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山,幕府。
外麵冷風呼嘯,崔州平披戴貂裘鬥篷,正安靜坐在壁爐前,一雙腳搭在矮凳上烘烤取暖。
他手裏端著焦糖奶茶,時不時的飲一口,這東西要趁熱。
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崔州平大飲一口,將剩下一層碗底的黑陶碗放在邊上小櫃。
掾屬陳矯捧著一盤紙張資料走來,紙張寶貴,幕府內相對機密、寶貴的資料都選擇用紙。
儲存空間小方便密封、看管,也易於銷毀。
“長史公,這便是職位爵祿法的初稿。”
陳矯奉上這疊資料,崔州平接過就問:“司直公何在?”
“仆遣人去宅邸詢問,徐幹等人皆是宿醉,難以言事。”
陳矯說完就後退兩步,不見崔州平再問話,就退了出去。
崔州平則捧著《職位爵祿法》細細翻閱,他已經看過了許多次,總覺得這套法度雖然苛刻,但其中也有很大的利益。
一頭凶猛無比的惡獸就潛伏其中,也支離破碎。
隻要熟讀法度條令,用時間經營,就能匯集碎片,將這頭凶獸掌握在手裏。
目前來說,秦漢以來士人入仕就兩種,一種是地方上的屬吏,不管是州吏、郡吏又或者是縣吏,乃至是鄉遊繳、亭長之類,都算是屬吏。
另一種就是主官,不管是郎官入仕,還是舉孝廉入仕,又或者軍功入仕,擔任郡縣或一州長吏。
所謂的門生故吏,往往都是這種長吏的屬吏發展來的。
屬吏想要發展成長,還要經過郎官、孝廉渠道,才能成為朝野認可的長吏。
普通的屬吏想要晉升為長吏,難度太大了,往往需要原來的長吏推一把,會欠下巨大人情。
這種屬吏成長而來的長吏,對舊長吏來說才是有意義、有用的舊吏。
至於數量更多,依舊留在本縣、本郡的舊有屬吏……這種人跟不上舊長吏的升遷調用,雖有人情關係在,但天各一方,往往派不上用場。
滯留本地難以向外跳出去,所以這些人會迎來送往,成為一代代長吏的屬吏、舊吏。
所以一個家族的影響力壯大,看的是有效的舊吏,那些身份完成蛻變、晉升的舊屬吏、新長吏。
但躋身長吏的正經入仕渠道就三條,郎官、孝廉與軍功。
可現在按這套《職位爵祿法》,以後會開啟屬吏的積功、考評。
即日常行政工作,也會視作立功,這種功勞可以提升屬吏的本身爵位;爵位達到後,通過中樞考核,就會授官一方,成為長吏!
其中也有讓崔州平不滿的地方,那就是軍功授爵,因爵位而授職。
換言之,以後隨著這項製度的運轉,州部、郡縣的長吏,已經無法自行征辟本地的名士、閑散士人為屬吏。
隻能從本地挑選爵位達標的屬吏,對這些屬吏進行重組,以構成行政團隊。
至於落選、不出仕的有爵位者,會組成鄉三老、縣三老、郡三老,這些人則擁有監察、議政之權,以及參與官吏考核的資格。
未來一個士人、或者一個人想要出仕,第一步就是從戎應征,從軍中獲取基本爵位,帶著這個爵位返鄉後,才能授予基礎官職,然後積功提升爵位,再根據新爵位來授更高的新職務。
入仕渠道被統一卡死,可入仕獲取爵位後,就有了一路向上晉升的資格。
也就是說,初次授爵的權力非常的重,直接決定一個軍士退役後能否入仕地方,從基層做起。
不可能年年都有仗打,所以軍功授爵的標準不能隻參照戰場斬首。
還有許多補充條件,比如服役期間積極入學,或者軍隊內部演武、操練時有卓越表現;又或者有各種發明創造。
哪怕無爵退役,你能提供農業提升的技術,哪怕是改進放牧的技巧,研究出有用的藥方,或者改進鍛造、製造技藝,都是能授爵的。
包括日常擊殺盜匪之類。
總之,這套法度施行後,一切唯爵位高低是從。
有爵位,就有一切;爵位高,就有大官高官,哪怕不做官,也能參議、監察州郡。
再看與爵位掛鉤的各種權力、資格……崔州平隻覺得河北人會發瘋,青徐、江淮人也會發瘋。
越是早加入幕府的人,立功機會多,積功時間長,越是能牢牢占據優勢地位。
而越晚加入的人,立功機會少,競爭大,積功擢升的時間短,會很被動。
家資財富又與爵位有著直接關係,這樣的話,幕府統一的步伐會十分緩慢,會迎來各方的殊死抵抗。
除非是有條件投降,否則投降後一切從頭開始,這會實實在在的增固敵方核心、中堅骨幹力量的反抗意誌。
崔州平莫名的想到了天水郡守劉曄,這是第一任長史。
