁入荊州,至今已有九年。”
“就因那場婚事,劉鎮南以為我記恨他,即不肯使我在官學講學,又不願讓我治民一方。”
“這些年我實在苦悶,此去關中,對我而言如似新生。”
說著王粲提筆蘸墨,在竹紙上書寫十二個名字,待墨跡幹透,就遞給黑熊:“這是我看重的官學士人,如今多不知名。黑君若是有意,我願為黑君招募。”
黑熊拿起來一看,當首第一人他就認識一個潘字,不認識後麵那個奇怪的字。
黑熊猜測這個字的正確發音時,王粲瞥見了,就介紹說:“此武陵漢壽人,潘濬潘承明,欲拜在宋忠門下,目前苦於無人引薦。此人剛直善斷,文武兼備,是方麵之器。”
隨即王粲一一介紹,可惜人裏黑熊就知道一個河內司馬芝。
介紹完畢,王粲感慨說:“我交結英傑之士,即是愛惜其才不忍埋沒,也有結黨自固之意。本要舉薦給公子劉琦,奈何劉鎮南防我如防賊。”
黑熊聽著微微點頭:“劉鎮南年事已高,防範諸人實屬情理之中。”
心中隻是覺得蔡瑁的腦袋真好用,直接打碎了荊州舊有的平衡格局。
王粲擺明了看不到希望,這是要跟著自己跑。
再不跑,就可能會病死。
王粲說的很清楚了,劉表是王家門生,這個恩情用女兒來還勉強可以。
可別忘了,之前冀州牧韓馥就是袁家的門生!
十七歲從關中逃到荊州的王粲,如今已經二十六歲了。
除了長得矮、麵貌醜陋之外,王粲再無任何的缺點。
劉表當年拿女兒來還人情,結果這個選錯對象了。
他嫌棄醜陋的王粲,才是最聰明的那個;而長相俊秀英偉的王凱,則是中人之姿。
可是,山陽王氏嫡脈是王粲,是王粲的祖父、曾祖位列三公;而不是王凱這一脈。
王粲的父親王謙是何進大將軍幕府的長史,如果沒有跟著何進一起完蛋,怎麽也能混到三公級別。
劉表是王粲祖父的門生,聽說王粲來投,為了還恩開口要把女兒嫁給王粲;結果話說出去,見到王粲後立刻後悔。
就把女兒給了王粲的族兄王凱,這些年為了避免劉表尷尬,王粲與王凱遂以堂兄弟相稱。
仿佛劉表的女兒,真的嫁給了昔年恩師的親孫子。
這些年劉表死死將王粲攥在手裏使用,固然限製了王粲,但也讓王粲典掌機密,閱曆豐富,做事格局也高。
現在王粲歲數大了,又不肯派到劉琦那裏。
換自己是王粲,也要跑!
(本章完)
不能讓他們閑著,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們忙碌起來。
伊籍也擔心青州兵嘩變,延遲了撤兵計劃,依舊駐屯在萬山之南的隆中道路邊上。
晨間,黑熊補覺睡醒,睜眼看著營房內熏黑的梁柱、木椽子。
此刻神遊物外,恍惚之際隱約間還能聽到白蟻啃食木料的細微聲響。
打什麽仗啊,抱著甄宓不好麽?
明天就撤軍!
帶著困倦睡意,黑熊呼吸綿長,半睡未睡又過了小半個時辰,才真正醒神。
起床拔出劍試著劈斬了幾次,又持劍刺擊,發現略略有些偏移。
當即抬手召出一枚白法力拍到自己胸口,繼續讓白法力調節身體,協助發育。
他掛好佩劍,提起皮盔走出來就見親兵捧著三份名刺等候:“渠帥,有人拜訪。”
黑熊伸手接住低頭閱讀,見名刺上分別寫著山陽王粲、北海孫乾、南陽陳震。
望著孫乾的名刺,黑熊不感覺意外,現在劉備派人來打聽情況實屬正常。
王粲要跟自己走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這南陽陳震?
