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謹以此書,紀念我死去的孩子
驚悚劇本:從嬰啼寢室開始 作者:小說糕製作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午的第二個心理患者,是平常的焦慮症,似乎隻是為了豐富陳獻的職業內容而設計的。
中午的時候,他像角色的平常一樣,點了外賣。
這段時間,他趁機又翻看了書架上的書,以期望能得到更多的線索。
當然,他著重閱讀了那本《裝在瓶子裏的人》
等等,出版社又是……
簡幽出版社。
但是沒有標注作者。
他看了一下,大概是講有個星球,叫做瓶子星,一群小人住在玻璃瓶子裏。
他們相信瓶子是保護和庇佑他們的城牆,不肯邁出去一步。
所以他們始終背對著瓶口。
但有個小人看著被說得神秘兮兮的、漆黑的瓶口,對外界的渴望讓他轉身走出了瓶子。
然後,他跌落在一顆柔軟像似的星星上,看到漫天閃爍的星辰,和絢麗多彩的星雲。
小人為看到的東西感到迷醉,可他身子下的星星破裂成一堆細碎的星屑。
最後,小人摔下去,被高速的空氣瞬間摩擦成了塵埃……
文風與《小王子》接近,一整本的內容讓人看了內心治愈,但最後慘烈的結局,和主角以孩童的口吻敘說遭遇的一切,這些讓他感到有點接受不能。
尤其是裏麵還配有插圖,前期溫馨可愛的畫風,在最後猛然一折,成了一個血肉模糊的肉屑。
這本書在第17頁、和第24頁這兩頁上有折痕,不知道被誰折的。
他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這本書。
《裝在瓶子裏的人》:
作者不詳,創作年限不詳。
由一位乘客從火車座椅下發現的一本手稿,後由簡幽出版社整理出版。
這本書,讓他的心布滿陰霾。
很快,下午的第一名谘詢者,到來了。
“砰砰——”
“請進。”
進來的人,是個二十七八歲、身穿黑色風衣的男人,眼睛下是兩個重重的黑眼圈,胡子也沒有刮,好像通宵了三天三夜,看上去萎靡不振。
“您好,我是來接受心理谘詢的。”
“您好,請坐。”
這應該就是王晨了。
他有很多話想向他了解。
王晨緩緩走向椅子,頹靡的雙眼忽然一瞪,迅速轉向身後。
陳獻一愣,仔細看向王晨身後。
除了空氣,什麽都沒有。
可王晨像一尊木偶一樣,一動不動,眼球在眼眶裏四處轉動,似乎想要抓住什麽東西。
足足過了五秒王晨緩慢轉過頭來,但眼睛還是用力地往後麵看。
最後,他才坐在椅子上,捏了兩下睛明穴。
“王先生?”陳獻輕聲喚他。
“嗯?……嗯。”
“說說你最近的情況吧。”
“我……我做了一個夢,不,很多個夢……
半個月前,我在公司加班,公司隻剩下我一個人,我太困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了一會兒,結果睡著了。
我做了一個夢。
夢裏下著淅淅瀝瀝的雨,天氣很陰,地麵很潮濕。
我站在一塊墓地裏,在我的背後很遠的地方,有一塊黑色的墓碑。
雨水將墓碑澆濕了,那些附著的水滴緩緩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腸穿肚爛的小男孩……
他的眼眶黑黢黢、空蕩蕩的,嘴巴是咧開的,踏著那些雨水向我慢慢走過來……
他的眼睛流血,和地上的雨水混在一起,腥味鑽進我的鼻腔。
但是隻要我回頭,他就消失了!
但我知道,即使我回頭了,他也在那裏不停地朝我走過來!
他一直向我走,一直、一直!”
