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一起施壓
紅粉官途:從被發配到平步青雲 作者:有點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怡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籌備災後重建相關工作,因為這是陳正最後負責的工作。
她要替陳正沒做完的工作處理好。
楊怡沒想到向學良竟想把工作搶過去,還找來洪濤做說客。
主抓災後重建工作,會掌握十幾億資金,而且一定會賺到好名聲,向學良也是想借此機會提升他在市裏的威望,為自己的政績提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資金是陳正爭取來,楊怡希望親自主抓後續工作。
“謝謝洪濤書記和向市長的關心,不過你們也知道我向省裏和督導組領導立下過軍令狀,必須解決好災民們的安置和居住問題。這是我的責任,哪裏能讓向市長替我去承擔呢。”
向學良仍舊想要爭取,因為這是在老百姓中能樹立口碑,在電視上可以露臉,向領導可以邀功的機會,自然要爭取過來。
“楊書記,你太辛苦了,我和洪書記看著都心疼,也該替你多分擔些工作。”
楊怡打斷向學良,“我知道向書記是見我辛苦,想著幫我分擔。但你們也知道,這筆錢是陳正從民政部爭取來。而陳正是我的秘書,我有責任幫助他使用好這筆錢。”
“這也一定是陳正的心願。”楊怡一副悲淒神情,“陳正跟在我身邊陪著我四處奔走,為我分擔了很多的工作。他經常抱怨,自從跟著我之後就幾乎沒有準時下班過,都沒有時間去交女朋友。”
“他現在……”
楊怡語氣哽咽,眼眶泛紅,語氣中透著堅定,“我要把陳正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洪濤和向學良對視一眼。
楊怡再說上一會的話,可能就要哭出來。
她這副樣子,他們也不好再繼續逼迫、施壓。不然,傳出去就成為兩個老爺們欺負一個女孩子。
洪濤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還是由楊書記主抓,我和向市長會全力配合,楊書記如果有什麽差使的地方,盡管吩咐。”
向學良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建議道:“這麽多房屋要進行修繕和建造,算是個大項目了,我覺得還是由市裏進行統籌招標,引入一個大型建築公司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建造,將受災村打造成建築示範村,楊書記覺得怎麽樣?”
楊怡還沒有發表意見,洪濤一拍大腿,激動道:“這個提議好。統一進行招標,統一設計、購買建材,都能拿到最優惠的價格,也能幫助災民們節省開支,用有限的錢建造出最美的家園。”
“日後,其它鄉村的發展建設,就可以以此作為示範。楊書記,您覺得呢?”
兩人一唱一和,根本不給楊怡插話機會,楊怡才不信兩人來之前沒商量過。
不過向學良這個提議確實不錯。
假如將專項資金發到受災災民手中,他們要各自出錢建房,而政府統一幫助建設,既可以幫著災民們省去麻煩,又能將成本壓到最低。
楊怡思考了一會,說道:“我們還是要采取自願原則。假若災民非要自行建房,還是要尊重災民意見的。”
“先和災民們溝通一下,做個統計,聽聽他們的意見。”
建造的房屋是給災民們住的,所以要他們滿意才行。
“這個工作就由我來負責吧,我會通知各縣領導,派出專門團隊去到災民的安置點進行統計。”向學良主動請纓。
楊怡這次沒有拒絕,她畢竟不可能事事都親力親為,還是需要洪濤和向學良配合,“那就辛苦向市長了,但是記住一點,一定要確保每一戶都統計到,要災民們簽字同意,我們才能做主動用專項資金。”
“假如有人不希望建房,那我們就將補償資金發到災民手裏,由他們自行決定使用。”
這筆資金主要還是作為補償款使用,所以就算有人不想建新房,也要根據老房子受損情況進行賠償。
“招標工作也同步進行吧,就由住建部那邊先起草方案,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招標。”洪濤建議道。
楊怡點頭,“我一會和住建部那邊打電話溝通下。”
正事談完,洪濤試探著問道:“楊書記,宜山大壩的問題查的怎麽樣了?是不是真的還有更大的保護傘?如果有的話,這次絕對要連根拔起。”
楊怡不確定洪濤是真的關心,還是打探,因為洪濤興許就是盧文濤背後的保護傘,敷衍著說道:“還在調查,如果有進展,我會通知洪濤書記和向市長的。”
“楊書記,這個事情一直拖著可不行。下麵各種謠言沸沸揚揚的,對市委市政府影響不好。”向學良跟著說道,希望早點對此事能有個了結。
楊怡也聽到過一些議論,說道:“事情牽扯的人比較多,調查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們總不能為了防止別人議論就草草結束調查。”
“宜山大壩的案子一再被翻案,就是因為之前我們結案的太草率。”
第一次是鄭建業做替罪羊,現在是盧文浩在做替罪羊,楊怡不希望再查下去,查到的還是被推出來的替罪羊。
這一次,所有參與到宜山大壩案件中的公職人員,要從上到下全部揪出!