玩三國誌遊戲時,這人應該是劉備的人,幹的工作與孫乾類似。
怎麽也來了?
就問親兵:“這南陽陳震為何而來?”
“渠帥,他自稱是河北使者,有公文、印信為證,還在營外等候。”
“嗯,讓人準備飯菜,我見見他。”
黑熊走向昨日下午搭建的涼棚,就問跟上來的親兵:“孫乾、王粲是什麽事?”
“孫乾說劉豫州明日赴劉鎮南宴請,劉豫州今日已到襄陽,希望渠帥能同行,好商議大事。”
親兵思索著回答:“看孫乾樣子,是希望渠帥見劉鎮南之前,能與劉豫州麵談。”
“那王粲呢?”
“王粲昨夜返回莊園,他的莊園就在萬山北坡,正對著漢水、沙洲。今日一早遣仆人送來名刺請帖,邀請渠帥午間赴宴。”
“多準備一些飯菜,我見完陳震再見孫乾。”
黑熊做出安排,他不準備去見劉表、劉備,這兩個人都有吃飯時殺人的前例。
自己孤伶伶一個,甘寧又去了蔡洲,也沒有親族鄉黨領兵。
按著正常邏輯推演,隻要當場殺死或擒捕軟禁自己,那自然能隨意收編部眾。
從到荊州以來,黑熊就沒踏入襄陽城一步。
防的就是這個,不是怕起衝突,怕的是徹底對立,失去最後的後勤補給基地。
涼棚下,陳震端著木盤來見黑熊。
原本多少有些抵觸黑熊這個人,畢竟這個人劫持了二袁兄弟。
袁氏兄弟的三位妻子清名受辱憤恨之餘貞烈自戕,這事情給了陳震很大的觸動。
可黑熊單獨指揮俘虜的青州兵大破蔡瑁並陣斬對方……這種臨陣指揮的能力,恰恰是河北目前最缺的。
河北不缺中低層軍吏,也不缺戰略策劃,缺的是野戰指揮的大將!
“仆南陽陳震陳孝起,奉大將軍之命,拜謁將軍。”
陳震躬身捧著木盤:“有大將軍表奏文書、虎牙將軍印以及諸人書信在此,請將軍閱覽。”
“我拿了河北的馬、鎧,也以河北使者的身份配合劉豫州,聯手重創了夏侯惇、於禁二軍。”
黑熊垂眉看木盤裏赤錦包裹的印盒,繼續說:“這樣一算,我跟河北互不相欠。虎牙將軍印,我就不要了吧。”
陳震訝然,抬頭看黑熊:“將軍不妨先看大將軍書信。”
黑熊伸手拿最上麵的書信,這是一卷竹簡,捆紮的很是很是牢固,有泥封,泥封上蓋著完整印記。
泥印字跡肯定不是大將軍印,而是大將軍幕府裏的諸曹印記。
粗略一數,足有三個不同的印記,懶得辨認印文,他就取出匕首敲開泥封。
攤開竹簡,見裏麵貼著一頁質量上乘的絹,書寫了表任他為虎牙將軍的表奏文書,蓋了鮮紅大將軍印。
除了表奏文書,還夾著三頁質地堅韌、光潔的紙張。
三張紙卷在一起,他鋪開後見是袁尚手書。
袁尚書信內容懇切,先是懊悔了當日衝動,讓黑熊平白蒙受了汙名。
然後對今年河北大旱表達了憂慮,旱情太過嚴重,並衍生出蝗災,河北今年沒有動員大軍的力量。
所以河北隻能固守堅城,借此與曹軍相持,拖延時間。
同時也講述了曹操的應對措施,已經遣使拜馬騰為征北將軍。
河北二袁兄弟殺潁川人太狠,反倒讓屈服於曹操的汝南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這些人一改常態,更積極的向河北方麵傳遞信息。
最後袁尚擔心袁譚、牽招很難攻破河東,所以承諾關中之地任黑熊攻取。
