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斂屍路人一枚(22)
快穿:歡迎來到發癲現場 作者:天喜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衿聞言,頗為大方地托住方寸的後背,給他輸送了一把靈氣。
“你……”
“你怎麽能這麽看我?”
三目下意識直接開口,又想起方寸是個聾的,連忙帶上了靈氣。
他露出哀傷,配上他現在落魄的模樣,倒真的有些可憐。
可惜,在場含他在內,總共三人,他隻能演給自己看。
沈衿作為始作俑者,默默地退居吃瓜一線,將場地讓給方寸和三目。
“師尊。”
方寸盤腿坐在了他的邊上。雖然麵容憔悴,但儀態天成,像是個落難的菩薩。
“我說過,您來遲了。”
他垂下眼眸,長睫遮掩了眼底的情緒,一雙琥珀的眼睛晦暗不明。
“您不該貪心的。”
“您就該讓我肉身消散於天地,而不是想著借浮生之手,留下我的複製體。”
三目大腦快速運轉,莫非,他這個佛子弟子,竟以為他留下複製體,是為了他這個弟子嗎?
三目眼眸中劃過驚喜。那不知來曆的丫頭看著倒是頗為聽方釋的話……
若是……
那豈不是天命在我?
三目聲音帶上了泣聲,像極了知曉孩子死亡的老父親,他道:“我本想……”
本想將你留下來,最差,也有個惦念。
但他說話被發現,做好的表情也僵在臉上。
方寸微微俯身,湊到他耳畔低語:“唔,怎麽辦?沒有複製體做您的養料,您困擾多年的天賦、根骨,暫時沒有解決的辦法了。”
三目僵硬在了原地,雙目驚恐地瑟縮。
他知道了,他一切都知道了。
“釋兒!”
三目慌忙抓住了方寸的衣袍,製止了他起身的動作。
“你聽我解釋。”
方寸搖頭,將他扣住衣衫的手指一根根掰開。
“我說您不該將我算計去到浮生卷裏,還有另一個原因。”
他語氣不明,迷茫有餘、憤怒不足,但摻雜在迷茫和憤怒之間的,是極其濃鬱的哀傷。
方寸在哀傷。
“我最後問您一個問題。”
“師父,我當真,是生來便在佛宗之內的嗎!”
雖說是詢問,但被方寸不顧禮地吼出來,與質問無異。
聲若啼血。
沈衿從未見過方寸如此失態的模樣。他哪怕是命都沒了半條,都像是廟堂裏高高在上,嘴角含笑的佛像。
於是沈衿在聽到屬於方寸的怒吼時下意識起身,落到了方寸身邊。雙目懷疑地望著三目。
這老和尚做什麽了,能將人刺激成這樣?
方寸退後一步,力度之大,差點站不穩身體。
沈衿搭了把手,人才沒有跌倒。
“謝謝。”
方寸又恢複了那副溫和的模樣。至始至終,他也隻失態了那一句話。
“此行,為了蒼生,我心甘情願。與佛宗無關,而是我本性如此。”
“但是佛宗之人,你且聽著。”
“若……我尚有機會,重返佛門,我會砸了你們的金蓮池,踹了你們的百佛殿……”
“我會要這天下,再無佛門。”
以祭奠死去的我,和無數被蠶食精血的人。
……
方寸將三目放走了。還頗為囂張地寄走了宣戰書。
沈衿道:“我們方聖僧放狠話的時候,可曾想起,這裏有一個無辜的群眾。或許,她並不想介入你們佛門的糾紛。”
方寸長歎一聲:“沈衿,可後悔跟著我走這一程?”
