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調查漕運弊端,朕親自去敗壞國運
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愛吃草的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天立即說道:“擺駕禦書房!”
等李天來到禦書房時,內閣首輔與次輔、六部尚書全部到了。
“唐首輔,今日有何議題討論啊?”
李天端坐在龍椅,和藹可親的問道。
唐孝仁拿出一份很厚的奏折,說道:
“陛下,上月從餘杭運糧到京都的貨船沉了八艘,糧食損耗超過五成!”
“臣請求派遣朝中大臣,治理漕運!”
此話一出,賈仁義和六部尚書全愣住了。
治理漕運?
賈仁義與六部尚書皆是先皇在世時就在京都的舊臣了。
當初先皇治理漕運,然後慘敗的事件他們都經曆過。
慘痛的教訓曆曆在目。
這次,朝中大臣的意見沒有一致。
賈仁義率先出列說道:“陛下,臣覺得不可!”
李天一下子精神了。
幹起來!
快點幹起來!
自打不舉行早朝後,那種群臣爭討到麵紅耳赤的場景便沒有了。
李天甚至開始懷念當初的景象。
每次群臣都能達成一致,心平氣和的把事情做好。
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見內閣首輔與次輔杠上了,李天終於興奮了!
賈愛卿,還得是你啊!
你聽聽嶽父大人的提議!
整頓河運!那國運豈不是又要漲了?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如果解決了河運問題,國運豈不得翻好幾番!
朕還如何成仙!
河運,一直都是大周的積弊之一。
李天當然也知道。
倘若真的解決了河運的問題,那國運點得漲飛了。
可以說河運之患,甚至比邊境還要嚴重。
東遼用兵,每年消耗的糧草,也不及河運損耗的三分之一。
足以證明河運的禍患多麽大。
賈仁義說道:“陛下,先皇也曾決定過治理河運。”
“但是因為操之過急,出現河運罷工。”
“京都斷糧近兩個月,糧價飛升,百姓們民不聊生。”
“最終朝廷不得不終止河運貪腐案的調查。”
賈仁義躬身說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對肅查河運腐敗,而是不可以操之過急啊。”
賈仁義說完,除了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其餘四位尚書全部表示支持。
等等。
李天這才想起來,當初先皇肅清河運的時候。
當年也是出現了河運貪腐大案,先皇當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
李天身為太子代為監國。
禦史台派出一批禦史,調查河運腐敗案件。
但沒想到禦史尚未抵達餘杭,河運就斷絕了。
幾艘在餘杭停泊的船隻燒起了大火。
這件事致使京都的糧價翻了兩倍,連右武衛的軍糧都供應緊缺了。
河運罷工持續了快兩個月,調查河運的禦史也毫無進展。
最後隻能內閣首輔下台,禦史台也罷免了調查河運的禦史。
此事讓李天印象深刻。
所以繼位後,李天雖然有意整頓朝堂,但是一直沒敢動河運部門。
等等,此事可以說大有所為啊!
果然,係統出現了提示。
【國事係統啟動!】
【河運積弊,是否同意首輔肅查河運大案!】
【選項一:同意!】
【該選項會產生分支結果:1、肅查成功,解決河運積弊,大周國運+10000點!】
【2、肅查失敗,河運積弊沒有解決,威望—30,大周國運—10000點!】
【選項二:不同意!大周國運:—2000點!】
這下李天陷入了糾結。
國事係統好像升級了。
最穩妥的選項,當然是不同意唐孝仁肅查河運積弊。
這樣的話,可以確保國運—2000點。
但是如果同意的話,那便是富貴險中求了!
如若肅查失敗,就能敗壞掉10000點國運!
看見10000點國運,李天呼吸都急促了。
這個數字,可以把瀘州大捷上漲的國運全部敗掉!
但是這樣選也有風險。
如果唐孝仁真的肅查成功了,那就反漲10000點了!
李天露出笑容。
如果將此事全權交給唐孝仁去做,那的確有可能成功。
但朕可以從中幹預啊!
隻要朕把這件事攪黃了,豈不是就算失敗了?
朕可太聰明了!
李天請客了一聲,說道:“賈尚書,河運積弊已經百年。自朕繼位以來,就想肅查河運。”
“隻是前兩年前朝動蕩,邊境也不安生。”
“如今朝堂安定,邊境也穩定了。”
“朕決定,正式開始肅查河運!”
