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侯,青州人氏,耕讀世家,家族裏沒什麽特別出彩的高官名士,最牛逼的也隻是是前朝有個跟他八竿子打不著的林氏族人中了進士。
家門不興啊?!
在封建迷信的影響之下,林青侯同學開始在質疑他家的祖墳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麽沒冒青煙?
那根蒿子怎麽就沒長起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有種就棄文從……道。
於是,他用一腔熱血開始研習道術,破解家族數百年“文不興、武不旺”之怪現狀。
青煙緣何不冒?
蒿子緣何不長?
但!
他好像從師不太對路,他師從這一門是研究煉丹的——堪輿風水,相麵測字之類的道術他好像沒學太好,倒是把煉丹吃藥,長生不老這一行倒是研究的七七八八。
整天介穿個道袍,仙風道骨一般招搖過市,於是有一天族長問他,祖墳風水怎麽樣啊?
他說他現在研究長生不老呢……
於是族長毫不意外的把他打了一頓,攆了出來!
無所謂,我無所謂……
林道長好歹也是童生,識文斷字,盡管入了道門,貌似走錯了人生之路,但對煉丹術也算是頗有心得——被炸的灰頭土臉的好多次了。
但是並沒有阻止林道長鑽研之路!
他恨,隻恨誤入了這本小說,一身才華無人欣賞!
林青侯時常唏噓,本道若是運氣到位,被某修仙領域作者大牛青睞,以他的成就,高低混個男二號。
……
命運也沒有給他堵的死死的。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太上老君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元始天尊肯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天無絕人之路,有路必有奔波霸!
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
……
機會來了!
年初的時候,林青侯輾轉到了清江府,意欲尋找上好的硝石,尋尋覓覓之中,卻被城門的一則告示吸引,說是西湖大學招聘什麽“教授”、“講師”?
林道長一看招聘細則及要求就樂了,這不是咱的強項嘛!
哪兒煉丹不是煉啊?
那個傻缺的西湖大學居然還有什麽所謂的“實驗室”,這在他眼裏,那不就是“煉丹爐”嘛!
走著!
這是天大的好事兒,自己辛辛苦苦滿世界踅摸那些似是而非的三仙丹、水銀、白堊、硝石什麽亂七八糟的哪兒找去?
據說那個什麽湖大學全都有,朝廷供應!
這還等啥呢?趕緊報名去吧?
報名的時候,官府及西湖大學的人都很客氣,用他們的橫幅展示了對廣大民間科學家的善意——尊重人才,愛護人才!
林青侯覺得特嗬嗬,來對地方了!
於是從從容容的報名,說自己是青州林家落第秀才,倒是懂得些煉金術——他沒好意思說煉丹術,人家是講什麽“科學”的!他怕人家認為這不“科學”!
誰曾想那主考官卻問他懂得“煉丹術”不?
這就有點那個了是吧?
他不知道怎麽答。
主考官說——你要是個煉丹的道士,我們可歡迎了,有傳承,有經驗,有實操,挨過崩!
這屬於實用性人才,但是很多牛鼻子老道特清高,總想著整個仙丹長生不老啥的,還不樂意來西湖大學!
官府的人告訴他,他若不是道士出身,出門左轉有工業園區招聘的鐵匠,倒是可以去試試。
這就讓林道長不太會了……
難道自己自打棄文從道之後,又成了道門叛徒?
絕對不是,咱是為了發揚道門光大,利用朝廷資源,打入那啥內部的英雄!
於是林青侯啥都招了,說自己是個不太成熟的道士,沒有什麽突出的成就,家貧,但是有鑽研精神和一腔熱血,為了“科學”浪跡天涯,尋找真理之路特別那個漫長來著……
這讓招聘的先生有些唏噓,然後那個先生便大手一揮,網開一麵,經過嚴格的八輩祖宗之類的審查,於是林道士就去了兵工廠“實習”。
……
實習三天!三觀!變了!
人家這個兵工廠玩兒的比較大,自己研究的那些丹藥,在人家這啥也不是,各種自己搞不明白的配比,在這兵工廠裏的大師們鼓搗鼓搗整成了——炸藥。
而自己辛辛苦苦按照祖師爺古籍孤本裏研究出來的丹藥,人家說是有毒,還說的特有道理。
這都沒處說理去!