黑熊看了,蹙眉思索:“他這是要引我擾亂關中。”
關中稍有風吹草動,河東郡前線馬騰為首的關中聯軍肯定無法專心對抗袁譚。
等關中聯軍潰散,袁譚、牽招就會打出破竹之勢。
等袁譚打到長安時,必然是席卷之勢,滾雪球滾過來,猝然之間少說七八萬大軍。
自己占多少地方,到時候都得吐出去。
可關中自己必須打,越早越好。
這段時間的經曆,讓他對曆史慣性保持了很高的警惕。
越發覺得,袁尚再強,也會被今年的幹旱、蝗災耗掉河北的元氣。
中原也幹旱,可曹操的屯田製度搶占灌溉水田,普遍種植水稻,所以曹操再窮,也是有軍糧的。
所以關中必須打,卻沒必要給馬騰添堵,讓馬騰去擋袁譚、牽招的攻勢。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打掉鍾繇,拔掉曹操安插在關中的分基地。
自己與馬騰之間的鬥爭盡可能的向後拖,攢出十幾名鐵騎或金甲級別的道兵騎士後,就有了與馬騰周旋的餘地。
馬騰永遠都不是一個人,他有個好夥伴叫做韓遂。
這龍爭虎鬥的一對好兄弟,借力打力,可以省去很多事情。
思維落定,黑熊就說:“他許我自取關中,這麽說我這虎牙將軍,未來也不必聽他袁氏號令。”
陳震一臉慚愧,感覺黑熊將名義看的太重,就說:“將軍,形勢變化無常。若能盡取關中,誰又敢視將軍為袁氏黨羽?若無寸土立身,又談何自在?”
“這話說的有些道理。譬如袁譚,真取關中後,又怎麽肯輕易屈服於河北?縱然他肯,關隴俊傑之士也不肯。”
哪怕河北袁尚擊敗曹操統一中原,還把天子抓在手裏;到那時候,關隴士人反而抵抗的情緒會更高漲。
這是兩個地域流傳已久的競爭,所以關中土著士人會本能的反抗袁譚、牽招。
黑熊說著又拿起木盤上另外兩封信,分別是審配與沮鵠的書信。
沮鵠信中提出一個假設,詢問黑熊在勃海訓練水師的可行性。
如果用一年或兩年的時間在勃海訓練一支水師,能否截斷白馬津、黎陽津。
似乎自己成了河北人眼中的水戰專家。
如果河北真有三五十艘戰艦組成的黃河、勃海水師,那就輪到曹操頭疼了。
水師戰艦最容易引發軍備競賽,這是能看得見的東西。
大就是威力,數量就是威懾力。
若真引發戰艦相關的軍備競賽,等河北、中原吃雞競賽落幕後,就輪到孫權頭疼了。
而審配書信中,說秋後曹軍還不收斂攻勢,那幽州方麵就能騰出手組建精騎部隊南下助戰。
因此邀請黑熊,如果關中進取失利,可來河北統禦幽州精銳騎士。
黑熊看著挑眉,這哪裏是邀請自己,這大概率是聽說了‘太史文恭’的威名,想拉攏這個當世新呂布。
或許審配這家夥腦海裏已經有了‘太史文恭’受邀後,連夜斬黑熊頭顱投奔河北的畫麵。
這應該是一套連環計,後續肯定會有人私密接觸‘太史文恭’。
這年頭搞學術的都心黑手狠,更別說統禦一方的人主、謀臣。
盡可能的壞的去猜測對方,那就很難吃虧。
黑熊放下這些書信,示意陳震落座:“河北以你為虎牙長史,我就問你一句話,你若同意,伱就是我的虎牙長史。若另有言論,你回河北複命就是。”
陳震坐正身子,大概猜到了問題,拱手正色:“將軍請問。”
“你是我的虎牙長史,還是河北的虎牙長史?”
