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夏侯淵大營。
一場小雨後的清晨,夏侯淵親自出巡。
見夜間守軍有破壞鹿角的跡象,夏侯淵不疾不徐驅馬靠近現場。
觀察附近的痕跡,對跟在身邊的侄兒夏侯尚說:“伯仁怎麽看?”
夏侯尚十五六歲,此刻步行觀察地上腳印痕跡,抬頭:“約十餘人牽馬破圍而走,昌豨聯係外部,可能是劉玄德使者。”
“嗯,有些道理。”
夏侯淵順著破開的鹿角去看郯城,郯城守軍是不可能輕易投降的。
哪怕郯城吏民被裹挾造反,郯城吏民也不會無條件投降。
當年曹軍攻入徐州,郯城就是徐州治所所在,郯城現存的吏民非常了解曹軍的作風。
哪怕投降,也必須是有條件、保持武裝的投降。
哪怕誘殺昌豨,郯城、東海的叛軍,也必須給與足夠的保障條約,這些人才敢投降。
之前昌豨叛亂就是這樣,為了安撫住徐州,隻能寬大處理。
不是昌豨的麵子大,而是徐州經曆曹軍三次屠戮後,徐州的吏民早就成了驚弓之鳥。
昌豨第一次造反時,許多人就在觀望後續處理。
好在那時候妥善處理了這個問題,沒讓問題擴大變的難以收拾。
而現在情況更為惡劣,曹軍背負了弑殺天子的惡名……這種情況下,曹軍吏士還有必要在意什麽惡名與信譽?
幾乎徐州人可以斷定,郯城隻要開城,那曹軍就會動手屠城。
這已經不是遊說昌豨、郯城守軍就能解決的問題,擺在麵前就兩條路,第一是破城屠城,第二就是這麽持續圍著。
軍中情緒已越來越壓抑,如果破城後不進行釋放,那軍中怨氣沸騰,運氣好軍心潰散,運氣不好就會嘩變、反客為主。
現在維持軍隊,靠的就是城內的財富與厚賞。
朝廷的官職已經失去了號召力,也就殘酷的軍律還能勉強彈壓內部。
沒辦法,擺在夏侯淵麵前隻有這麽兩條路。
他敢退兵,凝聚軍隊的那口氣就散了,退兵的話,軍隊會崩解,到時候幾十個亂兵就能摘了他的腦袋去換賞錢。
所以隻能釘在這裏與昌豨對耗,隻要軍隊還在,不出現明顯的折損,那周圍的糧秣補給就能持續運輸抵達。
背後就是萬丈深淵,夏侯淵隻能釘死在這裏。
他與昌豨之間目前看來隻能活一個,昌豨不可能主動開城與他野戰,他也不能撤圍退兵。
隻能這樣對耗,等待中原決戰的戰果。
現在看起來,反倒是夏侯惇的河洛地區比較舒適,雖然被搶了夏糧,但依舊能自給自足。
又有相對完善的防護體係,就算投降,夏侯惇也能主動賣個好價錢。
夏侯淵這裏毫無退路,隻能每日照常一封軍書發到許都,向曹操匯報戰況。
如果東海戰場崩了,那整個曹軍都有可能連帶的崩解。
現在曹軍就四股,夏侯惇那裏是接近三萬的駐防部隊;夏侯淵這裏是三萬多的野戰軍團。
此外就剩下曹仁的機動軍團,與曹操的中軍。
全部加起來,不到十二萬。
這還是許都事變後許多官員、吏士逃亡後極限動員的數據,現在顧不得什麽長遠發展。
曹軍已將合適的青壯編入軍隊,準備做殊死抵抗。
隻有擋住劉備,才有去談什麽長遠未來。
夏侯淵的軍書很是規律,一日一封。
這也是曹操每日必看的,軍書穩定送到許都,說明前線穩定,曹操情緒也能穩定。
這一日,曹操看完東海戰報後,帶著曹衝到許都東郊遊玩,以此放鬆心情。
