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第四套廣播體操
情滿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作者:泰山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勝文扭頭看向背後注視著他的三個女人:
“大娘,您還有什麽可說的嗎?要不您再給他們說幾句?”
姚媽媽笑了:
“孩子,你說的太好了,我啊,雖然也想給他們說這些話,可是我沒那個能力把這些話說完整了,你們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你看,你說的有條有理的,孩子們都能聽得明白。”
你們倆啊,也得記住勝文這些話,以後教育孩子啊,也得像勝文這樣,把問題講明白了,把話說清楚了。”
姚媽媽邊說邊看向姚琪蘭和秦淮茹。
“話,我是記住了,可是我可沒他這個水平,我平時也沒覺察出來孩子們還有這些問題,弟弟有文化,教育孩子,我以後就指望著他了。”
姚琪蘭臉有些發紅,輕聲在那兒嘀咕。
“我就更差了,我自己身上都有很多毛病,剛才我自己還被教訓哭了呢,更別說教育孩子了,我啊,以後也讓他幫我教育孩子。”
秦淮茹和姚琪蘭同樣的表情。
王勝文朝孩子們揮揮手:
“行,孩子們,既然姥姥和媽媽們都不想說什麽了,那咱們就去院裏,把雪掃幹淨了後,我教你們一套廣播體操,你們以後早上起來做一遍,中午吃完飯後兩個小時再做一遍。
冬天不能出去跑步,你們就老老實實在院子裏做操,我會讓姥姥每天監督著你們。”
孩子們聽到這個,一窩蜂地跑了出去,拿掃帚的拿掃帚,搶鐵掀的搶鐵掀,張秦漢還把廚房裏的簸箕給拿出來了。
孩子們出去幹活兒了,大人也不好意思在屋裏待著,姥姥站在門口指揮“掃雪戰鬥”:
“大熊,跟靜理把鐵掀拿過來,她一個小女孩兒怎麽拿的動鐵掀?”
“二熊,掃帚要靠住了掃,你一條一條的掃不行。”
“琪蘭,你和勝文一起幹,他在前邊鏟,你在後邊掃,踩實了的地方,用掀一鏟再多掃幾遍就幹淨了。
“勝文,往那邊牆根兒裏鏟,待會讓孩子們用來堆個大雪人,對對對,就是那個牆根裏,那邊挨著水溝,雪化了水也好往外淌。”
“小秦,快跟你家孩子把簸箕拿回去,那玩意兒鏟雪不行,一會兒就弄壞了。我看你還是別幫忙了,抱著小的吧,別讓她亂跑,小心碰著她。你要真想幹,你把她抱過來吧,我替你抱著,你去幹活兒。”
“徐靜理,你也別幹了,你一個小女孩兒跟他們摻和什麽,到姥姥這兒來,讓他們男孩子們幹。”
“陳文魁,你可不能幹得太猛啊,別看你個子挺高,可年齡還不到十歲呢,不能幹這麽猛,出了汗可就容易感冒了。”
……
老太太指揮能力也不差,不到半小時,院子裏的雪,就全掃完了。
其實整個掃雪的工作,王勝文、姚琪蘭、秦淮茹三人是絕對主力,除了大熊之外,其他孩子也幹不了多少活。
但是王勝文仍然堅持讓他們幹到最後,連被姥姥叫的徐靜理也不例外。
讓孩子們參加勞動是必須的,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早晚會去社會上幹活兒,先要在家養成不懶惰的好習慣。
現在看來,這幾個孩子裏邊,還真沒一個懶惰的,也不知道是怕他還是什麽原因,大家都幹得挺歡。
不管它,喜歡幹活兒就好。
也可能是一群能玩到一起的孩子,本身就喜歡一起幹活。這對王勝文也是一個啟發:以後盡量安排脾氣相近的徒弟們一起幹活,這樣勞動熱情和勞動效率能更高一些。。
雪掃完了,大家休息了一會,王勝文讓孩子們排成兩排,每排三個人,開始學第四套廣播體操,連小不點秦絲(小當)也參加了。
其實說起來,前世的王勝文也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這時候也在十一二歲這個年齡段,所以他對第四套廣播體操還是很熟悉的。
教了一遍以後,王勝文問大家在學校有沒有學過,隻有大熊說剛開始學,其餘的孩子都說沒有學過。
這就好辦了,王勝文讓大熊站到前邊來喊節奏,自己在下邊給每個孩子指導動作:
“陳文魁,把腰挺直了,不能因為長得高就不把腰挺直了。”
“二熊,胳膊要盡量往前伸展,伸展運動就是要把四肢伸展開,對,就是這樣!”