王晨的情緒忽然變得有些激動,雙拳緊攥,大口呼吸著。
“請冷靜下來,王先生。”他安慰王晨。
意識到自己失態的王晨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講道。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我不會覺得有什麽,隻會將它看作一個恐怖的噩夢而已。
但可怕的是,當晚我回家後,進入睡眠後,我又夢到了那個小男孩……
他就維持著之前和我在公司裏,從噩夢中醒來後一樣的距離,繼續朝我走來……
之後的每次睡覺都是!他就這樣離我越來越近……
我有種強烈的預感——
當他走到我身後時,就是我的死期了……”
王晨的瞳孔驚悚地顫栗著。
陳獻的頭皮一陣陣發麻。
聽者尚且如此,當事人的崩潰程度可想而知。
而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既然小男孩一直在你的背後,而隻要你一回頭他就消失了,那您是怎麽知道他的樣貌的?”
王晨的頹喪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現在已經不敢睡覺了,整夜整夜地擔驚受怕。”
王晨是三天前進入的劇本。
實際上他隻經受了三天這樣的噩夢,就已經要受不了了。
再加上角色將近半個月的噩夢記憶都被他的腦子接管了,他感覺自己恐懼得想立馬自殺!
他其實膽子並不小,被鬼追得滿樓梯跑也不是沒遭遇過,但這種持續的折磨很好地拿捏了他的心理。
“那麽現在,我問您幾個問題,”陳獻沉吟道,“你現在是在簡幽雜誌社做主編?”
“是的。”
“在做噩夢前,遇到過什麽特殊的事嗎?”
“沒有啊……就和往常一樣。”王晨仔細回憶。
“就沒有感覺……哪裏癢?”
“沒。”王晨斬釘截鐵。
陳獻蹙起眉頭線索怎麽突然斷了。
難道他猜測得不對?
他以為“癢”會是厄運降臨的一個共性。
難不成……是胎記?
“那……您身上有胎記,或者紅印之類的嗎?”他追問。
王晨想了想,搖頭:“也沒有。”
陳獻的眉頭蹙得更緊了。
“我想問下您對於《裝在瓶子裏的人》這本書,有什麽深入了解的信息嗎?”
“這本書是很久以前出版的了,那時我還沒上任,沒讀過,對它不是特別了解。”
“那方便問下您最近在做哪些讀物嗎?”
“我做的讀物有很多,最近主要負責懸疑品類,你看到我們出版社所有的懸疑頻道的書籍和雜誌,都是我負責修正,編輯,和聯係插畫師的。”
懸疑?
他想起自己的妻子褚楚,就是個懸疑小說作者。
“您出版過作者褚楚的書嗎?”
“褚楚,我記得,我們出版社和她專門簽了獨家出版的合同,她是我們社的專欄作家。”
在他的記憶裏,褚楚並沒有收藏自己書的習慣,因為在完美主義的她眼裏,看自己寫的文字很尷尬。
所以每次她收到出版社郵遞來的樣書,不等拆包就直接扔進垃圾桶裏。
不過有一點他很疑惑。
在角色的記憶裏,根本不知道妻子供稿於哪家出版社,也沒看過她寫的書。
甚至於連妻子褚楚寫過哪些書的記憶都變得極其模糊。
難道這個角色根本不關心妻子的事業嗎?
是沒興趣?還是工作繁忙導致記憶模糊?
沒道理呀。
但也不排除是劇本的刻意操作,想要扮演者自行去探索。
“好的,我了解了……最近盡量少接觸一些懸疑的書籍,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導致你的精神壓力過大,平時多去人多的地方散散心……”
他照著台詞說了一些囑托。
但兩人心裏都知道,盡可能找出這個劇本的真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後,彼此互相留了聯係方式後,結束了心理谘詢。
陳獻在手機上,又搜索了“褚楚”。
褚楚:國內知名懸疑作家,擅長將深入人心的恐怖層層推進,擅長本格推理。
代表作品:《24:24》《屍橋》《第13雙眼睛》
其中,《第13雙眼睛》獲得第十三屆懸疑杯金獎,銷量突破一百萬冊。
本書獨家采訪:您是從哪裏得到的靈感來寫這本書的呢?
