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看下一篇雜文,導語是這樣的:


    “……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何況人間父子情……”


    這篇雜文是敘事的,大體意思是叫你寫一篇“和父親相處時發生的一件事”。


    程朝揪了揪頭發,又用力摳了摳桌角,直到把手攥的泛白了才恨恨住手,天欲亡我!


    今兒處處不順心!


    後麵的算學還好,隻是詩賦又又又難了 。


    詩題是“金盞玉台”。


    就是水仙,水仙別名“金盞玉台”“玉台金盞”,程朝這些官家少爺知曉,可普通人家就未必知曉了。


    光是這個詩題就叫人思考的很深,水仙臨水自照,寓意隻愛自己,所以主題是什麽?


    愛惜時光,愛惜自己的青春少年?


    程朝又從頭開始做,半天的時間隻寫完了前麵的基礎題。


    到了晌午,程朝感到腹中隱隱饑餓,將試卷小心翼翼地挪到一旁,才拿起一個肉餅開始吃。


    肉餅早已不複早上的熱乎,現在是又硬又涼,程朝隻能就著清水慢慢咽下去。


    他隻吃了半個肉餅,又躺在木板床上休息一個時辰,等未時鍾聲響了,程朝才起身開始寫“朋黨”文章。


    他方才想到了唐朝中期的牛黨、李黨之爭,正好用古時的例子來舉證。


    ……


    那一篇雜文更是讓程朝愁的一個字都寫不下去,隻能先略過,做下麵的題。


    詩賦他自己作了一首,就是珍惜時間、愛惜自己的主題。


    就還剩那篇雜文了,程朝今日也不準備寫了,他吹了蠟燭就躺在木板床上。


    一夜好夢。


    第二天程朝寫了程運平時教導他的嚴厲模樣,又是一大堆遣詞造句的,才將那雜文寫了出來。


    程朝料想這文章都不會被哪個考官青睞,他自己讀著都感覺很違和。


    又翻來覆去檢查了好幾遍,才在晌午時提前交卷了,連那準備好的肉餅和肉包子也剩了幾個。


    走出大門,奉信和奉華就過來迎他,他們二人見程朝麵色蒼白,就知曉他們少爺受苦了,搶著幫程朝提書箱。


    “丁兄還沒出來嗎?”


    奉信笑眯了雙眼,“沒呢!少爺您才華橫溢,是出來算早的了!”


    奉信很得意,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周圍的小廝書童們。


    程朝又問了程期,“那程期呢?”


    奉華道:


    “我們從早上就在這等著,沒見著二少爺出來呢!”


    “隻不過二少爺身邊的小廝倒是來來回回晃了好幾趟。”


    “原本許少爺和齊世子他們也要來接您的,隻不過我們倆覺得讓少爺們等著太不好了,就讓他們先回去了。”


    奉信道。


    程朝這兩天精神高度緊張,加上他心中隱隱預感,這場考的不怎麽樣,不說那“朋黨”文章,就說那篇天殺的、非跟他過不去的“父子情誼”雜文,他就得不了多高的分!


    是以一進了馬車就睡得天昏地倒,等到了祖宅才醒過來。


    許典看他麵如白雪,也是嚇得不輕,“你……你隻是去考試,怎麽那麽虛弱?”


    程朝一句話都不想說,靜靜地看著他,好半天才道:


    “這次府試的題很難,文章我寫的不好。”


    齊黎寧連忙問:


    “什麽文章?”


    “敘父子情誼。”程朝輕聲道。


    謝優雲和江漓安慰道:


    “不是明兒後兒還有一場嘛,你好好考就是了。”


    這一晚程朝照舊什麽都沒複習。


    ……


    這次的題目對程朝來說就簡單多了,他花了一天就寫完了,第二天又檢查了五遍才交上去。


    *


    考完了就不必管成績,程朝和許典他們一起遊玩了應天府。


    府試後的第三天,程朝才拿著孟珠等江南院同窗的信物來到他們的家,第一站就是孟府。


    孟珠也是官宦子弟,他父親是應天府的正四品的按察副使,府邸也很氣派。


    正值孟父在家,程朝幾人就被迎到正堂,孟父也是滿臉笑意。


    “多謝你們跑一趟了,替我這小兒看看我們。”


    “孟伯父言重了,我來應天府府試,來的唐突,也未曾準備什麽好禮。”


    程朝給奉信使了個眼色,“這是京中的特產,還有一些在應天府買的一些薄禮。”


    許典幾人也笑道:


    “叨擾了。”


    孟父連連推阻,最後才收下。


    他沉吟,“此次府試題難,第一場的兩篇文章重中之重也。”


    “投桃報李,玉章若是信得過我的話,不妨同我說說你是如何寫的。”


    程朝和齊黎寧對視一眼,齊黎寧悄悄頷首,他才笑著道:


    “恭敬不如從命。”


    “……我不是很有把握,那雜文我是知道的,約半是不成了。”


    孟父眉頭皺了又緩,緩了又皺,把許典他們看的心也跟著緊來緊去的。


    好一會兒才道:


    “那策論還不錯,以往年的例子來看,可能要三十餘名了。”


    程朝早有準備,他自己心裏最低的名次是五十名,府試隻錄取一百名,五十名都算是後麵了,三十餘名已經叫他意外了。


    “且看天意吧。”


    孟父朗笑,“就憑玉章你這個心態,以後必定不是泛泛之輩!”


    程朝和他聊了許多,順便問了問應天府的官員們。


    “已經有許多江南官員被調回京了,有的還被發配邊疆了,不知應天府的官員們也是這般嗎?”


    孟父哈哈大笑,“聖上心裏都有數,被發配的自然是有私心、於國於民來說不好的官員,應天府知府治理有方,還不曾出現這樣的事情!”


    齊黎寧突兀道:


    “應天府也算是另一個京都了,繁華模樣非江南各地所有。”


    許典想起應天府的國子學,


    “孟伯父,應天府多出人才,不知這國子學的講師都是何等的夫子?”


    孟父感慨道:


    “聽你這麽一說,我才想起近來有一樁事,國子學不知怎的突然換了好些講師……”


    程朝幾人大驚,他們原本以為這些人在京城已經算是蹦噠得歡了,沒想到應天府更甚!


    謝優雲沉不住氣,急急問道:


    “可是以什麽理由?”


    孟父皺眉,“就是這叫人奇怪,隻說是年紀大了,要換一批……”


    ……


    孟父也送了許多禮回他們,五方上好的雙彩鳳仙墨,還有一箱子文房四寶。


    剩餘的幾家也在兩日間一一去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少爺讀書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琳琳愛你一萬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琳琳愛你一萬年並收藏古代少爺讀書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