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斂屍路人一枚(07)
快穿:歡迎來到發癲現場 作者:天喜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寸真會拐著彎得誇自己,沈衿欣然接受了他的評價,並非常認可。
“你呢,為何出現在那裏?”
“那位攤主,與我們在城外發現的……有血脈聯係。”
沈衿並不擅長探究肉身,倒是未曾發現。聽見方寸的話,麵容嚴肅許多:“你確定?”
“我會一門秘術,可以看到骨肉血緣,她源於這裏。”
方寸閉上了眼睛,有些疲憊。這個發現讓他心寒。
遠處連虛影都擁擠,這裏又格外冷寂,不像是在同一個空間。對話一消失,惆悵便開始瘋長。沈衿曆來不喜此等氛圍。
她道:“背著師長,偷學的?”
佛門是有多傻,才讓滅魔物的弟子們學習血脈聯係之術,生怕屍骨的來源不被發現是吧。
但可惜,他們家的佛子,是個心有反骨的。
平靜的湖麵砸下一顆石子,波紋一圈又一圈。
方寸沉默,不懂為何沈衿的關注點是這個。
她心思玲瓏,被她猜到自然正常。但直接說出來,著實不雅。
於是他為自己辯駁:“藏書閣內有的法訣,不是偷。”
既然是放在藏書閣裏的經書,便值得他學習。盡管他當時看到的是隻一本記載了相關術法的遊記。
書中有言,女子孕有一女,卻被家人擲江扔去。母親三步一拜跪至庵堂,一僧人感念母女情深,施下咒法指路,助母親將女尋回。
就這一句,讓方寸生起學習的心思。
可惜,記載的法訣隻剩殘篇,要靠自己補全。
打趣過後,方寸也不複此前倦憊的模樣,因友人再遇、約定同行,心情也輕快幾分。
沈衿將她的三瓣吊墜收起:“我們再去一趟。”
“隻不過,你得換個模樣。”
沈衿終於能光明正大,給方寸安上頭發了。
天知道,她看著這個比常人都圓潤許多的腦袋,是有多想上手。
若非現在任務不明,怕出手嚇走了主角,她高低得盤上一把試試手感。
方寸按住了發頂,忽然覺得腦門微涼,似有微妙的注視。
他捏起被風吹到胸前的發絲:“為何是長發?”
他對換個發型並不在意。高低不過權宜之計,遲早便能撤去。
但太長也覺得麻煩,除魔打鬥都不方便。
沈衿幫他戴好假發,後撤幾步打量著,聽見問題回答:“適合。”
沈衿覺得,他生來便是留長發的,不像是佛子,倒是金蓮修行化作的人身。
越看越滿意:“你這副模樣過去,便是出示三瓣金蓮,想必攤主也不會多說什麽。”
像極了打扮好自家不爭氣小輩,鼓勵他勇於社交的不著調家長。
……
二人並沒有直接去到攤位前,而是在一旁打坐調整,這裏特指方寸。
沈衿懶散地靠在台階上、把玩著手裏的發絲無聊度日。
“離酉時還有一刻鍾時間,要開始收攤了。”
靈台的陣法在酉時關閉,為了避免擁擠踩踏,酉時前,靈台內的人便會開始撤離。攤主一般是堅持到最後的那個,但由於食客減少,也會收拾桌麵。
不適合打擾陸仁。
佛宗真是吝嗇。頭頂的太陽像是電燈一般,說關就關,不曾留下半分餘韻。
酉時已至,蒼穹變成徹底的黑夜。皓月懸掛在正中,月華淺淺。
“你說,一直在城裏的人,他們知道日升與黃昏嗎?”
方寸幾乎是瞬間就看向沈衿,她依舊維持著躺靠的動作,青絲鋪在台階上,沒有塵埃幹擾。
她並沒有等方寸的回答。
她更像是自問自答:“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隻有一日的日升月起,不看也罷。”
方寸無來由想到了在藏經閣裏看到的一本遊記。那本書被蟲啃了一角,連字的印刷都有錯誤。裏麵有一句話“朝聞道、夕可死矣”。
或許,有人會爭這一日的日升……
沈衿懶懶起身,神色如常:“我們該出發了。”
“好。”
夜晚的風總是比白日冷些。兩人沒有再提靈光乍現般的感慨。有些事,心中自有論斷。
有些人之前拘於一方,不曾想過。但他見識更多後,心思當然不可捉摸。
美食賽程的第一日宣告結束。陸仁收拾好包裹背在身後。
月光下,老人佝僂腰,拄著拐杖,黑影被拉得極長。
走著走著,他下意識看向右側,右手微蜷,像是要握緊一團空氣。
沈衿和方寸遠遠地跟上陸仁的步子,來到他暫時安頓的木屋。
陸仁的排名並不高,一天下來,名次還倒退至了413。
他將東西歸置好,便坐在了木桌前,從胸前掏出了一隻青黃的木偶。
那木偶雕工算不得精致,劃痕深深淺淺,是初學者的工藝。但主人頗為愛惜,想來是日夜盤弄,棱角都磨出了溫潤的色澤。
“阿囡啊,是爺爺沒用,比不得阿囡天賦高。這麽久了都沒能拿到第一。我們阿囡在佛宗可有吃飽穿暖、平安長大?”
