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便到了三月。
大乾隆興元年三月初六,南河寨,沈非家。
一家上下忙得不可開交,沈老娘、大嫂翠喜、沈靈兒全都聚在堂屋外,焦急的走來走去,而沈老爹等一眾大老爺們兒則在西屋正襟危坐的等候。
葉昭娘要生了!
元宵節那日,禦前大街一別,沈非婉拒了皇後娘娘要接葉昭娘和端午姐妹來宮裏生產的美意,於是皇後娘娘便在一個月前派來了一個禦醫和三個穩婆,常駐南河寨。
那禦醫號完脈從房中出來,對眾人一揖道:“產婦狀態良好,諸位莫要緊張。”
話音沒落,雙喜娘便急匆匆的趕來,對那禦醫急道:“胡太醫,我那老二媳婦怕是也要生了……”
那胡太醫便急匆匆的趕往隔壁,心裏暗道:“這兩家當真有趣,連襟掛妯娌,還隔壁住著,看這樣子,怕是還要同日生產……”
………………
“哇……”
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葉昭娘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戛然而止,
“生了!生了!”候在屋外的一眾親屬一陣歡呼。
沈非急忙扔掉了手中那把快讓他攥成碎渣渣折扇,快步上前……這昭娘喊叫聲太嚇人了,幾次他都想衝進去救人,卻都被虎背熊腰的穩婆給轟了出來。
隔不多時,一個穩婆便一挑門簾出了門,喜氣洋洋的高聲宣布:“恭喜賀喜,母子平安!”
沈老娘樂開了花,趕緊拿著一兩銀子,往穩婆的手裏塞,得到穩婆恩準之後,兔子一樣鑽進了產房……
沈非語無倫次問道:“昭娘怎麽樣?”
穩婆矜持的往兜裏揣著銀子,笑的跟菊花似的:“順順當當的呢,哎喲沈相公可真是貴人呐,尊夫人身體強健,這還沒到半個時辰就順利生產了,都好著呢,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沈非又問道:“哦,那……是男孩女孩?”
穩婆:“……”
眾人哄笑,裏正老頭拍了一下沈非的肩膀,笑盈盈道:“二小子怕是樂瘋了,平日裏倒是聰明的緊,怎地問起這等胡話來?”
沈非茫然道:“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啊?急死我了!”
………………
待得穩婆接生完畢,收拾了產房,沈非便迫不及待的進了屋,隻見葉昭娘發髻淩亂,麵色慘白,虛弱的躺在床上,見到沈非進來,淡淡的笑道:“相公……看看咱們的娃兒……”
沈非卻不急於看兒子,先坐到床邊,握住葉昭娘的手,柔聲道:“昭娘,你……受罪了!”
葉昭娘仍然微笑著,搖了搖頭道:“沒什麽,孩子平安就好,相公,你快去看看兒子吧,都說長得像你……”
沈非小心翼翼的從沈老娘手裏接過孩子,凝視半晌,卻苦著臉,心說這小子怎麽這麽醜?跟個猴子似的,皺皺巴巴的一張胖臉,眯著眼睛,除了白淨之外,再也找不出別的優點了。
沈非抱著孩子,又坐到葉昭娘的床前,唉聲歎氣:“昭娘,他怎麽這麽醜?還說像我?我也這麽醜的麽?”
葉昭娘看了看孩子,也是歎了口氣,愁的都該哭了:“是啊,這辛辛苦苦十月懷胎,怎麽生出這麽個醜八怪啊,相公……這可如何是好?”
沈老娘聽了噗嗤一笑:“你們倆啊,真是啥也不懂,孩子剛生下來還不都是這樣?這小娃娃一天一變,過兩天長開了就好看咧,老二,你看看,這眉眼,這臉龐,跟你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過鼻子和嘴,倒是像他娘,將來定是個俊俏小郎君呐……”
小兩口將信將疑的聽了老娘的解釋,勉強算是信了,但是看了兒子的模樣,又愁眉苦臉起來……
葉昭娘仔細端詳著兒子半晌,忽地笑了起來,道:“娘說的對,確實越看越俊呢……”
沈非:“……”
這沈非別看幾世為人,卻並未有過子嗣,這初生嬰兒的模樣哪兒見過?現在唯盼沈老娘說的對吧。
也是,確實也沒見哪個大孩子長得如此難看的。
勉強算是信了吧那就。
昭娘又問沈非:“孩子的名兒定哪個了?”
