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高考都拿下了,拿不下這娛樂圈? 作者:深藏不簡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常情況下,演唱會開始的幾首歌多會安排成快節奏的歌曲,這樣場子能快速熱起來。
樂言在內地舉辦的幾場演唱會,是用自己第二張專輯裏的幾首主打快歌開場的,基本上唱到第二首全場就開始蹦迪了。
這次來香江觀看演唱會的粉絲中,有不少是追過國內場的,鐵杆粉絲會追著偶像全國全世界的飛,這些並不希奇。
一開場,這一部分粉絲就發現了不同的地方。
“開場歌曲變了?”
“我都準備唱‘一點都不會累’了,這是什麽歌啊?”
“不止開場歌曲不一樣,舞台設計也不同了!”
內地場,首先出現的是一群帶著大翅膀的dancer,樂言會在稍後通過‘大變活人’的方式出現。
今天的開場先出來的還是dancer,但伴舞們沒有帶著誇張的大翅膀,而是一個個帶著白色麵具。
現場播放的音樂和昏暗的燈光,配合上出現的大量麵具舞者,把演唱會的氛圍營造的既旖旎又迷幻,這非常符合觀眾們的心情——對未知的好奇和興奮。
突然,伴奏聲出現了一個大的變調,現場有一多半觀眾大聲尖叫起來,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則是滿臉的不解。
“你們在叫什麽?”有粉絲忍不住問身邊尖叫的陌生人。
“你是內地的粉絲吧?這首歌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叫《假麵》!樂言居然用這首歌開場太意外了啊!!”
不多時,樂言在舞台中間出現。
不僅舞美設計和開場歌曲做了改變,香江場他的服飾也變了。
這讓很多追著樂言走的粉絲們激動哭了。
“哥哥真是太努力了!居然為香江做了這麽多改變,他好強我好愛!”
“什麽什麽,這場和內地場不一樣嗎?”
“完全不一樣,樂言真的有用心做準備。”
“啊啊啊啊啊,樂言,我們愛你!!”
台下的尖叫聲不絕於耳,已經不分內地還是香江粉絲。
但樂言一開口,現場的尖叫聲又沒了.
“這是原唱吧?”
“餘達平在台下對口音了是不是?!”
“天啊,樂言的粵語歌味兒真正!”
vip席。
餘達平揉了揉耳朵。
樂言開場的這首《假麵》是他二十多年前發行的歌曲,也是他眾多代表歌曲之一,在香江本地的傳唱度極高。
現場音響裏傳出來的聲音,從音色上看和他並不相同,但唱歌的韻味卻和他非常相似,所以被粉絲們認成了原唱。
粵語歌,尤其是粵語老歌不是會說粵語就能唱好的,這也是為什麽他會替樂言擔心。
早些年的粵語歌語音音調、發聲部位和氣口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連很多本地的年輕歌手都唱不出那個味道,但樂言居然唱的和他‘神似’!
餘達平的震驚還沒落下去,他隔壁另外一位香江歌手也開始驚呼了。
“他膽子好大啊,伴奏居然沒改,用的是原版。”
餘達平剛剛的注意力都在樂言的歌聲和韻味上,自動忽略掉了伴奏,經旁邊人提醒,他才發現,樂言居然沿用了原始伴奏,沒有做一丁點改變。
通常情況下,為了做出差異性,也為了避免做比較,歌手翻唱歌曲時一定會在節拍和韻律上做出改變。
改的好的成為新一代經典,改的不好那就當是對原唱的致敬了。
總之,必須區別於原唱。
但今天,樂言似乎在各種方麵就是奔著往原唱上靠去的,從聲音到配樂沒有做任何改變。
很快,餘達平的這個猜測得到了印證。
因為開場的三首粵語老歌連唱,樂言全都沒有在音樂上做出改變,唱腔也和原唱非常貼近。
生理角度講,餘達平聽得非常痛快!
這些記憶中的老歌被樂言高還原度的唱出來,讓他這個老香江人太舒服了。
但在拍手稱快之餘,餘達平在心中也畫了一個問號。
樂言這樣設計到底是出於什麽目的呢?
台下的觀眾們沒有專業歌手想的那麽多。
什麽原唱改編的,老娘聽美了、看美了是最重要的。
樂言非常貼近於原唱的完美表現,讓無數香江粉絲大呼過癮。
他們和第一次來香江公開活動的樂言完全沒有距離感,感覺哥哥和他們的生活貼的特別近!
