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漕運斷絕,準備發國難財的奸商
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愛吃草的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到陛下嘉獎的田亮,馬不停蹄的驅馬來到淮南地區。
淮南地區,處於江河與淮河之間。
這裏雖然沒有餘杭富庶,但也算魚米之鄉。
淮河水網縱橫,是河運勢力最強的地段。
先皇在世時肅查河運,就是淮河地區的漕工嘩變。
他們砸沉了運糧船,堵塞了河道。
田亮辭別陛下後,便直接趕往了淮河。
在淮河設立的漕運部門,是這次河運弊案盤查的重點。
漕運總督潘大壯,是四品大員!
此時潘大壯正在宴會上觥籌交錯。
潘大壯接待的是從京都趕來的六賢王之子,李廣茂。
陪同二人入座的,還有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正是漕幫幫主餘元輝!
餘元輝的身世十分傳奇。
從碼頭搬卸物品的苦力做起,後來受到漕幫的賞識,學習武功,逐漸走進漕幫高層的級別。
後來餘元輝也不知道碰到什麽機遇,成為十段高手,一躍成為漕幫的幫主。
十段武者,僅僅這個身份就分量十足了。
再加上漕幫上萬的弟子的幫主。
但是餘元輝此時卻在給潘大壯倒酒。
潘大壯這位漕運總督,才是河運之途真正的霸主!
李廣茂說道:“潘大人,父親派我過來,是想來提醒您。這次陛下肅查河運弊案的態度非常堅決!”
潘大壯笑道:“先皇也曾想肅查河運弊案,結果呢?哈哈哈。”
餘元輝說道:“漕運乃百萬漕工之係,也是漕幫上萬兄弟的性命!”
“皇帝想要我們的命,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可以的。”
潘大壯端起酒杯笑道:“那就再讓漕運斷絕一次好了!”
三人共同舉杯,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還不知道,一場“暴風雨”正在朝淮河襲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
淮河。
在淮河河運最狹窄的一截。
陳力蒙著麵,藏在草叢裏。
從禹州城逃回總舵後,陳力受到許多白眼。
漕幫在禹州城的分舵覆滅,對於家底頗豐的漕幫來說損失也不小。
而沒有了禹州城的兄弟們,陳力在漕幫的身份,也就隻剩一個七段高手了。
但是這一次,幫主餘元輝,親派給了他一個任務。
這個任務陳力也曾經做過,便是假扮水匪,偷襲運糧船。
陳力有種不祥的預感。
直到深夜。
運糧船總算來到河運中央。
“動手!”
陳力揮揮手,手下全部拿著舢板,衝向了運河。
“殺啊!”
喊殺聲響起!
這次的襲擊出奇的順利。
陳力很快得手,打劫了五艘裝滿糧食的運糧船。
就在這時,草叢裏突然又竄出來另外一隊黑衣人。
這群黑衣人衝上來,開始攻擊陳力與手下。
他們不光攻擊陳力,也攻擊運糧船的護衛與船夫。
黑吃黑!
陳力這下全明白了,自己被當槍使了!
逃!
陳力迅速遁入水中。
但是很快,岸邊上就出現了一隊弓箭手!
“放箭!”
這些弓箭手對著水裏無差別的放箭!
這不是尋常的江湖人士,這是官兵!
陳力心都快涼透了。
就在這時,陳力耳邊響起一道尖細的聲音。
“陳舵主,藏到船底。”
陳力立馬開始朝船底遊去。
很快,他就看見船底有兩個黑衣人。
他們夾著陳力,朝更深的水下潛去。
拖著陳力遠離了戰場。
翌日清晨。
淮河的運糧船遭到水匪襲擊。
船員們與水匪奮力交戰,最終船員與水匪全部同歸於盡。
而運糧船被砸穿,沉到了河底。
“巧合的是”,這幾艘船全沉在河運最狹窄的位置。
“更巧的是”,這些沉船堵上了河運水道。
從餘杭到京都的命脈,就這麽堵住了!
而這些巧合,全部發生在禦史田亮,剛剛抵達淮河,打算肅查河運弊案的時候。
隨後的幾百艘運糧船,也全部堵在了餘杭。
與此同時。
六賢王府上。
六賢王的管家,正在與京都幾個大糧商密談。
“王爺已經收到了確切消息,河運堵了。”
這幾名大糧商,全都經曆過先皇時期,京都糧荒的時候,聞言瞬間眼前一亮!