“爺爺再努努力,說不準明天就能上去了。”
“阿囡再等等我,等爺爺拿到魁首了,我們就能團聚了。”
陸仁摩挲木雕,擦去眼淚,又開始倒騰明日的食物。
切菜的聲音規律性響起。
門外的方寸卻收回了準備敲門的手。
沈衿看了他一眼:“不進?”
方寸搖頭:“我現在知道,他有一個得了第一、進入佛宗的阿囡就夠了。”
沈衿見他這般,也歇了進去詢問陸仁的心思。怪慘一老頭,她還是別跟著折騰了。
......
辰時,太陽升起,掛在頭頂,日夜的轉換隻在一瞬之間。
安靜地百味城沐浴在陽光下,重新生出了喧鬧。
沈衿和方寸今日沒有去靈台。
而是尋了間茶樓,打聽那位小阿囡的消息。
“你還別說,那女娃娃可不得了,長得還沒有我腰高,這一口大鍋舞的啊,是這個!”男人比出了大拇指。
美食大賽的魁首並不罕見,但魁首是一個年僅八歲的瘦弱女童,那就值得稱道了。
“我現在想來都奇怪,一個黃毛丫頭,就算從娘胎裏就起鍋燒飯,也不見得能有這樣的本事。”
“人家可是被破格選入佛宗的神童,什麽叫天賦,這是我等凡人可比的?”
“隻怕,她下次再來,我們都得跪下歡呼一聲聖僧呢!”
沈衿把玩著茶杯。
可惜,若她真的會來,便是你們哭著跪地,喊魔物大人饒命。
更可惜,她已經被埋在土裏,屍骨尚未完整。
“你呢,為何出現在那裏?”
“那位攤主,與我們在城外發現的……有血脈聯係。”
沈衿並不擅長探究肉身,倒是未曾發現。聽見方寸的話,麵容嚴肅許多:“你確定?”
“我會一門秘術,可以看到骨肉血緣,她源於這裏。”
方寸閉上了眼睛,有些疲憊。這個發現讓他心寒。
遠處連虛影都擁擠,這裏又格外冷寂,不像是在同一個空間。對話一消失,惆悵便開始瘋長。沈衿曆來不喜此等氛圍。
她道:“背著師長,偷學的?”
佛門是有多傻,才讓滅魔物的弟子們學習血脈聯係之術,生怕屍骨的來源不被發現是吧。
但可惜,他們家的佛子,是個心有反骨的。
平靜的湖麵砸下一顆石子,波紋一圈又一圈。
方寸沉默,不懂為何沈衿的關注點是這個。
她心思玲瓏,被她猜到自然正常。但直接說出來,著實不雅。
於是他為自己辯駁:“藏書閣內有的法訣,不是偷。”
既然是放在藏書閣裏的經書,便值得他學習。盡管他當時看到的是隻一本記載了相關術法的遊記。
書中有言,女子孕有一女,卻被家人擲江扔去。母親三步一拜跪至庵堂,一僧人感念母女情深,施下咒法指路,助母親將女尋回。
就這一句,讓方寸生起學習的心思。
可惜,記載的法訣隻剩殘篇,要靠自己補全。
打趣過後,方寸也不複此前倦憊的模樣,因友人再遇、約定同行,心情也輕快幾分。
沈衿將她的三瓣吊墜收起:“我們再去一趟。”
“隻不過,你得換個模樣。”
沈衿終於能光明正大,給方寸安上頭發了。
天知道,她看著這個比常人都圓潤許多的腦袋,是有多想上手。
若非現在任務不明,怕出手嚇走了主角,她高低得盤上一把試試手感。
方寸按住了發頂,忽然覺得腦門微涼,似有微妙的注視。
他捏起被風吹到胸前的發絲:“為何是長發?”
