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快穿三國後,我對孫策斬草除根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繇所說之言,曹操心裏也清楚。
當年袁術稱王,曹操就派兵去攻,可惜最終敗於袁耀之手,折戟而歸。
袁術稱王的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現在袁術已經舒舒服服的稱王很久了,天下諸侯都在看著。
如果這次袁紹稱王,曹操依舊無能為力,那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估計天下諸侯都會爭相稱王,再不遵天子號令。
整個大漢,或許就會重回春秋戰國時期的格局。
到那時,曹操手裏的天子,或許就會變成沒有什麽大用的周天子。
所以與袁紹這一戰,曹操不得不打,而且不得不勝。
若不勝,對曹操來說就太過被動了。
董昭對曹操道:
“袁紹稱王、發檄文,已經在氣勢上占據了上風。
主公想要擊敗袁紹,首先要破其勢。
而後再出兵,破其軍。”
曹操對董昭問道:
“如何破袁紹之勢?”
董昭答道:
“主公尊奉天子,當以天子之名,破袁紹稱王之勢。
這破勢,首先是正名。
主公可以讓天子加封您為丞相,而後下旨稱袁紹為反賊,號召天下諸侯共擊之。
主公以丞相之名,率堂堂正正之師迎戰袁紹,袁紹安得不敗?”
曹操點點頭,說道:
“好,就依公仁之言。”
曹操稱丞相之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荀彧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最終什麽都沒說。
也對,到了這個時候,曹操確實需要一個足以壓製袁紹的身份。
孟德稱丞相,一定是為了大漢,一定是為了天子。
一定是為了大漢…對吧?
荀彧心中不由產生了一絲懷疑,可他還是在極力說服自己。
金陵城,世子府。
袁耀匯集麾下周瑜、魯肅、李儒、賈詡、徐庶、劉曄、陳宮、張昭、張紘、虞翻、蔣幹、步騭、顧雍等一眾臣子,一同商議大事。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甄家和公孫瓚的加入,袁耀麾下勢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是騎兵,袁耀將自己建立起來的青龍騎進行改編。
讓嶽父呂布、大將趙雲、公孫瓚等人重新操練這支騎兵。
新練出的騎兵皆著黑色戰甲,袁耀將其重新命名為玄甲騎。
而後袁耀又以同樣的方法,對白毦精兵中的騎兵進行整編。
白毦騎兵皆著白色戰甲,袁耀將其命名為白毦騎。
除此之外,呂布的並州狼騎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番號都得以保留。
不但保留了番號,袁耀還對這些騎兵進行擴軍整編。
將原來青龍騎多出來的士卒,整編入白馬義從和並州狼騎,並且優化這兩支騎兵的裝備。
讓這些將士們的裝備,與白毦騎和玄甲騎將士同樣優良。
整編過後,袁耀麾下便擁有玄甲、白毦、並州狼騎、白馬義從四支強大的騎兵。
其中玄甲騎由童飛、趙雲統帥。
白毦騎由陳到、魏延統帥。
並州狼騎由呂布、張遼統帥。
白馬義從由公孫瓚、太史慈統帥。
這四支騎兵的人數,袁耀都控製在萬人左右。
袁耀麾下的精銳騎兵,當有四萬之眾,這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很多北方的強力諸侯,麾下都沒有這麽多騎兵。
袁耀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除了聚源商會富可敵國,收購了許多戰馬之外,還得益於袁紹、曹操、劉表等好大哥的資助。
尤其是袁紹、曹操這兩位位列榜一、榜二的好大哥。
給張寧送起戰馬來,那叫一個財大氣粗。
張寧也不跟他們客氣,每次兩人給張寧支援物資,張寧優先索要戰馬。
當年袁術稱王,曹操就派兵去攻,可惜最終敗於袁耀之手,折戟而歸。
袁術稱王的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現在袁術已經舒舒服服的稱王很久了,天下諸侯都在看著。
如果這次袁紹稱王,曹操依舊無能為力,那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估計天下諸侯都會爭相稱王,再不遵天子號令。
整個大漢,或許就會重回春秋戰國時期的格局。
到那時,曹操手裏的天子,或許就會變成沒有什麽大用的周天子。
所以與袁紹這一戰,曹操不得不打,而且不得不勝。
若不勝,對曹操來說就太過被動了。
董昭對曹操道:
“袁紹稱王、發檄文,已經在氣勢上占據了上風。
主公想要擊敗袁紹,首先要破其勢。
而後再出兵,破其軍。”
曹操對董昭問道:
“如何破袁紹之勢?”
董昭答道:
“主公尊奉天子,當以天子之名,破袁紹稱王之勢。
這破勢,首先是正名。
主公可以讓天子加封您為丞相,而後下旨稱袁紹為反賊,號召天下諸侯共擊之。
主公以丞相之名,率堂堂正正之師迎戰袁紹,袁紹安得不敗?”
曹操點點頭,說道:
“好,就依公仁之言。”
曹操稱丞相之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荀彧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最終什麽都沒說。
也對,到了這個時候,曹操確實需要一個足以壓製袁紹的身份。
孟德稱丞相,一定是為了大漢,一定是為了天子。
一定是為了大漢…對吧?
荀彧心中不由產生了一絲懷疑,可他還是在極力說服自己。
金陵城,世子府。
袁耀匯集麾下周瑜、魯肅、李儒、賈詡、徐庶、劉曄、陳宮、張昭、張紘、虞翻、蔣幹、步騭、顧雍等一眾臣子,一同商議大事。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甄家和公孫瓚的加入,袁耀麾下勢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是騎兵,袁耀將自己建立起來的青龍騎進行改編。
讓嶽父呂布、大將趙雲、公孫瓚等人重新操練這支騎兵。
新練出的騎兵皆著黑色戰甲,袁耀將其重新命名為玄甲騎。
而後袁耀又以同樣的方法,對白毦精兵中的騎兵進行整編。
白毦騎兵皆著白色戰甲,袁耀將其命名為白毦騎。
除此之外,呂布的並州狼騎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番號都得以保留。
不但保留了番號,袁耀還對這些騎兵進行擴軍整編。
將原來青龍騎多出來的士卒,整編入白馬義從和並州狼騎,並且優化這兩支騎兵的裝備。
讓這些將士們的裝備,與白毦騎和玄甲騎將士同樣優良。
整編過後,袁耀麾下便擁有玄甲、白毦、並州狼騎、白馬義從四支強大的騎兵。
其中玄甲騎由童飛、趙雲統帥。
白毦騎由陳到、魏延統帥。
並州狼騎由呂布、張遼統帥。
白馬義從由公孫瓚、太史慈統帥。
這四支騎兵的人數,袁耀都控製在萬人左右。
袁耀麾下的精銳騎兵,當有四萬之眾,這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很多北方的強力諸侯,麾下都沒有這麽多騎兵。
袁耀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除了聚源商會富可敵國,收購了許多戰馬之外,還得益於袁紹、曹操、劉表等好大哥的資助。
尤其是袁紹、曹操這兩位位列榜一、榜二的好大哥。
給張寧送起戰馬來,那叫一個財大氣粗。
張寧也不跟他們客氣,每次兩人給張寧支援物資,張寧優先索要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