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帥把王勝文按到沙發上坐下,問道:


    “剛才踢疼了吧?”


    王勝文毫無表情地回答:


    “沒事兒,倒黴唄,以前還不是經常被你們踢?習慣了。”


    “踢了你,給你道個歉,給我們出個主意。”


    “說吧,什麽事兒?”


    “叫你來,還能有什麽事兒,不就是訓練計劃報上去三次,都沒批準嗎,以前都是這樣做的,今年怎麽就不行了?”


    王勝文一聽是這個,也就放心了:


    “讓我,我也不批準。原來那個訓練計劃,已經不適合於現在咱們的軍事裝備了。”


    葉帥點點頭:


    “詳細說說。”


    “現在的軍事訓練,已經不再適合訓練三三式步兵作戰隊形了。如今咱們有了大炮和裝甲車,你們應該訓練大炮轟擊,然後裝甲車和裝甲運兵車快速跟進,讓步兵隨裝甲車進行作戰的方式才行。


    要像黴軍那樣,學會協同作戰才是硬道理,雖然軍械上有些損失,但是士兵的生命損失,會有大幅度下降。”


    “這不和朝鮮戰爭中敵人使用的戰術一樣嗎?”


    “這不挺好嗎?同樣的作戰手段,就看誰的大炮厲害了。我相信咱們的大炮更厲害。”


    “怪不得大領導一直說要用上大炮。”


    “大領導可能還不知道咱們造出來的那種裝甲車吧,他要是知道了,肯定能把它加上去。


    這可是提升軍隊戰鬥力的兩個重要因素,怎麽能不在訓練中加進去呢?”


    葉帥指了指門口:


    “你小子快滾吧,我們倆商量一下,不能再讓你參與了。”


    王勝文出了門心想:呸!典型的卸磨殺驢,誰願意理你們,一群死腦筋!


    出了門,去了秦川那裏,秦川正在那裏忙活,見到師傅來了,連忙跑過來:


    “師傅你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你們工作的情況,飛機的配件做出來幾套了?”


    “已經做出來六套了,運走了四套的。”


    “嗯,以後做慢一點,就按一個月一套做吧。”


    “可是我爸他們老催呢。”


    王勝文指指腦袋:


    “秦川,你也長大了,要學會自己思考問題,你覺得咱們做出那麽多這種戰鬥機,軍隊的後勤工作能有保障嗎?沒有良好的後勤保障,那做出飛機來,就是一種禍害。”


    秦川想了一下,然後點點頭:


    “師傅,那我先做出這幾台,讓他們形成一個飛行團,可以吧?”


    “行,做完這一批也可以,不過以後不能做這麽快了,再說,做快了,材料也跟不上。”


    “那要不把咱們留在那邊的人,也抽回來?”


    王勝文看了他一眼:


    “怎麽了,他們在那邊受排擠了?”


    “能不受排擠嗎,那幫老技師本來就是看不上咱們的,說咱們的人年輕,沒有做飛機的經驗。”


    王勝文馬上說:


    “你趕緊收拾一下去那邊,看看他們組裝起來的這批飛機質量怎麽樣,這超過音速的噴氣式飛機,可是和普通飛機不一樣的,不但是焊接,鉚接也不一樣,按照原來的老的組裝工藝做肯定是不行的。


    去了聯係你爸爸把這個情況給他講明白了,把原來他們組裝的那幾架統統檢查一遍。


    造飛機可不是鬧著玩的,真不按工作程序做,飛到天上會散架的。


    先給你父親打電話,讓他們停工,等你過去以後看看再說!”


    “師傅,要不你給他打?”


    “為什麽我打,本來就應該你打,他不聽的話再說,再不聽的話,我會建議君威撤了他。”


    一會兒功夫,秦川就回來了:


    “師傅,看來我還真得過去一趟,你也知道,我父親是不懂實際生產的,他也就是因為我在這邊,才當上這個總指揮的。”


    “嗯,那你再帶兩個人過去吧,認真檢查一遍。”


    “知道了師傅,我們肯定會認真檢查的。”


    從秦川那裏出來,又去了秦淮茹那裏。


    秦淮茹一看她來了,連忙停下手中的工作:


    “你怎麽來了?我們可是忙得很。”


    “忙得很也不差這一會兒吧,也不差你自己,怎麽跟我說幾句都不行?


