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諜報組織,自然是好事。
掌管聚源商會的魯肅對袁耀問道:
“不知主公要建立的諜報組織,是什麽形式?”
袁耀對眾人道:
“我要創建的新組織,一個名為錦衣衛,另一個名為烏衣衛。
錦衣衛有偵查、監督、逮捕、收集情報之職責。
烏衣衛有潛伏、護送機密情報、聯絡、惑敵、散謠之職。
兩個機構的成員,主要由實力高強的武者組成。
除了上述的職能之外,還有協助大軍作戰、保護重要人物、暗殺敵軍首腦,破壞敵軍諜報係統的職責。”
這兩個機構的成員,由我直接統禦,隻對我一人負責。
眾文武屏息凝神,聽袁耀為他們講述,即將創建起來的兩個諜報組織。
從袁耀言語之中,他們就能聽出來,這兩個組織建立起來之後,其實力必然十分強大,權力也會很大。
會成為袁耀製衡外敵、監管內部的兩柄利刃。
錦衣衛和烏衣衛的區別,袁耀的臣子們也大概知曉。
這兩個組織乃是陰陽相合,奇正相生的存在。
錦衣衛在明,震懾諸侯與世家豪族。
烏衣衛在暗,專門解決一些機密之事。
兩者相互配合,遠勝於其他諸侯麾下的情報組織。
袁耀繼續道:
“錦衣衛和烏衣衛,各設統領一名,副統領兩名,協助我管理整個組織。
統領和副統領,隻執行我的命令。
錦衣衛統領,便由李儒先生來擔任。
副統領為童飛、陳到。
烏衣衛統領,暫定為賈詡。
副統領為太史慈、甘寧。”
“除了統領和副統領之外,錦衣衛和烏衣衛還有鎮撫使、千戶等官職。
具體人選為何人,便由我與幾位統領、副統領商議決定。”
錦衣衛、烏衣衛的組織結構,就是袁耀根據上一世錦衣衛的結構魔改而來。
在袁耀上一世,負責統禦錦衣衛的官職名為指揮使,指揮使副手名為指揮同知。
在指揮同知之下,還有指揮僉事等冗雜的各種官職。
袁耀覺得指揮使、指揮同知這樣的名稱太拗口了,直接改為統領、副統領。
這樣更方便自己麾下的文武們理解。
袁耀選擇統領、副統領的方案,麾下文武們也看懂了。
那就是一個謀臣為統領,搭配兩個強力的武將當副手。
文臣武將們各有各的官職,錦衣衛、烏衣衛統領之職,對他們來說隻是兼領。
袁耀選拔出來的諸位統領,眾人也比較認可。
這些人都是袁耀麾下的頂級人才,放眼天下,能勝過他們的人也不多。
隻是有一個人,讓袁耀麾下的張昭、蔣幹、王朗等文臣有些疑惑。
這個人就是賈詡。
李儒自投效袁耀之後奇計百出,為袁耀屢立奇功。
他當錦衣衛統領,眾人心服。
童飛、陳到、太史慈、甘寧等將更不必說,全都是武藝絕頂的超級強者。
也唯有這樣的強者,才能把錦衣衛和烏衣衛撐起來。
可賈詡剛剛投效袁耀,為何他能當烏衣衛指揮使?
論資曆,袁耀麾下周瑜、徐庶、劉曄、魯肅、張昭、張紘、步騭、蔣幹、王朗、顧雍等人,都比賈詡跟隨袁耀的時間更長。
烏衣衛,不應該交給主公最為信任的臣子嗎?
當然了,周瑜專職統領水軍、徐庶專司訓練士卒布陣破陣、劉曄專門幫袁耀研究機械、戰甲與一些新奇武器。
魯肅負責掌管聚源商會。
他們幾人責任重大,無法分心掌管烏衣衛。
可還有張昭、張紘、蔣幹、王朗等奇才啊。
讓他們來掌管烏衣衛,不會更勝賈詡一籌嗎?
不過既然主公已經決定讓賈詡來當烏衣衛統領,眾人也不會質疑。
主公選人的眼光,從來都沒有錯過。
周瑜對袁耀道:
“主公既然組建了錦衣衛和烏衣衛,就需要找一大批高手充實這兩個組織。
江東水軍有很多武藝高強的什長、伍長。
主公或可從他們之中選拔一些人才。”
袁耀搖了搖頭,說道:
“水軍乃是我大陳根基,豈能輕易抽調江東水軍的基層軍官?
還有騎兵、步兵也是一樣,大陳精銳來之不易,不可隨意抽調人才。
至於武藝高強的武者,我自有辦法招攬。”
說到這,袁耀停頓片刻,對周瑜道:
“公瑾,你若能猜出是何方法,招攬武者的任務就交給你來辦了。”
周瑜略一思索,說道:
“主公之前曾在淮南舉辦過一場武道大會,收攬了數百武藝高強的強者。
莫非這次招攬武者,是要再辦一場淮南第一武道大會?”
