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謹遵大王之命!”
袁術麾下有兩員大將,最得袁術喜愛。
第一個是劉勳,被袁術倚為廬江太守。
袁耀進駐廬江時,已經把劉勳給弄死了。
另外一名大將,便是張勳。
袁耀聽聞袁術以張勳為主帥,心中暗道不好。
讓張勳統帥大軍,壽春恐怕難保。
這並不是說張勳是草包,按袁耀對張勳的了解,張勳這個人統兵能力還行。
袁術麾下的將軍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大多出身於世家豪門,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皆有涉獵。
就比如張勳、喬蕤這些人,從小學習兵法,都知道如何統兵。
然而他們的能力,也就隻限於知曉如何統兵了。
在袁耀看來,這些武將有才華,可惜卻是庸才。
懂武藝,卻跟真正的猛將戰不了幾個回合,就得被人家弄死。
懂統兵,但是卻無法跟良將相提並論。
要是讓張勳去剿匪,跟尋常武將交鋒,倒也無所謂。
可這次張勳的對手是曹操啊!
是陰險狡詐,用兵如神的魏武帝曹孟德!
麵對曹操這般強敵,麾下良臣猛將無數的袁耀都感覺壓力十分巨大。
更不要說張勳這般庸才了。
袁耀連忙踏上殿前,對袁術施禮道:
“父王,孩兒請戰!
曹操舉大軍來襲,孩兒願率精兵猛將禦敵,為父王擊退曹賊!”
兒子願意為自己分憂,袁術很高興。
可曹操來襲,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真讓兒子領軍,袁術還有點不放心。
袁術語重心長的對袁耀說道:
“景耀啊,此次大戰非比尋常。
那曹孟德久經沙場、能征慣戰。
你太年輕了,為父怕你把握不住。
還是讓張勳當主帥吧,為父派你當副帥,如何?”
袁耀也不明白,骷髏王老爹為什麽鐵了心要讓張勳領兵。
不過能讓自己當副帥也不錯,總比張勳一個人帶兵去送死強多了。
袁耀對袁術道:
“副帥也可,不過兒子有兩個要求,還望父親應允。”
“什麽要求,吾兒說說看。”
“第一個要求,便是兒要監軍之職。
必要的時候,可以否定主帥張勳的決策,還可以有任命將領的權力!”
大王不能帶兵出征,王世子代王監軍,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袁術想都不想,便點頭道:
“可以,本王把佩劍與你,許你監軍之責。
若有將領違反軍紀,犯下大罪,吾兒有先斬後奏之權!”
“謝父王!
這第二個要求,此戰,兒要帶江東精銳出戰。
父親出十萬大軍,兒出十萬大軍,依舊是精兵二十萬。”
“江東軍...”
聽到袁耀的第二個要求,袁術有點遲疑。
雖然袁術看不起曹操,可他對於曹軍的實力還是很認可的。
兒子帶出來的部隊,當真能敵得過曹軍嗎?
袁術麵色凝重道:
“耀兒,此戰關係到我大陳國運,絕不容許有失。
你的江東軍,可不如為父麾下精兵能征慣戰啊。”
袁耀心道你麾下的士卒軍紀廢弛、戰力孱弱,那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指望他們抵禦曹軍,那才是廢了。
袁耀堅定道:
“父王,兒麾下的將士們曆經大小戰役無數,堪稱精銳!
兒有信心帶著他們擋住曹操的進攻。
更何況,我大陳還有九公山黃巾在。
若是黃巾賊寇下山突襲,我大陳該如何抵擋?
父親當留下十萬將士,由喬蕤將軍統領,以防黃巾賊寇。”
“嗯...吾兒言之有理。
好,我兒這一條要求,孤也允了。
孤對你的要求隻有一個,擊退曹賊,打出我大陳的威風!”
袁術麾下有兩員大將,最得袁術喜愛。
第一個是劉勳,被袁術倚為廬江太守。
袁耀進駐廬江時,已經把劉勳給弄死了。
另外一名大將,便是張勳。
袁耀聽聞袁術以張勳為主帥,心中暗道不好。
讓張勳統帥大軍,壽春恐怕難保。
這並不是說張勳是草包,按袁耀對張勳的了解,張勳這個人統兵能力還行。
袁術麾下的將軍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大多出身於世家豪門,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皆有涉獵。
就比如張勳、喬蕤這些人,從小學習兵法,都知道如何統兵。
然而他們的能力,也就隻限於知曉如何統兵了。
在袁耀看來,這些武將有才華,可惜卻是庸才。
懂武藝,卻跟真正的猛將戰不了幾個回合,就得被人家弄死。
懂統兵,但是卻無法跟良將相提並論。
要是讓張勳去剿匪,跟尋常武將交鋒,倒也無所謂。
可這次張勳的對手是曹操啊!
是陰險狡詐,用兵如神的魏武帝曹孟德!
麵對曹操這般強敵,麾下良臣猛將無數的袁耀都感覺壓力十分巨大。
更不要說張勳這般庸才了。
袁耀連忙踏上殿前,對袁術施禮道:
“父王,孩兒請戰!
曹操舉大軍來襲,孩兒願率精兵猛將禦敵,為父王擊退曹賊!”
兒子願意為自己分憂,袁術很高興。
可曹操來襲,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真讓兒子領軍,袁術還有點不放心。
袁術語重心長的對袁耀說道:
“景耀啊,此次大戰非比尋常。
那曹孟德久經沙場、能征慣戰。
你太年輕了,為父怕你把握不住。
還是讓張勳當主帥吧,為父派你當副帥,如何?”
袁耀也不明白,骷髏王老爹為什麽鐵了心要讓張勳領兵。
不過能讓自己當副帥也不錯,總比張勳一個人帶兵去送死強多了。
袁耀對袁術道:
“副帥也可,不過兒子有兩個要求,還望父親應允。”
“什麽要求,吾兒說說看。”
“第一個要求,便是兒要監軍之職。
必要的時候,可以否定主帥張勳的決策,還可以有任命將領的權力!”
大王不能帶兵出征,王世子代王監軍,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袁術想都不想,便點頭道:
“可以,本王把佩劍與你,許你監軍之責。
若有將領違反軍紀,犯下大罪,吾兒有先斬後奏之權!”
“謝父王!
這第二個要求,此戰,兒要帶江東精銳出戰。
父親出十萬大軍,兒出十萬大軍,依舊是精兵二十萬。”
“江東軍...”
聽到袁耀的第二個要求,袁術有點遲疑。
雖然袁術看不起曹操,可他對於曹軍的實力還是很認可的。
兒子帶出來的部隊,當真能敵得過曹軍嗎?
袁術麵色凝重道:
“耀兒,此戰關係到我大陳國運,絕不容許有失。
你的江東軍,可不如為父麾下精兵能征慣戰啊。”
袁耀心道你麾下的士卒軍紀廢弛、戰力孱弱,那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指望他們抵禦曹軍,那才是廢了。
袁耀堅定道:
“父王,兒麾下的將士們曆經大小戰役無數,堪稱精銳!
兒有信心帶著他們擋住曹操的進攻。
更何況,我大陳還有九公山黃巾在。
若是黃巾賊寇下山突襲,我大陳該如何抵擋?
父親當留下十萬將士,由喬蕤將軍統領,以防黃巾賊寇。”
“嗯...吾兒言之有理。
好,我兒這一條要求,孤也允了。
孤對你的要求隻有一個,擊退曹賊,打出我大陳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