“徐靜理,把腿抬高了,能抬多高抬多高,這樣才能拉伸胯部的韌帶,對,把腳尖也挺直了。”
“張秦漢,擴胸運動要把一隻腳邁出去,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平衡,不是,也不用邁地太大,地下滑,你也不怕劈了叉。”
“大熊,一看你就是沒在學校好好學,下蹲運動怎麽隻蹲到一半就不蹲了?要把屁股貼到腳後跟上才行,這是拉伸大腿肌肉的動作,要認真做。”
“姚姐、秦姐,你倆別在旁邊比劃了,幹脆到後邊跟著學吧。”
“來,我喊節拍,大家再來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
“好,徐靜理做得最好,讓她到前邊來領著大家一起做。大家都看她的動作啊,一定要把動作做得規範。”
……
學了接近一個小時,大家基本都學會了,就連最笨的秦淮茹,也能隨著節拍做下來了。
接近下午三點的時候,王勝文一聲令下,孩子們開始堆雪人。
院子中央一個,大門口一邊一個。
孩子們玩這個還真得就不怕冷,鼻子都凍紅了,二熊還給每個雪人鼻子上安裝了用胡蘿卜做的鼻子。
別說,雪人還真像那麽回事兒。
孩子們玩起來,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
三個小分隊:
張秦漢(棒梗)負責往雪裏插,大熊負責點。
徐靜理負責往雪裏插,陳文魁負責點。
秦絲拿著小禮花,二熊負責點,也不管天還沒黑,禮花根本看不到。
王勝文和姚琪蘭、秦淮茹在那兒聊天,姚媽媽則是去休息一會兒了。
……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五點了。
王勝文讓秦淮茹抱著孩子坐前邊,陳文魁和徐靜理坐後邊,跟姚媽媽打了個招呼,幾個人離開了姚家。
張秦漢一聽說他們要走的時候,早就躲進臥室裏不出來了。
多餘的動作,誰也沒想帶他走。
送完秦淮茹,還要去崇文院去接徐慧珍。
她們三個女人竟然也在院子裏堆了雪人,還給雪人戴上了帽子。興奮得徐靜理明天非要來這兒跟於麗阿姨玩。
王勝文審閱了一下徐慧珍今天起草好的協議,囑咐她明天再根據自己修改的地方重新抄一遍,等九點多天暖和了再去報社,因為煤機廠離市區也有一段距離,他們也不會來太早。
回到家裏,徐慧珍神神秘秘地跟王勝文說,自己開始愛吃辣了,今天中午吃了半瓶辣醬。
王勝文很激動,抱著她在屋裏轉了幾圈,直到陳雪茹過來提醒才放下。
這是第二兒子要來了嗎?
“要吧?”徐慧珍問。
“當然要了,你明天從報社回來,就去小酒館把工作辭了吧,找個蹬三輪的把你珍藏的那些酒,都運到崇文院裏去。”
“唉,一說辭了,還真有點舍不得了。”
“那有什麽辦法?人家擠兌你,你不想走也不行啊,放心吧,沒了你那些酒,他們也撐不了多久。現在有了煤機廠這件事兒,過年以後可能四九城酒廠的人還會來,你還懷著孕,能能忙得過來嗎?”
“嗯,我知道,那我就按你說的辦,你可不能辜負了我啊。”
“又說這話,你都給我生孩子了我還能怎麽樣?你就不能像人家雪茹姐這樣安安靜靜地養胎?”