他對換個發型並不在意。高低不過權宜之計,遲早便能撤去。
但太長也覺得麻煩,除魔打鬥都不方便。
沈衿幫他戴好假發,後撤幾步打量著,聽見問題回答:“適合。”
沈衿覺得,他生來便是留長發的,不像是佛子,倒是金蓮修行化作的人身。
越看越滿意:“你這副模樣過去,便是出示三瓣金蓮,想必攤主也不會多說什麽。”
像極了打扮好自家不爭氣小輩,鼓勵他勇於社交的不著調家長。
……
二人並沒有直接去到攤位前,而是在一旁打坐調整,這裏特指方寸。
沈衿懶散地靠在台階上、把玩著手裏的發絲無聊度日。
“離酉時還有一刻鍾時間,要開始收攤了。”
靈台的陣法在酉時關閉,為了避免擁擠踩踏,酉時前,靈台內的人便會開始撤離。攤主一般是堅持到最後的那個,但由於食客減少,也會收拾桌麵。
不適合打擾陸仁。
佛宗真是吝嗇。頭頂的太陽像是電燈一般,說關就關,不曾留下半分餘韻。
酉時已至,蒼穹變成徹底的黑夜。皓月懸掛在正中,月華淺淺。
“你說,一直在城裏的人,他們知道日升與黃昏嗎?”
方寸幾乎是瞬間就看向沈衿,她依舊維持著躺靠的動作,青絲鋪在台階上,沒有塵埃幹擾。
她並沒有等方寸的回答。
她更像是自問自答:“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隻有一日的日升月起,不看也罷。”
方寸無來由想到了在藏經閣裏看到的一本遊記。那本書被蟲啃了一角,連字的印刷都有錯誤。裏麵有一句話“朝聞道、夕可死矣”。
或許,有人會爭這一日的日升……
沈衿懶懶起身,神色如常:“我們該出發了。”
“好。”
夜晚的風總是比白日冷些。兩人沒有再提靈光乍現般的感慨。有些事,心中自有論斷。
有些人之前拘於一方,不曾想過。但他見識更多後,心思當然不可捉摸。
美食賽程的第一日宣告結束。陸仁收拾好包裹背在身後。
月光下,老人佝僂腰,拄著拐杖,黑影被拉得極長。
走著走著,他下意識看向右側,右手微蜷,像是要握緊一團空氣。
沈衿和方寸遠遠地跟上陸仁的步子,來到他暫時安頓的木屋。
陸仁的排名並不高,一天下來,名次還倒退至了413。
他將東西歸置好,便坐在了木桌前,從胸前掏出了一隻青黃的木偶。
那木偶雕工算不得精致,劃痕深深淺淺,是初學者的工藝。但主人頗為愛惜,想來是日夜盤弄,棱角都磨出了溫潤的色澤。
“阿囡啊,是爺爺沒用,比不得阿囡天賦高。這麽久了都沒能拿到第一。我們阿囡在佛宗可有吃飽穿暖、平安長大?”
“爺爺再努努力,說不準明天就能上去了。”
“阿囡再等等我,等爺爺拿到魁首了,我們就能團聚了。”
陸仁摩挲木雕,擦去眼淚,又開始倒騰明日的食物。
切菜的聲音規律性響起。
門外的方寸卻收回了準備敲門的手。
沈衿看了他一眼:“不進?”
方寸搖頭:“我現在知道,他有一個得了第一、進入佛宗的阿囡就夠了。”
沈衿見他這般,也歇了進去詢問陸仁的心思。怪慘一老頭,她還是別跟著折騰了。
......
辰時,太陽升起,掛在頭頂,日夜的轉換隻在一瞬之間。
安靜地百味城沐浴在陽光下,重新生出了喧鬧。
沈衿和方寸今日沒有去靈台。
而是尋了間茶樓,打聽那位小阿囡的消息。
“你還別說,那女娃娃可不得了,長得還沒有我腰高,這一口大鍋舞的啊,是這個!”男人比出了大拇指。
美食大賽的魁首並不罕見,但魁首是一個年僅八歲的瘦弱女童,那就值得稱道了。
“我現在想來都奇怪,一個黃毛丫頭,就算從娘胎裏就起鍋燒飯,也不見得能有這樣的本事。”
“人家可是被破格選入佛宗的神童,什麽叫天賦,這是我等凡人可比的?”
“隻怕,她下次再來,我們都得跪下歡呼一聲聖僧呢!”
沈衿把玩著茶杯。
可惜,若她真的會來,便是你們哭著跪地,喊魔物大人饒命。
更可惜,她已經被埋在土裏,屍骨尚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