洪濤點頭道:“楊書記說的有道理,但這種案件也不宜將時間線拉的太長。我聽說紀委那邊一直在找人談話,引起了很多幹部的不滿。”
“甚至是有人告狀告到我這裏,還有人揚言要告到省裏去,不過暫時被我攔下了。”
楊怡坐直身子,問道:“他們告狀告什麽?不允許紀委的同誌問話嗎?若是自身行得端走的正,還怕調查?”
“他們不是怕調查,而是大家都知道紀委接受了你的命令在調查賬本的事,所以被叫去問話的人就會被認為是名單上的人,會被人避而遠之,會被人傳閑話。”
洪濤倒還真不是無中生有,確實有幾位幹部專門跑到那訴苦。
不過揚言到省裏告狀,是洪濤添油加醋。
“若是再有人到你那告狀,直接讓他到我這裏來。遭受點非議就覺得委屈了?被人傳幾句閑話就要跑去省裏告狀?如果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的話,那也不適合擔任領導崗位!”??
她要替陳正沒做完的工作處理好。
楊怡沒想到向學良竟想把工作搶過去,還找來洪濤做說客。
主抓災後重建工作,會掌握十幾億資金,而且一定會賺到好名聲,向學良也是想借此機會提升他在市裏的威望,為自己的政績提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資金是陳正爭取來,楊怡希望親自主抓後續工作。
“謝謝洪濤書記和向市長的關心,不過你們也知道我向省裏和督導組領導立下過軍令狀,必須解決好災民們的安置和居住問題。這是我的責任,哪裏能讓向市長替我去承擔呢。”
向學良仍舊想要爭取,因為這是在老百姓中能樹立口碑,在電視上可以露臉,向領導可以邀功的機會,自然要爭取過來。
“楊書記,你太辛苦了,我和洪書記看著都心疼,也該替你多分擔些工作。”
楊怡打斷向學良,“我知道向書記是見我辛苦,想著幫我分擔。但你們也知道,這筆錢是陳正從民政部爭取來。而陳正是我的秘書,我有責任幫助他使用好這筆錢。”
“這也一定是陳正的心願。”楊怡一副悲淒神情,“陳正跟在我身邊陪著我四處奔走,為我分擔了很多的工作。他經常抱怨,自從跟著我之後就幾乎沒有準時下班過,都沒有時間去交女朋友。”
“他現在……”
楊怡語氣哽咽,眼眶泛紅,語氣中透著堅定,“我要把陳正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洪濤和向學良對視一眼。
楊怡再說上一會的話,可能就要哭出來。
她這副樣子,他們也不好再繼續逼迫、施壓。不然,傳出去就成為兩個老爺們欺負一個女孩子。
洪濤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還是由楊書記主抓,我和向市長會全力配合,楊書記如果有什麽差使的地方,盡管吩咐。”
向學良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建議道:“這麽多房屋要進行修繕和建造,算是個大項目了,我覺得還是由市裏進行統籌招標,引入一個大型建築公司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建造,將受災村打造成建築示範村,楊書記覺得怎麽樣?”
