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他,正在煩惱。


    好不容易上個月敗了筆國運,瞬間就飛漲回來了!


    李天痛定思痛,複盤經驗教訓。


    自己總是被大臣背刺的原因,很簡單!


    朝堂上沒有可靠的臣子!


    朝中沒有奸臣啊!


    從內閣到六部尚書,全是一些忠臣!


    沒有一個奸臣!


    李天寄予厚望的小舅子、大舅哥,也全是背刺朕最凶狠的!


    大周什麽最重要!


    自然是人才!


    提拔一些可用的奸臣,才能更快的敗壞國運!


    李天把注意力放在了春闈上。


    二月過完,便是科舉的時候。


    大周四年的科舉,便要開始了!


    李天摩拳擦掌,這次朕一定得要好好選拔些好苗子來!


    來為朕敗壞國運!


    轉眼來到月底,整個朝廷也忙碌起來。


    科舉考試,是朝廷很重要的事。


    今年邊境安寧,高麗與倭國臣服。


    國家清除了河運之亂,國庫的財力充盈。


    所以這次內閣首輔和陛下請奏。


    請求在三月舉行科舉,為大周招募良才!


    李天很快批複:“可!”


    聲勢浩大的春闈,再次攪動了朝堂風雲。


    而李天,也開始迎接二月的審判。


    到了結算的日子。


    【本月國運結算中!】


    【好大喜功、婦人之仁、贈送外藩武器、釋放高麗君臣,大周國運:-10000點!】


    【平定高麗叛亂、轟破倭國國門,大周國運:+20000點!】


    【本月初國運點:7萬5千點!】


    【本月末國運點:8萬5千點!】


    【提示:本月《滅勢圖錄》無法提升!】


    顆粒無收!


    李天欲哭無淚!


    這一整個月全白忙活了!


    白忙活就罷了,還倒漲了1萬國運點!


    李天拍拍臉。


    不可以泄氣!


    下個月一定要努力,狠狠敗壞國運!


    李天打起精神,投入到循環的敗壞國運之戰中!


    ……


    轉眼。


    整個大周的士子,全部都匯集在了京都。


    他們將會參加這次的春闈科舉。


    這些士子若能科舉登科,那便能一躍成為大周的精英官僚。


    禮部也在策劃這次科考的試題。


    禮部已經遞交了好幾個題目,但皇帝依舊不滿意。


    而且陛下對這次的科舉十分重視。


    這也讓禮部上下壓力山大。


    禮部尚書江德,也是一名飽學大儒,他連續想出好幾個題目,頭發都快掉光了。


    但是陛下仍然不滿意。


    江德實在壓力太大了,為了能盡快交出陛下滿意的試卷。


    江德索性拿上酒菜,來到了前上司賈仁義的家裏。


    “賈大人,您可得教教我,陛下究竟滿意什麽樣的題目?”


    江德也是沒招了。


    陛下接連否定了好幾個題目,禮部著實想不出別的好題目了。


    賈仁義飲了口酒,吃了口菜。


    等他吃完後,賈仁義才開口說道:


    “禮部的題目,也得符合聖上的心意才行。”


    “對啊,賈大人,但是我屬實愚鈍,猜不出聖上的心思。”


    整個朝堂,都知道這位聖上的心思是出奇的神秘。


    倒也不是說李天喜怒無常。


    相反,李天對大臣十分的寬容。


    他也很少插手朝廷的詳細政策。


    李天的心思難以捉摸,是因為他站的太高了!


    陛下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陛下隨手布下的棋子,總可以在看不見的地方,發揮關鍵的作用。


    而陛下與諸臣意見不同的時候,最後都證明陛下是對的!


    久而久之,朝中大臣敢和皇帝爭辯的人,愈發少了。


    眾人都開始揣摩陛下的心思,思考陛下為什麽這樣做。


    江德隻是個儒家臣子,並不擅長此類揣摩人心的事情。


    賈仁義說道:


    “陛下重視科舉,不光是想廣納賢才!”


    “陛下是想通過科舉考試,給天下士子一個方向。”


    江德疑惑的問道:“給天下士子一個方向?”


    賈仁義點了點頭:“陛下可是千古明君,是要在史書上留名的千古一帝!”


    “聖君在朝,最想要什麽?肯定是有才能的大臣啊!”


    “否則怎麽能理解陛下的想法呢?”


    “所以江大人,考題一定要立意很大,這樣陛下才會滿意!”


    江德心服口服,連聲說道:“多謝賈大人賜教!”


    雖然賈仁義點撥了禮部尚書,但是提交的幾個題目,還是被皇帝否決了。


    眼看就要到科舉的日子,考題還沒定下來,江德急的好像熱鍋上的螞蟻。


    李天看著禮部呈上來的考題就生氣。


    什麽“堯舜上”,幹嘛,阻撓朕做昏君也就罷了,還要朕做這樣的明君?


    李天渾然不知,自己在眾臣心中的形象,已經是明君了。


    不可以!


    這種考題,怎麽能選拔出朕需要的人呢!


    朕要的,是可以敗壞國運的奸佞啊!


    罷了,禮部這群家夥靠不住。


    還得朕親自上!


    大周的科舉是采用兩種題目。


    一種叫做“貼經”,一種叫做“策論。”


    “貼經”,就相當於填空題加上閱讀理解。


    在四書五經上摘取一段,然後去掉幾個字,讓士子填寫上去。


    然後簡單概述下那段話的意思。


    這就是基礎知識測試,隻有通讀四書五經的士子,才可以進入下一輪測試。


    “策論”便是對一個題目發表議論了,相當於現代的申論。


    在最初的時候,策論並非針對科舉的。


    這是古代帝王廣開言路,讓眾臣討論國家大事的一個方法。


    逐漸演變成科舉考試的一類。


    李天擬定的,便是策論的題目。


    “盤點曆朝昏君”!


    李天看著這個考題,滿意的點頭。


    策論不是要廣開言路嗎?


    朕要向全天下的士子詢問,究竟如何才能當一個昏君!


    禮部尚書江德看見這個題目,差點一下昏過去。


    陛下要士子盤點曆朝昏君?


    這是想幹嘛?


    震驚過後,江德開始思考。


    按照賈仁義的說法,江德揣摩著聖上的“深意”。


    陛下這是想讓士子們警示他啊!


    陛下都如此聖明了,還讓士子給他盤點昏君亡國的慘痛教訓!


    不愧是千古一帝!


    江德感動的淚流滿麵。


    陛下都這麽完美了,依然不忘時刻反省自己。


    甚至還讓科舉的士子們進言,總結以往經驗。


    這是何等的精神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草的羊並收藏我明明想當昏君,怎麽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