糧食與別的東西不同。
如果是別的東西,沒有可以不買。
但是人要是不吃飯,可是會餓死的。
糧食還有個特點。
大多數時候,糧價都非常穩定。
但是在缺糧的時候,糧價可以直接攀升十倍、幾十倍!
所以眾人都明白,如果這場危機真的如當年一樣,那京都的糧價可以翻上幾倍不止!
這幾名大糧商立馬說道:“明白明白,我們這就囤積糧食。”
這些糧商也知道,隻要河運斷絕的風聲傳進京都,糧價就會瘋狂攀升。
那此時囤積的糧食,就可以按幾倍的價格售賣。
這就是國難財!
不發國難財,還能叫做奸商嗎?
一時間,這幾個提前收到消息的糧商,立馬開始屯糧。
京都市麵上的糧價上漲了許多。
正在淮河的禦史田亮,立馬就派人前去通知京都的內閣,並且告知正在濱海的陛下。
與此同時,餘杭布政使,已經收到了內閣的命令。
餘杭布政使是首輔唐孝仁的弟子,是鐵杆唐黨。
收到恩師的傳信,再加上內閣的官令,這名布政使立馬召集手下:
“升堂!”
布政使對手下說道:“本官收到了內閣的命令,即刻開始,立馬把河運的糧食送到華江!”
送到華江?
手下們麵麵相覷。
但是布政使執行內閣的命令,手下們也隻能說道:“遵命,大人!”
華江。
新造的巨型海船停泊在港口。
這些官兵全是內閣從京都調來的。
他們負責把糧食裝上海船。
這些海船會載著糧食,沿海去往港口。
再經過港口和鐵路,用馬拉鐵軌車送進京都。
這條路線早已測試過了。
隻需一周左右,就能把貨品從餘杭送到京都!
這可比河運還要快速一倍!
不僅如此,海運的損耗很小。
這次河運斷絕,正好讓內閣找到機會。
唐孝仁為此已經謀劃了許久。
正好借著河運斷絕的機會,改用海運輸送糧食。
當賈仁義得知了唐孝仁全部的計劃後,直接呆住了。
唐首輔全部設計好了?
淮南地區,處於江河與淮河之間。
這裏雖然沒有餘杭富庶,但也算魚米之鄉。
淮河水網縱橫,是河運勢力最強的地段。
先皇在世時肅查河運,就是淮河地區的漕工嘩變。
他們砸沉了運糧船,堵塞了河道。
田亮辭別陛下後,便直接趕往了淮河。
在淮河設立的漕運部門,是這次河運弊案盤查的重點。
漕運總督潘大壯,是四品大員!
此時潘大壯正在宴會上觥籌交錯。
潘大壯接待的是從京都趕來的六賢王之子,李廣茂。
陪同二人入座的,還有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正是漕幫幫主餘元輝!
餘元輝的身世十分傳奇。
從碼頭搬卸物品的苦力做起,後來受到漕幫的賞識,學習武功,逐漸走進漕幫高層的級別。
後來餘元輝也不知道碰到什麽機遇,成為十段高手,一躍成為漕幫的幫主。
十段武者,僅僅這個身份就分量十足了。
再加上漕幫上萬的弟子的幫主。
但是餘元輝此時卻在給潘大壯倒酒。
潘大壯這位漕運總督,才是河運之途真正的霸主!
李廣茂說道:“潘大人,父親派我過來,是想來提醒您。這次陛下肅查河運弊案的態度非常堅決!”
潘大壯笑道:“先皇也曾想肅查河運弊案,結果呢?哈哈哈。”
餘元輝說道:“漕運乃百萬漕工之係,也是漕幫上萬兄弟的性命!”
“皇帝想要我們的命,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可以的。”
潘大壯端起酒杯笑道:“那就再讓漕運斷絕一次好了!”
三人共同舉杯,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還不知道,一場“暴風雨”正在朝淮河襲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
淮河。
在淮河河運最狹窄的一截。
陳力蒙著麵,藏在草叢裏。
從禹州城逃回總舵後,陳力受到許多白眼。
漕幫在禹州城的分舵覆滅,對於家底頗豐的漕幫來說損失也不小。
而沒有了禹州城的兄弟們,陳力在漕幫的身份,也就隻剩一個七段高手了。
但是這一次,幫主餘元輝,親派給了他一個任務。
這個任務陳力也曾經做過,便是假扮水匪,偷襲運糧船。
陳力有種不祥的預感。
直到深夜。
運糧船總算來到河運中央。
“動手!”
