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誌向,究竟是對還是錯?”


    袁耀認真地看著趙雲,說道:


    “劉備劉玄德…


    我覺得他是天下難尋的英雄豪傑。


    劉備此人對兄弟至誠至義,亦是仁愛百姓之主。


    他若能實現心中的誌向,實乃百姓之福。


    但是…


    劉備的起步太慢了,他想要實現心中的夙願,太難了。”


    “吾與劉備一樣仁愛百姓,一樣想救萬民於水火。


    但我們的起步不同,能做到的事也不同。


    我大陳雄踞淮南、揚州之地,兵精糧足,百姓富庶。


    麾下謀臣數百,能征慣戰之將不下千員。”


    “我大陳這等實力…


    天下諸侯之中,唯有袁紹、曹操可堪與我比肩。


    而劉備呢,除了關羽、張飛兩個萬人敵的兄弟之外,他一無所有。


    如今更是寄人籬下,蟄伏在曹操麾下,連自由都沒有。


    恕我直言,就算子龍投奔於他,一身武藝也很難有用武之地。


    子龍跟著劉備顛沛流離,或許到最後還是一場空。”


    “同樣的英雄豪傑,同樣的胸懷大誌。


    因為起點不同,最後能成就的事業也不一樣。”


    袁耀看著趙雲的眼睛,輕聲道:


    “子龍,劉備想要寬幅漢室,太難了。


    就算他最後能成,百姓也要多受數十年的戰亂之苦。


    子龍又於心何忍?


    劉備救不了百姓,我可以。


    你願意跟著我,救萬民於水火,打造出一個比大漢更加強盛的盛世天下嗎?”


    比大漢更加強大的…


    盛世天下?


    袁耀描繪出的未來,趙雲心中十分向往。


    同時他也清楚,袁耀所言皆是實事,沒有絲毫貶低劉備的地方。


    甚至在言語之中,不乏對劉備的欣賞。


    可就如袁耀所說,劉備的起點太低。


    僅憑漢室宗親和仁義的名聲,或許能夠成事,卻不足以拯救天下萬民。


    趙雲之前明知如此,卻依舊要投劉備,是因為他沒得選。


    他也有一顆仁愛之心,必須要投仁義之主,才與自己的理念相符。


    曹操、袁紹、甚至公孫瓚,其實都非趙雲心中明主。


    可袁耀不一樣。


    袁耀與劉備一樣仁愛百姓,大陳百姓的生活,趙雲都看在眼裏。


    放眼天下,就沒有比大陳更加富庶之地。


    也沒有如大陳百姓這般,可以做到衣食無憂、不用為生計發愁的百姓。


    如果天下的百姓,都能如大陳百姓這般安居樂業,那趙雲心中的盛世就真的實現了。


    隻要百姓能過得好,天下是姓劉還是姓袁,又能有何區別?


    想通了這些,趙雲豁然開朗,對袁耀拜道:


    “公子一席話,對雲如醍醐灌頂。


    直到今日雲才明白,我要走的路究竟是什麽!


    公子若是不棄,趙雲願拜公子為主!


    為主公衝鋒陷陣、赴湯蹈火,誓死效忠主公!”


    “子龍,快起來!”


    袁耀心中大喜,連忙將趙雲扶起。


    雖然招攬趙雲的過程稍有曲折,可結果終究是好的。


    而且袁耀心裏也明白,趙雲這樣的忠義之將,認主難,背叛主公更難。


    現在趙雲認自己為主,便終生不會背叛自己。


    是自己絕對可以信任的心腹大將。


    袁耀對趙雲笑道:


    “子龍既然投效於我,我亦不能埋沒了子龍的才華。


    我便封子龍為大陳龍驤將軍,賜府邸一座!


    過些時日,我會打造一支騎兵,交給子龍統禦。”


    趙雲大驚道:


    “雲剛剛投效主公,寸功未立,豈能居此高位?”


    袁耀握著趙雲的手,說道:


    “我相信子龍,必有與此相匹配的才能。


    現在沒有功勞不要緊,將來自有子龍立功之時。”


    “既如此,雲多謝主公厚賜!”


    二人說話間,有親衛向袁耀稟報道:


    “啟稟主公,童飛將軍在外求見。”


    “讓子嘯進來吧。”


    “唯!”


    不多時,童飛被親衛引入院中。


    見袁耀與趙雲這對主臣在喝茶,他先是對袁耀施了一禮,而後問道:


    “主公,我師兄可是同意投效於您了?”


    袁耀微笑頷首道:


    “子龍與我誌向相投,自當共圖大業。”


    “太好了!


    我就知道,子龍師兄一定會投到主公麾下!


    從今以後,我可以一直與師兄並肩作戰了!”


    “子嘯,坐下說話。”


    袁耀對童飛招呼道:


    “子嘯今日來得這麽早,不知是有何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