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去告訴士燮,就說我孫伯符,同意認他為義父。”
“臣遵命。”
......
河北,鄴城。
袁紹收到袁耀得勝的戰報,也十分驚訝。
“沒想到孟德竟然敗在袁耀手上了。
我這個侄子,還真是能打啊。”
袁紹之子袁尚高聲道:
“父親,袁耀之所以能戰勝曹操,並不是袁耀很強,是因為曹操太弱了!
父親要是給兒子十萬大軍,兒也能擊潰曹賊。
為父親攻下許都,一統中原!”
袁譚聽袁尚請戰,也不甘落後,高聲道:
“父親,兒亦請戰!
定為父親蕩平曹賊!”
“哈哈哈,好了好了...”
袁紹抬了抬手,對兩個兒子說道:
“吾兒皆為大將之才,為父早就知曉。
等為父攻曹的時候,定然用你們二人為先鋒。”
謀臣郭圖撚著胡須對袁紹勸道:
“主公,曹操攻打淮南失利,可見大漢朝廷已是外強中幹,衰弱到了極點。
既然袁術能稱王,那主公何不也稱王?
稱王之後,我河北自成一國,就再也不用受製於許都天子了。”
袁紹聞言心頭一動,郭圖的話有道理啊!
自己如果稱帝,容易成為天下諸侯的眾矢之的。
稱王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袁術稱王之後,屁事沒有,隻有曹操率軍征伐了一番。
最後還沒打過袁術,灰溜溜的逃回了許都。
曹操連袁術都打不過,還能是自己的對手?
這樣看來自己稱王,也沒有任何問題。
袁紹剛要同意郭圖的意見,沮授便起身對袁紹施禮道:
“主公,現在還不是您稱王的最佳時機。
幽州公孫瓚,一直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雖然界橋一戰,主公擊潰了公孫瓚的王牌部隊白馬義從。
可那白馬義從尚有千餘騎存在,公孫瓚麾下依舊有十萬大軍,不可小覷。”
“如果主公稱王,曹操率大軍來伐,與公孫瓚兩路夾擊我軍,則河北危矣。
以臣之見,主公不若先伐公孫瓚。
將公孫瓚徹底滅掉、一統河北四州之後,再稱王不遲。”
袁紹點點頭,說道:
“嗯...公與之言,深得我心。”
公孫瓚一直是袁紹心中的一根刺。
當年戰無不勝的白馬將軍,實力最強之時,可是一直在壓著袁紹打。
不把這根刺拔出,袁紹就算稱王,也不會安心。
謀臣審配對袁紹道:
“主公,我軍與公孫瓚鏖戰多年,將士們都已疲憊了。
不如讓將士們暫且養精蓄銳,待明年春暖花開之時,興大軍討伐公孫瓚。
一戰而定乾坤!”
袁紹對眾人道:
“好,就如此行事。”
......
曹操損兵折將,敗歸許都,命劉關張三兄弟守沛國,提防呂布。
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去救援曹洪,迎戰張繡。
賈詡得知曹操援兵到了,直接讓張繡率軍退走。
曹操這一拳,就好像打在了棉花上,讓他心中怒火無處發泄。
“張繡賊子,竟然如此欺辱於我!
吾必滅之!
他不是退了嗎?
那孤就親自提兵去打宛城。
不取張繡首級,誓不罷休!”
“主公,不可。”
見曹操要再次親征張繡,謀臣荀彧出言阻止道:
“如今我軍與偽陳鏖戰一場,將士們疲憊厭戰不說,糧草也跟不上大軍的消耗了。
主公想要征討張繡,應該多積累些糧草。
讓大軍養足元氣,再攻張繡不遲。”
荀彧就是曹操的蕭何,曹軍的軍需用度,皆由荀彧掌控。
荀彧說這場仗不該打,曹操也不會一意孤行。
曹操冷哼一聲道:
“也罷,那就讓張繡賊子再苟延殘喘幾日。
待明年糧草足備,我非親自宰了他!”
曹操拿張繡沒有辦法,也隻好回到府中,將自己的一腔怒火都用在鄒氏身上。
宛城一戰,曹操損失不小,鄒氏或許是他唯一的收獲了。
與憋屈的曹操不同,袁耀已然帶著自己的好嶽父呂布回到金陵,好生款待呂布。
進入金陵城後,呂布對眼前寬廣的道路和兩側繁華的商業街十分震驚。
金陵城的街道,可容納八輛馬車並行,十分寬闊整潔。
城內的商鋪,也全都是二層或三層的小樓。
這些小樓白牆青瓦,飛簷戧角,修築得十分雅致漂亮。
路上百姓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呂布覺得即便是當初的洛陽城,也不及眼前金陵繁華。
“臣遵命。”
......
