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匯報災情
紅粉官途:從被發配到平步青雲 作者:有點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輛車全部駛遠後,洪濤感慨道:“楊書記身先士卒,冒雨去往防汛形勢最嚴重的第一線,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啊!”
“大家也都回去工作吧,一定要確保楊書記不在的這段時間裏堅守好自己的崗位!”
洪濤回到辦公室,坐下後對胡雅欣吩咐道:“你去門外守著吧,不要讓任何人闖進來打擾到我。”
“好!”胡雅欣走出辦公室將門關好,守在門口。
洪濤摸出電話,打給盧文浩,“文浩,楊書記剛剛帶著人離開,正趕往你們宜山縣。”
“外麵還下著大雨呢,楊書記來幹什麽?”
“年輕人喜歡出風頭,立人設,可以理解,你這幾天也沒少帶著媒體下鄉進村吧?”
經洪濤一說,盧文浩豁然開朗。
原來楊怡是想借著防汛名義,打造一個踏實肯幹親民的好書記人設,“那我這邊需要準備做些什麽?”
“配合好楊書記工作,保證好楊書記的安全。”洪濤停頓了下,壓低聲音提醒,“楊怡還聽到了些關於宜山大壩的謠言,宜山大壩……一定不能出事!”
盧文浩信誓旦旦保證道:“舅舅放心,宜山大壩那邊我派人盯著呢,不會有問題的。”
“你心裏有數就行,去準備接待工作吧,趁這個機會也在楊書記麵前好好表現表現。”
與此同時,陳正也給嚴複寬打去電話,通知楊怡正趕往宜山縣城的事。
路上,楊怡一直心事重重的望著窗外,“雨還沒有停下的跡象啊,河道的水比我們上次來時大多了!”
上次去往宜山縣路上的河道裏,水都快要幹涸了,可此刻渾濁的黃色河水翻滾著往下流,有些地方的水已經漫過河堤衝進田地。
陳正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更加了解靠天吃飯的農村人的不易,“旱的時候盼著下雨,這一場大雨下來不知道又有多少家庭一年要白忙活了!”
“防汛工作不宜,災後的重建和農業生產保障工作一樣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啊!”
楊怡親身看過這一切,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農民的不易。
“小徐,雨天路滑,車開的慢一點、穩著點。”陳正對一旁的司機叮囑道。
因為路上不敢開太快,一直到傍晚六點多才趕到宜山縣。
車子開進縣政府,嚴複寬和盧文浩一同迎了上來。
盧文浩的褲子濕漉漉的,穿著的雨靴上還沾著泥。
楊怡注意到後問道:“盧縣長是剛從外麵回來?”
唉……
盧文浩歎息一聲,“雨下的太大,又一直沒有停過,不隻是下麵的鄉村受災,縣城內也有些地方積水嚴重。最深的地方深達幾十厘米,如果不去處理的話,水隻會越積越深。”
“我剛剛才和交通部門的同事一同去處理城內積水,還沒有來得及換衣服,讓楊書記看笑話了。”
一行人說著走近政府大樓。
楊怡回身對盧文浩說道:“盧縣長,沒有人會笑話你,你的作為隻會讓人更欽佩,你先去換身幹衣服吧,不要感冒了。”
“好,我換身衣服再去會議室向楊書記匯報工作。”
盧文浩去換衣服時,嚴複寬先帶著楊怡等人去往了會議室。
來到會議室,楊怡就進入到工作狀態中,詢問道:“嚴複寬,宜山縣的防汛防洪工作形勢怎麽樣?我要聽實話,要了解所有的受災情況。”
各縣的受災情況雖然都有上報,但是上報過程中必然是要打折扣的。
大災匯報成小災,小災就直接不匯報了。
楊怡重申道:“我人都在這了,具體的受災情況很容易掌握,你們如果再敢有任何隱瞞的話等防汛工作結束,我第一個先收拾你!”