而其他地區來的粉絲也很興奮。
樂言好棒啊,雖然聽不懂,但是看起來好屌的樣子你看這些本地人都嗨瘋了!
開場幾首歌曲唱完,樂言開始了第一個互動環節。
他先是用粵語和大家打了招呼,之後又開了幾個隻有本地人能聽懂的小笑話,和本地粉絲打成一片,完全不像是首次來這裏開演唱會的。
為了彰顯他對香江各行各業的熟悉,樂言還專門介紹了這次來看演唱會的各位同行們。
當大屏幕上劃過一個個在香江家喻戶曉的藝人身影時,本地的粉絲們更加開心了
“樂言像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一樣,他的簡介不會是虛假的吧?”
“難道他老家是這裏的??”
“那麽多大明星來捧場,樂言在圈子裏的地位不同凡響啊!”
票是樂言主動給各位大明星送去的,這些藝人以為他們今晚的任務隻是來看演出,沒想到工作人員還把話筒給他們遞了過去。
樂言的這幾位網友都希望樂言能多在香江活動,自然對他是一頓誇讚,努力彰顯香江對他的熱情和歡迎。
而這些大明星熱情發言,讓本地粉絲更加嗨皮了。
“愈發覺得,樂言和我們是一家人了!”
“哥哥常來香江活動!”
“多來幾次,別讓我們想你!!”
樂言害羞的對台下招手:
“我也會想你們的。”
“哇啊啊啊——”台下再次響起‘蛙聲一片’。
“我對香江有著別樣的感情,我常說這裏是我的福地,我喜歡這裏的文化,也喜歡這裏的生活節奏,當然更多的”樂言伸出右手,原地轉了一圈,“是喜歡你們。”
樂言的這段發言在每個城市都會說一次,但嘴甜是必殺技,誰說誰知道。
觀眾和嘉賓們都被迷魂湯灌迷糊了,不要命的歡呼。
“很遺憾,我沒有發行過粵語歌,剛才唱的都是其他老師的經典歌曲,但我寫過粵語歌.下麵請允許我唱給你們聽。”
燈光再次變暗,樂言低頭整理呼吸。
同時,現場的大屏幕上出現了電視劇《甜蜜蜜》上的畫麵。
“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我得到沒有,沒法解釋得失錯漏,剛剛聽到望到便更改,不知哪裏追究”
《甜蜜蜜》在香江掀起的波瀾絲毫不比內地小,因為它講述的是香江本地的故事,描繪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從內地來香江務工的老一輩新香江人的心路曆程。
在電視劇的熱播下,富有濃鬱古早氣息的配樂《一生何求》得到了無數人的盛讚。
歌曲魔力一般把大家帶到了幾十年前的畫麵裏。
這首樂言為《甜蜜蜜》創作的插曲,在電視劇裏安排的演唱者是一位女歌手,是從女主李翹的視角解讀歌曲情緒的。
但樂言的演唱,配合現場的大屏幕,把觀眾們帶到了男主黎小軍的視角這個同樣也是背井離鄉,在香江打拚了幾十年,愛情事業都不如意的少年郎身上。
“一生何求,常判決放棄與擁有,耗盡我這一生,觸不到已拋開。”
“一生何求,迷茫裏永遠看不透,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霎時間,大家猛然發現樂言此刻身上的這件白襯衣,不就是電視劇裏黎小軍常穿在身上的那件嗎?
同時,大家意識到,《一生何求》由男生演唱似乎更加有感觸啊?
樂言少年感十足的嗓音,把歌曲中境遇不順,卻又不要停止追求夢想和幸福的情緒表達到了極致,這何嚐不是黎小軍的境遇,何嚐不是我們祖輩父輩的境遇?
而且,樂言的唱腔唱調完全沒有讓大家出戲,似乎《一生何求》就是在幾十年前,順應那個特殊時代產生的產物。
“樂言真的好懂我們啊.”