徐慧珍又開始打:
“養什麽胎,這才幾天啊我就養胎?看不起我是吧,我一顯懷我就搬崇文院裏去住,保險什麽事兒也耽誤不了。”
王勝文輕輕地摟住她:
“姐,別打了,把孩兒他爸打壞了,孩子誰養?等你顯懷了,雪茹姐就生了,讓她接替你在那邊工作,你倆在那邊的工作就該輪換著來。”
“輪換著來不行吧?很多事兒也相互不熟悉啊。”
“懷著孩子又不是不能交流,你和雪茹姐平時多交流啊,讓對方知道你所知道的事兒,比如簽好的協議,你們倆都要看看,這樣兩個人都能去辦。”
陳雪茹也說到:
“就是啊,等他們都和我們熟悉了,誰去辦不是辦?比如你拿著回款單到郵局去領錢,人家郵遞員知道咱倆是朋友,你還拿著我的私章,肯定錯不了事兒。”
“也對,其實我就是初次做這個,心裏有些沒底。”
陳雪茹笑了:
“什麽有底沒底的,其實都是弟弟做的,我們隻是個輔助作用,就是去送個稿子、領個錢、辦個手續什麽的,換誰都一樣,明白了吧。”
王勝文說:
“我做還不是為了咱們,你們可得把它當做自己的事兒,我白天還要正常上班,沒時間去做這些,有你們兩個幫著,我也省了不少事兒。
再說,你們去辦,比我去辦,更方便一些,他們那些編輯,一看你們是女同誌,也不會問太多問題。
如果我要是去辦,他們可能會猜到這些東西就是我寫的,反而會問得更多,編輯又不是專業搞技術的,我和他們囉嗦太多,其實也沒什麽用。
很多專業問題,本身就不能和不懂的人囉嗦,專業的人一看就懂,非專業的人,反而囉嗦不清楚。”
陳雪茹還是嬉笑:
“就是,上次我和弟弟去工業日報社去辦那個手續,報社的人還能和弟弟聊半天,等以後我再送材料過去,人家根本就不會跟我囉嗦,該怎麽辦,人家直接就給辦了,我們一句話都不會多說。”
徐慧珍還有疑問:
“弟弟,如果圖紙拿過去,他們煤機廠有疑問怎麽辦,去找我我也解釋不了啊,那他們還不是會等你回來再問?那樣,我們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啊。”
王勝文耐心地跟她解釋:
“姐,你們在那兒,隻是把情況給我通報一下就可以了,其實他們應該會把問題寫出來,我會考慮好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再寫下來,你們隻要把我寫的東西給他們就可以了。。
很多工業上的問題,是必須到現場去處理的,在辦公室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煤機廠這裏你倒是不用擔心,我在那裏有很多徒弟,如果真有問題,我想我那個叫宋紅兵的徒弟,會直接去軋鋼廠去找我。
所以,你不用擔心。
還有就是,工業上,圖紙和工藝就是最好的語言,有圖紙就不用多說話,語言根本完全說明不了問題,隻有用圖紙上才能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
“喔,那我就知道了。”
“慧珍姐你快和雪茹姐一塊歇著吧,我給你們拿水果來吃,懷了孕要多吃水果,晚上也買不到排骨了,我去給你們做點羊肉湯喝,中午我們就喝的羊肉湯,那玩意兒喝了暖和。
魁子和靜理,放假了他們想怎麽玩就怎麽玩吧,估計魁子明天還會去那邊放鞭炮,我看今天他們幾個男孩兒玩得可歡了,估計魁子還沒玩夠。
