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策敲了敲程朝的桌子,“玉章,別睡了,咱們去東堂用膳。”
程朝睜開眼睛,想起了他們的計謀,又去叫齊黎寧和許典,幾人一起出了溫字班,又將在門口趴在窗台上睡得正香的謝優雲喊起來,和江漓、鄧熙會和後就一同前往了東堂。
許典將手臂搭在程朝肩膀上,困倦道:
“朝哥兒,你那杜茉香回頭再多給我幾盒子。”
“周講師功力大增,越發使人躍躍欲睡,一小盒根本撐不過一天。”
“你獅子大開口,我昨兒就調了四盒子,我自個留一盒,給你們幾個都分了幾份了。”
謝優雲還在擔憂被謝將軍知曉上課打盹兒的事。
他歎氣,“我昨兒都昏頭了,隻顧著要和朝哥去應天府了,東西都收拾好了,臨了才想起要帶杜茉香,隻是帶錯了,帶成安神好眠的檀香了!”
眾人都笑起來。
莊策諷刺他:“你要在班裏念經啊,帶檀香?國子學又不是佛堂!”
程朝都要笑岔氣了,“不是哥哥們不幫你,隻是你太粗枝大葉了,謝將軍這頓打你是躲不過了!”
鄧熙道:
“經那日狀元樓的一事……”
莊策冷冷地掃過來,他訕訕住嘴,忙賠罪:
“我說錯了,我說錯了……”
“之後東堂菜式都豐富許多,我昨兒去還有菊花茶呢!回頭你們喝幾口醒神。”
“畢竟回頭要商議事的。”
菊花茶確實醒神,程朝喝過之後腦子都靈活許多。
“前幾日江南院不是邀我們過去賞月嗎?”
莊策一口一個剝的白白胖胖的荔枝,“也不找個好理由,賞月?你們都要回家的,怎麽陪他們賞月?”
程朝失笑,聽出他語氣中的酸,莊策被罰強製住校一個月,可無趣極了,時不時要他們幫忙帶吃的喝的用的。
連左相府的小廝丫頭們都認得了程朝,沒少讓程朝幫忙送東西。
受兒子的恩惠,程運也被左相賞識,左相還誇了程運,簡直讓程運受寵若驚。
他們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束著,足足吃了半個時辰,兼聊了許多。
去江南院開party的事就在今日,程朝散學的時候就叫侍從去趙府告知趙先生他不來了,順便將作好的文章一並送去。
賞月隻是個托詞,其實就是聚會,作作詩、喝點小酒、彈琴吹簫的。
文人雅士也。
江南院比旁的院寬敞,也更雅致,其中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應有盡有。
鄧熙看了都嫉妒,恨不得取而代之住進去。
“要是叫我住在這樣的院子裏,便是不回家我也願意!”
莊策又是一記冷眼,“青天白日的就做夢!”
程朝知道他心裏不痛快,都是住校,他住的就差多了。
孟珠迎了上來,“快進來,我們都布置好了,投壺、射箭、古琴、還有月桂酒也備好了。”
他有事要和程朝說,就笑道:
“玉章是國子學的頭名,我有些問題還想不明白,要討教討教的。”
眾人都心領神會,向流雲亭走去。
程朝奇了,“你有什麽盡管說。”
“府試是四月,就是過幾天,你必定是去的,可否幫著我探望探望我父母?”
“可,想你離鄉求學,思鄉也是人之常情。”
孟珠歎息,“雖說幾月就寄信過去,但是信上說的天花亂墜,也都是隻報喜不報憂罷了,還是不如見一麵。”
“真是多謝玉章了。”
“這點小事,何足掛齒,都是同窗,你回來統計一下若是有家在應天府的、需我幫忙的,在我去府試前告訴我。”
兩人既說好了,就相伴來到流雲亭。
流雲亭是湖邊亭,前麵的一片草地上擺滿了東西,有古琴、有投壺的壺器和酒具、還有弓箭和靶子,矮桌上還放了紙筆。
鄧熙道:
“你們來的忒晚了,方才在說什麽悄悄話呢!當浮一大白!”
程朝拿起金合歡木矮方桌倒好的月桂酒,直接就給鄧熙灌下去。
“當浮一大白的應當是你!”
謝優雲在苦練投壺,旁邊有看熱鬧的同窗叫:
“好!”
“四籌!”
齊黎寧早早就上了流雲亭,在眺望國子學的風景。
程朝也躲不過被灌酒,月桂酒度數低,還有著桂花的清香,不會醉人,越喝越盡興。
有人攛掇著他去撫琴,“玉章,如此歡笑,若是有絲竹之聲相伴,那更是人間天堂!”
程朝一時技癢,坐在古琴前,撥弄琴弦,清淩淩的古琴聲從他指間傾瀉而出。
許典抱著玉壺,大聲喊:
“《高山流水》!”
恰巧齊黎寧會吹簫,簫不同於琴,都是貼身帶著的,齊黎寧也吹簫來和程朝的古琴聲。
琴的低沉醇厚和簫的圓潤柔和交織在一起,這樣的絲竹之聲讓眾人如癡如醉,好似看見了千年前子期伯牙的初遇。
程朝越彈情感越濃厚,一氣嗬成。
江南院有個學子問辛南舒,“南舒,你也會撫琴啊?”
“我覺得若是你,會比他更好。”
辛南舒搖頭,“他是情感,我是技巧,怎能相提並論?”