“要多麽懂那個時代,多麽懂我們,才能寫出那個年代的味道。”
《一生何求》唱完,樂言馬上續上了《甜蜜蜜》。
國語歌的出現並沒有打破剛剛的和諧氛圍,全場觀眾看的依舊很入迷,跟著樂言進入到他的任意門裏。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裏,開在春風裏”
此刻,《甜蜜蜜》在這個時代的原唱歌手餘達平,終於明白樂言的良苦用心了。
想要融入一個新的環境,必須先融入他們的文化和曆史。
樂言是在向香江的粉絲證明——大家真的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說兩句話。
樂言演唱會上的巧妙設計,不僅俘獲了所有到場觀眾的心,也影響了香江媒體手下的筆。
香江媒體給國人的印象是‘言論自由度高’,簡單總結,就是經常發表批評甚至是挑戰性的言論,標題更是到達了不堪入目的程度,例如“天王急娶有餡嫩模”等等。
但這次,麵對樂言的香江演唱會,這些媒體全都高抬貴手了。
他們更多的是報道樂言與香江的互融性。
樂言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外地人.無論從各方各麵看,他都像是出生在這裏的!
就像張研說的,想要真正的搶占香江市場哪有那麽容易?
如果真的那麽簡單,香江娛樂圈怎麽會因‘封閉’讓內地藝人望而卻步呢?
但樂言演唱會上的一個個巧妙設計,慢慢侵蝕掉了隔在雙方壁壘中間的細壁,讓他真實的走進去了。
通過《甜蜜蜜》,樂言以演員的身份被大眾熟知,通過這次演唱會,大家對他的認知是:
樂言是一個唱跳俱佳、演技精湛的年輕藝人。
請注意.藝人之前沒有修飾詞了。
他不是內地藝人樂言,而是藝人樂言。
在破壁這個巨大改變下,樂言進入了更多香江本土人的生活中。
香江的粉絲們真的是餓久了,因為演藝圈青黃不接,他們吃了太多年粗茶淡飯把好多人從年輕小夥吸到了耄耋老人。
終於能吃到肉了!
演唱會結束後的一周,樂言榮升到香江新一代年輕藝人討論度榜首。
這個榜單成立十五年,這是第一次有內地籍藝人出現在前五的位置。
演唱會結束後的半個月,由於香江粉絲群體猛量增長,已經結束香江活動的樂言官宣在香江加開三場。
演唱會結束的一個月,樂言第二輪在香江的演唱會如期舉辦,由於售票太過緊俏,大量民眾搶不到票發生了遊行示威活動,指責票務平台背地裏做了手腳,在政府的協調和推動下,樂言在香江的演唱會從三場增加到七場。
加上上個月開的兩場,樂言一年中在香江開了9場演唱會,這個數據打破了單年在香江開演唱會數量的記錄。
距離首場香江演唱會舉辦之後的兩個月,樂言完成了本年度全部巡回演唱會任務。
最後一場演唱會的舉辦地安排在京都,公司領導、行業大咖、社會名流等共計超過300名知名人士齊聚收官現場。
在收官演唱會的結尾,一個巨大的三層蛋糕推上了舞台,上麵插著一根寫有數字‘2’的蠟燭。
“今天,我想向大家宣布一個好消息。”
經過三個月的曆練,樂言麵對京都體育場裏的8萬觀眾可以做到臉不紅心不跳,整個狀態和他在私下沒有差別。
聽到樂言要宣布消息,觀眾們熱情的歡呼起來,期盼的等待他的宣布。
樂言看著蛋糕,平靜坦然的說:
“截止昨天,我的全網粉絲量正式超過2億.這個數據又打破了華國演藝圈的一個記錄。”
台下一片嘩然。
這三個月是樂言刷各種記錄的高峰期,超話裏粉絲站發的捷報都快看不過來了。
但全網數據的記錄
大家打開手機,掰著手指頭算:
微博粉絲4600多萬,快鬥等短視頻平台的粉絲總數在7000萬,再算上一些亂七八糟的平台,粉絲總數應該不會超過1億5啊.剩下的5000萬是哪裏來的?
“是外網!”有粉絲反應過來了。
經提醒,不少粉絲搬來了梯子。
“我去啊,樂言的ins居然有4200多萬粉絲了!”
“我幾個月前翻出去看才800萬,怎麽漲的那麽快?”
“這粉絲量比排名第二的華國藝人高10倍!”
“4200萬,放眼全亞洲的藝人都可以排到前列了!”
這時候,又有一聲驚呼在台下響起:
“4200萬?這不是快趕上國內的粉絲量了?”
國內各個平台的粉絲量會有重合的部分,按照最高的一個平台看,微博的4600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數字。
國內才4600,外網都4200了.這不是馬上要反超了?!