靜理想跟著你去玩,就讓她去吧,女孩兒去放鞭炮,也不是很合適,你那裏有倆大女孩兒和她玩,也是個好事兒,最多就是給她們點零錢,讓她們自己去市場買菜,下雪天用蘿卜燉點羊肉吃不錯。”
王勝文絮絮叨叨地跟她們說著。
……
上了班自然是除了安排生產任務就是給煤機廠那邊畫圖紙寫工藝,離過年也沒幾天了,得把過年所浪費的時間給擠出來。
南邊婁曉娥他們最近的來信有點密,可能是快過年了,也可能是弟弟的電扇試製工作進入了關鍵階段。
王勝文把收信的地址改成了崇文院,雖然自己的家人都在南方,收到南方來的信件很合理,但他也不想在軋鋼廠惹更多麻煩。
徐慧珍與工業日報社簽了協議,也就安心下來了。每天就在崇文院裏值班,王勝文給了她資料,她第二天馬上就會給報社送過去。
辦交接手續的時間其實很短,都是她們和煤機廠的事兒,人家報社的人才不管,人家收下徐慧珍拿過來的東西,基本連看都不看,煤機廠的人來了,直接拿走。
王勝文和薑廠長達成了默契:
這邊上午送圖紙,那邊下午拿圖紙。拿回去就安排劉燕科長描圖曬圖,曬完圖再把原件給交回去。
宋紅兵被安排當了新產品開發車間的車間主任,所以他最積極,隻要一有技術資料拿過來,就和一大幫工人在那兒研究加工工藝。
越研究越佩服王勝文編製的加工工藝,這玩意兒怎麽辦?看來師傅這是為了我考慮得太細了啊,這人情怎麽還?
還是把妹妹盡快嫁給他表哥吧,到時候都成了親戚了,還什麽人情不人情的?
可這個春節該送點什麽呢?過年給師傅總不能不送禮吧。
送錢肯定不行,要不和這些徒弟們商量商量,給師傅弄半批豬送過去?
對!他親戚同學多,肯定過年也需要人情來往,送批子肉過去,讓師傅分了送親戚朋友唄。
於是,年前,徐慧珍的崇文院,竟然收到了半頭豬。
可把於海棠高興壞了:我這是能吃肉吃到飽了啊。
……
王勝文正在這兒忙活圖紙的事兒呢,四合院的禽獸們又給他起波瀾了……
“大娘,您還有什麽可說的嗎?要不您再給他們說幾句?”
姚媽媽笑了:
“孩子,你說的太好了,我啊,雖然也想給他們說這些話,可是我沒那個能力把這些話說完整了,你們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你看,你說的有條有理的,孩子們都能聽得明白。”
你們倆啊,也得記住勝文這些話,以後教育孩子啊,也得像勝文這樣,把問題講明白了,把話說清楚了。”
姚媽媽邊說邊看向姚琪蘭和秦淮茹。
“話,我是記住了,可是我可沒他這個水平,我平時也沒覺察出來孩子們還有這些問題,弟弟有文化,教育孩子,我以後就指望著他了。”
姚琪蘭臉有些發紅,輕聲在那兒嘀咕。
“我就更差了,我自己身上都有很多毛病,剛才我自己還被教訓哭了呢,更別說教育孩子了,我啊,以後也讓他幫我教育孩子。”
秦淮茹和姚琪蘭同樣的表情。
王勝文朝孩子們揮揮手:
“行,孩子們,既然姥姥和媽媽們都不想說什麽了,那咱們就去院裏,把雪掃幹淨了後,我教你們一套廣播體操,你們以後早上起來做一遍,中午吃完飯後兩個小時再做一遍。
冬天不能出去跑步,你們就老老實實在院子裏做操,我會讓姥姥每天監督著你們。”
孩子們聽到這個,一窩蜂地跑了出去,拿掃帚的拿掃帚,搶鐵掀的搶鐵掀,張秦漢還把廚房裏的簸箕給拿出來了。
孩子們出去幹活兒了,大人也不好意思在屋裏待著,姥姥站在門口指揮“掃雪戰鬥”:
“大熊,跟靜理把鐵掀拿過來,她一個小女孩兒怎麽拿的動鐵掀?”
