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東北部,黑熊巡視至此。
站在山脊線上遠眺北邊視線盡頭處的原野,此刻的原野靠近黃河、河流、沼澤的區域呈現深綠、青黑色,而處於坡上、高處的草地則呈現一種廣泛的黃。
北風吹刮,黑熊沉重的鬥篷輕微抖動。
駐望許久,才對身邊的楊阜說:“義山,天氣轉涼,中原曹劉決戰在即,我該走了。”
楊阜身後鬥篷被風吹刮飄揚,他臉上蒙了一層防風沙的白羅紗,眯眼看遠近,一處處的百戶所要麽在兩漢邊民屯戍區,要麽在諸胡部落舊址上拔地而起。
作為進攻的一方,現在河西最不需要考慮的反而是生活區域的防禦工事。
隻要沒有沉重的防禦壓力,寶貴的人力資源足以在冬季前完成營地重建。
可河西目前隻是完成了規劃,未來如何經營是個棘手的問題。
楊阜跟在黑熊身邊這麽長長時間,自然清楚黑熊一開始並沒有經營河西的心思,更沒有重創鮮卑的想法。
戰爭最初,想的僅僅是取河套的人力、畜力資源,以強化關中。
可戰爭走到現在這一步,方方麵麵都已超越了最初的目標。
這就導致河西各百戶所缺乏合格的行政官吏;最關鍵的問題是,未來誰來負責河西?
河西太過於肥美,一開始想的是將這裏當做一個可以重複利用的捕魚陷阱;諸胡逐水草而居,他們對河西的向往是一種生活本能,是無法壓抑、克製的。
從一開始,河西之戰就是另一種打草穀,還是可持續的打草穀。
結果一時心軟,開始經營河西。
經營河西對涼州的好處太大了,所以楊阜很清楚,現在輪到涼州人來表態了。
楊阜略猶豫,還是開口詢問:“君上此去,何時能歸?”
“降雪之後,我會傳令天水、隴西、榆中三郡多儲備草料。降雪後,雪橇能行走時,我就重返河西,聚集吏士直搗河湟。”
黑熊扭頭看楊阜:“我隻是暫時返回關中,待理順秋收諸事後,我就回來。我希望黃閣留在河西,這樣利於軍心穩固。”
現在駐屯、安置在河西的軍隊最怕什麽?
就怕黑熊返回關中時不回來,把黃閣留在這裏,就是一種鮮明的態度。
畢竟現在河西地區的主要人力是戰爭中解救、收編的奴隸和降軍,這些人缺乏安全感,彼此也缺乏互信。
“喏。”
楊阜側身拱手施禮,黑熊又說:“凡用計,不過是虛虛實實。我已通過張繡恐嚇諸羌,若有人來義山這裏窺探詢問,義山務必否認。另外三郡草料征集一事也要多加督促,我會從關中調撥一億錢,郡縣征集之餘,會以商賈持錢收屯草料。”
“君上是要做切實的西征準備?”
“對,我從來不會小覷各方的智者,與他們鬥智,是以短處去鬥他們的長處。與其這樣,不若做好西征準備。諸羌走則走,不走,我去驅逐他們。”
黑熊說著又去眺望遙遠的北方,思索著漠北草原。
檢索自己記憶,漠南草原就是河南地,就是河套、雲中地區。
各種地圖記憶不是那麽的細致,但總有一些大致的印象。
好像漠南草原向西,會被天山阻隔;想要走草原如蒙古那樣西征,應該走漠北草原?