“未來,我將拿出一部分精力到國外去活動。”樂言堅定的說,“我會努力給國人爭光,大家在家裏等著我的好消息!”(本章完)
樂言在內地舉辦的幾場演唱會,是用自己第二張專輯裏的幾首主打快歌開場的,基本上唱到第二首全場就開始蹦迪了。
這次來香江觀看演唱會的粉絲中,有不少是追過國內場的,鐵杆粉絲會追著偶像全國全世界的飛,這些並不希奇。
一開場,這一部分粉絲就發現了不同的地方。
“開場歌曲變了?”
“我都準備唱‘一點都不會累’了,這是什麽歌啊?”
“不止開場歌曲不一樣,舞台設計也不同了!”
內地場,首先出現的是一群帶著大翅膀的dancer,樂言會在稍後通過‘大變活人’的方式出現。
今天的開場先出來的還是dancer,但伴舞們沒有帶著誇張的大翅膀,而是一個個帶著白色麵具。
現場播放的音樂和昏暗的燈光,配合上出現的大量麵具舞者,把演唱會的氛圍營造的既旖旎又迷幻,這非常符合觀眾們的心情——對未知的好奇和興奮。
突然,伴奏聲出現了一個大的變調,現場有一多半觀眾大聲尖叫起來,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則是滿臉的不解。
“你們在叫什麽?”有粉絲忍不住問身邊尖叫的陌生人。
“你是內地的粉絲吧?這首歌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叫《假麵》!樂言居然用這首歌開場太意外了啊!!”
不多時,樂言在舞台中間出現。
不僅舞美設計和開場歌曲做了改變,香江場他的服飾也變了。
這讓很多追著樂言走的粉絲們激動哭了。
“哥哥真是太努力了!居然為香江做了這麽多改變,他好強我好愛!”
“什麽什麽,這場和內地場不一樣嗎?”
“完全不一樣,樂言真的有用心做準備。”
“啊啊啊啊啊,樂言,我們愛你!!”
台下的尖叫聲不絕於耳,已經不分內地還是香江粉絲。
但樂言一開口,現場的尖叫聲又沒了.
“這是原唱吧?”
“餘達平在台下對口音了是不是?!”
“天啊,樂言的粵語歌味兒真正!”
vip席。
餘達平揉了揉耳朵。
樂言開場的這首《假麵》是他二十多年前發行的歌曲,也是他眾多代表歌曲之一,在香江本地的傳唱度極高。
現場音響裏傳出來的聲音,從音色上看和他並不相同,但唱歌的韻味卻和他非常相似,所以被粉絲們認成了原唱。
粵語歌,尤其是粵語老歌不是會說粵語就能唱好的,這也是為什麽他會替樂言擔心。
早些年的粵語歌語音音調、發聲部位和氣口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連很多本地的年輕歌手都唱不出那個味道,但樂言居然唱的和他‘神似’!
餘達平的震驚還沒落下去,他隔壁另外一位香江歌手也開始驚呼了。
“他膽子好大啊,伴奏居然沒改,用的是原版。”
餘達平剛剛的注意力都在樂言的歌聲和韻味上,自動忽略掉了伴奏,經旁邊人提醒,他才發現,樂言居然沿用了原始伴奏,沒有做一丁點改變。
通常情況下,為了做出差異性,也為了避免做比較,歌手翻唱歌曲時一定會在節拍和韻律上做出改變。
改的好的成為新一代經典,改的不好那就當是對原唱的致敬了。
總之,必須區別於原唱。
但今天,樂言似乎在各種方麵就是奔著往原唱上靠去的,從聲音到配樂沒有做任何改變。
很快,餘達平的這個猜測得到了印證。
因為開場的三首粵語老歌連唱,樂言全都沒有在音樂上做出改變,唱腔也和原唱非常貼近。
生理角度講,餘達平聽得非常痛快!
這些記憶中的老歌被樂言高還原度的唱出來,讓他這個老香江人太舒服了。
但在拍手稱快之餘,餘達平在心中也畫了一個問號。
樂言這樣設計到底是出於什麽目的呢?
台下的觀眾們沒有專業歌手想的那麽多。
什麽原唱改編的,老娘聽美了、看美了是最重要的。
樂言非常貼近於原唱的完美表現,讓無數香江粉絲大呼過癮。
他們和第一次來香江公開活動的樂言完全沒有距離感,感覺哥哥和他們的生活貼的特別近!
