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在權謀文裏遵紀守法(31)
快穿:歡迎來到發癲現場 作者:天喜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蕭江冉稱病的十天後,一道聖旨下到了蕭府,賞賜一箱一箱往裏抬,甚至還親賜了一棟宅院。
這府邸可不得了,幾位皇子都爭取過,皇帝愣是沒鬆口。
有人費解:“怎會有如此恩寵,莫非在你我不知道時刻,那蕭學士又救了陛下一命?”
作為知情人士的悠王一把掀翻了茶桌。瓷杯稀裏嘩啦碎了一地。
甚至有幾片濺射而上,劃破了他的皮膚,血痕點點、愈發猙獰。
“好啊,父皇,你真就這般迫不及待?”
這才多少天啊……
怪他小瞧了蕭江冉,都那副模樣被扛進珍和宮了,還是能跑掉。
謝雲舒真是個廢物!
那夜錯失良機,現在,對蕭江冉動手隻怕難上加難。
悠王平複著呼吸,指尖在太陽穴處按壓。
“王爺,安王殿下和平王殿下在門外求見。”
嗬,現在蕭江冉身份暴露,倒是知道恐慌了,早不信,幹什麽去了!
悠王動作一頓:“帶他們去定風亭等著,孤隨後就來。”
……
蕭江冉麵對著一箱箱抬入的東西也有錯愕。
木箱幾乎要將他的小院填滿,放不下的堆疊而上,看著頗為壯觀。
讓蕭江冉一度懷疑,是不是後宮庫房裏的東西都挪到他這裏。
“莫不是捧殺,要將我豎成靶子再徹底除去?”
想到這,蕭江冉自己都被逗樂。他何德何能啊,還被一朝天子這般算計?
所以,原因為何?
蕭江冉看著木箱,又托這群人將賞賜抬到新送的府邸裏,正好能將所有人都趕過去。
沈衿站在他旁邊詢問,帶著某種猜測:“那日,你丟失的玉扣後來可有尋見?”
“沒有。”
蕭江冉不好進宮,所以托人在禦書房外尋了好幾次,都沒有找到。
說不準是被某個貪財的宮人撿走了。
沈衿指尖點了點木箱:“我能感受到,不是捧殺。”
“或許,此事與那枚玉扣有關。”
她給的建議是直接問。
禮物裏的善意頗為明顯,甚至還帶著極為濃重的虧欠和疼愛。
作為一個帝王,流露出這樣的情緒可謂罕見。
所以她對蕭江冉說:“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些東西,有皇帝的歉意。”
至於該如何借機發揮,就看蕭江冉自己。
……
他是清晨進的宮,直到酉時才頗為飄忽地回家。身體狀態不錯但精神狀態堪憂。
他一向明亮的雙眸此時露出迷茫,像是凝結了一股濃霧,很明顯,接受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消息。
“沈衿。”
他目光複雜拉住了沈衿的衣袖,接觸到麻裙的粗糲觸感才有的真實:“他說,他是我親爹。”
“嘶。”
饒是沈衿知曉劇情變動會對蕭江冉產生影響,但也沒成想,他竟連身世都變了啊。
原劇情是一介草根逆襲首輔,那現在是什麽,流落在外的皇子奪嫡繼位?
“我懷疑悠王更早就知道了我的身世。所以,才籌劃了中秋之事。”
蕭江冉拉著人在空地上坐下,開始複盤:“調查得知,那是珍妃生前所住的宮殿。若是被陛下發現我一介外臣不僅闖入後宮,還在他的寢殿行苟且之事。我必死無疑。”
他已經理清了所有的關鍵點,麵色凝重。在心中暗忖:若非有沈衿在,隻怕他早已死無數回了。
而沈衿也想到了原劇情裏屬於蕭江冉的困局。雖說難解,但他手裏握著的,總有一線生機。
而不是如今這般,敵人想將他挫骨揚灰,更關鍵的是,他手裏沒有足以保命的籌碼。
聯係其中原因,恐是她破壞平衡之禍。
以後,還是要少用能量為妙。
沈衿掏出熱水,看著他灌下,問道:“你現在怎麽想的,要奪嫡嗎?”