褚楚:謹以此書,紀念我死去的孩子。
中午的時候,他像角色的平常一樣,點了外賣。
這段時間,他趁機又翻看了書架上的書,以期望能得到更多的線索。
當然,他著重閱讀了那本《裝在瓶子裏的人》
等等,出版社又是……
簡幽出版社。
但是沒有標注作者。
他看了一下,大概是講有個星球,叫做瓶子星,一群小人住在玻璃瓶子裏。
他們相信瓶子是保護和庇佑他們的城牆,不肯邁出去一步。
所以他們始終背對著瓶口。
但有個小人看著被說得神秘兮兮的、漆黑的瓶口,對外界的渴望讓他轉身走出了瓶子。
然後,他跌落在一顆柔軟像似的星星上,看到漫天閃爍的星辰,和絢麗多彩的星雲。
小人為看到的東西感到迷醉,可他身子下的星星破裂成一堆細碎的星屑。
最後,小人摔下去,被高速的空氣瞬間摩擦成了塵埃……
文風與《小王子》接近,一整本的內容讓人看了內心治愈,但最後慘烈的結局,和主角以孩童的口吻敘說遭遇的一切,這些讓他感到有點接受不能。
尤其是裏麵還配有插圖,前期溫馨可愛的畫風,在最後猛然一折,成了一個血肉模糊的肉屑。
這本書在第17頁、和第24頁這兩頁上有折痕,不知道被誰折的。
他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這本書。
《裝在瓶子裏的人》:
作者不詳,創作年限不詳。
由一位乘客從火車座椅下發現的一本手稿,後由簡幽出版社整理出版。
這本書,讓他的心布滿陰霾。
很快,下午的第一名谘詢者,到來了。
“砰砰——”
“請進。”
進來的人,是個二十七八歲、身穿黑色風衣的男人,眼睛下是兩個重重的黑眼圈,胡子也沒有刮,好像通宵了三天三夜,看上去萎靡不振。
“您好,我是來接受心理谘詢的。”
“您好,請坐。”
這應該就是王晨了。
他有很多話想向他了解。
王晨緩緩走向椅子,頹靡的雙眼忽然一瞪,迅速轉向身後。
陳獻一愣,仔細看向王晨身後。
除了空氣,什麽都沒有。
可王晨像一尊木偶一樣,一動不動,眼球在眼眶裏四處轉動,似乎想要抓住什麽東西。
足足過了五秒王晨緩慢轉過頭來,但眼睛還是用力地往後麵看。
最後,他才坐在椅子上,捏了兩下睛明穴。
“王先生?”陳獻輕聲喚他。
“嗯?……嗯。”
“說說你最近的情況吧。”
“我……我做了一個夢,不,很多個夢……
半個月前,我在公司加班,公司隻剩下我一個人,我太困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了一會兒,結果睡著了。
我做了一個夢。
夢裏下著淅淅瀝瀝的雨,天氣很陰,地麵很潮濕。
我站在一塊墓地裏,在我的背後很遠的地方,有一塊黑色的墓碑。
雨水將墓碑澆濕了,那些附著的水滴緩緩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腸穿肚爛的小男孩……
他的眼眶黑黢黢、空蕩蕩的,嘴巴是咧開的,踏著那些雨水向我慢慢走過來……
他的眼睛流血,和地上的雨水混在一起,腥味鑽進我的鼻腔。
但是隻要我回頭,他就消失了!
但我知道,即使我回頭了,他也在那裏不停地朝我走過來!
他一直向我走,一直、一直!”