之前她與自家相公沒少討論孩子的名字,沈非取了一大堆,《四書五經》、《楚辭漢賦》的引經據典,羅列出不下十張紙,但沈老爹卻說沒用,等娃生下來,算算生辰八字,五行八卦什麽的缺啥少啥,然後再取名不遲,這讓沈非深以為然。
再說了,自己就算是取了名字,還得楊梃那家夥恩準,乾帝說了,孩子的名字,由朕來取。
你說這哪兒說理去?
………………
沈非一家正圍著小家夥評頭論足,隔壁雙喜家也傳來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
好麽,這昭娘與端午本就是堂姐妹兼閨蜜,這回可好,連生娃都是腳前腳後!
“母子平安!”穩婆又是一聲喜氣洋洋的報喜。
沈非樂了,這回聽的清楚,於是趕緊扒著牆頭衝雙喜喊:“雙喜,是男孩兒,男孩兒!”
雙喜跟沈非沒啥兩樣,正在院子裏來回踱步,聽沈非這畫蛇添足的一句話,莫名其妙的看了沈非一眼,暗道:“我不知道是個男孩嗎?我又不傻……”
敢怒不敢言,誰讓沈董是他的領導呢?
………………
這次朝廷加的恩科是補去年秋闈,定於三月初十,由於清江府離京城較近,所以清江府的學子便直接到京城趕考。
而今年的春闈則推遲到四月末進行,先補考“鄉試”,再進行“會試”以及接下來的“殿試”。
鄉試則是秀才晉舉人,會試則是舉人晉貢士,殿試則是三榜進士了,也就是傳說中的“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之後的亂七八糟……
請看大屏幕!
通俗點說,就是先補二考,然後三考。
這樣時間便有點緊湊了,鄉試除了在京城,各府也要進行,若是有秀才中了舉人,能趕到京城參加會試則罷,若是路途遙遠趕不上,那就對不起了,再等三年吧。
不過這已經讓天下的讀書人感恩戴德了,去年由於朝廷動蕩,取消了秋闈,在舉行秋闈,則是三年以後,這讓莘莘學子們失望至極,十年寒窗轉眼變成十三年苦讀了……
這次開了恩科,等於給了這些秀才們一次絕好的機會,感激朝廷還來不及呢,又怎能抱怨?
算算日子,沈非明天就得進京趕考了,南河寨到京城,就算是奔波霸至尊版也得跑上一天。
大乾隆興元年三月初六,南河寨,沈非家。
一家上下忙得不可開交,沈老娘、大嫂翠喜、沈靈兒全都聚在堂屋外,焦急的走來走去,而沈老爹等一眾大老爺們兒則在西屋正襟危坐的等候。
葉昭娘要生了!
元宵節那日,禦前大街一別,沈非婉拒了皇後娘娘要接葉昭娘和端午姐妹來宮裏生產的美意,於是皇後娘娘便在一個月前派來了一個禦醫和三個穩婆,常駐南河寨。
那禦醫號完脈從房中出來,對眾人一揖道:“產婦狀態良好,諸位莫要緊張。”
話音沒落,雙喜娘便急匆匆的趕來,對那禦醫急道:“胡太醫,我那老二媳婦怕是也要生了……”
那胡太醫便急匆匆的趕往隔壁,心裏暗道:“這兩家當真有趣,連襟掛妯娌,還隔壁住著,看這樣子,怕是還要同日生產……”
………………
“哇……”
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葉昭娘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戛然而止,
“生了!生了!”候在屋外的一眾親屬一陣歡呼。
沈非急忙扔掉了手中那把快讓他攥成碎渣渣折扇,快步上前……這昭娘喊叫聲太嚇人了,幾次他都想衝進去救人,卻都被虎背熊腰的穩婆給轟了出來。
隔不多時,一個穩婆便一挑門簾出了門,喜氣洋洋的高聲宣布:“恭喜賀喜,母子平安!”
沈老娘樂開了花,趕緊拿著一兩銀子,往穩婆的手裏塞,得到穩婆恩準之後,兔子一樣鑽進了產房……
沈非語無倫次問道:“昭娘怎麽樣?”
穩婆矜持的往兜裏揣著銀子,笑的跟菊花似的:“順順當當的呢,哎喲沈相公可真是貴人呐,尊夫人身體強健,這還沒到半個時辰就順利生產了,都好著呢,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沈非又問道:“哦,那……是男孩女孩?”
穩婆:“……”
眾人哄笑,裏正老頭拍了一下沈非的肩膀,笑盈盈道:“二小子怕是樂瘋了,平日裏倒是聰明的緊,怎地問起這等胡話來?”
沈非茫然道:“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啊?急死我了!”