蕭江冉輕晃茶杯,注視漣漪,心中一樣泛起波瀾。
許久,他垂下眼睫,陰影徹底遮蓋了他的思緒。隻聽著聲音沙啞響起:“隻要我在官場一日,他們永遠會忌憚我一日。”
“就算我無意參與,他們也會把我當成對手,除之而後快。懷璧其罪的道理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說著,露出了嘲諷的笑意:“我想,他們現在應該聚在一起,討論該如何殺了我這個變數,也好讓我最先出局。”
他們仨知根知底,各有把柄勉強能製衡。唯有蕭江冉底細不清,背後助力尚不分明。隻憑他透露的本事就不是等閑之輩。
再加上皇帝張揚又麻煩但到底存在的聖恩。
是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蕭江冉目光灼灼,帶著睥睨天下的勇氣:“所以,為什麽不呢?”
“若是我能登上那個位置,我可以做更多我想做的事。”
他說完,望向沈衿:“你會勸我後退一步,莫行傻事嗎?”
畢竟他沒有任何黨派助力,就連所謂的寵愛都隻會引來殺身之禍。
但昔日,他不也走到了這裏?
和沈衿一起。
沒什麽可怕的。
現在他羽翼豐滿,不會狼狽地剩下半條命由沈衿相救。
她現在,隻要在旁邊,什麽都不用做,看著就夠了。
他需要她看著,一顆心被揪起,急切的想知道答案。
沈衿搖頭:“不會。我相信你比任何人都適合那個位置。”
“我也相信你的選擇永遠最優。”
“隻是前路艱險漫漫、需珍重萬千。”
沈衿雙眸微閉:“願你乘風破浪、逢凶化吉。”
“一定會的。”蕭江冉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仰頭,眉目張揚、笑容燦爛。
……
就算蕭江冉身份變了,但重要節點的劇情依舊沒變。
正如蕭江冉預言,羌敵來襲,帶著新式裝備勢如破竹。隻不過三戰,西境戰線潰敗,後退三百裏處玉善關。
舉朝震驚。
眾官員每日上朝時都心驚膽戰、一言不發,唯恐成了皇帝泄憤的出氣筒。
蕭江冉站在內閣官員旁,眼觀鼻鼻觀心,不發一言。
“蕭大人不是對羌軍頗有研究,不知現在可有話講?”
一官員將矛頭指向蕭江冉。
這問題可不好答。他既不能指責皇帝昏庸,更不能越過皇帝去囑咐軍團。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斜靠椅背:“蕭愛卿你說呢?”
“回稟陛下,臣以為西北二地駐軍同氣連枝。宋家軍定會馳援,我們還有反擊的機會。”
……
“好,好!”
這府邸可不得了,幾位皇子都爭取過,皇帝愣是沒鬆口。
有人費解:“怎會有如此恩寵,莫非在你我不知道時刻,那蕭學士又救了陛下一命?”
作為知情人士的悠王一把掀翻了茶桌。瓷杯稀裏嘩啦碎了一地。
甚至有幾片濺射而上,劃破了他的皮膚,血痕點點、愈發猙獰。
“好啊,父皇,你真就這般迫不及待?”
這才多少天啊……
怪他小瞧了蕭江冉,都那副模樣被扛進珍和宮了,還是能跑掉。
謝雲舒真是個廢物!
那夜錯失良機,現在,對蕭江冉動手隻怕難上加難。
悠王平複著呼吸,指尖在太陽穴處按壓。
“王爺,安王殿下和平王殿下在門外求見。”
嗬,現在蕭江冉身份暴露,倒是知道恐慌了,早不信,幹什麽去了!
悠王動作一頓:“帶他們去定風亭等著,孤隨後就來。”
……
蕭江冉麵對著一箱箱抬入的東西也有錯愕。
木箱幾乎要將他的小院填滿,放不下的堆疊而上,看著頗為壯觀。
讓蕭江冉一度懷疑,是不是後宮庫房裏的東西都挪到他這裏。
“莫不是捧殺,要將我豎成靶子再徹底除去?”
想到這,蕭江冉自己都被逗樂。他何德何能啊,還被一朝天子這般算計?
所以,原因為何?
蕭江冉看著木箱,又托這群人將賞賜抬到新送的府邸裏,正好能將所有人都趕過去。
沈衿站在他旁邊詢問,帶著某種猜測:“那日,你丟失的玉扣後來可有尋見?”
