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圖見袁尚出來說話,心中暗道不好。
他最支持的人,是大公子袁譚。
袁熙也對郭圖表現得十分恭敬,也算是郭圖心目中的備胎之一。
唯有袁尚,被逢紀、審配等河北派係所支持,天生與郭圖等潁川派相對立。
郭圖就算想支持袁尚,也沒有那個機會。
所以他隻能跟袁譚一條道走到黑。
如果最終袁尚上位,郭圖絕對沒好果子吃。
現在河北文武都知道袁紹想稱王,隻是袁紹自詡忠臣,一直等待一個契機。
而河北群臣已經勸進三次了,袁尚這次勸進,是第四次。
按照慣例,三請三辭之後,袁紹很有可能答應。
如果袁紹答應了,那勸進之功豈不都歸袁尚了?
這怎麽行?
勸進之功,絕不可讓袁尚獨享!
郭圖連忙踏步而出,對袁紹拜道:
“主公,大公子和二公子也發來書信,請求主公進位稱王。
三位公子同時請求主公稱王,可見主公稱王,乃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啊!”
郭圖將袁尚勸進之事,混淆成三位公子一同勸進。
袁尚很是不悅地瞟了郭圖一眼。
堂中其他文臣武將們也反應過來了,紛紛對袁紹拜道:
“臣等請求主公順應天意民心,進位為王!”
袁紹見到殿中臣子跪了一片,一起請求自己稱王,心裏這個美啊。
縱觀天下,確實沒有哪路諸侯比自己實力更強了。
袁紹心中雖然得意,可表麵上還是拂袖怒道:
“吾袁氏四世三公,深受皇恩,豈能行此僭越之舉?
此事休要再提!
再有出言勸進者,就給我叉出去!”
聽了袁紹之言,群臣越發確定袁紹有稱王之心。
要不然的話,為何不對勸進之人做任何懲罰,隻是叉出去那麽簡單?
可他們有有些遲疑,都已經三次了啊,莫非自家主公要四請四辭?
眾臣猶豫,袁尚卻義正言辭道:
“袁術僅有淮南、揚州,尚且稱王。
父親雄踞青、幽、並、冀,若是不稱王,豈不是讓世人覺得父親畏懼了袁術?
那我袁家的門生故吏,豈不是都要摒棄父親,而投到袁術的麾下了?”
“為天下大業!
為黎民百姓!
兒袁尚,懇請父親進位稱王!
父親若不稱王,兒就一頭撞死在這堂中!”
袁尚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逢紀心中暗暗讚歎,尚公子說得真好!
雖然這些話都是自己教他的,完全是效仿袁耀當年的行為。
可尚公子能學得這麽像,也不容易。
絕對是可造之材。
袁尚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連正中主位的袁紹,臉上都顯露出了震驚之色。
袁尚見袁紹久久沒有回應,心一橫,徑直向一旁的柱子撞去。
做戲,得做全套。
逢紀先生說了,若自己能以一己之力讓父親袁紹進位稱王,那自己就是父親稱王的第一大功臣!
自己的膽識和氣魄,也會讓父親所賞識。
在父親將來立嗣之時,自己的優勢必然會遠超袁熙、袁譚。
所以就算這次腦袋撞出個包來,撞得頭破血流,自己也要賭!
“顯甫!
顯甫且慢!”
見袁尚當真玩命,袁紹大驚失色。
袁尚是袁紹最喜愛的兒子。
他的容貌,與袁紹年輕時最為相似。
袁紹之所以把袁熙、袁譚都派出去當州牧,唯獨將袁尚留在鄴城,就是想要親自教導袁尚。
讓他明白如何治政、如何治軍、如何製衡文武…
這本就是培養繼承人的手段。
他最支持的人,是大公子袁譚。
袁熙也對郭圖表現得十分恭敬,也算是郭圖心目中的備胎之一。
唯有袁尚,被逢紀、審配等河北派係所支持,天生與郭圖等潁川派相對立。
郭圖就算想支持袁尚,也沒有那個機會。
所以他隻能跟袁譚一條道走到黑。
如果最終袁尚上位,郭圖絕對沒好果子吃。
現在河北文武都知道袁紹想稱王,隻是袁紹自詡忠臣,一直等待一個契機。
而河北群臣已經勸進三次了,袁尚這次勸進,是第四次。
按照慣例,三請三辭之後,袁紹很有可能答應。
如果袁紹答應了,那勸進之功豈不都歸袁尚了?
這怎麽行?
勸進之功,絕不可讓袁尚獨享!
郭圖連忙踏步而出,對袁紹拜道:
“主公,大公子和二公子也發來書信,請求主公進位稱王。
三位公子同時請求主公稱王,可見主公稱王,乃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啊!”
郭圖將袁尚勸進之事,混淆成三位公子一同勸進。
袁尚很是不悅地瞟了郭圖一眼。
堂中其他文臣武將們也反應過來了,紛紛對袁紹拜道:
“臣等請求主公順應天意民心,進位為王!”
袁紹見到殿中臣子跪了一片,一起請求自己稱王,心裏這個美啊。
縱觀天下,確實沒有哪路諸侯比自己實力更強了。
袁紹心中雖然得意,可表麵上還是拂袖怒道:
“吾袁氏四世三公,深受皇恩,豈能行此僭越之舉?
此事休要再提!
再有出言勸進者,就給我叉出去!”
聽了袁紹之言,群臣越發確定袁紹有稱王之心。
要不然的話,為何不對勸進之人做任何懲罰,隻是叉出去那麽簡單?
可他們有有些遲疑,都已經三次了啊,莫非自家主公要四請四辭?
眾臣猶豫,袁尚卻義正言辭道:
“袁術僅有淮南、揚州,尚且稱王。
父親雄踞青、幽、並、冀,若是不稱王,豈不是讓世人覺得父親畏懼了袁術?
那我袁家的門生故吏,豈不是都要摒棄父親,而投到袁術的麾下了?”
“為天下大業!
為黎民百姓!
兒袁尚,懇請父親進位稱王!
父親若不稱王,兒就一頭撞死在這堂中!”
袁尚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逢紀心中暗暗讚歎,尚公子說得真好!
雖然這些話都是自己教他的,完全是效仿袁耀當年的行為。
可尚公子能學得這麽像,也不容易。
絕對是可造之材。
袁尚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連正中主位的袁紹,臉上都顯露出了震驚之色。
袁尚見袁紹久久沒有回應,心一橫,徑直向一旁的柱子撞去。
做戲,得做全套。
逢紀先生說了,若自己能以一己之力讓父親袁紹進位稱王,那自己就是父親稱王的第一大功臣!
自己的膽識和氣魄,也會讓父親所賞識。
在父親將來立嗣之時,自己的優勢必然會遠超袁熙、袁譚。
所以就算這次腦袋撞出個包來,撞得頭破血流,自己也要賭!
“顯甫!
顯甫且慢!”
見袁尚當真玩命,袁紹大驚失色。
袁尚是袁紹最喜愛的兒子。
他的容貌,與袁紹年輕時最為相似。
袁紹之所以把袁熙、袁譚都派出去當州牧,唯獨將袁尚留在鄴城,就是想要親自教導袁尚。
讓他明白如何治政、如何治軍、如何製衡文武…
這本就是培養繼承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