曹衝在今年展現了稱象的典故,更是讓曹操喜愛不已。
這份喜愛有多少,那曹操的壓力就有多少。
一旦戰敗,曹軍過去做下的血債必然報複到宗族子嗣身上。
東郊象園,曹操與程昱在亭下對弈,兩個人雲淡風輕。
但盛夏暑氣正在消退,誰都知道,劉備即將發動猛攻。
也就孫權敗亡崩解的太快,給劉馥讓出了完整的江東,讓劉馥不得不沉心梳理、消化揚州。
否則劉備、劉馥兩麵夾擊,中原戰場分出勝負前,夏侯淵的東海戰場一定會崩。
不是夏侯淵不行,而是夏侯淵無法驅使曹軍強攻城池;而東海守軍畏懼屠城,會殊死抵抗。
所以任何的強攻,都會在守軍頑強抵抗下產生大量損傷。
這種損傷,是夏侯淵無法承受的,也是曹軍不願承受的。
東海隻能是相持,臧霸觀望不動,就是最好的局麵。
劉馥如果出兵抵達徐州,那麽臧霸就必須動,臧霸動了後,缺乏援軍的夏侯淵一定會倒黴。
好在孫權送了一份大禮包,能將劉馥噎死,讓劉馥分不出力量參與北伐。
東線穩定的情況下,現在隻需要專心應對劉備。
可北線呢?
袁尚豈會眼巴巴看著中原曹劉對峙?
想要戰勝、擊退劉備,僅僅靠曹操中軍集群是辦不到的,必須合曹仁軍團一起出擊,才有較大勝率擊敗劉備。
所以曹仁這個僅有的機動軍團也參戰後,黃河沿線基本上是不設防的。
那麽,袁尚會不會出兵介入?
此前介入的機會不高,因為對袁尚來說,乘機吃掉鮮於輔就很合算。
可關中發動的朔方、河西戰爭打殘了鮮卑,逼迫鮮卑倉促上位的新王步度根不得不歸附、請降於關中。
這意味著關中的影響力能直接通過代郡、漁陽滲透到幽州;鮮於輔抵抗意誌自會強化起來,這就不是袁尚能輕易吞掉的。
關中的崛起,會迫使袁尚加快腳步整合周圍的地盤、人力。
比如中原,如果曹劉相爭之際被袁尚一口吃了,袁尚威望大漲,內部凝聚力也會暴增,自然就有了對抗關中的心氣。
故而曹操很是憂慮,打破曹操的腦袋,他也想不明白鮮卑人怎麽突然就變得這麽弱了。
唯一合理解釋就是騫曼與魁頭爭國,鮮卑內部分裂、混戰,讓路過的黑熊撿了個大便宜。
騫曼和魁頭任何一個人存活,都能維持鮮卑整體的統一,就算暫時退讓,依舊有報複黑熊的勇氣和實力。
可這兩個都死了,繼承的步度根實力不強威望不高,不想死的話,隻能請降。
如今局麵已經無法收拾,曹劉之爭難以避免,袁尚快速擴張也成了必然。
就是不知道消息相對遲緩的遼東公孫度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故而此刻,曹操想找一個破局之策。
隻要能破解,扯一把黑熊的後腿,隻要讓黑熊慢一步……就黑熊現在現在擴張速度,稍稍慢一步,兩腳打絆極有可能摔個內傷。
程昱握著一把棋子把玩,目光落在棋盤上遲遲不落子。
曹操也不逼迫,也是靜靜等候。
程昱良久之後,才將一枚白子落下,開口:“當今天下若無明公,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皆因明公,山河才有重整之氣象。隻是逆臣謀害天子,嫁禍明公,使天下人生出誤解,彼輩以為天下諸劉如何偉岸。不若稍作引導,就可暴露諸劉本性。”
“仲德是指劉景升父子爭權?”
