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翊微微頷首應允,而後優雅地抬起茶盞,不緊不慢地輕啜一口。稍頃,隨著茶盞“咚”的一聲被放回原處,他這才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婦人,聲音冰冷地開口道:“你叫什麽名字?”
蔣氏渾身仍疼痛難忍,但經過剛才的交鋒,她深知對方來者不善,且手段毒辣。此前她已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如今滿心都是恐懼,生怕再度惹怒這幾人,哪裏還敢有絲毫隱瞞。她趕忙回答道:“奴婢不敢欺瞞大人,奴婢姓賈,祖籍銅陵,在京都北城做豆腐營生。家中排行第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聲音猶如破鑼一般。
“那孩子你從何處得來,又要帶往何處?與你接頭的人是誰?你們私下又是如何聯係?一一從實招來。”楚天翊繼續追問。
賈氏縮了縮身子,咽了咽口水,想要開口卻發現喉嚨發不出聲響。想來是剛才呼喊過度,傷到了咽喉。迎曦見狀,吩咐如寶給她倒碗水,如寶卻轉身出了艙門,不一會兒便拿著一隻粗糙的陶罐回來了,裏麵盛滿的水略微渾濁,一路走還一路嘀嘀嗒嗒地滴著水。賈氏見如寶靠近,嚇得身子往後縮,如寶一把抓住她的衣襟,厲聲道:“你跑什麽呢?還不趕緊喝,喝飽了好生回話。”
賈氏顫抖著布滿水泡的雙手,伸向陶罐,“快些著,還等著你回話呢!”如寶見她那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不耐煩地喝道。
這一吼聲,嚇得賈氏如寒風中的枯草般抖動著身子,手忙腳亂地抱起陶罐就往嘴邊送,也顧不得那沿著罐口流出來的水,已打濕了衣衿。她張開大口,拚命灌水,卻因喝得太急,直嗆得咳嗽連連,淚在眼角打轉,上身也因咳嗽而劇烈抖動。大家都冷漠地看著狼狽不堪的賈氏,猶如在看一隻卑微的螻蟻。待她氣息稍平,抬頭向上一看,這才看清上頭端坐的玄衣男子。他麵容冷峻,眼神如冰冷的刀鋒,冰冷中還透著輕蔑與厭惡的光芒。那高傲的氣質,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而另一側的青衣少年,將單薄的身軀肆意地靠在椅背上,清絕的麵容如平靜的湖水,深邃的眼中沒有一絲波瀾,正歪著頭似笑非笑地打量著她。可她心裏再清楚不過了,之前所遭受的種種折磨,正是出自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雋秀少年之手。她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微微側頭,又迎上了一雙充滿厭惡與不耐的目光,這目光的主人梳著雙丫髻,穿著一身鵝黃短襖襦裙,長得嬌小可愛,年紀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若不是親身經曆過,她實在無法將那狠辣的手段,與眼前這個嬌俏的丫頭聯係起來。此時,那眼神變的凶狠。
她急忙低下頭顫聲回道:“這孩子是在離京三十裏的桃源鎮一座破廟手的,來人囑咐奴婢將孩子帶至淮遠府下轄的淮陽縣隆昌客棧先安頓兩日,然後再打開信封執行下一步計劃。奴婢平時與上頭聯絡都是通過字條傳訊。每逢每月十五,奴婢就以燒香的名義前往京郊的出雲觀,在側堂第三個神像下獲取信息,有時數隔月甚至一兩年都得不到消息。有時每月都有指令。”
“孩子出自哪裏?又是何時接手?與你交接這孩子的人是何模樣?姓甚名誰?你手中發簪從何而來?”須臾,男子的聲音如刺骨的冰雹般再次傳來。
賈氏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怠慢:“孩子是月初接到的,至於身份,奴婢地位低微無從知曉。每次與奴婢交接的人都用黑布蒙著麵,奴婢從未看清楚過他們的麵貌,而且每次來的人數都不一樣,這次是三人,上次隻有一人。他們每次都是行色匆匆,不肯多說一句話,多數時候隻是吩咐奴婢照看好孩子,便再無其他言語。此次他們將孩子交給奴婢後,便命奴婢登上馬車,照顧好孩子,而後便日夜兼程地驅車。三日之後,到了盈江邊又改乘船隻,在河中行駛五日,才在泗水河的一個碼頭上岸換乘馬車,直到前日,才又再次換乘那條漁船。這發簪是奴婢在孩子的繈褓手臂處發現的。奴婢隻當作是普通的發簪,並不知道這乃是皇族專用之物。奴婢句句屬實不敢欺瞞各位大人。”賈氏跪在地上,流出的冷汗浸濕了貼著地麵的額頭周圍。
