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抗黃巾之事商議妥當,眾文武陸續散去。
喬蕤心事重重的找上袁耀,對袁耀道:
“公子啊,老夫的統兵之能,與陳蘭、雷薄一般無二。
他們打不贏黃巾,老夫也沒有取勝的把握。”
袁耀心道自己這個便宜嶽父,倒是個老實人。
還沒開打,就跟自己交了底。
袁耀轉頭對喬蕤笑道:
“嶽父不必妄自菲薄,你就是千年難遇的統兵奇才。
隻要你率軍去攻黃巾,我保你旗開得勝。
我派給你一名軍師和兩名猛將,你隻要聽軍師之言行事就可以了。”
聽袁耀這麽說,喬蕤算是明白了。
原來袁耀並不是讓自己統兵,隻是給自己一個名頭。
真正動手的人,還是袁耀麾下的精兵猛將。
就跟打江東的時候差不多。
那就好辦了!
這種套路,自己熟啊!
江東之戰大勝之後,袁術已經給自己加官進爵了。
這次要是討伐黃巾得勝,自己還能升官。
袁耀之所以選上自己,也因為自己是袁耀的嶽父,是他的人。
說來說去,自己還是沾了兩個女兒的光。
喬蕤當即對袁耀拜道:
“老夫多謝公子提攜。”
袁耀笑著應道:
“都是自家人,嶽父不必見外。
我不幫你,還能幫誰呢?
假以時日,嶽父必能成為淮南第一名將!”
袁術給袁耀的五萬精兵,被袁耀欣然笑納了。
照這個趨勢下去,老爹骷髏王的家底,早晚得被自己掏空。
不過這些士卒跟袁耀麾下精兵比起來,實在是戰力堪憂。
他們軍紀廢弛、疏於訓練,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袁耀想要讓這些人成為可戰之兵,還得用老套路。
先把這五萬兵的軍官全換一遍,換成白毦精兵的士卒。
而後再嚴明軍法,操練士卒。
過上兩個月,這五萬士卒就有一戰之力了。
袁耀將王朗派給喬蕤當軍師,又把廖化、馬忠二將派到了喬蕤麾下。
他也不用喬蕤跟黃巾軍打硬仗,做做樣子就可以了。
自從張寧擊敗陳蘭、雷薄之後,黃巾軍聲勢大漲,又收攏了不少流寇賊匪。
他們在九公山附近,劫掠世家豪族的莊園。
直到喬蕤率軍趕到,才有所收斂。
雙方試探性的對戰了兩場,喬蕤感覺張寧極為棘手,便與王朗商議退敵之策。
王朗撫須笑道:
“喬公不必憂慮。
黃巾賊雖然來勢洶洶,可老夫自有退敵之策。”
喬蕤問道:
“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在下不用動一兵一卒,隻需一席話語,便可讓黃巾賊寇退回九公山。”
喬蕤聽得直發懵,說道:
“這怎麽可能呢?
黃巾乃頑逆之賊,先生怎麽可能說動他們?”
“哈哈...喬公拭目以待便是。”
袁耀已經跟張寧約定好了,黃巾軍真正發力的時間是明年。
現在暫時在九公山蟄伏便可。
王朗來到陣前,就是袁耀給張寧的退兵信號。
翌日,兩軍對陣。
王朗跨馬提刀,來到陣前,邀張寧出來敘話。
喬蕤盯著王朗,想看看他能說出什麽道理來。
哪知王朗對著張寧說了一通屁話,無非就是‘罷兵休戰,寨安民樂,豈不美哉’等廢話。
這要能說退賊兵,才有鬼了。
喬蕤甚至做好準備,要跟黃巾軍大戰一場。
哪知張寧卻對王朗一抱拳,說道:
“先生言之有理,張寧受教了。
我太平道起事之期,乃丁醜年,非丙子年。
最近我軍物資已收集足夠,便賣先生一個麵子。
眾將聽令,回九公山!”