“回楊書記,我哪裏敢有隱瞞啊。鄭局長,你去將水利局統計的數據拿來;康副縣長,你將上報的具體受災農田數據取來;趙局長,你通知人把全縣房屋受損情況統計結果送來。”
水利局局長鄭建業、主抓經濟發展工作的常務副縣長康學泰以及住建局局長趙東升紛紛通知人去將相關數據材料送來會議室。
這時,換了身幹淨衣服的盧文浩走近會議室,致歉道:“真是抱歉,還要讓楊書記等我。”
“坐吧。盧縣長,你先匯報下縣城內受災情況吧。”
盧文浩坐下打開工作記錄本,匯報道:“目前,縣城內受災情況不算嚴重,隻有城南老城區因為地勢低加上排水係統老化,導致出現大麵積城內積水,不過交通運輸部門已經連同多個部門正在全力的搶修排水,積水水位沒有進一步升高。”
“城內暫時沒有人員傷亡,但有幾處綠化樹木傾倒導致車輛被砸,還有幾棟平房舊屋坍塌,不過裏麵都很久沒住人了。”
盧文浩匯報完,合上筆記本,“縣城內的整體局勢可控,關鍵還是下麵的鄉鎮和農村受災嚴重,尤其是農田被淹沒了很多啊!”
宜山縣雖有了宜山大壩作為一道護衛天塹,但還是不可能保護的了宜山全境不出現災情。
“這麽大的雨,不可能沒有任何洪澇災害發生的。我們要確保的是盡可能的避免居民財產損失,確保所有人員安全!”楊怡為防汛工作定下基調。
水利局的材料送了過來,局長鄭建業開始匯報,“全縣共有大型水庫一座,就是宜山大壩,小型水庫43座,目前都處於臨界水位,其中21座水庫位於宜山大壩上遊,水庫決堤洪水會沿著河道匯入到宜山大壩,不會造成大規模洪澇災難,宜山大壩下遊的11座水庫全部在進行水位監測,目前有兩座水庫的情況不容樂觀。”
“這兩座水庫下遊是什麽情況?”楊怡詢問道。
盧文浩回答道:“我今天一早就去兩座水庫實地視察過,如果繼續保持現在的降雨量,明天必須要進行幹預泄洪才行。”
盧文浩說著,起身來到地圖前,“林甸子鄉水庫下遊有兩個村靠的比較近,若是水庫坍塌導致泄洪,這兩個村都會被淹。”??
“大家也都回去工作吧,一定要確保楊書記不在的這段時間裏堅守好自己的崗位!”
洪濤回到辦公室,坐下後對胡雅欣吩咐道:“你去門外守著吧,不要讓任何人闖進來打擾到我。”
“好!”胡雅欣走出辦公室將門關好,守在門口。
洪濤摸出電話,打給盧文浩,“文浩,楊書記剛剛帶著人離開,正趕往你們宜山縣。”
“外麵還下著大雨呢,楊書記來幹什麽?”
“年輕人喜歡出風頭,立人設,可以理解,你這幾天也沒少帶著媒體下鄉進村吧?”
經洪濤一說,盧文浩豁然開朗。
原來楊怡是想借著防汛名義,打造一個踏實肯幹親民的好書記人設,“那我這邊需要準備做些什麽?”
“配合好楊書記工作,保證好楊書記的安全。”洪濤停頓了下,壓低聲音提醒,“楊怡還聽到了些關於宜山大壩的謠言,宜山大壩……一定不能出事!”
盧文浩信誓旦旦保證道:“舅舅放心,宜山大壩那邊我派人盯著呢,不會有問題的。”
“你心裏有數就行,去準備接待工作吧,趁這個機會也在楊書記麵前好好表現表現。”
與此同時,陳正也給嚴複寬打去電話,通知楊怡正趕往宜山縣城的事。
路上,楊怡一直心事重重的望著窗外,“雨還沒有停下的跡象啊,河道的水比我們上次來時大多了!”
上次去往宜山縣路上的河道裏,水都快要幹涸了,可此刻渾濁的黃色河水翻滾著往下流,有些地方的水已經漫過河堤衝進田地。
陳正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更加了解靠天吃飯的農村人的不易,“旱的時候盼著下雨,這一場大雨下來不知道又有多少家庭一年要白忙活了!”
“防汛工作不宜,災後的重建和農業生產保障工作一樣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啊!”