窗外萬籟俱寂,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偶爾傳來幾聲蟲鳴,若有若無。
端坐的兩人如同雕塑一般,幾乎絲毫未動,此時室內唯有楚天翊指關節一下一下地叩在桌麵上的聲音。那清脆的敲打聲,在賈氏聽來,卻如同催命的鼓點,每一聲都如重錘般狠狠地擊打著她的心髒,令她恐懼戰栗。
久久的沉默之後,就在跪地的賈氏頭腦混沌得快要支撐不住栽倒時,後頸部位突然傳來一陣刺痛,令她的腦子瞬間變得清明起來。她伸手向後頸摸去,就在快要觸到痛處時,手腕卻被人挑開。“休要亂動!當心變成癱子。”那個麵容嬌俏的魔鬼在一旁惡狠狠地嗬斥道。
“上月尾這月初,京都可有大戶人家舉辦宴請之事?你給我想清楚了再回答。”那個男人再次開口。
賈氏不敢怠慢,她努力回憶著,在腦中仔細篩選楚天翊口中所說的時間裏,有哪些名聲在外的人家舉辦過宴會。片刻之後,她心裏便有了答案。賈氏常年在京都北城廝混,而北城多的是三教九流之人,她與這些人多少有些牽扯,隻要稍稍打聽,自然能得到不少小道消息。
“回大人,除了上月二十八左都禦史家中庶三子迎娶了將作少匠家中嫡女,禮部侍郎納了第三房小妾,還有就是禮親王府為嫡孫擺了……擺了……”說到這裏,賈氏仿佛想到了什麽,霎時間她手腳發軟,喉嚨也發不出聲響。
“擺了什麽?”一聲怒喝猶如驚雷,驚得賈氏差點跳了起來。
“擺了……擺了百日宴。”回完這話,賈氏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氣,徹底癱倒在地。
楚天翊霍然起身,眼神如寒星般凜冽,冷漠地掃了一眼地上如螻蟻般卑微的婦人,而後向如寶下令道:“先將她監禁起來。”接著,他微微抬手,示意迎曦與他一同走出門外。
船艙外,一陣清涼的晨風撲麵而來,風中夾雜著野草的芬芳。楚天翊凝視著天邊的魚肚白,轉頭對迎曦說道:“子卓如此機敏聰慧,想必心中已然知曉那孩子的來曆了。”
“若我猜測沒錯,這孩子多半是禮親王府的嫡孫吧?”
楚天翊歎息一聲,緩緩說道:“不錯,正是那個孩子。隻是我實在難以想象,究竟是何等人物,竟敢將罪惡之手伸向皇家。”
話未說完,隻見一條腿緊緊貼近身體、半閉著眼睛在船艙頂上棲息酣眠的小麻雀突然間雙眼圓睜,腦袋左右轉動,繼而,如閃電般迅速地展開巨大的雙翅,向著船尾來時的江岸邊疾馳而去。
迎曦兩人急忙轉身,目光緊緊跟隨著小麻雀飛去的後方。
蔣氏渾身仍疼痛難忍,但經過剛才的交鋒,她深知對方來者不善,且手段毒辣。此前她已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如今滿心都是恐懼,生怕再度惹怒這幾人,哪裏還敢有絲毫隱瞞。她趕忙回答道:“奴婢不敢欺瞞大人,奴婢姓賈,祖籍銅陵,在京都北城做豆腐營生。家中排行第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聲音猶如破鑼一般。
“那孩子你從何處得來,又要帶往何處?與你接頭的人是誰?你們私下又是如何聯係?一一從實招來。”楚天翊繼續追問。
賈氏縮了縮身子,咽了咽口水,想要開口卻發現喉嚨發不出聲響。想來是剛才呼喊過度,傷到了咽喉。迎曦見狀,吩咐如寶給她倒碗水,如寶卻轉身出了艙門,不一會兒便拿著一隻粗糙的陶罐回來了,裏麵盛滿的水略微渾濁,一路走還一路嘀嘀嗒嗒地滴著水。賈氏見如寶靠近,嚇得身子往後縮,如寶一把抓住她的衣襟,厲聲道:“你跑什麽呢?還不趕緊喝,喝飽了好生回話。”
賈氏顫抖著布滿水泡的雙手,伸向陶罐,“快些著,還等著你回話呢!”如寶見她那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不耐煩地喝道。
這一吼聲,嚇得賈氏如寒風中的枯草般抖動著身子,手忙腳亂地抱起陶罐就往嘴邊送,也顧不得那沿著罐口流出來的水,已打濕了衣衿。她張開大口,拚命灌水,卻因喝得太急,直嗆得咳嗽連連,淚在眼角打轉,上身也因咳嗽而劇烈抖動。大家都冷漠地看著狼狽不堪的賈氏,猶如在看一隻卑微的螻蟻。待她氣息稍平,抬頭向上一看,這才看清上頭端坐的玄衣男子。他麵容冷峻,眼神如冰冷的刀鋒,冰冷中還透著輕蔑與厭惡的光芒。那高傲的氣質,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而另一側的青衣少年,將單薄的身軀肆意地靠在椅背上,清絕的麵容如平靜的湖水,深邃的眼中沒有一絲波瀾,正歪著頭似笑非笑地打量著她。可她心裏再清楚不過了,之前所遭受的種種折磨,正是出自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雋秀少年之手。她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微微側頭,又迎上了一雙充滿厭惡與不耐的目光,這目光的主人梳著雙丫髻,穿著一身鵝黃短襖襦裙,長得嬌小可愛,年紀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若不是親身經曆過,她實在無法將那狠辣的手段,與眼前這個嬌俏的丫頭聯係起來。此時,那眼神變的凶狠。