………………
待得穩婆接生完畢,收拾了產房,沈非便迫不及待的進了屋,隻見葉昭娘發髻淩亂,麵色慘白,虛弱的躺在床上,見到沈非進來,淡淡的笑道:“相公……看看咱們的娃兒……”
沈非卻不急於看兒子,先坐到床邊,握住葉昭娘的手,柔聲道:“昭娘,你……受罪了!”
葉昭娘仍然微笑著,搖了搖頭道:“沒什麽,孩子平安就好,相公,你快去看看兒子吧,都說長得像你……”
沈非小心翼翼的從沈老娘手裏接過孩子,凝視半晌,卻苦著臉,心說這小子怎麽這麽醜?跟個猴子似的,皺皺巴巴的一張胖臉,眯著眼睛,除了白淨之外,再也找不出別的優點了。
沈非抱著孩子,又坐到葉昭娘的床前,唉聲歎氣:“昭娘,他怎麽這麽醜?還說像我?我也這麽醜的麽?”
葉昭娘看了看孩子,也是歎了口氣,愁的都該哭了:“是啊,這辛辛苦苦十月懷胎,怎麽生出這麽個醜八怪啊,相公……這可如何是好?”
沈老娘聽了噗嗤一笑:“你們倆啊,真是啥也不懂,孩子剛生下來還不都是這樣?這小娃娃一天一變,過兩天長開了就好看咧,老二,你看看,這眉眼,這臉龐,跟你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過鼻子和嘴,倒是像他娘,將來定是個俊俏小郎君呐……”
小兩口將信將疑的聽了老娘的解釋,勉強算是信了,但是看了兒子的模樣,又愁眉苦臉起來……
葉昭娘仔細端詳著兒子半晌,忽地笑了起來,道:“娘說的對,確實越看越俊呢……”
沈非:“……”
這沈非別看幾世為人,卻並未有過子嗣,這初生嬰兒的模樣哪兒見過?現在唯盼沈老娘說的對吧。
也是,確實也沒見哪個大孩子長得如此難看的。
勉強算是信了吧那就。
昭娘又問沈非:“孩子的名兒定哪個了?”
之前她與自家相公沒少討論孩子的名字,沈非取了一大堆,《四書五經》、《楚辭漢賦》的引經據典,羅列出不下十張紙,但沈老爹卻說沒用,等娃生下來,算算生辰八字,五行八卦什麽的缺啥少啥,然後再取名不遲,這讓沈非深以為然。
再說了,自己就算是取了名字,還得楊梃那家夥恩準,乾帝說了,孩子的名字,由朕來取。
你說這哪兒說理去?
………………
沈非一家正圍著小家夥評頭論足,隔壁雙喜家也傳來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
好麽,這昭娘與端午本就是堂姐妹兼閨蜜,這回可好,連生娃都是腳前腳後!
“母子平安!”穩婆又是一聲喜氣洋洋的報喜。
沈非樂了,這回聽的清楚,於是趕緊扒著牆頭衝雙喜喊:“雙喜,是男孩兒,男孩兒!”
雙喜跟沈非沒啥兩樣,正在院子裏來回踱步,聽沈非這畫蛇添足的一句話,莫名其妙的看了沈非一眼,暗道:“我不知道是個男孩嗎?我又不傻……”
敢怒不敢言,誰讓沈董是他的領導呢?
………………
這次朝廷加的恩科是補去年秋闈,定於三月初十,由於清江府離京城較近,所以清江府的學子便直接到京城趕考。
而今年的春闈則推遲到四月末進行,先補考“鄉試”,再進行“會試”以及接下來的“殿試”。
鄉試則是秀才晉舉人,會試則是舉人晉貢士,殿試則是三榜進士了,也就是傳說中的“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之後的亂七八糟……
請看大屏幕!
通俗點說,就是先補二考,然後三考。
這樣時間便有點緊湊了,鄉試除了在京城,各府也要進行,若是有秀才中了舉人,能趕到京城參加會試則罷,若是路途遙遠趕不上,那就對不起了,再等三年吧。
不過這已經讓天下的讀書人感恩戴德了,去年由於朝廷動蕩,取消了秋闈,在舉行秋闈,則是三年以後,這讓莘莘學子們失望至極,十年寒窗轉眼變成十三年苦讀了……
這次開了恩科,等於給了這些秀才們一次絕好的機會,感激朝廷還來不及呢,又怎能抱怨?
算算日子,沈非明天就得進京趕考了,南河寨到京城,就算是奔波霸至尊版也得跑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