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通敵的豪紳賺的流油,現在朝廷要征稅
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愛吃草的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地方有吏員空缺,並不是沒人想當吏員。
而是當地養不起這麽多人,所以才有如此多缺口。
一下子補上這麽多位置,各地督撫都在和戶部要銀子。
康尚書都快讓壓垮了。
就是要這個效果!
唐孝仁抿了口茶,說道:“康大人,不然征收商稅試試?”
康尚書一怔,說道:“征收商稅?”
“幾個邊境郡縣,都與北莽有貿易往來,北商更是舉國聞名。”
“與其他們暴富,不如從他們手裏征收商稅。”
“有了這些錢,戶部的壓力也能緩解啊。”
康尚書想想,好像也就剩這條路了。
唐孝仁立即拿出一個奏折:“這是我寫好的折子,康大人也落個名吧。”
原來首輔早有打算,在這等著自己呢!
不過康尚書也沒什麽討價還價的餘地。
隻得寫下自己的名字。
很快,這份奏折便送到了李天的龍案。
李天正沉迷在皇後的紅袖添香裏,幹脆連唐含雪的標紅都不看了。
一看是唐孝仁的奏折,直接朱筆批準了。
搖曳的燭光下,唐含雪身著一襲黃色緊身長裙,正抬手輕研著墨汁。
李天的心神也隨著燭光搖曳起來。
這些日子皇後華貴的氣質中,更多了些成熟女人的韻味。
尤其是這麽一個清冷雍容的女子,時常被李天逗弄的俏臉緋紅。
李天飛速批複完奏折,便拉著唐含雪衝進了後殿。
瀘州。
邊境小縣。
典吏齊大壯,正在家中宴請戶房的戰友。
這位戰友在戰場上瞎了一隻眼睛,所以大家都叫他張瞎子。
時間一久,大家都忘了他原本的名字。
齊大壯和張瞎子都是外來人,在縣衙中都隱隱受到排擠。
不過知縣老爺倒是對他們很重用,非常親近。
齊大壯的老婆在後廚忙活著。
來到瀘州後,齊大壯一家的歡聲笑語都多了。
東遼苦寒,雖然地廣人稀,但是不好耕種。
而且齊大壯在東遼,隻是個破腳的退役士兵罷了。
如今他可是一縣典吏,整個縣城數得上號的人物!
齊大壯一家就此脫離了困境。
他們在瀘州買了地,齊大壯的兒子還去了縣城書塾讀書。
日子逐漸紅火起來。
齊大壯和張瞎子坐在一塊喝酒。
少不了又聊起縣裏的事情。
齊大壯說道:“張老弟,你手下的刺頭們收拾的如何了?”
張瞎子笑著說道:“那幾個小兔崽子,還和老子耍心眼,早被我收拾利索了。”
齊大壯哈哈一笑。
他們這些殘兵的到來,占了原本屬於豪族的位置。
所以上任後,時不時就有人在暗處搗亂。
齊大壯的手下,就有許多這種家夥。
不過齊大壯和張瞎子,這種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人,都不是傻子。
而且他們有這群豪族子弟不具備的狠勁。
加上知縣老爺撐腰,很快就趕走了手下那群不聽話的小吏。
張瞎子突然說道:“齊大哥,縣裏的鬼市你聽說過嗎?”
齊大壯點點頭:“當然,那砍了我一條腿的刀,便是從那賣去北莽的。”
北莽缺鐵,更缺少匠人。
北莽士兵一開始裝備是很差的,靠著騎兵的優勢,勉強與大周的步兵作戰。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北莽也擁有了上等的砍刀。
一些北莽的精銳部隊,甚至配備鎧甲。
齊大壯的腿,便是被一個北莽士兵,用鋒利的砍刀斬斷的。
說到這,齊大壯不免眼露仇恨。
縣裏的商會私通北莽,暗中進行交易的事情,幾乎是人盡皆知。
鬼市便是與北莽交易的集市。
縣裏幾乎所有的大戶豪強,都會參加這場與北莽交易的狂歡!