現在亂世,兩漢遺留的地圖資源流失殆盡,西域來的商人又固定走河西走廊,不清楚北方的通道。
等諸羌西遷隆冬之際,自己再駕禦雪橇偵查道路。
隻要能走通,沒有大麵積的荒漠,或者崎嶇山地阻隔,能讓萬餘大軍通行即可。
至於派遣斥候去數千裏之外偵查,這的確是一個辦法。
但掌握偵查、遠行、記錄能力,又這麽肯拚命的人……自己實在是舍不得拿出去探路。
這種探路計劃,折損是很大的。
也就國內人力充盈時,才能搞這種計劃。
收斂思緒,黑熊返身上馬,引著隨行百餘騎向青銅峽大營匯合。
原本這裏圍成三圈的營地已陸續散去,組成了河西之地一個個百戶所。
許多隨征的老兵並不喜歡戍守河西的生活或命運,能隨征的老兵普遍是精銳青年,征匈奴之際有立功表現。
這些人又都分配了妻子,他們的孩子即將出世。
哪怕留他們在河西擔任百戶,他們也不怎麽情願。
所以這些關中籍貫的士兵暫時編入三個都尉部,諸羌西遷計劃完成後,明年春耕後,就會派人來輪戍接替。
十四個千戶所就是一百四十個百戶所,以及三個都尉部,這些人重編後就攜帶分配給他們的物資、獸群離開了。
使得青銅峽大營此刻隻剩下萬餘人,但這裏還有牛馬羊獸群五十多萬頭。
這萬餘人裏,規模最大的是南匈奴單於劉豹。
劉豹這些人態度變化很大,隨著河西諸部覆滅,鮮卑二王一起完蛋後,匈奴人姿態格外的謙恭、熱情。
黑熊百餘騎返回時,劉豹就放下手頭事來黑熊大帳附近等候傳見。
雖然沒有得到相關的通知,可多多少少要有些自覺。
大營裏散去了那麽多的軍隊,現在隨時可能安排匈奴人的去留。
匈奴人隨征,除了解救匈奴奴隸外,實際收獲的女人、孩子、獸群並不多。
但前後也解救了五萬多匈奴人,這足以讓劉豹坐穩單於大位。
劉豹主動來等候傳見,涼州各方的使者也紛紛抵達。
這些使者成份複雜,有郡縣的,有漢豪強的,有雜胡部落首領派來的,自然也有韓遂的使者成公英。
成公英來了十幾天,就河西之地的地形,他不可能在野外截獲黑熊,隻能在青銅峽大營等候黑熊的召見。
他正要與幾個相熟的豪強子弟敘舊,就聽一名官吏持名刺來他幾步外:“足下可是金城成公英?”
“正是。”
“大司馬召見。”
使者將名刺和一個號牌遞給他,指著大帳外的木棚:“去那裏等候。”
“喏。”
成公英深吸一口氣,準備接受這次考核。
能不能保住韓遂的命與富貴,就看他的表現了。
畢竟他要拜見的不僅僅是大司馬,更是馬騰的女婿。
這個女婿娶的偏偏是那個母親、姐姐死在韓遂手裏的女兒。
所以成公英的壓力很大,連一言不合被殺的心理準備都做好了。
(本章完)
站在山脊線上遠眺北邊視線盡頭處的原野,此刻的原野靠近黃河、河流、沼澤的區域呈現深綠、青黑色,而處於坡上、高處的草地則呈現一種廣泛的黃。
北風吹刮,黑熊沉重的鬥篷輕微抖動。
駐望許久,才對身邊的楊阜說:“義山,天氣轉涼,中原曹劉決戰在即,我該走了。”
楊阜身後鬥篷被風吹刮飄揚,他臉上蒙了一層防風沙的白羅紗,眯眼看遠近,一處處的百戶所要麽在兩漢邊民屯戍區,要麽在諸胡部落舊址上拔地而起。
作為進攻的一方,現在河西最不需要考慮的反而是生活區域的防禦工事。
隻要沒有沉重的防禦壓力,寶貴的人力資源足以在冬季前完成營地重建。
可河西目前隻是完成了規劃,未來如何經營是個棘手的問題。
楊阜跟在黑熊身邊這麽長長時間,自然清楚黑熊一開始並沒有經營河西的心思,更沒有重創鮮卑的想法。
戰爭最初,想的僅僅是取河套的人力、畜力資源,以強化關中。
可戰爭走到現在這一步,方方麵麵都已超越了最初的目標。
這就導致河西各百戶所缺乏合格的行政官吏;最關鍵的問題是,未來誰來負責河西?
河西太過於肥美,一開始想的是將這裏當做一個可以重複利用的捕魚陷阱;諸胡逐水草而居,他們對河西的向往是一種生活本能,是無法壓抑、克製的。
從一開始,河西之戰就是另一種打草穀,還是可持續的打草穀。
結果一時心軟,開始經營河西。
經營河西對涼州的好處太大了,所以楊阜很清楚,現在輪到涼州人來表態了。
楊阜略猶豫,還是開口詢問:“君上此去,何時能歸?”
“降雪之後,我會傳令天水、隴西、榆中三郡多儲備草料。降雪後,雪橇能行走時,我就重返河西,聚集吏士直搗河湟。”
黑熊扭頭看楊阜:“我隻是暫時返回關中,待理順秋收諸事後,我就回來。我希望黃閣留在河西,這樣利於軍心穩固。”
現在駐屯、安置在河西的軍隊最怕什麽?