“二熊,掃帚要靠住了掃,你一條一條的掃不行。”
“琪蘭,你和勝文一起幹,他在前邊鏟,你在後邊掃,踩實了的地方,用掀一鏟再多掃幾遍就幹淨了。
“勝文,往那邊牆根兒裏鏟,待會讓孩子們用來堆個大雪人,對對對,就是那個牆根裏,那邊挨著水溝,雪化了水也好往外淌。”
“小秦,快跟你家孩子把簸箕拿回去,那玩意兒鏟雪不行,一會兒就弄壞了。我看你還是別幫忙了,抱著小的吧,別讓她亂跑,小心碰著她。你要真想幹,你把她抱過來吧,我替你抱著,你去幹活兒。”
“徐靜理,你也別幹了,你一個小女孩兒跟他們摻和什麽,到姥姥這兒來,讓他們男孩子們幹。”
“陳文魁,你可不能幹得太猛啊,別看你個子挺高,可年齡還不到十歲呢,不能幹這麽猛,出了汗可就容易感冒了。”
……
老太太指揮能力也不差,不到半小時,院子裏的雪,就全掃完了。
其實整個掃雪的工作,王勝文、姚琪蘭、秦淮茹三人是絕對主力,除了大熊之外,其他孩子也幹不了多少活。
但是王勝文仍然堅持讓他們幹到最後,連被姥姥叫的徐靜理也不例外。
讓孩子們參加勞動是必須的,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早晚會去社會上幹活兒,先要在家養成不懶惰的好習慣。
現在看來,這幾個孩子裏邊,還真沒一個懶惰的,也不知道是怕他還是什麽原因,大家都幹得挺歡。
不管它,喜歡幹活兒就好。
也可能是一群能玩到一起的孩子,本身就喜歡一起幹活。這對王勝文也是一個啟發:以後盡量安排脾氣相近的徒弟們一起幹活,這樣勞動熱情和勞動效率能更高一些。。
雪掃完了,大家休息了一會,王勝文讓孩子們排成兩排,每排三個人,開始學第四套廣播體操,連小不點秦絲(小當)也參加了。
其實說起來,前世的王勝文也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這時候也在十一二歲這個年齡段,所以他對第四套廣播體操還是很熟悉的。
教了一遍以後,王勝文問大家在學校有沒有學過,隻有大熊說剛開始學,其餘的孩子都說沒有學過。
這就好辦了,王勝文讓大熊站到前邊來喊節奏,自己在下邊給每個孩子指導動作:
“陳文魁,把腰挺直了,不能因為長得高就不把腰挺直了。”
“二熊,胳膊要盡量往前伸展,伸展運動就是要把四肢伸展開,對,就是這樣!”
“徐靜理,把腿抬高了,能抬多高抬多高,這樣才能拉伸胯部的韌帶,對,把腳尖也挺直了。”
“張秦漢,擴胸運動要把一隻腳邁出去,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平衡,不是,也不用邁地太大,地下滑,你也不怕劈了叉。”
“大熊,一看你就是沒在學校好好學,下蹲運動怎麽隻蹲到一半就不蹲了?要把屁股貼到腳後跟上才行,這是拉伸大腿肌肉的動作,要認真做。”
“姚姐、秦姐,你倆別在旁邊比劃了,幹脆到後邊跟著學吧。”
“來,我喊節拍,大家再來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
“好,徐靜理做得最好,讓她到前邊來領著大家一起做。大家都看她的動作啊,一定要把動作做得規範。”
……
學了接近一個小時,大家基本都學會了,就連最笨的秦淮茹,也能隨著節拍做下來了。
接近下午三點的時候,王勝文一聲令下,孩子們開始堆雪人。
院子中央一個,大門口一邊一個。
孩子們玩這個還真得就不怕冷,鼻子都凍紅了,二熊還給每個雪人鼻子上安裝了用胡蘿卜做的鼻子。
別說,雪人還真像那麽回事兒。