“不止是此事,仆聽聞荊南有立長沙王之意。立長沙國,必不容於劉景升父子。如此荊州諸劉間隔長江而攻殺不止,劉景升父子之間更有奪權之禍。”
程昱耐心很好,又說:“還有益州劉璋,本為劉焉之幼子,其兄劉瑁尚在,又善軍事。若是有流言,說是益州之士欲以劉瑁為王,那兄弟相殘之事近在眼前。”
“如此荊州父子爭權而反目,益州兄弟因權而相殘,此二事,足以讓天下知諸劉之卑鄙,並無高尚可言。”
程昱說著微微欠身,放低語氣:“至於揚州劉馥,他隻有一子,立國時就封為太子,使入質關中。今劉馥坐斷東南全據江淮,縱然劉馥本心不改,可其麾下新舊文武難免生出大誌。明公若是能屈尊,遣使遊說江淮之士,以謀勸進之事,那麽以劉馥柔弱之性,恐難遏製麾下文武。”
“這樣一來,天下又有新主,也可斷關中一臂。”
程昱語氣略喑啞,都是從各方麵一起下手,最重要的一步就在劉馥這裏。
推舉劉馥為帝,劉馥沒了退路,劉馥麾下新舊文武也就沒了退路。
己方再加入劉馥陣營,臧霸自然也不會落後。
這樣一來,江東朝廷就會擁有完整的揚州,以及兗豫青徐四州,以及半個荊州。
說不好交州袁譚也會加入江東朝廷,畢竟天下不可無主,帶著交州加入新朝,對袁譚也有很多好處。
程昱的規劃,讓曹操眼睛一亮。
什麽荊州父子爭權,益州兄弟相殘,都是小場麵。
隻能暴露諸劉醜陋的一麵,無法洗白己方,更無法遏製關中的擴張。
就連劉備,也無法壓製。
可如果弄出一個東南新朝廷,現在的劉馥一戰全據江淮,麾下十餘萬大軍,本身又是沛國大姓、名士出身。
而且名聲一如既往的好,某種程度上來說,劉馥幾乎可以稱之為宗室長者。
他的品德、清譽本就在劉表之上,現在又表現出了極高的文治武功,他稱帝,輿論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再說了,以己度人,現在的劉馥,難道真的就沒有那麽一絲稱帝的心思?
江東朝廷新立,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怎麽處理快速膨脹的關中,這是涉及朝廷的生存延續問題。
其次要給許都朝廷定性,比如劉協的諡號之類的。
新朝建立後,一切圍繞新天子展開,就沒幾個人在意上一任天子的事情了。
己方不弄死舊天子,新天子也沒機會登頂。
所以隻要擁立江東朝廷成立,己方立刻就能洗白……甚至在新天子劉馥的調解和擔保下,袁曹之間的仇恨也能暫時擱置。
畢竟黑熊擴張的太猛了,殺胡如殺狗;等黑熊調頭來攻掠中原河北時,要麽像狗一樣被殺,要麽逃亡。
至於待在原地投降,看一看關中的百戶所製度,這能將大姓、豪強氣炸。
不僅是袁尚,江東新朝廷參與的勢力越來越多,承認新朝廷的人越來越多,那麽劉備一方也難逃,自然會承認、加入江東朝廷。
也就是說,新朝廷的框架內,有劉備一席之地,那麽劉備這個硬骨頭也就可以拿來當自己頭蓋骨,用劉備去抵抗黑熊的攻勢。
合天下之力,總不可能壓不住占據關隴、河東的黑熊吧?
能壓住,朝廷還有內鬥的風險;可如果壓不住,那所有人必須精誠團結,全力以赴。
否則等未來對方反打過來,就算你早幾年死了,你的家人也不得安寧。
看一看被誅三族的王允,與黑熊對抗的結果很明顯,你死都死不安穩!