楊怡還沒有發表意見,洪濤一拍大腿,激動道:“這個提議好。統一進行招標,統一設計、購買建材,都能拿到最優惠的價格,也能幫助災民們節省開支,用有限的錢建造出最美的家園。”
“日後,其它鄉村的發展建設,就可以以此作為示範。楊書記,您覺得呢?”
兩人一唱一和,根本不給楊怡插話機會,楊怡才不信兩人來之前沒商量過。
不過向學良這個提議確實不錯。
假如將專項資金發到受災災民手中,他們要各自出錢建房,而政府統一幫助建設,既可以幫著災民們省去麻煩,又能將成本壓到最低。
楊怡思考了一會,說道:“我們還是要采取自願原則。假若災民非要自行建房,還是要尊重災民意見的。”
“先和災民們溝通一下,做個統計,聽聽他們的意見。”
建造的房屋是給災民們住的,所以要他們滿意才行。
“這個工作就由我來負責吧,我會通知各縣領導,派出專門團隊去到災民的安置點進行統計。”向學良主動請纓。
楊怡這次沒有拒絕,她畢竟不可能事事都親力親為,還是需要洪濤和向學良配合,“那就辛苦向市長了,但是記住一點,一定要確保每一戶都統計到,要災民們簽字同意,我們才能做主動用專項資金。”
“假如有人不希望建房,那我們就將補償資金發到災民手裏,由他們自行決定使用。”
這筆資金主要還是作為補償款使用,所以就算有人不想建新房,也要根據老房子受損情況進行賠償。
“招標工作也同步進行吧,就由住建部那邊先起草方案,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招標。”洪濤建議道。
楊怡點頭,“我一會和住建部那邊打電話溝通下。”
正事談完,洪濤試探著問道:“楊書記,宜山大壩的問題查的怎麽樣了?是不是真的還有更大的保護傘?如果有的話,這次絕對要連根拔起。”
楊怡不確定洪濤是真的關心,還是打探,因為洪濤興許就是盧文濤背後的保護傘,敷衍著說道:“還在調查,如果有進展,我會通知洪濤書記和向市長的。”
“楊書記,這個事情一直拖著可不行。下麵各種謠言沸沸揚揚的,對市委市政府影響不好。”向學良跟著說道,希望早點對此事能有個了結。
楊怡也聽到過一些議論,說道:“事情牽扯的人比較多,調查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們總不能為了防止別人議論就草草結束調查。”
“宜山大壩的案子一再被翻案,就是因為之前我們結案的太草率。”
第一次是鄭建業做替罪羊,現在是盧文浩在做替罪羊,楊怡不希望再查下去,查到的還是被推出來的替罪羊。
這一次,所有參與到宜山大壩案件中的公職人員,要從上到下全部揪出!
洪濤點頭道:“楊書記說的有道理,但這種案件也不宜將時間線拉的太長。我聽說紀委那邊一直在找人談話,引起了很多幹部的不滿。”
“甚至是有人告狀告到我這裏,還有人揚言要告到省裏去,不過暫時被我攔下了。”
楊怡坐直身子,問道:“他們告狀告什麽?不允許紀委的同誌問話嗎?若是自身行得端走的正,還怕調查?”
“他們不是怕調查,而是大家都知道紀委接受了你的命令在調查賬本的事,所以被叫去問話的人就會被認為是名單上的人,會被人避而遠之,會被人傳閑話。”
洪濤倒還真不是無中生有,確實有幾位幹部專門跑到那訴苦。
不過揚言到省裏告狀,是洪濤添油加醋。
“若是再有人到你那告狀,直接讓他到我這裏來。遭受點非議就覺得委屈了?被人傳幾句閑話就要跑去省裏告狀?如果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的話,那也不適合擔任領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