而其他地區來的粉絲也很興奮。
樂言好棒啊,雖然聽不懂,但是看起來好屌的樣子你看這些本地人都嗨瘋了!
開場幾首歌曲唱完,樂言開始了第一個互動環節。
他先是用粵語和大家打了招呼,之後又開了幾個隻有本地人能聽懂的小笑話,和本地粉絲打成一片,完全不像是首次來這裏開演唱會的。
為了彰顯他對香江各行各業的熟悉,樂言還專門介紹了這次來看演唱會的各位同行們。
當大屏幕上劃過一個個在香江家喻戶曉的藝人身影時,本地的粉絲們更加開心了
“樂言像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一樣,他的簡介不會是虛假的吧?”
“難道他老家是這裏的??”
“那麽多大明星來捧場,樂言在圈子裏的地位不同凡響啊!”
票是樂言主動給各位大明星送去的,這些藝人以為他們今晚的任務隻是來看演出,沒想到工作人員還把話筒給他們遞了過去。
樂言的這幾位網友都希望樂言能多在香江活動,自然對他是一頓誇讚,努力彰顯香江對他的熱情和歡迎。
而這些大明星熱情發言,讓本地粉絲更加嗨皮了。
“愈發覺得,樂言和我們是一家人了!”
“哥哥常來香江活動!”
“多來幾次,別讓我們想你!!”
樂言害羞的對台下招手:
“我也會想你們的。”
“哇啊啊啊——”台下再次響起‘蛙聲一片’。
“我對香江有著別樣的感情,我常說這裏是我的福地,我喜歡這裏的文化,也喜歡這裏的生活節奏,當然更多的”樂言伸出右手,原地轉了一圈,“是喜歡你們。”
樂言的這段發言在每個城市都會說一次,但嘴甜是必殺技,誰說誰知道。
觀眾和嘉賓們都被迷魂湯灌迷糊了,不要命的歡呼。
“很遺憾,我沒有發行過粵語歌,剛才唱的都是其他老師的經典歌曲,但我寫過粵語歌.下麵請允許我唱給你們聽。”
燈光再次變暗,樂言低頭整理呼吸。
同時,現場的大屏幕上出現了電視劇《甜蜜蜜》上的畫麵。
“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我得到沒有,沒法解釋得失錯漏,剛剛聽到望到便更改,不知哪裏追究”
《甜蜜蜜》在香江掀起的波瀾絲毫不比內地小,因為它講述的是香江本地的故事,描繪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從內地來香江務工的老一輩新香江人的心路曆程。
在電視劇的熱播下,富有濃鬱古早氣息的配樂《一生何求》得到了無數人的盛讚。
歌曲魔力一般把大家帶到了幾十年前的畫麵裏。
這首樂言為《甜蜜蜜》創作的插曲,在電視劇裏安排的演唱者是一位女歌手,是從女主李翹的視角解讀歌曲情緒的。
但樂言的演唱,配合現場的大屏幕,把觀眾們帶到了男主黎小軍的視角這個同樣也是背井離鄉,在香江打拚了幾十年,愛情事業都不如意的少年郎身上。
“一生何求,常判決放棄與擁有,耗盡我這一生,觸不到已拋開。”
“一生何求,迷茫裏永遠看不透,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霎時間,大家猛然發現樂言此刻身上的這件白襯衣,不就是電視劇裏黎小軍常穿在身上的那件嗎?
同時,大家意識到,《一生何求》由男生演唱似乎更加有感觸啊?
樂言少年感十足的嗓音,把歌曲中境遇不順,卻又不要停止追求夢想和幸福的情緒表達到了極致,這何嚐不是黎小軍的境遇,何嚐不是我們祖輩父輩的境遇?
而且,樂言的唱腔唱調完全沒有讓大家出戲,似乎《一生何求》就是在幾十年前,順應那個特殊時代產生的產物。
“樂言真的好懂我們啊.”