自己研究了好幾年的配方,多一些或者少一些,怎麽就變成炸藥了?
有毒?咱們改良嘛,還有好多東西沒搭配呢?搭配好了就是金丹,羽化成仙咧!
不過後來他明白了,這玩意他自己吃了肯定是不能成仙,沒練成被炸死的肯定是成仙了!
………………
西湖大學的師資力量招聘會終於開始了。
招聘分為兩部分,一是筆試,按照不同學科,試卷也不同,基本上是除了八股文之外都有所涉獵,林青侯應聘的是“化學係”的講師,等試卷發下來,讓他覺得很驚奇。
有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
真稀奇嘿,不過很多題目都似是而非,讓他斟酌良久才敢做出評判,緊張的不得了。
不過,對於他來說,這還算簡單,無非是什麽玩意和什麽玩意放在一起會不會起火,什麽樣的氣體會有毒,什麽樣的氣體能燃燒之類。
不難!
但是最後有一道所謂的論述題比較令人費解——“論煉丹爐與火器的應用”。
這題他不太會,也不知道主考官的重點是哪裏。
於是他隻能根據自己之前煉丹的“實踐經驗”和在兵工廠的“實習經驗”,膽戰心驚的寫了一篇文章。
也不知道能不能入了主考官大人的法眼。
大概意思是——
“丹爐者,唯人之所願也,初祈長生之道,及千載,是為窺道者孜孜以求之法,然,依丹藥之力長生者史未載,始不可得。”
“鼎爐之器,煉化萬物,至千百年,遂得其法,而萬物變化無窮者,甚奇,先祖偶催之霹靂,威力無窮,謂之火器,是為其一也。”
“餘未窺科學之道初,未嚐其用,鄙之棄之,及至兵工廠,乃開餘之眼界,遂鄙餘之孤陋寡聞。”
“火器者,世人皆曰唯戰與之,然餘不敢苟同,爆之器,於兵家固然無往不利,餘竊以為於民使亦有大作為者,當為拓之。”
“夫鼎爐之器,萬物之靈,瞬息百變,唯科學家研之,觸類旁通以使,無窮匱也。”
“故……”
……
滿分!
家門不興啊?!
在封建迷信的影響之下,林青侯同學開始在質疑他家的祖墳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麽沒冒青煙?
那根蒿子怎麽就沒長起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有種就棄文從……道。
於是,他用一腔熱血開始研習道術,破解家族數百年“文不興、武不旺”之怪現狀。
青煙緣何不冒?
蒿子緣何不長?
但!
他好像從師不太對路,他師從這一門是研究煉丹的——堪輿風水,相麵測字之類的道術他好像沒學太好,倒是把煉丹吃藥,長生不老這一行倒是研究的七七八八。
整天介穿個道袍,仙風道骨一般招搖過市,於是有一天族長問他,祖墳風水怎麽樣啊?
他說他現在研究長生不老呢……
於是族長毫不意外的把他打了一頓,攆了出來!
無所謂,我無所謂……
林道長好歹也是童生,識文斷字,盡管入了道門,貌似走錯了人生之路,但對煉丹術也算是頗有心得——被炸的灰頭土臉的好多次了。
但是並沒有阻止林道長鑽研之路!
他恨,隻恨誤入了這本小說,一身才華無人欣賞!
林青侯時常唏噓,本道若是運氣到位,被某修仙領域作者大牛青睞,以他的成就,高低混個男二號。
……
命運也沒有給他堵的死死的。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太上老君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元始天尊肯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天無絕人之路,有路必有奔波霸!
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
……
機會來了!
年初的時候,林青侯輾轉到了清江府,意欲尋找上好的硝石,尋尋覓覓之中,卻被城門的一則告示吸引,說是西湖大學招聘什麽“教授”、“講師”?
林道長一看招聘細則及要求就樂了,這不是咱的強項嘛!
哪兒煉丹不是煉啊?
那個傻缺的西湖大學居然還有什麽所謂的“實驗室”,這在他眼裏,那不就是“煉丹爐”嘛!
走著!
這是天大的好事兒,自己辛辛苦苦滿世界踅摸那些似是而非的三仙丹、水銀、白堊、硝石什麽亂七八糟的哪兒找去?