“仆來荊州時,大將軍當麵授意,命仆自此以後為將軍效力。仆亦有疑慮,但見蔡瑁之敗後,疑慮盡消。”
陳震眨眨眼,語氣誠懇說:“某出身寒門,並不受袁本初器重。見亂世離散之景,客居飄泊十餘年,卻無家室拖累。今返鄉,若將軍不能輔,就娶妻生子,延續宗族。”
聞言,黑熊也感到有些棘手。
沒想到陳震也是個光杆,沒有軟肋可抓。
劉琦那裏征辟冠姓大族子弟為官,立刻就能信任對方,就是因為家大業大,對方承受不起報複。
也隻是想了想,黑熊就說:“先生既然誠心想跟我做一番事業,這娶妻之事當早早落實。”
“是,待空閑時,仆就邀請舊人為我打聽。”
陳震說著從袖中取出一疊帛書雙手遞來:“將軍,此大將軍予玄德公之信。”
黑熊伸手接住,就見袁尚為他討要借給劉備的一營河北、汝南吏士。
陳震也在觀察黑熊,黑熊不以為異就問:“先生怎麽看?”
“強行索要,必然會交惡玄德公。”
陳震講述自己的觀點:“玄德公久曆四方乃仁德之主,壯士多生傾慕之心。依仆來看,可使河北、汝南之士自決之。取願聽從號令者為善,否則強取違心之眾,必生禍端。”
“說的有理,正好玄德公派從事北海孫乾孫公祐來見我,你與他磋商此事,不能傷兩家和氣,但也不能吃虧。”
黑熊側頭去看涼亭外的親兵,親兵會意,當即去引孫乾來見。
同時黑熊也起身:“討來的吏士我補充兵員自成一營,就歸長史節製。現在我要赴宴北坡,這惡人就讓長史來做。”
陳震起身相送:“是,仆明白。”
以和為貴是重要的,可討回河北吏士更重要!
否則,讓他陳震做哪門子惡人?
昨天伊籍給黑熊提醒的很及時,如果荊州穩固,劉備又受到袁譚邀請的話,極有可能走武關道,去襲擊馬騰的屁股。
所以不管劉備會怎麽選,現在多抽回來一些老兵,那起矛盾的時候,更不容易吃虧。
等到全據關中,掌握山河形勝之時。
哪還需要顧慮真麽多?
不服氣就來打!
哪像現在,連個襄陽城都不想去。
自己不願意去襄陽城,其實劉備也不怎麽情願去。
否則上次劉表、劉備會麵時,不會選在東郊莊園。
孫乾入營來見,而黑熊從軍營後驅馬走萬山小路徑直去了王粲的莊園。
王粲的莊園很出名,位於萬山頂部稍稍偏北一些,整理出了一大片平坦土地。
麵朝漢水而立,目光遠眺,就是廣袤的南陽盆地。
王粲莊園的屋舍並不奢華,以方便講學為主,所以很是寬闊。
其中最奢侈的是,為了方便這裏求學士人們引水,竟然打了一口很深很深的井。
從萬山接近山頂的地方,向下打井,光是汲水的井繩就有十餘丈!
求學士人吃水辛苦,就將這井水稱之為苦井。
黑熊來時,就見七八個士人圍在井邊搖軲轆打水。
他的四名道兵已經站在門前,持戟叉腰而立。
隻有呂布跟隨入內,王粲正在竹棚下研墨,當即起身來迎:“黑君。”
“仲宣先生。”
黑熊也拱手,左右打量,見莊園內一切屋舍布置都沒有遭到破壞。
王粲見此就知道黑熊顧慮什麽,就說:“黑君統禦青州兵軍紀嚴明,我之廬舍分毫未損。”
說著展臂邀請黑熊到草廬內,當即就問:“黑君可知昨日郭亮者何人?”