“要多麽懂那個時代,多麽懂我們,才能寫出那個年代的味道。”
《一生何求》唱完,樂言馬上續上了《甜蜜蜜》。
國語歌的出現並沒有打破剛剛的和諧氛圍,全場觀眾看的依舊很入迷,跟著樂言進入到他的任意門裏。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裏,開在春風裏”
此刻,《甜蜜蜜》在這個時代的原唱歌手餘達平,終於明白樂言的良苦用心了。
想要融入一個新的環境,必須先融入他們的文化和曆史。
樂言是在向香江的粉絲證明——大家真的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說兩句話。
樂言演唱會上的巧妙設計,不僅俘獲了所有到場觀眾的心,也影響了香江媒體手下的筆。
香江媒體給國人的印象是‘言論自由度高’,簡單總結,就是經常發表批評甚至是挑戰性的言論,標題更是到達了不堪入目的程度,例如“天王急娶有餡嫩模”等等。
但這次,麵對樂言的香江演唱會,這些媒體全都高抬貴手了。
他們更多的是報道樂言與香江的互融性。
樂言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外地人.無論從各方各麵看,他都像是出生在這裏的!
就像張研說的,想要真正的搶占香江市場哪有那麽容易?
如果真的那麽簡單,香江娛樂圈怎麽會因‘封閉’讓內地藝人望而卻步呢?
但樂言演唱會上的一個個巧妙設計,慢慢侵蝕掉了隔在雙方壁壘中間的細壁,讓他真實的走進去了。
通過《甜蜜蜜》,樂言以演員的身份被大眾熟知,通過這次演唱會,大家對他的認知是:
樂言是一個唱跳俱佳、演技精湛的年輕藝人。
請注意.藝人之前沒有修飾詞了。
他不是內地藝人樂言,而是藝人樂言。
在破壁這個巨大改變下,樂言進入了更多香江本土人的生活中。
香江的粉絲們真的是餓久了,因為演藝圈青黃不接,他們吃了太多年粗茶淡飯把好多人從年輕小夥吸到了耄耋老人。
終於能吃到肉了!
演唱會結束後的一周,樂言榮升到香江新一代年輕藝人討論度榜首。
這個榜單成立十五年,這是第一次有內地籍藝人出現在前五的位置。
演唱會結束後的半個月,由於香江粉絲群體猛量增長,已經結束香江活動的樂言官宣在香江加開三場。
演唱會結束的一個月,樂言第二輪在香江的演唱會如期舉辦,由於售票太過緊俏,大量民眾搶不到票發生了遊行示威活動,指責票務平台背地裏做了手腳,在政府的協調和推動下,樂言在香江的演唱會從三場增加到七場。
加上上個月開的兩場,樂言一年中在香江開了9場演唱會,這個數據打破了單年在香江開演唱會數量的記錄。
距離首場香江演唱會舉辦之後的兩個月,樂言完成了本年度全部巡回演唱會任務。
最後一場演唱會的舉辦地安排在京都,公司領導、行業大咖、社會名流等共計超過300名知名人士齊聚收官現場。
在收官演唱會的結尾,一個巨大的三層蛋糕推上了舞台,上麵插著一根寫有數字‘2’的蠟燭。
“今天,我想向大家宣布一個好消息。”
經過三個月的曆練,樂言麵對京都體育場裏的8萬觀眾可以做到臉不紅心不跳,整個狀態和他在私下沒有差別。
聽到樂言要宣布消息,觀眾們熱情的歡呼起來,期盼的等待他的宣布。
樂言看著蛋糕,平靜坦然的說:
“截止昨天,我的全網粉絲量正式超過2億.這個數據又打破了華國演藝圈的一個記錄。”
台下一片嘩然。
這三個月是樂言刷各種記錄的高峰期,超話裏粉絲站發的捷報都快看不過來了。
但全網數據的記錄
大家打開手機,掰著手指頭算:
微博粉絲4600多萬,快鬥等短視頻平台的粉絲總數在7000萬,再算上一些亂七八糟的平台,粉絲總數應該不會超過1億5啊.剩下的5000萬是哪裏來的?
“是外網!”有粉絲反應過來了。
經提醒,不少粉絲搬來了梯子。
“我去啊,樂言的ins居然有4200多萬粉絲了!”
“我幾個月前翻出去看才800萬,怎麽漲的那麽快?”
“這粉絲量比排名第二的華國藝人高10倍!”
“4200萬,放眼全亞洲的藝人都可以排到前列了!”
這時候,又有一聲驚呼在台下響起:
“4200萬?這不是快趕上國內的粉絲量了?”
國內各個平台的粉絲量會有重合的部分,按照最高的一個平台看,微博的4600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數字。
國內才4600,外網都4200了.這不是馬上要反超了?!
“未來,我將拿出一部分精力到國外去活動。”樂言堅定的說,“我會努力給國人爭光,大家在家裏等著我的好消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