楊怡親身看過這一切,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農民的不易。
“小徐,雨天路滑,車開的慢一點、穩著點。”陳正對一旁的司機叮囑道。
因為路上不敢開太快,一直到傍晚六點多才趕到宜山縣。
車子開進縣政府,嚴複寬和盧文浩一同迎了上來。
盧文浩的褲子濕漉漉的,穿著的雨靴上還沾著泥。
楊怡注意到後問道:“盧縣長是剛從外麵回來?”
唉……
盧文浩歎息一聲,“雨下的太大,又一直沒有停過,不隻是下麵的鄉村受災,縣城內也有些地方積水嚴重。最深的地方深達幾十厘米,如果不去處理的話,水隻會越積越深。”
“我剛剛才和交通部門的同事一同去處理城內積水,還沒有來得及換衣服,讓楊書記看笑話了。”
一行人說著走近政府大樓。
楊怡回身對盧文浩說道:“盧縣長,沒有人會笑話你,你的作為隻會讓人更欽佩,你先去換身幹衣服吧,不要感冒了。”
“好,我換身衣服再去會議室向楊書記匯報工作。”
盧文浩去換衣服時,嚴複寬先帶著楊怡等人去往了會議室。
來到會議室,楊怡就進入到工作狀態中,詢問道:“嚴複寬,宜山縣的防汛防洪工作形勢怎麽樣?我要聽實話,要了解所有的受災情況。”
各縣的受災情況雖然都有上報,但是上報過程中必然是要打折扣的。
大災匯報成小災,小災就直接不匯報了。
楊怡重申道:“我人都在這了,具體的受災情況很容易掌握,你們如果再敢有任何隱瞞的話等防汛工作結束,我第一個先收拾你!”
“回楊書記,我哪裏敢有隱瞞啊。鄭局長,你去將水利局統計的數據拿來;康副縣長,你將上報的具體受災農田數據取來;趙局長,你通知人把全縣房屋受損情況統計結果送來。”
水利局局長鄭建業、主抓經濟發展工作的常務副縣長康學泰以及住建局局長趙東升紛紛通知人去將相關數據材料送來會議室。
這時,換了身幹淨衣服的盧文浩走近會議室,致歉道:“真是抱歉,還要讓楊書記等我。”
“坐吧。盧縣長,你先匯報下縣城內受災情況吧。”
盧文浩坐下打開工作記錄本,匯報道:“目前,縣城內受災情況不算嚴重,隻有城南老城區因為地勢低加上排水係統老化,導致出現大麵積城內積水,不過交通運輸部門已經連同多個部門正在全力的搶修排水,積水水位沒有進一步升高。”
“城內暫時沒有人員傷亡,但有幾處綠化樹木傾倒導致車輛被砸,還有幾棟平房舊屋坍塌,不過裏麵都很久沒住人了。”
盧文浩匯報完,合上筆記本,“縣城內的整體局勢可控,關鍵還是下麵的鄉鎮和農村受災嚴重,尤其是農田被淹沒了很多啊!”
宜山縣雖有了宜山大壩作為一道護衛天塹,但還是不可能保護的了宜山全境不出現災情。
“這麽大的雨,不可能沒有任何洪澇災害發生的。我們要確保的是盡可能的避免居民財產損失,確保所有人員安全!”楊怡為防汛工作定下基調。
水利局的材料送了過來,局長鄭建業開始匯報,“全縣共有大型水庫一座,就是宜山大壩,小型水庫43座,目前都處於臨界水位,其中21座水庫位於宜山大壩上遊,水庫決堤洪水會沿著河道匯入到宜山大壩,不會造成大規模洪澇災難,宜山大壩下遊的11座水庫全部在進行水位監測,目前有兩座水庫的情況不容樂觀。”
“這兩座水庫下遊是什麽情況?”楊怡詢問道。
盧文浩回答道:“我今天一早就去兩座水庫實地視察過,如果繼續保持現在的降雨量,明天必須要進行幹預泄洪才行。”
盧文浩說著,起身來到地圖前,“林甸子鄉水庫下遊有兩個村靠的比較近,若是水庫坍塌導致泄洪,這兩個村都會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