王晨的情緒忽然變得有些激動,雙拳緊攥,大口呼吸著。
“請冷靜下來,王先生。”他安慰王晨。
意識到自己失態的王晨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講道。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我不會覺得有什麽,隻會將它看作一個恐怖的噩夢而已。
但可怕的是,當晚我回家後,進入睡眠後,我又夢到了那個小男孩……
他就維持著之前和我在公司裏,從噩夢中醒來後一樣的距離,繼續朝我走來……
之後的每次睡覺都是!他就這樣離我越來越近……
我有種強烈的預感——
當他走到我身後時,就是我的死期了……”
王晨的瞳孔驚悚地顫栗著。
陳獻的頭皮一陣陣發麻。
聽者尚且如此,當事人的崩潰程度可想而知。
而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既然小男孩一直在你的背後,而隻要你一回頭他就消失了,那您是怎麽知道他的樣貌的?”
王晨的頹喪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現在已經不敢睡覺了,整夜整夜地擔驚受怕。”
王晨是三天前進入的劇本。
實際上他隻經受了三天這樣的噩夢,就已經要受不了了。
再加上角色將近半個月的噩夢記憶都被他的腦子接管了,他感覺自己恐懼得想立馬自殺!
他其實膽子並不小,被鬼追得滿樓梯跑也不是沒遭遇過,但這種持續的折磨很好地拿捏了他的心理。
“那麽現在,我問您幾個問題,”陳獻沉吟道,“你現在是在簡幽雜誌社做主編?”
“是的。”
“在做噩夢前,遇到過什麽特殊的事嗎?”
“沒有啊……就和往常一樣。”王晨仔細回憶。
“就沒有感覺……哪裏癢?”
“沒。”王晨斬釘截鐵。
陳獻蹙起眉頭線索怎麽突然斷了。
難道他猜測得不對?
他以為“癢”會是厄運降臨的一個共性。
難不成……是胎記?
“那……您身上有胎記,或者紅印之類的嗎?”他追問。
王晨想了想,搖頭:“也沒有。”
陳獻的眉頭蹙得更緊了。
“我想問下您對於《裝在瓶子裏的人》這本書,有什麽深入了解的信息嗎?”
“這本書是很久以前出版的了,那時我還沒上任,沒讀過,對它不是特別了解。”
“那方便問下您最近在做哪些讀物嗎?”
“我做的讀物有很多,最近主要負責懸疑品類,你看到我們出版社所有的懸疑頻道的書籍和雜誌,都是我負責修正,編輯,和聯係插畫師的。”
懸疑?
他想起自己的妻子褚楚,就是個懸疑小說作者。
“您出版過作者褚楚的書嗎?”
“褚楚,我記得,我們出版社和她專門簽了獨家出版的合同,她是我們社的專欄作家。”
在他的記憶裏,褚楚並沒有收藏自己書的習慣,因為在完美主義的她眼裏,看自己寫的文字很尷尬。
所以每次她收到出版社郵遞來的樣書,不等拆包就直接扔進垃圾桶裏。
不過有一點他很疑惑。
在角色的記憶裏,根本不知道妻子供稿於哪家出版社,也沒看過她寫的書。
甚至於連妻子褚楚寫過哪些書的記憶都變得極其模糊。
難道這個角色根本不關心妻子的事業嗎?
是沒興趣?還是工作繁忙導致記憶模糊?
沒道理呀。
但也不排除是劇本的刻意操作,想要扮演者自行去探索。
“好的,我了解了……最近盡量少接觸一些懸疑的書籍,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導致你的精神壓力過大,平時多去人多的地方散散心……”
他照著台詞說了一些囑托。
但兩人心裏都知道,盡可能找出這個劇本的真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後,彼此互相留了聯係方式後,結束了心理谘詢。
陳獻在手機上,又搜索了“褚楚”。
褚楚:國內知名懸疑作家,擅長將深入人心的恐怖層層推進,擅長本格推理。
代表作品:《24:24》《屍橋》《第13雙眼睛》
其中,《第13雙眼睛》獲得第十三屆懸疑杯金獎,銷量突破一百萬冊。
本書獨家采訪:您是從哪裏得到的靈感來寫這本書的呢?
褚楚:謹以此書,紀念我死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