這番義正言辭的話說完,李天都被自己感動了!
朕真是個明君啊!
如今李天在殿前會議上幾乎是一言九鼎。
既然李天支持唐孝仁。
賈仁義也隻能咽下去勸說的話,行禮道:“是,陛下。”
不過賈仁義又說道:“陛下,河運之事事關重大,必須得派一個老成持國的大員去辦。”
李天點了點頭:“這個當然。”
唐孝仁說道:“陛下,臣請命擔任河運大使!如果肅查河運失敗,臣自行辭去內閣首輔的官位!”
太好了!
李天心下狂喜!
這不是一箭雙雕嗎?
唐孝仁能力太強,屬實危險!
但他又沒犯錯,還是皇後的父親,也不好隨便把他罷免。
這次正好!
隻要攪黃了河運肅查案,那唐孝仁就能自己下台了!
換上賈仁義這個迂腐的儒生!
以後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禍害國運了!
李天立即說道:“可以!河運乃國之大事,首輔自請重擔,朕準了!”
李天起身說道:“不過首輔得坐鎮京都,還是得派遣得力的官員下去肅查。”
“為了震懾那群河運部門的蛀蟲!”
“朕要親下餘杭!”
李天語畢,滿座皆驚!
陛下要親下餘杭!
這個消息震驚了在場諸臣!
曆代王朝,下餘杭都是昏君的戲碼啊!
如今大周剛剛萌生中興的苗頭,陛下居然想親下餘杭!
這下連唐孝仁都說道:“陛下,這,萬萬不可啊!”
李天說道:“有何不可!朕親下餘杭,又不是遊山玩水,而是想督查河運肅查案的!”
唐孝仁聞言啞口無言,好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似的。
賈仁義也說道:“陛下出訪,沿途需要安保設置,修建行宮,還是得慎重啊!”
李天笑著說道:“這次出訪的錢,全部由內庫負責。”
“行宮就把先皇的幾個行宮簡單修葺下就行!”
“至於安保問題,讓漕運總兵蘭德隨行護衛就好了!”
等李天來到禦書房時,內閣首輔與次輔、六部尚書全部到了。
“唐首輔,今日有何議題討論啊?”
李天端坐在龍椅,和藹可親的問道。
唐孝仁拿出一份很厚的奏折,說道:
“陛下,上月從餘杭運糧到京都的貨船沉了八艘,糧食損耗超過五成!”
“臣請求派遣朝中大臣,治理漕運!”
此話一出,賈仁義和六部尚書全愣住了。
治理漕運?
賈仁義與六部尚書皆是先皇在世時就在京都的舊臣了。
當初先皇治理漕運,然後慘敗的事件他們都經曆過。
慘痛的教訓曆曆在目。
這次,朝中大臣的意見沒有一致。
賈仁義率先出列說道:“陛下,臣覺得不可!”
李天一下子精神了。
幹起來!
快點幹起來!
自打不舉行早朝後,那種群臣爭討到麵紅耳赤的場景便沒有了。
李天甚至開始懷念當初的景象。
每次群臣都能達成一致,心平氣和的把事情做好。
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見內閣首輔與次輔杠上了,李天終於興奮了!
賈愛卿,還得是你啊!
你聽聽嶽父大人的提議!
整頓河運!那國運豈不是又要漲了?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如果解決了河運問題,國運豈不得翻好幾番!
朕還如何成仙!