“沒有。”
蕭江冉不好進宮,所以托人在禦書房外尋了好幾次,都沒有找到。
說不準是被某個貪財的宮人撿走了。
沈衿指尖點了點木箱:“我能感受到,不是捧殺。”
“或許,此事與那枚玉扣有關。”
她給的建議是直接問。
禮物裏的善意頗為明顯,甚至還帶著極為濃重的虧欠和疼愛。
作為一個帝王,流露出這樣的情緒可謂罕見。
所以她對蕭江冉說:“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些東西,有皇帝的歉意。”
至於該如何借機發揮,就看蕭江冉自己。
……
他是清晨進的宮,直到酉時才頗為飄忽地回家。身體狀態不錯但精神狀態堪憂。
他一向明亮的雙眸此時露出迷茫,像是凝結了一股濃霧,很明顯,接受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消息。
“沈衿。”
他目光複雜拉住了沈衿的衣袖,接觸到麻裙的粗糲觸感才有的真實:“他說,他是我親爹。”
“嘶。”
饒是沈衿知曉劇情變動會對蕭江冉產生影響,但也沒成想,他竟連身世都變了啊。
原劇情是一介草根逆襲首輔,那現在是什麽,流落在外的皇子奪嫡繼位?
“我懷疑悠王更早就知道了我的身世。所以,才籌劃了中秋之事。”
蕭江冉拉著人在空地上坐下,開始複盤:“調查得知,那是珍妃生前所住的宮殿。若是被陛下發現我一介外臣不僅闖入後宮,還在他的寢殿行苟且之事。我必死無疑。”
他已經理清了所有的關鍵點,麵色凝重。在心中暗忖:若非有沈衿在,隻怕他早已死無數回了。
而沈衿也想到了原劇情裏屬於蕭江冉的困局。雖說難解,但他手裏握著的,總有一線生機。
而不是如今這般,敵人想將他挫骨揚灰,更關鍵的是,他手裏沒有足以保命的籌碼。
聯係其中原因,恐是她破壞平衡之禍。
以後,還是要少用能量為妙。
沈衿掏出熱水,看著他灌下,問道:“你現在怎麽想的,要奪嫡嗎?”
蕭江冉輕晃茶杯,注視漣漪,心中一樣泛起波瀾。
許久,他垂下眼睫,陰影徹底遮蓋了他的思緒。隻聽著聲音沙啞響起:“隻要我在官場一日,他們永遠會忌憚我一日。”
“就算我無意參與,他們也會把我當成對手,除之而後快。懷璧其罪的道理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說著,露出了嘲諷的笑意:“我想,他們現在應該聚在一起,討論該如何殺了我這個變數,也好讓我最先出局。”
他們仨知根知底,各有把柄勉強能製衡。唯有蕭江冉底細不清,背後助力尚不分明。隻憑他透露的本事就不是等閑之輩。
再加上皇帝張揚又麻煩但到底存在的聖恩。
是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蕭江冉目光灼灼,帶著睥睨天下的勇氣:“所以,為什麽不呢?”
“若是我能登上那個位置,我可以做更多我想做的事。”
他說完,望向沈衿:“你會勸我後退一步,莫行傻事嗎?”
畢竟他沒有任何黨派助力,就連所謂的寵愛都隻會引來殺身之禍。
但昔日,他不也走到了這裏?
和沈衿一起。
沒什麽可怕的。
現在他羽翼豐滿,不會狼狽地剩下半條命由沈衿相救。
她現在,隻要在旁邊,什麽都不用做,看著就夠了。
他需要她看著,一顆心被揪起,急切的想知道答案。
沈衿搖頭:“不會。我相信你比任何人都適合那個位置。”
“我也相信你的選擇永遠最優。”
“隻是前路艱險漫漫、需珍重萬千。”
沈衿雙眸微閉:“願你乘風破浪、逢凶化吉。”
“一定會的。”蕭江冉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仰頭,眉目張揚、笑容燦爛。
……
就算蕭江冉身份變了,但重要節點的劇情依舊沒變。
正如蕭江冉預言,羌敵來襲,帶著新式裝備勢如破竹。隻不過三戰,西境戰線潰敗,後退三百裏處玉善關。
舉朝震驚。
眾官員每日上朝時都心驚膽戰、一言不發,唯恐成了皇帝泄憤的出氣筒。
蕭江冉站在內閣官員旁,眼觀鼻鼻觀心,不發一言。
“蕭大人不是對羌軍頗有研究,不知現在可有話講?”
一官員將矛頭指向蕭江冉。
這問題可不好答。他既不能指責皇帝昏庸,更不能越過皇帝去囑咐軍團。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斜靠椅背:“蕭愛卿你說呢?”
“回稟陛下,臣以為西北二地駐軍同氣連枝。宋家軍定會馳援,我們還有反擊的機會。”
……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