曹操聽了程昱的建言,隻覺得如茅塞頓開,越是思索,越是欣喜:“聞仲德此言,如似撥雲現日啊!”
程昱反倒有些愧疚,屈身施禮:“明公,如此以來,兗豫之士再無退路可言呐。”
曹操斂笑,站起來雙手負在背後,手裏緊握黑子摩擦。
程昱的意思很明白,許都事變時很多梁沛士人逃亡淮南依附劉馥,為的就是與曹操撇開關係,也想攀附關中。
這些人的幫助下,劉馥輕鬆瓦解吞掉孫權,依舊影響劉馥,讓劉馥向關中臣從。
可如果劉馥稱帝,那麽這些梁沛士人種種努力就算白費了。
但怎麽說呢,比起橫空出世不知具體的黑熊,這些梁沛士人更喜歡出身清白,與他們關係明確的劉馥。
劉馥稱帝,這些人擔憂之餘,其實也是高興、樂於見成的。
若未來朝廷敗亡,那所謂的梁沛鄉黨們,自然會遭受刨根式的清算。
就如現在太原、河東士人一樣,幾乎絕大多數士人參與了為王氏家族的複仇之戰,結果就是統統遷徙關中,貶為奴隸。
這就是刨根,王氏完蛋了,也拉著二郡絕大多數士人一起完蛋。
人還活著,未來也有擺脫奴隸身份重新入仕的機會,可對於二郡士人來說,他們的根已經斷了。
無法通過‘根’來幫助自己人,也無法通過‘根’來獲取自己人的提攜。
程昱因此而愧疚,曹操聽了也是默然。
片刻之後,曹操就說:“以黑賊的手段,未來恐怕也會過河拆橋。立刻著手推動此事,我稍後去見文和先生,看文和先生可有什麽要補充的。”
“喏。”
程昱屈身拱手長拜,低頭長拜之際,神情之間那點愧疚早就煙消雲散不複存在。
(本章完)
一場小雨後的清晨,夏侯淵親自出巡。
見夜間守軍有破壞鹿角的跡象,夏侯淵不疾不徐驅馬靠近現場。
觀察附近的痕跡,對跟在身邊的侄兒夏侯尚說:“伯仁怎麽看?”
夏侯尚十五六歲,此刻步行觀察地上腳印痕跡,抬頭:“約十餘人牽馬破圍而走,昌豨聯係外部,可能是劉玄德使者。”
“嗯,有些道理。”
夏侯淵順著破開的鹿角去看郯城,郯城守軍是不可能輕易投降的。
哪怕郯城吏民被裹挾造反,郯城吏民也不會無條件投降。
當年曹軍攻入徐州,郯城就是徐州治所所在,郯城現存的吏民非常了解曹軍的作風。
哪怕投降,也必須是有條件、保持武裝的投降。
哪怕誘殺昌豨,郯城、東海的叛軍,也必須給與足夠的保障條約,這些人才敢投降。
之前昌豨叛亂就是這樣,為了安撫住徐州,隻能寬大處理。
不是昌豨的麵子大,而是徐州經曆曹軍三次屠戮後,徐州的吏民早就成了驚弓之鳥。
昌豨第一次造反時,許多人就在觀望後續處理。
好在那時候妥善處理了這個問題,沒讓問題擴大變的難以收拾。
而現在情況更為惡劣,曹軍背負了弑殺天子的惡名……這種情況下,曹軍吏士還有必要在意什麽惡名與信譽?