孩子們玩起來,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
三個小分隊:
張秦漢(棒梗)負責往雪裏插,大熊負責點。
徐靜理負責往雪裏插,陳文魁負責點。
秦絲拿著小禮花,二熊負責點,也不管天還沒黑,禮花根本看不到。
王勝文和姚琪蘭、秦淮茹在那兒聊天,姚媽媽則是去休息一會兒了。
……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五點了。
王勝文讓秦淮茹抱著孩子坐前邊,陳文魁和徐靜理坐後邊,跟姚媽媽打了個招呼,幾個人離開了姚家。
張秦漢一聽說他們要走的時候,早就躲進臥室裏不出來了。
多餘的動作,誰也沒想帶他走。
送完秦淮茹,還要去崇文院去接徐慧珍。
她們三個女人竟然也在院子裏堆了雪人,還給雪人戴上了帽子。興奮得徐靜理明天非要來這兒跟於麗阿姨玩。
王勝文審閱了一下徐慧珍今天起草好的協議,囑咐她明天再根據自己修改的地方重新抄一遍,等九點多天暖和了再去報社,因為煤機廠離市區也有一段距離,他們也不會來太早。
回到家裏,徐慧珍神神秘秘地跟王勝文說,自己開始愛吃辣了,今天中午吃了半瓶辣醬。
王勝文很激動,抱著她在屋裏轉了幾圈,直到陳雪茹過來提醒才放下。
這是第二兒子要來了嗎?
“要吧?”徐慧珍問。
“當然要了,你明天從報社回來,就去小酒館把工作辭了吧,找個蹬三輪的把你珍藏的那些酒,都運到崇文院裏去。”
“唉,一說辭了,還真有點舍不得了。”
“那有什麽辦法?人家擠兌你,你不想走也不行啊,放心吧,沒了你那些酒,他們也撐不了多久。現在有了煤機廠這件事兒,過年以後可能四九城酒廠的人還會來,你還懷著孕,能能忙得過來嗎?”
“嗯,我知道,那我就按你說的辦,你可不能辜負了我啊。”
“又說這話,你都給我生孩子了我還能怎麽樣?你就不能像人家雪茹姐這樣安安靜靜地養胎?”
徐慧珍又開始打:
“養什麽胎,這才幾天啊我就養胎?看不起我是吧,我一顯懷我就搬崇文院裏去住,保險什麽事兒也耽誤不了。”
王勝文輕輕地摟住她:
“姐,別打了,把孩兒他爸打壞了,孩子誰養?等你顯懷了,雪茹姐就生了,讓她接替你在那邊工作,你倆在那邊的工作就該輪換著來。”
“輪換著來不行吧?很多事兒也相互不熟悉啊。”
“懷著孩子又不是不能交流,你和雪茹姐平時多交流啊,讓對方知道你所知道的事兒,比如簽好的協議,你們倆都要看看,這樣兩個人都能去辦。”
陳雪茹也說到:
“就是啊,等他們都和我們熟悉了,誰去辦不是辦?比如你拿著回款單到郵局去領錢,人家郵遞員知道咱倆是朋友,你還拿著我的私章,肯定錯不了事兒。”
“也對,其實我就是初次做這個,心裏有些沒底。”
陳雪茹笑了:
“什麽有底沒底的,其實都是弟弟做的,我們隻是個輔助作用,就是去送個稿子、領個錢、辦個手續什麽的,換誰都一樣,明白了吧。”
王勝文說:
“我做還不是為了咱們,你們可得把它當做自己的事兒,我白天還要正常上班,沒時間去做這些,有你們兩個幫著,我也省了不少事兒。
再說,你們去辦,比我去辦,更方便一些,他們那些編輯,一看你們是女同誌,也不會問太多問題。
如果我要是去辦,他們可能會猜到這些東西就是我寫的,反而會問得更多,編輯又不是專業搞技術的,我和他們囉嗦太多,其實也沒什麽用。
很多專業問題,本身就不能和不懂的人囉嗦,專業的人一看就懂,非專業的人,反而囉嗦不清楚。”
陳雪茹還是嬉笑:
“就是,上次我和弟弟去工業日報社去辦那個手續,報社的人還能和弟弟聊半天,等以後我再送材料過去,人家根本就不會跟我囉嗦,該怎麽辦,人家直接就給辦了,我們一句話都不會多說。”