就怕黑熊返回關中時不回來,把黃閣留在這裏,就是一種鮮明的態度。
畢竟現在河西地區的主要人力是戰爭中解救、收編的奴隸和降軍,這些人缺乏安全感,彼此也缺乏互信。
“喏。”
楊阜側身拱手施禮,黑熊又說:“凡用計,不過是虛虛實實。我已通過張繡恐嚇諸羌,若有人來義山這裏窺探詢問,義山務必否認。另外三郡草料征集一事也要多加督促,我會從關中調撥一億錢,郡縣征集之餘,會以商賈持錢收屯草料。”
“君上是要做切實的西征準備?”
“對,我從來不會小覷各方的智者,與他們鬥智,是以短處去鬥他們的長處。與其這樣,不若做好西征準備。諸羌走則走,不走,我去驅逐他們。”
黑熊說著又去眺望遙遠的北方,思索著漠北草原。
檢索自己記憶,漠南草原就是河南地,就是河套、雲中地區。
各種地圖記憶不是那麽的細致,但總有一些大致的印象。
好像漠南草原向西,會被天山阻隔;想要走草原如蒙古那樣西征,應該走漠北草原?
現在亂世,兩漢遺留的地圖資源流失殆盡,西域來的商人又固定走河西走廊,不清楚北方的通道。
等諸羌西遷隆冬之際,自己再駕禦雪橇偵查道路。
隻要能走通,沒有大麵積的荒漠,或者崎嶇山地阻隔,能讓萬餘大軍通行即可。
至於派遣斥候去數千裏之外偵查,這的確是一個辦法。
但掌握偵查、遠行、記錄能力,又這麽肯拚命的人……自己實在是舍不得拿出去探路。
這種探路計劃,折損是很大的。
也就國內人力充盈時,才能搞這種計劃。
收斂思緒,黑熊返身上馬,引著隨行百餘騎向青銅峽大營匯合。
原本這裏圍成三圈的營地已陸續散去,組成了河西之地一個個百戶所。
許多隨征的老兵並不喜歡戍守河西的生活或命運,能隨征的老兵普遍是精銳青年,征匈奴之際有立功表現。
這些人又都分配了妻子,他們的孩子即將出世。
哪怕留他們在河西擔任百戶,他們也不怎麽情願。
所以這些關中籍貫的士兵暫時編入三個都尉部,諸羌西遷計劃完成後,明年春耕後,就會派人來輪戍接替。
十四個千戶所就是一百四十個百戶所,以及三個都尉部,這些人重編後就攜帶分配給他們的物資、獸群離開了。
使得青銅峽大營此刻隻剩下萬餘人,但這裏還有牛馬羊獸群五十多萬頭。
這萬餘人裏,規模最大的是南匈奴單於劉豹。
劉豹這些人態度變化很大,隨著河西諸部覆滅,鮮卑二王一起完蛋後,匈奴人姿態格外的謙恭、熱情。
黑熊百餘騎返回時,劉豹就放下手頭事來黑熊大帳附近等候傳見。
雖然沒有得到相關的通知,可多多少少要有些自覺。
大營裏散去了那麽多的軍隊,現在隨時可能安排匈奴人的去留。
匈奴人隨征,除了解救匈奴奴隸外,實際收獲的女人、孩子、獸群並不多。
但前後也解救了五萬多匈奴人,這足以讓劉豹坐穩單於大位。
劉豹主動來等候傳見,涼州各方的使者也紛紛抵達。
這些使者成份複雜,有郡縣的,有漢豪強的,有雜胡部落首領派來的,自然也有韓遂的使者成公英。
成公英來了十幾天,就河西之地的地形,他不可能在野外截獲黑熊,隻能在青銅峽大營等候黑熊的召見。
他正要與幾個相熟的豪強子弟敘舊,就聽一名官吏持名刺來他幾步外:“足下可是金城成公英?”
“正是。”
“大司馬召見。”
使者將名刺和一個號牌遞給他,指著大帳外的木棚:“去那裏等候。”
“喏。”
成公英深吸一口氣,準備接受這次考核。
能不能保住韓遂的命與富貴,就看他的表現了。
畢竟他要拜見的不僅僅是大司馬,更是馬騰的女婿。
這個女婿娶的偏偏是那個母親、姐姐死在韓遂手裏的女兒。
所以成公英的壓力很大,連一言不合被殺的心理準備都做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