茶葉、鹽、武器等等。
這些朝廷禁止向北莽出口的東西。
都被大戶商會賣給了北莽。
他們換來人參、東珠、上等皮毛等在京城很暢銷的貨品。
以此牟利。
本地士紳修建的宅院,甚至比東遼總兵的府邸都豪華。
齊大壯和張瞎子,他們都是經過戰場廝殺的軍人。
對於北莽痛恨至極。
而這些與北莽勾結之人,他們更加厭惡。
知縣老爺也明白他們的心思,讓他們暫且忍耐。
齊大壯和張瞎子一直在暗中搜集鬼市的信息。
二人喝的盡興而歸。
翌日清晨,便有手下小吏過來,說是知縣老爺有要事商議。
齊大壯和張瞎子立即穿上官袍,來到縣衙。
身穿藏藍色官袍的知縣,正在與主簿說話。
這二位都是讀書人,又是自己的上級,齊大壯雖然出身行伍,但也非常尊重他們。
此時齊大壯才發現,說是商議要事,但是隻來了四個人。
知縣、主簿、齊大壯和戶房張瞎子。
知縣關閉廳門後,對齊大壯說道:“齊典吏,朝廷剛剛下旨,要對各地商戶開征商稅了。”
張瞎子聞言,渾身一顫。
大周王朝原本就有商稅,不過是抽取行商的稅。
抽取的比例也不高。
當地商戶最賺錢的部分,朝廷卻一直沒有征稅。
難道要對各地大戶動手了?
齊大壯恍然,難怪知縣老爺這麽小心。
倘若走漏風聲,那群縣內大戶就該鬧事了。
知縣感歎的說道:“下官這才明白陛下的用意啊!派你們二位忠心耿耿的士兵前來本縣上任,是提前幫我配置幫手啊!”
知縣剛就任時,也被當地豪族壓迫過一陣子。
他也是用了很大力氣,才與當地豪族達成了一個平衡。
一些能力較差的知縣,甚至會被當地豪族架空。
但是如今的知縣,靠著自己的親信主簿,加上齊大壯和張瞎子的支持,已經牢牢掌握了縣衙的權利。
知縣說道:“朝廷已經頒布了法令,搗毀北境區域的鬼市!”
“凡是參加鬼市交易的豪族,朝廷也會收取重稅!”
“如果不交代清楚自己究竟賺了多少,那便按照家產征稅!”
“朝廷提高了商稅的開征比例,命令各縣在城裏建立專門貿易的市集。”
“典吏,你得負責維護縣裏的治安,倘若出現動亂,務必立即鎮壓!”
“戶房,你負責領人核算稅額,日後成立市集,你還得負責征稅。”
“二位,此乃朝廷大計!為了陛下,咱們一定得成功!”
而是當地養不起這麽多人,所以才有如此多缺口。
一下子補上這麽多位置,各地督撫都在和戶部要銀子。
康尚書都快讓壓垮了。
就是要這個效果!
唐孝仁抿了口茶,說道:“康大人,不然征收商稅試試?”
康尚書一怔,說道:“征收商稅?”
“幾個邊境郡縣,都與北莽有貿易往來,北商更是舉國聞名。”
“與其他們暴富,不如從他們手裏征收商稅。”
“有了這些錢,戶部的壓力也能緩解啊。”
康尚書想想,好像也就剩這條路了。
唐孝仁立即拿出一個奏折:“這是我寫好的折子,康大人也落個名吧。”
原來首輔早有打算,在這等著自己呢!
不過康尚書也沒什麽討價還價的餘地。
隻得寫下自己的名字。
很快,這份奏折便送到了李天的龍案。
李天正沉迷在皇後的紅袖添香裏,幹脆連唐含雪的標紅都不看了。
一看是唐孝仁的奏折,直接朱筆批準了。
搖曳的燭光下,唐含雪身著一襲黃色緊身長裙,正抬手輕研著墨汁。
李天的心神也隨著燭光搖曳起來。
這些日子皇後華貴的氣質中,更多了些成熟女人的韻味。
尤其是這麽一個清冷雍容的女子,時常被李天逗弄的俏臉緋紅。
李天飛速批複完奏折,便拉著唐含雪衝進了後殿。
瀘州。
邊境小縣。
典吏齊大壯,正在家中宴請戶房的戰友。
這位戰友在戰場上瞎了一隻眼睛,所以大家都叫他張瞎子。
時間一久,大家都忘了他原本的名字。
齊大壯和張瞎子都是外來人,在縣衙中都隱隱受到排擠。
不過知縣老爺倒是對他們很重用,非常親近。
齊大壯的老婆在後廚忙活著。
來到瀘州後,齊大壯一家的歡聲笑語都多了。
東遼苦寒,雖然地廣人稀,但是不好耕種。
而且齊大壯在東遼,隻是個破腳的退役士兵罷了。
如今他可是一縣典吏,整個縣城數得上號的人物!
