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輩願學!”
“好…那你看仔細了。”
童淵抄起木棍,對嚴敬傳授攔拿紮的要領。
岑壁等人在旁觀看,覺得童淵教的槍術就是尋常的基礎槍術。
這槍術,與初學槍法的小兒所練的槍術,沒什麽區別。
這一招,他們麾下的長槍兵也每天都在練,沒什麽卵用。
而嚴敬卻看得極為認真,眼中時不時有精芒閃過。
童淵傳授過槍術之後,收棍而立,對嚴敬問道:
“你學會了沒有?”
嚴敬認真道:
“雖不能完全領悟前輩的槍術,可至少記下了六成。”
“六成…嗯,倒也不錯了。
有天賦,孺子可教。”
童淵對嚴敬道:
“這攔拿紮,待你回去之後,每天早晚各練習三百次。”
“晚輩明白。
多謝前輩教誨!”
嚴敬覺得童淵傳授自己的這招攔拿紮,實在太過珍貴了。
雖然是一招基礎武技,卻讓自己對槍術的理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他的槍術是錯的,從一開始就錯了!
按照錯誤的方法去練槍,一輩子也隻能是中庸之將。
童淵讓嚴敬每天早晚練習三百次,可嚴敬心中卻暗暗發誓,每天必須早晚各練習千次!
自己就算不能成為天下絕頂的猛將,也不能如現在這般,當一個庸碌之輩!
數日後,眾人進入北海郡。
袁譚也緊隨童飛一行,來到了北海,在北海紮下營寨。
眼見童飛等人距離北海邊境越來越近,袁譚心中暗自焦急。
他的四員猛將萬萬不能出事,該找誰去將四將索要回來?
自己親自去?
袁譚可沒有這個膽量。
袁譚坐於中軍大帳,對麾下眾將道:
“吾與敵軍有約在先,到了北海,他們就放人。
現在他們都要離開北海了,我必須得將嚴將軍他們接回來。
你們誰願替我走這一遭啊?”
一眾武將皆是大眼瞪小眼,默不作聲。
岑壁四人,乃是河北宿將。
是被袁紹親自派到青州來,輔佐袁譚的猛將,也是袁譚麾下的最強猛將。
連他們四個都被敵軍生擒了,自己上不也是送菜?
那敵將童飛他們也見過了,就是個喜怒無常、一言不合就殺人的莽夫。
天知道童飛是否願意信守承諾,放了嚴敬等人。
如果童飛放人還好說,萬一他不放人呢?
萬一童飛就是個不守規矩又嗜殺之人,把岑壁四將宰了,以報袁譚攔路之仇…
自己撞上去,豈不是給童飛多送一個人頭?
總之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帶回嚴敬等人沒什麽功勞,若是帶不回來人,自己還得把命搭上。
見眾將都不說話,袁譚高聲道:
“都不敢去嗎?
莫非除了岑壁、汪昭、彭安、嚴敬之外,本公子麾下連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了?
誰敢去把岑將軍等人接回來,以後便是我的心腹!
我會賜其百金,封其為親衛大將!
有沒有人敢去?”
重賞之下,諸將依舊沉默不語。
平日有好事,都輪不到他們。
現在袁譚許下如此重利,這好處是白撿的嗎?
他們越發覺得,去接岑壁四將是一件極度危險之事。
袁譚左等右等,不見有人請命,心中失望透頂。
他剛要發怒,突然見到營帳末尾處有一人起身大喝道:
“公子,小人願往!”
袁譚這帳中有很多武將,就跟開大會一樣。
坐得越靠後的人,官職越低。
像末座之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底層軍官,袁譚根本不認識。
之所以讓這些底層軍吏進帳,也隻是讓這些人旁聽,知道自家大軍要如何行動。
“好…那你看仔細了。”
童淵抄起木棍,對嚴敬傳授攔拿紮的要領。
岑壁等人在旁觀看,覺得童淵教的槍術就是尋常的基礎槍術。
這槍術,與初學槍法的小兒所練的槍術,沒什麽區別。
這一招,他們麾下的長槍兵也每天都在練,沒什麽卵用。
而嚴敬卻看得極為認真,眼中時不時有精芒閃過。
童淵傳授過槍術之後,收棍而立,對嚴敬問道:
“你學會了沒有?”
嚴敬認真道:
“雖不能完全領悟前輩的槍術,可至少記下了六成。”
“六成…嗯,倒也不錯了。
有天賦,孺子可教。”
童淵對嚴敬道:
“這攔拿紮,待你回去之後,每天早晚各練習三百次。”
“晚輩明白。
多謝前輩教誨!”
嚴敬覺得童淵傳授自己的這招攔拿紮,實在太過珍貴了。
雖然是一招基礎武技,卻讓自己對槍術的理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他的槍術是錯的,從一開始就錯了!
按照錯誤的方法去練槍,一輩子也隻能是中庸之將。
童淵讓嚴敬每天早晚練習三百次,可嚴敬心中卻暗暗發誓,每天必須早晚各練習千次!
自己就算不能成為天下絕頂的猛將,也不能如現在這般,當一個庸碌之輩!
數日後,眾人進入北海郡。
袁譚也緊隨童飛一行,來到了北海,在北海紮下營寨。
眼見童飛等人距離北海邊境越來越近,袁譚心中暗自焦急。
他的四員猛將萬萬不能出事,該找誰去將四將索要回來?
自己親自去?
袁譚可沒有這個膽量。
袁譚坐於中軍大帳,對麾下眾將道:
“吾與敵軍有約在先,到了北海,他們就放人。
現在他們都要離開北海了,我必須得將嚴將軍他們接回來。
你們誰願替我走這一遭啊?”
一眾武將皆是大眼瞪小眼,默不作聲。
岑壁四人,乃是河北宿將。
是被袁紹親自派到青州來,輔佐袁譚的猛將,也是袁譚麾下的最強猛將。
連他們四個都被敵軍生擒了,自己上不也是送菜?
那敵將童飛他們也見過了,就是個喜怒無常、一言不合就殺人的莽夫。
天知道童飛是否願意信守承諾,放了嚴敬等人。
如果童飛放人還好說,萬一他不放人呢?
萬一童飛就是個不守規矩又嗜殺之人,把岑壁四將宰了,以報袁譚攔路之仇…
自己撞上去,豈不是給童飛多送一個人頭?
總之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帶回嚴敬等人沒什麽功勞,若是帶不回來人,自己還得把命搭上。
見眾將都不說話,袁譚高聲道:
“都不敢去嗎?
莫非除了岑壁、汪昭、彭安、嚴敬之外,本公子麾下連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了?
誰敢去把岑將軍等人接回來,以後便是我的心腹!
我會賜其百金,封其為親衛大將!
有沒有人敢去?”
重賞之下,諸將依舊沉默不語。
平日有好事,都輪不到他們。
現在袁譚許下如此重利,這好處是白撿的嗎?
他們越發覺得,去接岑壁四將是一件極度危險之事。
袁譚左等右等,不見有人請命,心中失望透頂。
他剛要發怒,突然見到營帳末尾處有一人起身大喝道:
“公子,小人願往!”
袁譚這帳中有很多武將,就跟開大會一樣。
坐得越靠後的人,官職越低。
像末座之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底層軍官,袁譚根本不認識。
之所以讓這些底層軍吏進帳,也隻是讓這些人旁聽,知道自家大軍要如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