她急忙低下頭顫聲回道:“這孩子是在離京三十裏的桃源鎮一座破廟手的,來人囑咐奴婢將孩子帶至淮遠府下轄的淮陽縣隆昌客棧先安頓兩日,然後再打開信封執行下一步計劃。奴婢平時與上頭聯絡都是通過字條傳訊。每逢每月十五,奴婢就以燒香的名義前往京郊的出雲觀,在側堂第三個神像下獲取信息,有時數隔月甚至一兩年都得不到消息。有時每月都有指令。”
“孩子出自哪裏?又是何時接手?與你交接這孩子的人是何模樣?姓甚名誰?你手中發簪從何而來?”須臾,男子的聲音如刺骨的冰雹般再次傳來。
賈氏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怠慢:“孩子是月初接到的,至於身份,奴婢地位低微無從知曉。每次與奴婢交接的人都用黑布蒙著麵,奴婢從未看清楚過他們的麵貌,而且每次來的人數都不一樣,這次是三人,上次隻有一人。他們每次都是行色匆匆,不肯多說一句話,多數時候隻是吩咐奴婢照看好孩子,便再無其他言語。此次他們將孩子交給奴婢後,便命奴婢登上馬車,照顧好孩子,而後便日夜兼程地驅車。三日之後,到了盈江邊又改乘船隻,在河中行駛五日,才在泗水河的一個碼頭上岸換乘馬車,直到前日,才又再次換乘那條漁船。這發簪是奴婢在孩子的繈褓手臂處發現的。奴婢隻當作是普通的發簪,並不知道這乃是皇族專用之物。奴婢句句屬實不敢欺瞞各位大人。”賈氏跪在地上,流出的冷汗浸濕了貼著地麵的額頭周圍。
窗外萬籟俱寂,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偶爾傳來幾聲蟲鳴,若有若無。
端坐的兩人如同雕塑一般,幾乎絲毫未動,此時室內唯有楚天翊指關節一下一下地叩在桌麵上的聲音。那清脆的敲打聲,在賈氏聽來,卻如同催命的鼓點,每一聲都如重錘般狠狠地擊打著她的心髒,令她恐懼戰栗。
久久的沉默之後,就在跪地的賈氏頭腦混沌得快要支撐不住栽倒時,後頸部位突然傳來一陣刺痛,令她的腦子瞬間變得清明起來。她伸手向後頸摸去,就在快要觸到痛處時,手腕卻被人挑開。“休要亂動!當心變成癱子。”那個麵容嬌俏的魔鬼在一旁惡狠狠地嗬斥道。
“上月尾這月初,京都可有大戶人家舉辦宴請之事?你給我想清楚了再回答。”那個男人再次開口。
賈氏不敢怠慢,她努力回憶著,在腦中仔細篩選楚天翊口中所說的時間裏,有哪些名聲在外的人家舉辦過宴會。片刻之後,她心裏便有了答案。賈氏常年在京都北城廝混,而北城多的是三教九流之人,她與這些人多少有些牽扯,隻要稍稍打聽,自然能得到不少小道消息。
“回大人,除了上月二十八左都禦史家中庶三子迎娶了將作少匠家中嫡女,禮部侍郎納了第三房小妾,還有就是禮親王府為嫡孫擺了……擺了……”說到這裏,賈氏仿佛想到了什麽,霎時間她手腳發軟,喉嚨也發不出聲響。
“擺了什麽?”一聲怒喝猶如驚雷,驚得賈氏差點跳了起來。
“擺了……擺了百日宴。”回完這話,賈氏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氣,徹底癱倒在地。
楚天翊霍然起身,眼神如寒星般凜冽,冷漠地掃了一眼地上如螻蟻般卑微的婦人,而後向如寶下令道:“先將她監禁起來。”接著,他微微抬手,示意迎曦與他一同走出門外。
船艙外,一陣清涼的晨風撲麵而來,風中夾雜著野草的芬芳。楚天翊凝視著天邊的魚肚白,轉頭對迎曦說道:“子卓如此機敏聰慧,想必心中已然知曉那孩子的來曆了。”
“若我猜測沒錯,這孩子多半是禮親王府的嫡孫吧?”
楚天翊歎息一聲,緩緩說道:“不錯,正是那個孩子。隻是我實在難以想象,究竟是何等人物,竟敢將罪惡之手伸向皇家。”
話未說完,隻見一條腿緊緊貼近身體、半閉著眼睛在船艙頂上棲息酣眠的小麻雀突然間雙眼圓睜,腦袋左右轉動,繼而,如閃電般迅速地展開巨大的雙翅,向著船尾來時的江岸邊疾馳而去。
迎曦兩人急忙轉身,目光緊緊跟隨著小麻雀飛去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