齊大壯一家就此脫離了困境。
他們在瀘州買了地,齊大壯的兒子還去了縣城書塾讀書。
日子逐漸紅火起來。
齊大壯和張瞎子坐在一塊喝酒。
少不了又聊起縣裏的事情。
齊大壯說道:“張老弟,你手下的刺頭們收拾的如何了?”
張瞎子笑著說道:“那幾個小兔崽子,還和老子耍心眼,早被我收拾利索了。”
齊大壯哈哈一笑。
他們這些殘兵的到來,占了原本屬於豪族的位置。
所以上任後,時不時就有人在暗處搗亂。
齊大壯的手下,就有許多這種家夥。
不過齊大壯和張瞎子,這種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人,都不是傻子。
而且他們有這群豪族子弟不具備的狠勁。
加上知縣老爺撐腰,很快就趕走了手下那群不聽話的小吏。
張瞎子突然說道:“齊大哥,縣裏的鬼市你聽說過嗎?”
齊大壯點點頭:“當然,那砍了我一條腿的刀,便是從那賣去北莽的。”
北莽缺鐵,更缺少匠人。
北莽士兵一開始裝備是很差的,靠著騎兵的優勢,勉強與大周的步兵作戰。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北莽也擁有了上等的砍刀。
一些北莽的精銳部隊,甚至配備鎧甲。
齊大壯的腿,便是被一個北莽士兵,用鋒利的砍刀斬斷的。
說到這,齊大壯不免眼露仇恨。
縣裏的商會私通北莽,暗中進行交易的事情,幾乎是人盡皆知。
鬼市便是與北莽交易的集市。
縣裏幾乎所有的大戶豪強,都會參加這場與北莽交易的狂歡!
茶葉、鹽、武器等等。
這些朝廷禁止向北莽出口的東西。
都被大戶商會賣給了北莽。
他們換來人參、東珠、上等皮毛等在京城很暢銷的貨品。
以此牟利。
本地士紳修建的宅院,甚至比東遼總兵的府邸都豪華。
齊大壯和張瞎子,他們都是經過戰場廝殺的軍人。
對於北莽痛恨至極。
而這些與北莽勾結之人,他們更加厭惡。
知縣老爺也明白他們的心思,讓他們暫且忍耐。
齊大壯和張瞎子一直在暗中搜集鬼市的信息。
二人喝的盡興而歸。
翌日清晨,便有手下小吏過來,說是知縣老爺有要事商議。
齊大壯和張瞎子立即穿上官袍,來到縣衙。
身穿藏藍色官袍的知縣,正在與主簿說話。
這二位都是讀書人,又是自己的上級,齊大壯雖然出身行伍,但也非常尊重他們。
此時齊大壯才發現,說是商議要事,但是隻來了四個人。
知縣、主簿、齊大壯和戶房張瞎子。
知縣關閉廳門後,對齊大壯說道:“齊典吏,朝廷剛剛下旨,要對各地商戶開征商稅了。”
張瞎子聞言,渾身一顫。
大周王朝原本就有商稅,不過是抽取行商的稅。
抽取的比例也不高。
當地商戶最賺錢的部分,朝廷卻一直沒有征稅。
難道要對各地大戶動手了?
齊大壯恍然,難怪知縣老爺這麽小心。
倘若走漏風聲,那群縣內大戶就該鬧事了。
知縣感歎的說道:“下官這才明白陛下的用意啊!派你們二位忠心耿耿的士兵前來本縣上任,是提前幫我配置幫手啊!”
知縣剛就任時,也被當地豪族壓迫過一陣子。
他也是用了很大力氣,才與當地豪族達成了一個平衡。
一些能力較差的知縣,甚至會被當地豪族架空。
但是如今的知縣,靠著自己的親信主簿,加上齊大壯和張瞎子的支持,已經牢牢掌握了縣衙的權利。
知縣說道:“朝廷已經頒布了法令,搗毀北境區域的鬼市!”
“凡是參加鬼市交易的豪族,朝廷也會收取重稅!”
“如果不交代清楚自己究竟賺了多少,那便按照家產征稅!”
“朝廷提高了商稅的開征比例,命令各縣在城裏建立專門貿易的市集。”
“典吏,你得負責維護縣裏的治安,倘若出現動亂,務必立即鎮壓!”
“戶房,你負責領人核算稅額,日後成立市集,你還得負責征稅。”
“二位,此乃朝廷大計!為了陛下,咱們一定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