袁耀笑道:
“公瑾所言不差。
不過我這次要辦的武道大會,不再是淮南第一武道大會了。
我將它命名為...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
掌管聚源商會的魯肅對袁耀問道:
“不知主公要建立的諜報組織,是什麽形式?”
袁耀對眾人道:
“我要創建的新組織,一個名為錦衣衛,另一個名為烏衣衛。
錦衣衛有偵查、監督、逮捕、收集情報之職責。
烏衣衛有潛伏、護送機密情報、聯絡、惑敵、散謠之職。
兩個機構的成員,主要由實力高強的武者組成。
除了上述的職能之外,還有協助大軍作戰、保護重要人物、暗殺敵軍首腦,破壞敵軍諜報係統的職責。”
這兩個機構的成員,由我直接統禦,隻對我一人負責。
眾文武屏息凝神,聽袁耀為他們講述,即將創建起來的兩個諜報組織。
從袁耀言語之中,他們就能聽出來,這兩個組織建立起來之後,其實力必然十分強大,權力也會很大。
會成為袁耀製衡外敵、監管內部的兩柄利刃。
錦衣衛和烏衣衛的區別,袁耀的臣子們也大概知曉。
這兩個組織乃是陰陽相合,奇正相生的存在。
錦衣衛在明,震懾諸侯與世家豪族。
烏衣衛在暗,專門解決一些機密之事。
兩者相互配合,遠勝於其他諸侯麾下的情報組織。
袁耀繼續道:
“錦衣衛和烏衣衛,各設統領一名,副統領兩名,協助我管理整個組織。
統領和副統領,隻執行我的命令。
錦衣衛統領,便由李儒先生來擔任。
副統領為童飛、陳到。
烏衣衛統領,暫定為賈詡。
副統領為太史慈、甘寧。”
“除了統領和副統領之外,錦衣衛和烏衣衛還有鎮撫使、千戶等官職。
具體人選為何人,便由我與幾位統領、副統領商議決定。”
錦衣衛、烏衣衛的組織結構,就是袁耀根據上一世錦衣衛的結構魔改而來。
在袁耀上一世,負責統禦錦衣衛的官職名為指揮使,指揮使副手名為指揮同知。
在指揮同知之下,還有指揮僉事等冗雜的各種官職。
袁耀覺得指揮使、指揮同知這樣的名稱太拗口了,直接改為統領、副統領。
這樣更方便自己麾下的文武們理解。
袁耀選擇統領、副統領的方案,麾下文武們也看懂了。
那就是一個謀臣為統領,搭配兩個強力的武將當副手。
文臣武將們各有各的官職,錦衣衛、烏衣衛統領之職,對他們來說隻是兼領。
袁耀選拔出來的諸位統領,眾人也比較認可。
這些人都是袁耀麾下的頂級人才,放眼天下,能勝過他們的人也不多。
隻是有一個人,讓袁耀麾下的張昭、蔣幹、王朗等文臣有些疑惑。
這個人就是賈詡。
李儒自投效袁耀之後奇計百出,為袁耀屢立奇功。
他當錦衣衛統領,眾人心服。
童飛、陳到、太史慈、甘寧等將更不必說,全都是武藝絕頂的超級強者。
也唯有這樣的強者,才能把錦衣衛和烏衣衛撐起來。
可賈詡剛剛投效袁耀,為何他能當烏衣衛指揮使?
論資曆,袁耀麾下周瑜、徐庶、劉曄、魯肅、張昭、張紘、步騭、蔣幹、王朗、顧雍等人,都比賈詡跟隨袁耀的時間更長。
烏衣衛,不應該交給主公最為信任的臣子嗎?
當然了,周瑜專職統領水軍、徐庶專司訓練士卒布陣破陣、劉曄專門幫袁耀研究機械、戰甲與一些新奇武器。
魯肅負責掌管聚源商會。
他們幾人責任重大,無法分心掌管烏衣衛。
可還有張昭、張紘、蔣幹、王朗等奇才啊。
讓他們來掌管烏衣衛,不會更勝賈詡一籌嗎?
不過既然主公已經決定讓賈詡來當烏衣衛統領,眾人也不會質疑。
主公選人的眼光,從來都沒有錯過。
周瑜對袁耀道:
“主公既然組建了錦衣衛和烏衣衛,就需要找一大批高手充實這兩個組織。
江東水軍有很多武藝高強的什長、伍長。
主公或可從他們之中選拔一些人才。”
袁耀搖了搖頭,說道:
“水軍乃是我大陳根基,豈能輕易抽調江東水軍的基層軍官?
還有騎兵、步兵也是一樣,大陳精銳來之不易,不可隨意抽調人才。
至於武藝高強的武者,我自有辦法招攬。”
說到這,袁耀停頓片刻,對周瑜道:
“公瑾,你若能猜出是何方法,招攬武者的任務就交給你來辦了。”
周瑜略一思索,說道:
“主公之前曾在淮南舉辦過一場武道大會,收攬了數百武藝高強的強者。
莫非這次招攬武者,是要再辦一場淮南第一武道大會?”
袁耀笑道:
“公瑾所言不差。
不過我這次要辦的武道大會,不再是淮南第一武道大會了。
我將它命名為...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