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怕世人都會稱袁耀為鼠輩。”
“而且主公還願意獻上秣陵,就算袁耀不顧名聲,總不至於連眼前的利益都不要了吧?”
聽了呂範的解釋後,眾文武都覺得鴻門宴這個計策可行。
可程普還是心有顧慮,對呂範道:
“子衡這個計策,倒是能把袁耀誆騙過來。
可是...
如果這樣行事,主公豈不是成了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鼠輩?
袁耀為了保住名聲不得不來,可袁耀要是來了,主公的名聲就毀了啊!”
呂範對孫策深施一禮,說道:
“主公,以鴻門宴之計拿下袁耀,是我軍取勝的唯一機會。
若不用此計,我們如何以秣陵一城,對付袁耀治下的江東數郡?
甚至主公暴露出自己的目的之後,袁耀還可以與袁術聯絡,兩麵夾擊主公。
若真到了那種局麵,後果不堪設想...”
“究竟是要江東還是要名聲,全憑主公決定。”
孫策緊咬牙關,雙拳緊握。
身逢亂世,一個好的名聲乃是人的立身之本。
呂布頂著一個三姓家奴的名聲,便遭受天下諸侯與士族唾棄,想招攬人才都困難。
袁紹、袁術兄弟頂著四世三公的名聲,便有無數世家豪族歸附,實力空前強大。
袁耀有著‘小孟嚐’的名聲,一路上招攬了不知多少英雄豪傑,甚至沒經過太激烈的戰鬥,就奪取了會稽、豫章等州郡。
這樣的好名聲,孫策自然也想要。
他在討伐劉繇的戰鬥中一直身先士卒、所向無前。
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江東小霸王’的名號,讓麾下的謀臣武將派人傳播。
這個名號才剛剛有點起色,自己就要做出背信棄義之事嗎?
如果真用了呂範的計策,即便能成功,自己‘江東小霸王’的名號怕是也無法繼續傳揚了。
畢竟現在袁術還是他孫策的主公,袁耀也算是孫策的少主。
鑒於自己欺騙主公之子、誆騙江東、背信棄義勒索主公等行為,世人很可能會給自己一個‘江東鼠輩’的名號。
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要是被人稱為鼠輩,孫策實在是不甘心。
可若是放棄入主江東的機會,孫策更加不甘心。
自己等了這麽多年,等的就是這麽一個機會。
難道當真要為了名聲放棄?
像袁耀所說那般,一輩子對袁氏俯首稱臣?
想到袁耀那張玩世不恭的臉,孫策瞬間血氣上湧。
不!
江東決不能交給袁耀!
憑什麽所有好東西都是袁耀的,我孫伯符如何努力都比不上他?!
我不服!
哪怕被萬人唾罵,我也要拿回我應得的東西!
孫策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道:
“子衡不用說了。
鴻門宴這個計策,確實是好計。
隻要能得江東,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當年項羽擺下鴻門宴宴請劉邦,我也可以擺宴來請袁耀。
隻不過我跟婦人之仁的項羽不同。
袁耀敢來,我定會讓他有來無回!”
“主公英明!”
呂範對孫策拜道:
“史書都是由得勝之人來書寫。
主公擺一場宴就換來江東,千百年後,世人皆會讚頌主公的睿智。”
既然決定用鴻門宴請袁耀入甕,孫策便立即派使者去給袁耀送信。
孫策在信中言辭懇切,先是向袁耀承認錯誤,緊接著又對袁術表忠心。
最後還承諾將秣陵獻給袁耀,隻求袁耀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在營中擺酒,給袁耀賠罪。
袁耀手拿孫策的書信,對眾文武笑道:
“而且主公還願意獻上秣陵,就算袁耀不顧名聲,總不至於連眼前的利益都不要了吧?”
聽了呂範的解釋後,眾文武都覺得鴻門宴這個計策可行。
可程普還是心有顧慮,對呂範道:
“子衡這個計策,倒是能把袁耀誆騙過來。
可是...
如果這樣行事,主公豈不是成了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鼠輩?
袁耀為了保住名聲不得不來,可袁耀要是來了,主公的名聲就毀了啊!”
呂範對孫策深施一禮,說道:
“主公,以鴻門宴之計拿下袁耀,是我軍取勝的唯一機會。
若不用此計,我們如何以秣陵一城,對付袁耀治下的江東數郡?
甚至主公暴露出自己的目的之後,袁耀還可以與袁術聯絡,兩麵夾擊主公。
若真到了那種局麵,後果不堪設想...”
“究竟是要江東還是要名聲,全憑主公決定。”
孫策緊咬牙關,雙拳緊握。
身逢亂世,一個好的名聲乃是人的立身之本。
呂布頂著一個三姓家奴的名聲,便遭受天下諸侯與士族唾棄,想招攬人才都困難。
袁紹、袁術兄弟頂著四世三公的名聲,便有無數世家豪族歸附,實力空前強大。
袁耀有著‘小孟嚐’的名聲,一路上招攬了不知多少英雄豪傑,甚至沒經過太激烈的戰鬥,就奪取了會稽、豫章等州郡。
這樣的好名聲,孫策自然也想要。
他在討伐劉繇的戰鬥中一直身先士卒、所向無前。
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江東小霸王’的名號,讓麾下的謀臣武將派人傳播。
這個名號才剛剛有點起色,自己就要做出背信棄義之事嗎?
如果真用了呂範的計策,即便能成功,自己‘江東小霸王’的名號怕是也無法繼續傳揚了。
畢竟現在袁術還是他孫策的主公,袁耀也算是孫策的少主。
鑒於自己欺騙主公之子、誆騙江東、背信棄義勒索主公等行為,世人很可能會給自己一個‘江東鼠輩’的名號。
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要是被人稱為鼠輩,孫策實在是不甘心。
可若是放棄入主江東的機會,孫策更加不甘心。
自己等了這麽多年,等的就是這麽一個機會。
難道當真要為了名聲放棄?
像袁耀所說那般,一輩子對袁氏俯首稱臣?
想到袁耀那張玩世不恭的臉,孫策瞬間血氣上湧。
不!
江東決不能交給袁耀!
憑什麽所有好東西都是袁耀的,我孫伯符如何努力都比不上他?!
我不服!
哪怕被萬人唾罵,我也要拿回我應得的東西!
孫策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道:
“子衡不用說了。
鴻門宴這個計策,確實是好計。
隻要能得江東,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當年項羽擺下鴻門宴宴請劉邦,我也可以擺宴來請袁耀。
隻不過我跟婦人之仁的項羽不同。
袁耀敢來,我定會讓他有來無回!”
“主公英明!”
呂範對孫策拜道:
“史書都是由得勝之人來書寫。
主公擺一場宴就換來江東,千百年後,世人皆會讚頌主公的睿智。”
既然決定用鴻門宴請袁耀入甕,孫策便立即派使者去給袁耀送信。
孫策在信中言辭懇切,先是向袁耀承認錯誤,緊接著又對袁術表忠心。
最後還承諾將秣陵獻給袁耀,隻求袁耀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在營中擺酒,給袁耀賠罪。
袁耀手拿孫策的書信,對眾文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