幾乎徐州人可以斷定,郯城隻要開城,那曹軍就會動手屠城。
這已經不是遊說昌豨、郯城守軍就能解決的問題,擺在麵前就兩條路,第一是破城屠城,第二就是這麽持續圍著。
軍中情緒已越來越壓抑,如果破城後不進行釋放,那軍中怨氣沸騰,運氣好軍心潰散,運氣不好就會嘩變、反客為主。
現在維持軍隊,靠的就是城內的財富與厚賞。
朝廷的官職已經失去了號召力,也就殘酷的軍律還能勉強彈壓內部。
沒辦法,擺在夏侯淵麵前隻有這麽兩條路。
他敢退兵,凝聚軍隊的那口氣就散了,退兵的話,軍隊會崩解,到時候幾十個亂兵就能摘了他的腦袋去換賞錢。
所以隻能釘在這裏與昌豨對耗,隻要軍隊還在,不出現明顯的折損,那周圍的糧秣補給就能持續運輸抵達。
背後就是萬丈深淵,夏侯淵隻能釘死在這裏。
他與昌豨之間目前看來隻能活一個,昌豨不可能主動開城與他野戰,他也不能撤圍退兵。
隻能這樣對耗,等待中原決戰的戰果。
現在看起來,反倒是夏侯惇的河洛地區比較舒適,雖然被搶了夏糧,但依舊能自給自足。
又有相對完善的防護體係,就算投降,夏侯惇也能主動賣個好價錢。
夏侯淵這裏毫無退路,隻能每日照常一封軍書發到許都,向曹操匯報戰況。
如果東海戰場崩了,那整個曹軍都有可能連帶的崩解。
現在曹軍就四股,夏侯惇那裏是接近三萬的駐防部隊;夏侯淵這裏是三萬多的野戰軍團。
此外就剩下曹仁的機動軍團,與曹操的中軍。
全部加起來,不到十二萬。
這還是許都事變後許多官員、吏士逃亡後極限動員的數據,現在顧不得什麽長遠發展。
曹軍已將合適的青壯編入軍隊,準備做殊死抵抗。
隻有擋住劉備,才有去談什麽長遠未來。
夏侯淵的軍書很是規律,一日一封。
這也是曹操每日必看的,軍書穩定送到許都,說明前線穩定,曹操情緒也能穩定。
這一日,曹操看完東海戰報後,帶著曹衝到許都東郊遊玩,以此放鬆心情。
曹衝在今年展現了稱象的典故,更是讓曹操喜愛不已。
這份喜愛有多少,那曹操的壓力就有多少。
一旦戰敗,曹軍過去做下的血債必然報複到宗族子嗣身上。
東郊象園,曹操與程昱在亭下對弈,兩個人雲淡風輕。
但盛夏暑氣正在消退,誰都知道,劉備即將發動猛攻。
也就孫權敗亡崩解的太快,給劉馥讓出了完整的江東,讓劉馥不得不沉心梳理、消化揚州。
否則劉備、劉馥兩麵夾擊,中原戰場分出勝負前,夏侯淵的東海戰場一定會崩。
不是夏侯淵不行,而是夏侯淵無法驅使曹軍強攻城池;而東海守軍畏懼屠城,會殊死抵抗。
所以任何的強攻,都會在守軍頑強抵抗下產生大量損傷。
這種損傷,是夏侯淵無法承受的,也是曹軍不願承受的。
東海隻能是相持,臧霸觀望不動,就是最好的局麵。
劉馥如果出兵抵達徐州,那麽臧霸就必須動,臧霸動了後,缺乏援軍的夏侯淵一定會倒黴。
好在孫權送了一份大禮包,能將劉馥噎死,讓劉馥分不出力量參與北伐。
東線穩定的情況下,現在隻需要專心應對劉備。
可北線呢?
袁尚豈會眼巴巴看著中原曹劉對峙?
想要戰勝、擊退劉備,僅僅靠曹操中軍集群是辦不到的,必須合曹仁軍團一起出擊,才有較大勝率擊敗劉備。
所以曹仁這個僅有的機動軍團也參戰後,黃河沿線基本上是不設防的。
那麽,袁尚會不會出兵介入?