徐慧珍還有疑問:
“弟弟,如果圖紙拿過去,他們煤機廠有疑問怎麽辦,去找我我也解釋不了啊,那他們還不是會等你回來再問?那樣,我們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啊。”
王勝文耐心地跟她解釋:
“姐,你們在那兒,隻是把情況給我通報一下就可以了,其實他們應該會把問題寫出來,我會考慮好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再寫下來,你們隻要把我寫的東西給他們就可以了。。
很多工業上的問題,是必須到現場去處理的,在辦公室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煤機廠這裏你倒是不用擔心,我在那裏有很多徒弟,如果真有問題,我想我那個叫宋紅兵的徒弟,會直接去軋鋼廠去找我。
所以,你不用擔心。
還有就是,工業上,圖紙和工藝就是最好的語言,有圖紙就不用多說話,語言根本完全說明不了問題,隻有用圖紙上才能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
“喔,那我就知道了。”
“慧珍姐你快和雪茹姐一塊歇著吧,我給你們拿水果來吃,懷了孕要多吃水果,晚上也買不到排骨了,我去給你們做點羊肉湯喝,中午我們就喝的羊肉湯,那玩意兒喝了暖和。
魁子和靜理,放假了他們想怎麽玩就怎麽玩吧,估計魁子明天還會去那邊放鞭炮,我看今天他們幾個男孩兒玩得可歡了,估計魁子還沒玩夠。
靜理想跟著你去玩,就讓她去吧,女孩兒去放鞭炮,也不是很合適,你那裏有倆大女孩兒和她玩,也是個好事兒,最多就是給她們點零錢,讓她們自己去市場買菜,下雪天用蘿卜燉點羊肉吃不錯。”
王勝文絮絮叨叨地跟她們說著。
……
上了班自然是除了安排生產任務就是給煤機廠那邊畫圖紙寫工藝,離過年也沒幾天了,得把過年所浪費的時間給擠出來。
南邊婁曉娥他們最近的來信有點密,可能是快過年了,也可能是弟弟的電扇試製工作進入了關鍵階段。
王勝文把收信的地址改成了崇文院,雖然自己的家人都在南方,收到南方來的信件很合理,但他也不想在軋鋼廠惹更多麻煩。
徐慧珍與工業日報社簽了協議,也就安心下來了。每天就在崇文院裏值班,王勝文給了她資料,她第二天馬上就會給報社送過去。
辦交接手續的時間其實很短,都是她們和煤機廠的事兒,人家報社的人才不管,人家收下徐慧珍拿過來的東西,基本連看都不看,煤機廠的人來了,直接拿走。
王勝文和薑廠長達成了默契:
這邊上午送圖紙,那邊下午拿圖紙。拿回去就安排劉燕科長描圖曬圖,曬完圖再把原件給交回去。
宋紅兵被安排當了新產品開發車間的車間主任,所以他最積極,隻要一有技術資料拿過來,就和一大幫工人在那兒研究加工工藝。
越研究越佩服王勝文編製的加工工藝,這玩意兒怎麽辦?看來師傅這是為了我考慮得太細了啊,這人情怎麽還?
還是把妹妹盡快嫁給他表哥吧,到時候都成了親戚了,還什麽人情不人情的?
可這個春節該送點什麽呢?過年給師傅總不能不送禮吧。
送錢肯定不行,要不和這些徒弟們商量商量,給師傅弄半批豬送過去?
對!他親戚同學多,肯定過年也需要人情來往,送批子肉過去,讓師傅分了送親戚朋友唄。
於是,年前,徐慧珍的崇文院,竟然收到了半頭豬。
可把於海棠高興壞了:我這是能吃肉吃到飽了啊。
……
王勝文正在這兒忙活圖紙的事兒呢,四合院的禽獸們又給他起波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