據說那個什麽湖大學全都有,朝廷供應!
這還等啥呢?趕緊報名去吧?
報名的時候,官府及西湖大學的人都很客氣,用他們的橫幅展示了對廣大民間科學家的善意——尊重人才,愛護人才!
林青侯覺得特嗬嗬,來對地方了!
於是從從容容的報名,說自己是青州林家落第秀才,倒是懂得些煉金術——他沒好意思說煉丹術,人家是講什麽“科學”的!他怕人家認為這不“科學”!
誰曾想那主考官卻問他懂得“煉丹術”不?
這就有點那個了是吧?
他不知道怎麽答。
主考官說——你要是個煉丹的道士,我們可歡迎了,有傳承,有經驗,有實操,挨過崩!
這屬於實用性人才,但是很多牛鼻子老道特清高,總想著整個仙丹長生不老啥的,還不樂意來西湖大學!
官府的人告訴他,他若不是道士出身,出門左轉有工業園區招聘的鐵匠,倒是可以去試試。
這就讓林道長不太會了……
難道自己自打棄文從道之後,又成了道門叛徒?
絕對不是,咱是為了發揚道門光大,利用朝廷資源,打入那啥內部的英雄!
於是林青侯啥都招了,說自己是個不太成熟的道士,沒有什麽突出的成就,家貧,但是有鑽研精神和一腔熱血,為了“科學”浪跡天涯,尋找真理之路特別那個漫長來著……
這讓招聘的先生有些唏噓,然後那個先生便大手一揮,網開一麵,經過嚴格的八輩祖宗之類的審查,於是林道士就去了兵工廠“實習”。
……
實習三天!三觀!變了!
人家這個兵工廠玩兒的比較大,自己研究的那些丹藥,在人家這啥也不是,各種自己搞不明白的配比,在這兵工廠裏的大師們鼓搗鼓搗整成了——炸藥。
而自己辛辛苦苦按照祖師爺古籍孤本裏研究出來的丹藥,人家說是有毒,還說的特有道理。
這都沒處說理去!
自己研究了好幾年的配方,多一些或者少一些,怎麽就變成炸藥了?
有毒?咱們改良嘛,還有好多東西沒搭配呢?搭配好了就是金丹,羽化成仙咧!
不過後來他明白了,這玩意他自己吃了肯定是不能成仙,沒練成被炸死的肯定是成仙了!
………………
西湖大學的師資力量招聘會終於開始了。
招聘分為兩部分,一是筆試,按照不同學科,試卷也不同,基本上是除了八股文之外都有所涉獵,林青侯應聘的是“化學係”的講師,等試卷發下來,讓他覺得很驚奇。
有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
真稀奇嘿,不過很多題目都似是而非,讓他斟酌良久才敢做出評判,緊張的不得了。
不過,對於他來說,這還算簡單,無非是什麽玩意和什麽玩意放在一起會不會起火,什麽樣的氣體會有毒,什麽樣的氣體能燃燒之類。
不難!
但是最後有一道所謂的論述題比較令人費解——“論煉丹爐與火器的應用”。
這題他不太會,也不知道主考官的重點是哪裏。
於是他隻能根據自己之前煉丹的“實踐經驗”和在兵工廠的“實習經驗”,膽戰心驚的寫了一篇文章。
也不知道能不能入了主考官大人的法眼。
大概意思是——
“丹爐者,唯人之所願也,初祈長生之道,及千載,是為窺道者孜孜以求之法,然,依丹藥之力長生者史未載,始不可得。”
“鼎爐之器,煉化萬物,至千百年,遂得其法,而萬物變化無窮者,甚奇,先祖偶催之霹靂,威力無窮,謂之火器,是為其一也。”
“餘未窺科學之道初,未嚐其用,鄙之棄之,及至兵工廠,乃開餘之眼界,遂鄙餘之孤陋寡聞。”
“火器者,世人皆曰唯戰與之,然餘不敢苟同,爆之器,於兵家固然無往不利,餘竊以為於民使亦有大作為者,當為拓之。”
“夫鼎爐之器,萬物之靈,瞬息百變,唯科學家研之,觸類旁通以使,無窮匱也。”
“故……”
……
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