想到了司隸校尉、侍中鍾繇,這兩個人的資曆都在他之上。
大司馬是上公,所以大司馬幕府內的長史、司直、司馬都是官秩比兩千石,比郡守低一級。
爵位製度推行後,別說這兩個人,就是甘寧這個水賊盜匪的本爵,也會在他這位長史之上。
這套製度一定會迎來新舊軍士的歡迎和擁護,幾乎沒人可以抵擋。
誰都不行。
思索著,崔州平越是不敢搞事情。
新的道路已經確立,沿著這條路走,崔家未來一定是幕府元勳。
以他現在的年齡,熬到辭官時,怎麽也能熬到上卿爵位,多奉承好好做事,未來不失公侯之位。
爵位從從低到高,就是公士、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中最高擔任副隊官;退役後可以擔任百石鬥食小吏。
隨後是少尉、中尉、上尉與大尉,軍中最高可以擔任副營督;退役後可以擔任比二百石到四百石之間的職務。
再後是少校、中校、上校與大校,軍中最高可以擔任都尉;退役後可以擔任比六百石到比兩千石之間的職務。
其後是少卿、亞卿與上卿,軍中對應的是名號校尉、雜號將軍;名號將軍與重號將軍;退役後,就是兩千石級別的卿位職務,從郡守到九卿不等。
同時卿位視軍功封侯,依次對標關內侯、亭侯、鄉侯。
最後是公位,對應的官秩是比萬石,對標爵位是縣侯。
爵位不能繼承,但侯爵可以降等襲替。
這公位之上,自然就是目前關中最高的上公大司馬。
所以大郡、名郡郡守對標亞卿,其他偏遠弱郡對標少卿。
按這個算起來,天水郡守劉曄獲爵亞卿;而他這個幕府現在的留守長史……也就對標大校。
崔州平心裏很是不滿意,就連諸葛亮這個司金都尉,也是比兩千石,與他一樣,是大校爵位。
這明顯是軍階混合而來的爵位製度,先天偏向於軍吏,打壓的自然是各地衣冠門第。
可明明就算知道,又有什麽辦法?
本以為需要花費十年時間才能取得進展的西南益州,硬是以難以預料的方式迅速攻取。
這種情況下,崔州平真的不敢再為河北鄉黨考慮、謀算前程。
(本章完)
外麵冷風呼嘯,崔州平披戴貂裘鬥篷,正安靜坐在壁爐前,一雙腳搭在矮凳上烘烤取暖。
他手裏端著焦糖奶茶,時不時的飲一口,這東西要趁熱。
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崔州平大飲一口,將剩下一層碗底的黑陶碗放在邊上小櫃。
掾屬陳矯捧著一盤紙張資料走來,紙張寶貴,幕府內相對機密、寶貴的資料都選擇用紙。
儲存空間小方便密封、看管,也易於銷毀。
“長史公,這便是職位爵祿法的初稿。”
陳矯奉上這疊資料,崔州平接過就問:“司直公何在?”
“仆遣人去宅邸詢問,徐幹等人皆是宿醉,難以言事。”
陳矯說完就後退兩步,不見崔州平再問話,就退了出去。
崔州平則捧著《職位爵祿法》細細翻閱,他已經看過了許多次,總覺得這套法度雖然苛刻,但其中也有很大的利益。
一頭凶猛無比的惡獸就潛伏其中,也支離破碎。
隻要熟讀法度條令,用時間經營,就能匯集碎片,將這頭凶獸掌握在手裏。
目前來說,秦漢以來士人入仕就兩種,一種是地方上的屬吏,不管是州吏、郡吏又或者是縣吏,乃至是鄉遊繳、亭長之類,都算是屬吏。
另一種就是主官,不管是郎官入仕,還是舉孝廉入仕,又或者軍功入仕,擔任郡縣或一州長吏。
所謂的門生故吏,往往都是這種長吏的屬吏發展來的。
屬吏想要發展成長,還要經過郎官、孝廉渠道,才能成為朝野認可的長吏。
普通的屬吏想要晉升為長吏,難度太大了,往往需要原來的長吏推一把,會欠下巨大人情。
這種屬吏成長而來的長吏,對舊長吏來說才是有意義、有用的舊吏。
至於數量更多,依舊留在本縣、本郡的舊有屬吏……這種人跟不上舊長吏的升遷調用,雖有人情關係在,但天各一方,往往派不上用場。
滯留本地難以向外跳出去,所以這些人會迎來送往,成為一代代長吏的屬吏、舊吏。
所以一個家族的影響力壯大,看的是有效的舊吏,那些身份完成蛻變、晉升的舊屬吏、新長吏。
但躋身長吏的正經入仕渠道就三條,郎官、孝廉與軍功。
可現在按這套《職位爵祿法》,以後會開啟屬吏的積功、考評。
即日常行政工作,也會視作立功,這種功勞可以提升屬吏的本身爵位;爵位達到後,通過中樞考核,就會授官一方,成為長吏!