河運,一直都是大周的積弊之一。
李天當然也知道。
倘若真的解決了河運的問題,那國運點得漲飛了。
可以說河運之患,甚至比邊境還要嚴重。
東遼用兵,每年消耗的糧草,也不及河運損耗的三分之一。
足以證明河運的禍患多麽大。
賈仁義說道:“陛下,先皇也曾決定過治理河運。”
“但是因為操之過急,出現河運罷工。”
“京都斷糧近兩個月,糧價飛升,百姓們民不聊生。”
“最終朝廷不得不終止河運貪腐案的調查。”
賈仁義躬身說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對肅查河運腐敗,而是不可以操之過急啊。”
賈仁義說完,除了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其餘四位尚書全部表示支持。
等等。
李天這才想起來,當初先皇肅清河運的時候。
當年也是出現了河運貪腐大案,先皇當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
李天身為太子代為監國。
禦史台派出一批禦史,調查河運腐敗案件。
但沒想到禦史尚未抵達餘杭,河運就斷絕了。
幾艘在餘杭停泊的船隻燒起了大火。
這件事致使京都的糧價翻了兩倍,連右武衛的軍糧都供應緊缺了。
河運罷工持續了快兩個月,調查河運的禦史也毫無進展。
最後隻能內閣首輔下台,禦史台也罷免了調查河運的禦史。
此事讓李天印象深刻。
所以繼位後,李天雖然有意整頓朝堂,但是一直沒敢動河運部門。
等等,此事可以說大有所為啊!
果然,係統出現了提示。
【國事係統啟動!】
【河運積弊,是否同意首輔肅查河運大案!】
【選項一:同意!】
【該選項會產生分支結果:1、肅查成功,解決河運積弊,大周國運+10000點!】
【2、肅查失敗,河運積弊沒有解決,威望—30,大周國運—10000點!】
【選項二:不同意!大周國運:—2000點!】
這下李天陷入了糾結。
國事係統好像升級了。
最穩妥的選項,當然是不同意唐孝仁肅查河運積弊。
這樣的話,可以確保國運—2000點。
但是如果同意的話,那便是富貴險中求了!
如若肅查失敗,就能敗壞掉10000點國運!
看見10000點國運,李天呼吸都急促了。
這個數字,可以把瀘州大捷上漲的國運全部敗掉!
但是這樣選也有風險。
如果唐孝仁真的肅查成功了,那就反漲10000點了!
李天露出笑容。
如果將此事全權交給唐孝仁去做,那的確有可能成功。
但朕可以從中幹預啊!
隻要朕把這件事攪黃了,豈不是就算失敗了?
朕可太聰明了!
李天請客了一聲,說道:“賈尚書,河運積弊已經百年。自朕繼位以來,就想肅查河運。”
“隻是前兩年前朝動蕩,邊境也不安生。”
“如今朝堂安定,邊境也穩定了。”
“朕決定,正式開始肅查河運!”
這番義正言辭的話說完,李天都被自己感動了!
朕真是個明君啊!
如今李天在殿前會議上幾乎是一言九鼎。
既然李天支持唐孝仁。
賈仁義也隻能咽下去勸說的話,行禮道:“是,陛下。”
不過賈仁義又說道:“陛下,河運之事事關重大,必須得派一個老成持國的大員去辦。”
李天點了點頭:“這個當然。”
唐孝仁說道:“陛下,臣請命擔任河運大使!如果肅查河運失敗,臣自行辭去內閣首輔的官位!”
太好了!
李天心下狂喜!
這不是一箭雙雕嗎?
唐孝仁能力太強,屬實危險!
但他又沒犯錯,還是皇後的父親,也不好隨便把他罷免。
這次正好!
隻要攪黃了河運肅查案,那唐孝仁就能自己下台了!
換上賈仁義這個迂腐的儒生!
以後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禍害國運了!
李天立即說道:“可以!河運乃國之大事,首輔自請重擔,朕準了!”
李天起身說道:“不過首輔得坐鎮京都,還是得派遣得力的官員下去肅查。”
“為了震懾那群河運部門的蛀蟲!”
“朕要親下餘杭!”
李天語畢,滿座皆驚!
陛下要親下餘杭!
這個消息震驚了在場諸臣!
曆代王朝,下餘杭都是昏君的戲碼啊!
如今大周剛剛萌生中興的苗頭,陛下居然想親下餘杭!
這下連唐孝仁都說道:“陛下,這,萬萬不可啊!”
李天說道:“有何不可!朕親下餘杭,又不是遊山玩水,而是想督查河運肅查案的!”
唐孝仁聞言啞口無言,好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似的。
賈仁義也說道:“陛下出訪,沿途需要安保設置,修建行宮,還是得慎重啊!”
李天笑著說道:“這次出訪的錢,全部由內庫負責。”
“行宮就把先皇的幾個行宮簡單修葺下就行!”
“至於安保問題,讓漕運總兵蘭德隨行護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