河北,鄴城。
袁紹收到袁耀得勝的戰報,也十分驚訝。
“沒想到孟德竟然敗在袁耀手上了。
我這個侄子,還真是能打啊。”
袁紹之子袁尚高聲道:
“父親,袁耀之所以能戰勝曹操,並不是袁耀很強,是因為曹操太弱了!
父親要是給兒子十萬大軍,兒也能擊潰曹賊。
為父親攻下許都,一統中原!”
袁譚聽袁尚請戰,也不甘落後,高聲道:
“父親,兒亦請戰!
定為父親蕩平曹賊!”
“哈哈哈,好了好了...”
袁紹抬了抬手,對兩個兒子說道:
“吾兒皆為大將之才,為父早就知曉。
等為父攻曹的時候,定然用你們二人為先鋒。”
謀臣郭圖撚著胡須對袁紹勸道:
“主公,曹操攻打淮南失利,可見大漢朝廷已是外強中幹,衰弱到了極點。
既然袁術能稱王,那主公何不也稱王?
稱王之後,我河北自成一國,就再也不用受製於許都天子了。”
袁紹聞言心頭一動,郭圖的話有道理啊!
自己如果稱帝,容易成為天下諸侯的眾矢之的。
稱王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袁術稱王之後,屁事沒有,隻有曹操率軍征伐了一番。
最後還沒打過袁術,灰溜溜的逃回了許都。
曹操連袁術都打不過,還能是自己的對手?
這樣看來自己稱王,也沒有任何問題。
袁紹剛要同意郭圖的意見,沮授便起身對袁紹施禮道:
“主公,現在還不是您稱王的最佳時機。
幽州公孫瓚,一直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雖然界橋一戰,主公擊潰了公孫瓚的王牌部隊白馬義從。
可那白馬義從尚有千餘騎存在,公孫瓚麾下依舊有十萬大軍,不可小覷。”
“如果主公稱王,曹操率大軍來伐,與公孫瓚兩路夾擊我軍,則河北危矣。
以臣之見,主公不若先伐公孫瓚。
將公孫瓚徹底滅掉、一統河北四州之後,再稱王不遲。”
袁紹點點頭,說道:
“嗯...公與之言,深得我心。”
公孫瓚一直是袁紹心中的一根刺。
當年戰無不勝的白馬將軍,實力最強之時,可是一直在壓著袁紹打。
不把這根刺拔出,袁紹就算稱王,也不會安心。
謀臣審配對袁紹道:
“主公,我軍與公孫瓚鏖戰多年,將士們都已疲憊了。
不如讓將士們暫且養精蓄銳,待明年春暖花開之時,興大軍討伐公孫瓚。
一戰而定乾坤!”
袁紹對眾人道:
“好,就如此行事。”
......
曹操損兵折將,敗歸許都,命劉關張三兄弟守沛國,提防呂布。
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去救援曹洪,迎戰張繡。
賈詡得知曹操援兵到了,直接讓張繡率軍退走。
曹操這一拳,就好像打在了棉花上,讓他心中怒火無處發泄。
“張繡賊子,竟然如此欺辱於我!
吾必滅之!
他不是退了嗎?
那孤就親自提兵去打宛城。
不取張繡首級,誓不罷休!”
“主公,不可。”
見曹操要再次親征張繡,謀臣荀彧出言阻止道:
“如今我軍與偽陳鏖戰一場,將士們疲憊厭戰不說,糧草也跟不上大軍的消耗了。
主公想要征討張繡,應該多積累些糧草。
讓大軍養足元氣,再攻張繡不遲。”
荀彧就是曹操的蕭何,曹軍的軍需用度,皆由荀彧掌控。
荀彧說這場仗不該打,曹操也不會一意孤行。
曹操冷哼一聲道:
“也罷,那就讓張繡賊子再苟延殘喘幾日。
待明年糧草足備,我非親自宰了他!”
曹操拿張繡沒有辦法,也隻好回到府中,將自己的一腔怒火都用在鄒氏身上。
宛城一戰,曹操損失不小,鄒氏或許是他唯一的收獲了。
與憋屈的曹操不同,袁耀已然帶著自己的好嶽父呂布回到金陵,好生款待呂布。
進入金陵城後,呂布對眼前寬廣的道路和兩側繁華的商業街十分震驚。
金陵城的街道,可容納八輛馬車並行,十分寬闊整潔。
城內的商鋪,也全都是二層或三層的小樓。
這些小樓白牆青瓦,飛簷戧角,修築得十分雅致漂亮。
路上百姓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呂布覺得即便是當初的洛陽城,也不及眼前金陵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