“在樂韻坊學習時,教導我倆的鍾琴師早就說了,我彈琴時轉折處有些生硬,不是因為練習不到位,而是因為我還沒有那樣的情感,無法共情。”
一曲畢,眾人紛紛鼓掌,不論是江南院從前對程朝有些意見的、還是他們一同玩的江漓他們,都對程朝的琴藝心服口服。
程朝睜開眼睛,想起了他們的計謀,又去叫齊黎寧和許典,幾人一起出了溫字班,又將在門口趴在窗台上睡得正香的謝優雲喊起來,和江漓、鄧熙會和後就一同前往了東堂。
許典將手臂搭在程朝肩膀上,困倦道:
“朝哥兒,你那杜茉香回頭再多給我幾盒子。”
“周講師功力大增,越發使人躍躍欲睡,一小盒根本撐不過一天。”
“你獅子大開口,我昨兒就調了四盒子,我自個留一盒,給你們幾個都分了幾份了。”
謝優雲還在擔憂被謝將軍知曉上課打盹兒的事。
他歎氣,“我昨兒都昏頭了,隻顧著要和朝哥去應天府了,東西都收拾好了,臨了才想起要帶杜茉香,隻是帶錯了,帶成安神好眠的檀香了!”
眾人都笑起來。
莊策諷刺他:“你要在班裏念經啊,帶檀香?國子學又不是佛堂!”
程朝都要笑岔氣了,“不是哥哥們不幫你,隻是你太粗枝大葉了,謝將軍這頓打你是躲不過了!”
鄧熙道:
“經那日狀元樓的一事……”
莊策冷冷地掃過來,他訕訕住嘴,忙賠罪:
“我說錯了,我說錯了……”
“之後東堂菜式都豐富許多,我昨兒去還有菊花茶呢!回頭你們喝幾口醒神。”
“畢竟回頭要商議事的。”
菊花茶確實醒神,程朝喝過之後腦子都靈活許多。
“前幾日江南院不是邀我們過去賞月嗎?”
莊策一口一個剝的白白胖胖的荔枝,“也不找個好理由,賞月?你們都要回家的,怎麽陪他們賞月?”
程朝失笑,聽出他語氣中的酸,莊策被罰強製住校一個月,可無趣極了,時不時要他們幫忙帶吃的喝的用的。
連左相府的小廝丫頭們都認得了程朝,沒少讓程朝幫忙送東西。
受兒子的恩惠,程運也被左相賞識,左相還誇了程運,簡直讓程運受寵若驚。
他們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束著,足足吃了半個時辰,兼聊了許多。
去江南院開party的事就在今日,程朝散學的時候就叫侍從去趙府告知趙先生他不來了,順便將作好的文章一並送去。
賞月隻是個托詞,其實就是聚會,作作詩、喝點小酒、彈琴吹簫的。
文人雅士也。
江南院比旁的院寬敞,也更雅致,其中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應有盡有。
鄧熙看了都嫉妒,恨不得取而代之住進去。
“要是叫我住在這樣的院子裏,便是不回家我也願意!”
莊策又是一記冷眼,“青天白日的就做夢!”
程朝知道他心裏不痛快,都是住校,他住的就差多了。
孟珠迎了上來,“快進來,我們都布置好了,投壺、射箭、古琴、還有月桂酒也備好了。”
他有事要和程朝說,就笑道:
“玉章是國子學的頭名,我有些問題還想不明白,要討教討教的。”
眾人都心領神會,向流雲亭走去。
程朝奇了,“你有什麽盡管說。”
“府試是四月,就是過幾天,你必定是去的,可否幫著我探望探望我父母?”
“可,想你離鄉求學,思鄉也是人之常情。”
孟珠歎息,“雖說幾月就寄信過去,但是信上說的天花亂墜,也都是隻報喜不報憂罷了,還是不如見一麵。”
“真是多謝玉章了。”
“這點小事,何足掛齒,都是同窗,你回來統計一下若是有家在應天府的、需我幫忙的,在我去府試前告訴我。”
兩人既說好了,就相伴來到流雲亭。
流雲亭是湖邊亭,前麵的一片草地上擺滿了東西,有古琴、有投壺的壺器和酒具、還有弓箭和靶子,矮桌上還放了紙筆。
鄧熙道:
“你們來的忒晚了,方才在說什麽悄悄話呢!當浮一大白!”
程朝拿起金合歡木矮方桌倒好的月桂酒,直接就給鄧熙灌下去。
“當浮一大白的應當是你!”
謝優雲在苦練投壺,旁邊有看熱鬧的同窗叫:
“好!”
“四籌!”
齊黎寧早早就上了流雲亭,在眺望國子學的風景。
程朝也躲不過被灌酒,月桂酒度數低,還有著桂花的清香,不會醉人,越喝越盡興。
有人攛掇著他去撫琴,“玉章,如此歡笑,若是有絲竹之聲相伴,那更是人間天堂!”
程朝一時技癢,坐在古琴前,撥弄琴弦,清淩淩的古琴聲從他指間傾瀉而出。
許典抱著玉壺,大聲喊:
“《高山流水》!”
恰巧齊黎寧會吹簫,簫不同於琴,都是貼身帶著的,齊黎寧也吹簫來和程朝的古琴聲。
琴的低沉醇厚和簫的圓潤柔和交織在一起,這樣的絲竹之聲讓眾人如癡如醉,好似看見了千年前子期伯牙的初遇。
程朝越彈情感越濃厚,一氣嗬成。
江南院有個學子問辛南舒,“南舒,你也會撫琴啊?”
“我覺得若是你,會比他更好。”
辛南舒搖頭,“他是情感,我是技巧,怎能相提並論?”
“在樂韻坊學習時,教導我倆的鍾琴師早就說了,我彈琴時轉折處有些生硬,不是因為練習不到位,而是因為我還沒有那樣的情感,無法共情。”
一曲畢,眾人紛紛鼓掌,不論是江南院從前對程朝有些意見的、還是他們一同玩的江漓他們,都對程朝的琴藝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