此前介入的機會不高,因為對袁尚來說,乘機吃掉鮮於輔就很合算。
可關中發動的朔方、河西戰爭打殘了鮮卑,逼迫鮮卑倉促上位的新王步度根不得不歸附、請降於關中。
這意味著關中的影響力能直接通過代郡、漁陽滲透到幽州;鮮於輔抵抗意誌自會強化起來,這就不是袁尚能輕易吞掉的。
關中的崛起,會迫使袁尚加快腳步整合周圍的地盤、人力。
比如中原,如果曹劉相爭之際被袁尚一口吃了,袁尚威望大漲,內部凝聚力也會暴增,自然就有了對抗關中的心氣。
故而曹操很是憂慮,打破曹操的腦袋,他也想不明白鮮卑人怎麽突然就變得這麽弱了。
唯一合理解釋就是騫曼與魁頭爭國,鮮卑內部分裂、混戰,讓路過的黑熊撿了個大便宜。
騫曼和魁頭任何一個人存活,都能維持鮮卑整體的統一,就算暫時退讓,依舊有報複黑熊的勇氣和實力。
可這兩個都死了,繼承的步度根實力不強威望不高,不想死的話,隻能請降。
如今局麵已經無法收拾,曹劉之爭難以避免,袁尚快速擴張也成了必然。
就是不知道消息相對遲緩的遼東公孫度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故而此刻,曹操想找一個破局之策。
隻要能破解,扯一把黑熊的後腿,隻要讓黑熊慢一步……就黑熊現在現在擴張速度,稍稍慢一步,兩腳打絆極有可能摔個內傷。
程昱握著一把棋子把玩,目光落在棋盤上遲遲不落子。
曹操也不逼迫,也是靜靜等候。
程昱良久之後,才將一枚白子落下,開口:“當今天下若無明公,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皆因明公,山河才有重整之氣象。隻是逆臣謀害天子,嫁禍明公,使天下人生出誤解,彼輩以為天下諸劉如何偉岸。不若稍作引導,就可暴露諸劉本性。”
“仲德是指劉景升父子爭權?”
“不止是此事,仆聽聞荊南有立長沙王之意。立長沙國,必不容於劉景升父子。如此荊州諸劉間隔長江而攻殺不止,劉景升父子之間更有奪權之禍。”
程昱耐心很好,又說:“還有益州劉璋,本為劉焉之幼子,其兄劉瑁尚在,又善軍事。若是有流言,說是益州之士欲以劉瑁為王,那兄弟相殘之事近在眼前。”
“如此荊州父子爭權而反目,益州兄弟因權而相殘,此二事,足以讓天下知諸劉之卑鄙,並無高尚可言。”
程昱說著微微欠身,放低語氣:“至於揚州劉馥,他隻有一子,立國時就封為太子,使入質關中。今劉馥坐斷東南全據江淮,縱然劉馥本心不改,可其麾下新舊文武難免生出大誌。明公若是能屈尊,遣使遊說江淮之士,以謀勸進之事,那麽以劉馥柔弱之性,恐難遏製麾下文武。”
“這樣一來,天下又有新主,也可斷關中一臂。”
程昱語氣略喑啞,都是從各方麵一起下手,最重要的一步就在劉馥這裏。
推舉劉馥為帝,劉馥沒了退路,劉馥麾下新舊文武也就沒了退路。
己方再加入劉馥陣營,臧霸自然也不會落後。
這樣一來,江東朝廷就會擁有完整的揚州,以及兗豫青徐四州,以及半個荊州。
說不好交州袁譚也會加入江東朝廷,畢竟天下不可無主,帶著交州加入新朝,對袁譚也有很多好處。
程昱的規劃,讓曹操眼睛一亮。
什麽荊州父子爭權,益州兄弟相殘,都是小場麵。
隻能暴露諸劉醜陋的一麵,無法洗白己方,更無法遏製關中的擴張。
就連劉備,也無法壓製。
可如果弄出一個東南新朝廷,現在的劉馥一戰全據江淮,麾下十餘萬大軍,本身又是沛國大姓、名士出身。
而且名聲一如既往的好,某種程度上來說,劉馥幾乎可以稱之為宗室長者。
他的品德、清譽本就在劉表之上,現在又表現出了極高的文治武功,他稱帝,輿論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再說了,以己度人,現在的劉馥,難道真的就沒有那麽一絲稱帝的心思?