陳力揮揮手,手下全部拿著舢板,衝向了運河。
“殺啊!”
喊殺聲響起!
這次的襲擊出奇的順利。
陳力很快得手,打劫了五艘裝滿糧食的運糧船。
就在這時,草叢裏突然又竄出來另外一隊黑衣人。
這群黑衣人衝上來,開始攻擊陳力與手下。
他們不光攻擊陳力,也攻擊運糧船的護衛與船夫。
黑吃黑!
陳力這下全明白了,自己被當槍使了!
逃!
陳力迅速遁入水中。
但是很快,岸邊上就出現了一隊弓箭手!
“放箭!”
這些弓箭手對著水裏無差別的放箭!
這不是尋常的江湖人士,這是官兵!
陳力心都快涼透了。
就在這時,陳力耳邊響起一道尖細的聲音。
“陳舵主,藏到船底。”
陳力立馬開始朝船底遊去。
很快,他就看見船底有兩個黑衣人。
他們夾著陳力,朝更深的水下潛去。
拖著陳力遠離了戰場。
翌日清晨。
淮河的運糧船遭到水匪襲擊。
船員們與水匪奮力交戰,最終船員與水匪全部同歸於盡。
而運糧船被砸穿,沉到了河底。
“巧合的是”,這幾艘船全沉在河運最狹窄的位置。
“更巧的是”,這些沉船堵上了河運水道。
從餘杭到京都的命脈,就這麽堵住了!
而這些巧合,全部發生在禦史田亮,剛剛抵達淮河,打算肅查河運弊案的時候。
隨後的幾百艘運糧船,也全部堵在了餘杭。
與此同時。
六賢王府上。
六賢王的管家,正在與京都幾個大糧商密談。
“王爺已經收到了確切消息,河運堵了。”
這幾名大糧商,全都經曆過先皇時期,京都糧荒的時候,聞言瞬間眼前一亮!
糧食與別的東西不同。
如果是別的東西,沒有可以不買。
但是人要是不吃飯,可是會餓死的。
糧食還有個特點。
大多數時候,糧價都非常穩定。
但是在缺糧的時候,糧價可以直接攀升十倍、幾十倍!
所以眾人都明白,如果這場危機真的如當年一樣,那京都的糧價可以翻上幾倍不止!
這幾名大糧商立馬說道:“明白明白,我們這就囤積糧食。”
這些糧商也知道,隻要河運斷絕的風聲傳進京都,糧價就會瘋狂攀升。
那此時囤積的糧食,就可以按幾倍的價格售賣。
這就是國難財!
不發國難財,還能叫做奸商嗎?
一時間,這幾個提前收到消息的糧商,立馬開始屯糧。
京都市麵上的糧價上漲了許多。
正在淮河的禦史田亮,立馬就派人前去通知京都的內閣,並且告知正在濱海的陛下。
與此同時,餘杭布政使,已經收到了內閣的命令。
餘杭布政使是首輔唐孝仁的弟子,是鐵杆唐黨。
收到恩師的傳信,再加上內閣的官令,這名布政使立馬召集手下:
“升堂!”
布政使對手下說道:“本官收到了內閣的命令,即刻開始,立馬把河運的糧食送到華江!”
送到華江?
手下們麵麵相覷。
但是布政使執行內閣的命令,手下們也隻能說道:“遵命,大人!”
華江。
新造的巨型海船停泊在港口。
這些官兵全是內閣從京都調來的。
他們負責把糧食裝上海船。
這些海船會載著糧食,沿海去往港口。
再經過港口和鐵路,用馬拉鐵軌車送進京都。
這條路線早已測試過了。
隻需一周左右,就能把貨品從餘杭送到京都!
這可比河運還要快速一倍!
不僅如此,海運的損耗很小。
這次河運斷絕,正好讓內閣找到機會。
唐孝仁為此已經謀劃了許久。
正好借著河運斷絕的機會,改用海運輸送糧食。
當賈仁義得知了唐孝仁全部的計劃後,直接呆住了。
唐首輔全部設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