喬蕤心事重重的找上袁耀,對袁耀道:
“公子啊,老夫的統兵之能,與陳蘭、雷薄一般無二。
他們打不贏黃巾,老夫也沒有取勝的把握。”
袁耀心道自己這個便宜嶽父,倒是個老實人。
還沒開打,就跟自己交了底。
袁耀轉頭對喬蕤笑道:
“嶽父不必妄自菲薄,你就是千年難遇的統兵奇才。
隻要你率軍去攻黃巾,我保你旗開得勝。
我派給你一名軍師和兩名猛將,你隻要聽軍師之言行事就可以了。”
聽袁耀這麽說,喬蕤算是明白了。
原來袁耀並不是讓自己統兵,隻是給自己一個名頭。
真正動手的人,還是袁耀麾下的精兵猛將。
就跟打江東的時候差不多。
那就好辦了!
這種套路,自己熟啊!
江東之戰大勝之後,袁術已經給自己加官進爵了。
這次要是討伐黃巾得勝,自己還能升官。
袁耀之所以選上自己,也因為自己是袁耀的嶽父,是他的人。
說來說去,自己還是沾了兩個女兒的光。
喬蕤當即對袁耀拜道:
“老夫多謝公子提攜。”
袁耀笑著應道:
“都是自家人,嶽父不必見外。
我不幫你,還能幫誰呢?
假以時日,嶽父必能成為淮南第一名將!”
袁術給袁耀的五萬精兵,被袁耀欣然笑納了。
照這個趨勢下去,老爹骷髏王的家底,早晚得被自己掏空。
不過這些士卒跟袁耀麾下精兵比起來,實在是戰力堪憂。
他們軍紀廢弛、疏於訓練,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袁耀想要讓這些人成為可戰之兵,還得用老套路。
先把這五萬兵的軍官全換一遍,換成白毦精兵的士卒。
而後再嚴明軍法,操練士卒。
過上兩個月,這五萬士卒就有一戰之力了。
袁耀將王朗派給喬蕤當軍師,又把廖化、馬忠二將派到了喬蕤麾下。
他也不用喬蕤跟黃巾軍打硬仗,做做樣子就可以了。
自從張寧擊敗陳蘭、雷薄之後,黃巾軍聲勢大漲,又收攏了不少流寇賊匪。
他們在九公山附近,劫掠世家豪族的莊園。
直到喬蕤率軍趕到,才有所收斂。
雙方試探性的對戰了兩場,喬蕤感覺張寧極為棘手,便與王朗商議退敵之策。
王朗撫須笑道:
“喬公不必憂慮。
黃巾賊雖然來勢洶洶,可老夫自有退敵之策。”
喬蕤問道:
“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在下不用動一兵一卒,隻需一席話語,便可讓黃巾賊寇退回九公山。”
喬蕤聽得直發懵,說道:
“這怎麽可能呢?
黃巾乃頑逆之賊,先生怎麽可能說動他們?”
“哈哈...喬公拭目以待便是。”
袁耀已經跟張寧約定好了,黃巾軍真正發力的時間是明年。
現在暫時在九公山蟄伏便可。
王朗來到陣前,就是袁耀給張寧的退兵信號。
翌日,兩軍對陣。
王朗跨馬提刀,來到陣前,邀張寧出來敘話。
喬蕤盯著王朗,想看看他能說出什麽道理來。
哪知王朗對著張寧說了一通屁話,無非就是‘罷兵休戰,寨安民樂,豈不美哉’等廢話。
這要能說退賊兵,才有鬼了。
喬蕤甚至做好準備,要跟黃巾軍大戰一場。
哪知張寧卻對王朗一抱拳,說道:
“先生言之有理,張寧受教了。
我太平道起事之期,乃丁醜年,非丙子年。
最近我軍物資已收集足夠,便賣先生一個麵子。
眾將聽令,回九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