黑熊搖頭:“大概是個假名字,仲宣先生知道?”
“此人乃曹操司空府老人,數次往來荊襄,也算是鎮南幕府的熟人。”
王粲也怕說出真實身份,導致黑熊派人追殺,就說:“他來萬山不是為了青州兵,他是想伺機拜訪太史文恭。公子已與他計較完畢,雙方各取所需。”
“比如呢?”
“公子會假意承諾玄德公,秋後征募士兵,赴南陽助戰;而朝廷會遣使拜公子為南郡郡守,以平息兵戈。”
王粲說著笑了笑:“我邀黑君來此,另有他事要說。”
見黑熊好奇,王粲忍不住長歎一聲:“公子有意請我做伏波主簿,奈何劉鎮南不準。待公子遷往江陵時,我將向劉鎮南辭行,願隨黑君進取關中。”
可能是擔心黑熊不信,見黑熊詫異麵容,王粲苦笑模樣:“我家與劉鎮南同縣,他少年時就拜在我祖父門下求學。我十七歲時自長安遁入荊州,至今已有九年。”
“就因那場婚事,劉鎮南以為我記恨他,即不肯使我在官學講學,又不願讓我治民一方。”
“這些年我實在苦悶,此去關中,對我而言如似新生。”
說著王粲提筆蘸墨,在竹紙上書寫十二個名字,待墨跡幹透,就遞給黑熊:“這是我看重的官學士人,如今多不知名。黑君若是有意,我願為黑君招募。”
黑熊拿起來一看,當首第一人他就認識一個潘字,不認識後麵那個奇怪的字。
黑熊猜測這個字的正確發音時,王粲瞥見了,就介紹說:“此武陵漢壽人,潘濬潘承明,欲拜在宋忠門下,目前苦於無人引薦。此人剛直善斷,文武兼備,是方麵之器。”
隨即王粲一一介紹,可惜人裏黑熊就知道一個河內司馬芝。
介紹完畢,王粲感慨說:“我交結英傑之士,即是愛惜其才不忍埋沒,也有結黨自固之意。本要舉薦給公子劉琦,奈何劉鎮南防我如防賊。”
黑熊聽著微微點頭:“劉鎮南年事已高,防範諸人實屬情理之中。”
心中隻是覺得蔡瑁的腦袋真好用,直接打碎了荊州舊有的平衡格局。
王粲擺明了看不到希望,這是要跟著自己跑。
再不跑,就可能會病死。
王粲說的很清楚了,劉表是王家門生,這個恩情用女兒來還勉強可以。
可別忘了,之前冀州牧韓馥就是袁家的門生!
十七歲從關中逃到荊州的王粲,如今已經二十六歲了。
除了長得矮、麵貌醜陋之外,王粲再無任何的缺點。
劉表當年拿女兒來還人情,結果這個選錯對象了。
他嫌棄醜陋的王粲,才是最聰明的那個;而長相俊秀英偉的王凱,則是中人之姿。
可是,山陽王氏嫡脈是王粲,是王粲的祖父、曾祖位列三公;而不是王凱這一脈。
王粲的父親王謙是何進大將軍幕府的長史,如果沒有跟著何進一起完蛋,怎麽也能混到三公級別。
劉表是王粲祖父的門生,聽說王粲來投,為了還恩開口要把女兒嫁給王粲;結果話說出去,見到王粲後立刻後悔。
就把女兒給了王粲的族兄王凱,這些年為了避免劉表尷尬,王粲與王凱遂以堂兄弟相稱。
仿佛劉表的女兒,真的嫁給了昔年恩師的親孫子。
這些年劉表死死將王粲攥在手裏使用,固然限製了王粲,但也讓王粲典掌機密,閱曆豐富,做事格局也高。
現在王粲歲數大了,又不肯派到劉琦那裏。
換自己是王粲,也要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