江東朝廷新立,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怎麽處理快速膨脹的關中,這是涉及朝廷的生存延續問題。
其次要給許都朝廷定性,比如劉協的諡號之類的。
新朝建立後,一切圍繞新天子展開,就沒幾個人在意上一任天子的事情了。
己方不弄死舊天子,新天子也沒機會登頂。
所以隻要擁立江東朝廷成立,己方立刻就能洗白……甚至在新天子劉馥的調解和擔保下,袁曹之間的仇恨也能暫時擱置。
畢竟黑熊擴張的太猛了,殺胡如殺狗;等黑熊調頭來攻掠中原河北時,要麽像狗一樣被殺,要麽逃亡。
至於待在原地投降,看一看關中的百戶所製度,這能將大姓、豪強氣炸。
不僅是袁尚,江東新朝廷參與的勢力越來越多,承認新朝廷的人越來越多,那麽劉備一方也難逃,自然會承認、加入江東朝廷。
也就是說,新朝廷的框架內,有劉備一席之地,那麽劉備這個硬骨頭也就可以拿來當自己頭蓋骨,用劉備去抵抗黑熊的攻勢。
合天下之力,總不可能壓不住占據關隴、河東的黑熊吧?
能壓住,朝廷還有內鬥的風險;可如果壓不住,那所有人必須精誠團結,全力以赴。
否則等未來對方反打過來,就算你早幾年死了,你的家人也不得安寧。
看一看被誅三族的王允,與黑熊對抗的結果很明顯,你死都死不安穩!
曹操聽了程昱的建言,隻覺得如茅塞頓開,越是思索,越是欣喜:“聞仲德此言,如似撥雲現日啊!”
程昱反倒有些愧疚,屈身施禮:“明公,如此以來,兗豫之士再無退路可言呐。”
曹操斂笑,站起來雙手負在背後,手裏緊握黑子摩擦。
程昱的意思很明白,許都事變時很多梁沛士人逃亡淮南依附劉馥,為的就是與曹操撇開關係,也想攀附關中。
這些人的幫助下,劉馥輕鬆瓦解吞掉孫權,依舊影響劉馥,讓劉馥向關中臣從。
可如果劉馥稱帝,那麽這些梁沛士人種種努力就算白費了。
但怎麽說呢,比起橫空出世不知具體的黑熊,這些梁沛士人更喜歡出身清白,與他們關係明確的劉馥。
劉馥稱帝,這些人擔憂之餘,其實也是高興、樂於見成的。
若未來朝廷敗亡,那所謂的梁沛鄉黨們,自然會遭受刨根式的清算。
就如現在太原、河東士人一樣,幾乎絕大多數士人參與了為王氏家族的複仇之戰,結果就是統統遷徙關中,貶為奴隸。
這就是刨根,王氏完蛋了,也拉著二郡絕大多數士人一起完蛋。
人還活著,未來也有擺脫奴隸身份重新入仕的機會,可對於二郡士人來說,他們的根已經斷了。
無法通過‘根’來幫助自己人,也無法通過‘根’來獲取自己人的提攜。
程昱因此而愧疚,曹操聽了也是默然。
片刻之後,曹操就說:“以黑賊的手段,未來恐怕也會過河拆橋。立刻著手推動此事,我稍後去見文和先生,看文和先生可有什麽要補充的。”
“喏。”
程昱屈身拱手長拜,低頭長拜之際,神情之間那點愧疚早就煙消雲散不複存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