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袁耀,孫策更是怒火攻心。
這奸賊,竟然趁著自己跟劉繇大戰的時候,不聲不響的將吳郡、會稽、豫章三郡都攻下來了。
簡直離譜!
這幾個郡,哪個郡沒有一兩萬大軍?
孫策本以為袁耀想啃下一個郡來,都得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還得損兵折將。
孫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從容滅掉劉繇,占據優勢。
而後以大軍威逼袁耀,讓袁耀撤出江東。
哪知袁耀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用攻心計取了三郡。
這直接導致孫策的謀劃徹底落空了!
現在孫策手上隻有一個秣陵,人家袁耀都快成江東之主了。
他還怎麽能把袁耀趕出江東。
如今孫策唯一的機會,就是迅速解決太史慈。
而後趁在江東袁耀立足未穩時,與袁耀決戰。
一戰而破袁耀,一統江東!
時間,孫策現在很缺時間,不能再讓太史慈這樣拖著自己了。
哪怕不收太史慈這個猛將,直接把他弄死,孫策也要立刻解決涇縣!
這樣他才能全力對付袁耀,奪取江東。
孫策環視眾文武,高聲道:
“諸位,你們可有破敵之計?”
一眾文臣武將默不作聲,讓孫策很是抑鬱。
手下這麽多人才,竟然連一個能為自己分憂的人都沒有!
要是公瑾在就好了...
有公瑾在,自己取涇縣必是易如反掌。
甚至袁耀也不能這麽容易奪下三郡。
孫策突然覺得,袁耀扣下他的好賢弟周公瑾,很可能就是一場陰謀。
這奸賊,早就開始謀算自己了!
袁賊!奸賊!逆賊!
我絕不與你善罷甘休!
可惜不論孫策心中如何罵袁耀,都改變不了他陷入被動的事實。
過了好一會,謀臣呂範才對孫策獻計道:
“主公,您也不必太過憂慮。
我們攻打涇縣這麽多天,涇縣的實力如何,咱們基本上也清楚了。”
“太史慈是能征善戰的名將不假,可他麾下幾乎沒有精兵可用。
他麾下的兩千士卒,都是臨時招募來的兵勇,作戰能力遠不如我軍,不堪大用。”
“守城守了這麽久,已經到了這些新兵的極限。
而且涇縣不過是一小縣,糧草短缺,太史慈估計也快撐不住了。
涇縣守不住,太史慈一定會想辦法脫身。
主公可以三麵圍城,攻打涇縣,隻留一座城門放太史慈離開。”
“而後在城外埋伏一軍,專等太史慈上門。
太史慈人困馬乏,又豈有脫身之理?
必然會被我軍所擒!”
聽了呂範之言,孫策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好,就依子衡之計,今夜必破太史慈!
速度要快!”
不得不說,呂範還是有點本事的。
太史慈的情況與他預料得差不多,涇縣之中的士卒已然是強弩之末。
如果不是太史慈這個領兵大將有著強大的威望,這些士卒都要嘩變了。
太史慈連戰好幾日,感覺身上衣甲越發沉重。
他對身邊的將校問道:
“我們還有多少糧食?”
將校一臉擔憂之色,對太史慈道:
“將軍,我們...沒糧了。”
“連一日的糧草都沒有了嗎?”
“沒了,莫說一日,一頓的糧草都沒有了。”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督促將士們謹守城池,防止敵軍突襲。”
將校應命而去,太史慈歎了一口氣,思慮道:
‘我麾下士卒本就扛不住孫策猛攻,如今又斷了糧。
如果再不離開涇縣,此處恐怕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可我離開涇縣,又能去何處呢?
這奸賊,竟然趁著自己跟劉繇大戰的時候,不聲不響的將吳郡、會稽、豫章三郡都攻下來了。
簡直離譜!
這幾個郡,哪個郡沒有一兩萬大軍?
孫策本以為袁耀想啃下一個郡來,都得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還得損兵折將。
孫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從容滅掉劉繇,占據優勢。
而後以大軍威逼袁耀,讓袁耀撤出江東。
哪知袁耀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用攻心計取了三郡。
這直接導致孫策的謀劃徹底落空了!
現在孫策手上隻有一個秣陵,人家袁耀都快成江東之主了。
他還怎麽能把袁耀趕出江東。
如今孫策唯一的機會,就是迅速解決太史慈。
而後趁在江東袁耀立足未穩時,與袁耀決戰。
一戰而破袁耀,一統江東!
時間,孫策現在很缺時間,不能再讓太史慈這樣拖著自己了。
哪怕不收太史慈這個猛將,直接把他弄死,孫策也要立刻解決涇縣!
這樣他才能全力對付袁耀,奪取江東。
孫策環視眾文武,高聲道:
“諸位,你們可有破敵之計?”
一眾文臣武將默不作聲,讓孫策很是抑鬱。
手下這麽多人才,竟然連一個能為自己分憂的人都沒有!
要是公瑾在就好了...
有公瑾在,自己取涇縣必是易如反掌。
甚至袁耀也不能這麽容易奪下三郡。
孫策突然覺得,袁耀扣下他的好賢弟周公瑾,很可能就是一場陰謀。
這奸賊,早就開始謀算自己了!
袁賊!奸賊!逆賊!
我絕不與你善罷甘休!
可惜不論孫策心中如何罵袁耀,都改變不了他陷入被動的事實。
過了好一會,謀臣呂範才對孫策獻計道:
“主公,您也不必太過憂慮。
我們攻打涇縣這麽多天,涇縣的實力如何,咱們基本上也清楚了。”
“太史慈是能征善戰的名將不假,可他麾下幾乎沒有精兵可用。
他麾下的兩千士卒,都是臨時招募來的兵勇,作戰能力遠不如我軍,不堪大用。”
“守城守了這麽久,已經到了這些新兵的極限。
而且涇縣不過是一小縣,糧草短缺,太史慈估計也快撐不住了。
涇縣守不住,太史慈一定會想辦法脫身。
主公可以三麵圍城,攻打涇縣,隻留一座城門放太史慈離開。”
“而後在城外埋伏一軍,專等太史慈上門。
太史慈人困馬乏,又豈有脫身之理?
必然會被我軍所擒!”
聽了呂範之言,孫策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好,就依子衡之計,今夜必破太史慈!
速度要快!”
不得不說,呂範還是有點本事的。
太史慈的情況與他預料得差不多,涇縣之中的士卒已然是強弩之末。
如果不是太史慈這個領兵大將有著強大的威望,這些士卒都要嘩變了。
太史慈連戰好幾日,感覺身上衣甲越發沉重。
他對身邊的將校問道:
“我們還有多少糧食?”
將校一臉擔憂之色,對太史慈道:
“將軍,我們...沒糧了。”
“連一日的糧草都沒有了嗎?”
“沒了,莫說一日,一頓的糧草都沒有了。”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督促將士們謹守城池,防止敵軍突襲。”
將校應命而去,太史慈歎了一口氣,思慮道:
‘我麾下士卒本就扛不住孫策猛攻,如今又斷了糧。
如果再不離開涇縣,此處恐怕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可我離開涇縣,又能去何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