    說說,進展如何。”


    秦淮茹朝後一指:


    “你師哥在那裏一起幹活呢,你去問他。”


    “行吧,我去問他,那今天晚上通知家裏的她們,都去軋鋼廠新區,咱們在那裏開個家庭會議。”


    “知道了,你快去吧。”


    王勝文來到晉師哥這裏,問了問他山東那邊建基地的情況。


    聽到山東那邊正準備拿四川省產的盾構機開山洞,也就放心了。


    看來蘇伯伯和陳省長關係還真不錯,生產出的第二台盾構機,就給他們用了。這下,至少工程進度有保障了。


    當然還談起他的生活問題,晉師哥提出讓自己的倆孩子到紅星軋鋼廠新區學校上學。


    王勝文愉快地答應下來,並說給他們家找個保姆照顧生活。


    晉師哥自然說是要和在上海的黃師姐商量一下。


    行吧,這本來就是你們家裏的事兒,我管不了那麽多。


    和晉師哥談完,又去了電機生產那裏,如今是宋紅霞在那裏管理電機的生產。


    不錯,她們已經在技術科的指導下,生產出變頻電機來了。行吧,下一步咱們搞空調器的生產就指望這個了。


    如今她也生了倆孩子,都是大妗子給看著,一點也沒影響她和岩臣哥的工作,這讓王勝文很放心。


    接下來自然是金屬試驗平台和紡織機械廠。


    金屬試驗平台這裏,有小李在,王勝文自然是放心,因為本身就是他自己給的各種材料配方,平台隻是驗證一下而已。


    至於矽鋁合金的生產,如今由宋魯哥管著,大規模的生產線,已經搬到軋鋼廠新區了,他也放心。


    紡織機械這裏,隻有肖喬一個人在,趙燕正在家生孩子。


    於是囑咐了他幾句,要他照顧好趙燕。


    肖喬當然是抱怨生產任務太緊,被王勝文懟了回去:


    先把這幫人培養起來,缺人就再招人,別跟我抱怨,大院子弟,你愛招多少就招多少,你們以後生產規模還要擴大,不行咱們就出口,設備用個幾年,就加價賣給國外。


    肖喬狡黠地笑了:還是師傅會撈錢,我們賣就設備還要加價。


    他不明白的是,即便是舊設備,那在國際市場上也是搶手貨,還是他媽媽親自操作給賣出去的。


    靠出口舊的紡織設備,他媽媽一個人,就給上海紡織工業廳,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是王勝文為她送的那些禮物,給她的一波福利,那些禮物裏邊,竟然有名畫精品。


    最後去了孫偉在的機械加工設備車間,拿出一份圖紙遞給他:


    “孫偉,這是玻璃纖維拉絲機,需要用到特殊耐熱材料,你們試製吧。”


    孫偉看了一會兒:


    “師傅,這後續設備呢?”


    “後續的繞絲機和封裝機,都是普通材料做出來的,就由七四五零工廠做吧,那些設備精度要求不高,體積又大,在咱們這兒生產不合適。”


    “是要運到山東去的設備?”


    “當然了,我想在那邊建個玻璃纖維生產廠。”


    “到年底做出來可以吧,目前我手裏還有幾個活,都是機械工業部下的生產任務。”


    “可以,這種吐絲噴頭還是由我提供,你不用操心。你以後得在辦公室裏,不要總在生產一線工作。”


    孫偉笑了:


    “嘿嘿,師傅,沒辦法,我就是喜歡做這個,辦公室裏有統計員在那裏,足夠了。”


    王勝文一聲歎息:


    “唉,我這帶徒弟還帶出毛病來了,怎麽一個個都這麽愛幹活兒!真他媽的像自己,一個狗德行!”


    ……


    晚上,女人來了一大堆,大家一起開個家庭會議,因為王勝文發現,再不對家庭進行管理,孩子們快管不過來了。


    王勝文給出的方案是:


    第一條:在京城裏的女人,一律跑到老宅子那邊生孩子,生完孩子還要在那裏照顧月子,因為幾個院子裏,老宅子距離部隊醫院最近。


    當然是由姚媽媽和魏媽媽在那邊照顧產婦,因為她們已經有了經驗。


    派姚琪梅去那邊,負責洗洗涮涮。


    當然是得到了大家大部分人的支持,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有些人還提出有人做月子,會過去幫忙。


    吳媽:


    “勝文,我也想去那邊,我還不到七十歲,就在這邊什麽活也不幹,還真不適應。現在魁子也大了,也用不到我照顧了。”


    王勝文想了一下就答應下來:


    “行,那你就過去吧,那邊其實也沒多少活幹,你過去就負責和魏媽媽買點菜什麽的。”


    當吳穎提出讓自己的弟妹過去生孩子時,被一眾女人反對:咱們家院子裏種的那個多子石榴,可不是替別人種的!


    第二條:把學會走路、還沒上學的孩子,一律安排進老山院裏住著,由郎安慈、牧春柳、王夏蓮、關芹芹、於小群、苗媽媽在那邊照看,一直長到上學為止。


    讓郎安慈家裏那個仆人李媽媽負責買菜。


    那邊場地大,還有魚池花園,孩子們跑得開,也玩得開心。


    姚琪蘭第一個舉手同意:


    “以後下了班我也過去,婦女兒童本來就是分不開的,大熊都工作了,我也該為家裏做點貢獻了,不能總沾家裏的便宜。”


    看來給大熊安排得不錯,她被感動到了。


    董晨晨提出來:


    “能不能讓在外地的孩子也一起過來?”