其中也有讓崔州平不滿的地方,那就是軍功授爵,因爵位而授職。
換言之,以後隨著這項製度的運轉,州部、郡縣的長吏,已經無法自行征辟本地的名士、閑散士人為屬吏。
隻能從本地挑選爵位達標的屬吏,對這些屬吏進行重組,以構成行政團隊。
至於落選、不出仕的有爵位者,會組成鄉三老、縣三老、郡三老,這些人則擁有監察、議政之權,以及參與官吏考核的資格。
未來一個士人、或者一個人想要出仕,第一步就是從戎應征,從軍中獲取基本爵位,帶著這個爵位返鄉後,才能授予基礎官職,然後積功提升爵位,再根據新爵位來授更高的新職務。
入仕渠道被統一卡死,可入仕獲取爵位後,就有了一路向上晉升的資格。
也就是說,初次授爵的權力非常的重,直接決定一個軍士退役後能否入仕地方,從基層做起。
不可能年年都有仗打,所以軍功授爵的標準不能隻參照戰場斬首。
還有許多補充條件,比如服役期間積極入學,或者軍隊內部演武、操練時有卓越表現;又或者有各種發明創造。
哪怕無爵退役,你能提供農業提升的技術,哪怕是改進放牧的技巧,研究出有用的藥方,或者改進鍛造、製造技藝,都是能授爵的。
包括日常擊殺盜匪之類。
總之,這套法度施行後,一切唯爵位高低是從。
有爵位,就有一切;爵位高,就有大官高官,哪怕不做官,也能參議、監察州郡。
再看與爵位掛鉤的各種權力、資格……崔州平隻覺得河北人會發瘋,青徐、江淮人也會發瘋。
越是早加入幕府的人,立功機會多,積功時間長,越是能牢牢占據優勢地位。
而越晚加入的人,立功機會少,競爭大,積功擢升的時間短,會很被動。
家資財富又與爵位有著直接關係,這樣的話,幕府統一的步伐會十分緩慢,會迎來各方的殊死抵抗。
除非是有條件投降,否則投降後一切從頭開始,這會實實在在的增固敵方核心、中堅骨幹力量的反抗意誌。
崔州平莫名的想到了天水郡守劉曄,這是第一任長史。
想到了司隸校尉、侍中鍾繇,這兩個人的資曆都在他之上。
大司馬是上公,所以大司馬幕府內的長史、司直、司馬都是官秩比兩千石,比郡守低一級。
爵位製度推行後,別說這兩個人,就是甘寧這個水賊盜匪的本爵,也會在他這位長史之上。
這套製度一定會迎來新舊軍士的歡迎和擁護,幾乎沒人可以抵擋。
誰都不行。
思索著,崔州平越是不敢搞事情。
新的道路已經確立,沿著這條路走,崔家未來一定是幕府元勳。
以他現在的年齡,熬到辭官時,怎麽也能熬到上卿爵位,多奉承好好做事,未來不失公侯之位。
爵位從從低到高,就是公士、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中最高擔任副隊官;退役後可以擔任百石鬥食小吏。
隨後是少尉、中尉、上尉與大尉,軍中最高可以擔任副營督;退役後可以擔任比二百石到四百石之間的職務。
再後是少校、中校、上校與大校,軍中最高可以擔任都尉;退役後可以擔任比六百石到比兩千石之間的職務。
其後是少卿、亞卿與上卿,軍中對應的是名號校尉、雜號將軍;名號將軍與重號將軍;退役後,就是兩千石級別的卿位職務,從郡守到九卿不等。
同時卿位視軍功封侯,依次對標關內侯、亭侯、鄉侯。
最後是公位,對應的官秩是比萬石,對標爵位是縣侯。
爵位不能繼承,但侯爵可以降等襲替。
這公位之上,自然就是目前關中最高的上公大司馬。
所以大郡、名郡郡守對標亞卿,其他偏遠弱郡對標少卿。
按這個算起來,天水郡守劉曄獲爵亞卿;而他這個幕府現在的留守長史……也就對標大校。
崔州平心裏很是不滿意,就連諸葛亮這個司金都尉,也是比兩千石,與他一樣,是大校爵位。
這明顯是軍階混合而來的爵位製度,先天偏向於軍吏,打壓的自然是各地衣冠門第。
可明明就算知道,又有什麽辦法?
本以為需要花費十年時間才能取得進展的西南益州,硬是以難以預料的方式迅速攻取。
這種情況下,崔州平真的不敢再為河北鄉黨考慮、謀算前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