    王勝文指示坐在電話旁邊的徐晴給她們打電話。


    結果效果還真好,很多孩子的母親都同意,特別是梁拉娣,舉雙手讚成。


    這個娘們是多嫌棄自己生的孩子?生一個扔一個,對吧,你怎麽不把二毛扔回來呢?


    當然,反對的也有,秦京茹就是:我生的孩子,得我自己養!


    王勝文給她的回複是:孩子你養也可以,但是等到上學,必須讓王京順,回北京來上學。


    但是當她聽到還能在老宅子裏一起生孩子時,馬上就興奮了:我也回北京去生!


    這一條,當然意見挺多,很多不怎麽外出的女人都反對,其中包括吳穎、韓靜和李小然。


    ,大部分人支持,反對無效,別想再把孩子留在家裏供你們玩。


    王勝文給出的解釋是:在軋鋼廠這邊,孩子太多了也不好,總不能說每個孩子都是領養的吧?再這樣亂下去,有舉報的人,就完了。


    而且小孩子,總在樓上玩,也不是個辦法,怕他們磕著碰著不說,常年不沾地氣也不好,去了老山院孩子們玩得更痛快。你們想孩子了,可以下了班過去看,又不耽誤什麽。


    最後,這一條也算是勉強通過了。


    第三條通過的比較痛快:


    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一律到軋鋼廠新區這邊來住,進入軋鋼廠職工子弟學校上學,上小學的,一律在家裏住,上了初中以後,可以自己選,住家裏可以,住在學校也可以,反正距離也不算太遠。


    這一條由張靈兒、冉秋葉、李小然和劉嵐負責。


    這條當然會得到支持,因為目前來說,北京城的孩子,想進紅星職工子弟學校上學的人不少,有些人為了能進來讀書,甚至托了關係。


    行吧,紅星軋鋼廠出品,必屬精品,連學生都一樣。


    王勝文當然知道他們是奔著自己那個紅星技術學校來的,因為隻要是能進了那個學校讀書,這鐵飯碗就算是端上了,分配工作不說,而且分配的還都不錯,都是國營企業。而且,學習好的,還能到企業裏當技術員。


    他們很明顯是想錯了:我們紅星技術學校第一年才有二百六十多個畢業生,根本就分配不過來呢,各單位都搶著要。


    行吧,今年擴大招生規模,隻要是紅星學校畢業的學生,隻要成績不太差,我們一律接收。


    第四條:家裏有高中畢業的學生,無論在哪裏學習,也無論男女,畢業後必須進入紅星技術學校學習。


    馬上就有人提意見,當然是李小然和徐晴兩個人:


    “我們的弟弟妹妹怎麽辦,他們本來是在城裏上高中呢。”


    王勝文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


    “那就由你負責給他們進行考核,考核過了,可以加入紅星技術學校學習,考核不過,讓他們在高中複讀一年。”


    “那他們住的地方呢?”


    王勝文朝學校那邊指了指:


    “沒看到剛建起來的房子嗎?那可都是學校的宿舍,來了住宿舍就完了,不用給他們單獨再弄房子,這事兒我是安排劉嵐去做的,你們找她安排就可以。”


    白麗歎息一聲:


    “唉,我倆侄子侄女也不知道能不能跟上趟,他們是今年才從西城區的一處高中轉進來的。”


    王勝文指了指冉秋葉和李小然:


    “跟不上趟找她倆,讓她們辦暑假補習班。”


    冉秋葉問道:


    “可以嗎?”


    “當然可以,可以找幾個老師,針對剛進來的孩子們辦個暑假補習班,把原來的知識補回來。


    包括局裏有些孩子啊。”


    “你們局裏的孩子也進來學習?”


    “對,自從有了班車以後,局裏的職工一致要求的,我作為局長,也不能推辭吧?”


    第五條最簡單:


    以後孩子們的工作問題,要拿給家裏統一討論決定,決定好了,再由學校進行分配。


    明明就是走後門,被他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當然是姚琪蘭最得意:第一個,我兒子王大熊,已經被他爸爸分配到上海去了,還給配上了個媳婦,你說神奇不神奇?


    有什麽神奇的,沒過半個月,上海那邊就送過來幾個要養的孩子,不但蔡文、王樹梁、王叢叢來了,蘇姐的小兒子王康,也說過了暑假要過來。


    好吧,我就知道你們為了一幫大孩子能在一起玩得痛快,連你媽都不要了。


    來了都去沙河居那邊去釣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滿四合院之碧霞元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山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山居士並收藏情滿四合院之碧霞元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