沈衿但笑不語。
還是方寸晃頭,無奈道:“你來時無蹤,去也無影。一身功法連佛宗五大長老之一的三目都能輕鬆擒獲。”
他不站出來,沈衿顯然會成為佛門的靶子,掘地三尺也要拖出來滅的。
他不是擔心沈衿的實力,但若以後的生活也這樣,實在不堪。沈衿不該活在追殺裏。
但有他這一句就不一樣了。
他知道這些人。
惡,要做;佛嘛,偏偏還要修。
嘴裏念叨著萬事皆空、萬物虛妄,但到底心中有欲,依舊為人。
若是擇其一,順心又或循佛,都不會出現大問題。
偏偏二者皆求,路越走越窄。
竟做出了飼養五大城的生民,聚集欲念以修煉佛道的蠢事。
可笑他們自視甚高,事情超出了他們預測範圍之外。欲念不僅沒被消除,反而滋發他們本心之魔,乃至魔氣更加泛濫。
局勢無法挽回,於是佛宗各長老齊心,強行將這些欲念匯聚。
聚集的欲念本隻是一團虛無的能量。他渾渾噩噩,遊蕩了不知多久。終於有一世,修成了人類的模樣。
也就是現在的方寸。
現在的佛道,欣欣向榮。隻是繁榮表麵,亦有危機。
佛宗五位長老,意外發現方寸的存在,將他帶回了佛宗。沒有比方寸更適合獻祭的了。
他們曾束手無策的欲念,竟然化作一個人?且能量溫和充沛,正是他們昔日,希望得到的那股能量。
這如何能錯過?
於是他們設好了法陣,隻等時機成熟,再將佛子派出。
方寸本由欲念而成。
欲念落於人身,便是五感。所以,方寸一座城、一座城,將身上的東西,還回去。
他倒不是成全五人的如來之路,而是為了填補空缺,同樣,以慰生民。
如果他死了,便是真的消散。
畢竟此世,他隻是一個普通的人。充其量就是根骨特殊些。
可惜,他們不信。不信他會如此輕而易舉地消散。
“他們會將矛頭對準我。會明防暗躲,覺得我勢必會卷土重來。那時的你,便會自由。”
想想,有些好笑。
但方寸提了提嘴角,沒笑出來。
他故作輕鬆地對著沈衿揮手,雙眸死死地盯住她,眼眶微有泛紅。
“我要起陣了。”
他道:“就和之前一樣。”
方寸轉身,一步一步朝著靈台中央走去。步伐雖慢但頗為堅定。
他將沈衿引以為知己,但到底是將她牽入亂局,受了佛門的敵意。
這和背刺,有何區別?所以,沈衿心有不滿才是正常。
偏偏他現在,無法對佛門出手,隻能盡力將局勢穩成現在的模樣。
或許最開始,就不該邀她同行。
當時是為什麽呢?
方寸忽然思考。
他想起自己尚未成為佛子之前,依舊是幼童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個人。
他的手緊了緊,再是無力的鬆懈。
“你……”
“你怎麽能這麽看我?”
三目下意識直接開口,又想起方寸是個聾的,連忙帶上了靈氣。
他露出哀傷,配上他現在落魄的模樣,倒真的有些可憐。
可惜,在場含他在內,總共三人,他隻能演給自己看。
沈衿作為始作俑者,默默地退居吃瓜一線,將場地讓給方寸和三目。
“師尊。”
方寸盤腿坐在了他的邊上。雖然麵容憔悴,但儀態天成,像是個落難的菩薩。
“我說過,您來遲了。”
他垂下眼眸,長睫遮掩了眼底的情緒,一雙琥珀的眼睛晦暗不明。
“您不該貪心的。”
“您就該讓我肉身消散於天地,而不是想著借浮生之手,留下我的複製體。”
三目大腦快速運轉,莫非,他這個佛子弟子,竟以為他留下複製體,是為了他這個弟子嗎?
三目眼眸中劃過驚喜。那不知來曆的丫頭看著倒是頗為聽方釋的話……
若是……
那豈不是天命在我?
三目聲音帶上了泣聲,像極了知曉孩子死亡的老父親,他道:“我本想……”
本想將你留下來,最差,也有個惦念。
但他說話被發現,做好的表情也僵在臉上。
方寸微微俯身,湊到他耳畔低語:“唔,怎麽辦?沒有複製體做您的養料,您困擾多年的天賦、根骨,暫時沒有解決的辦法了。”
三目僵硬在了原地,雙目驚恐地瑟縮。
他知道了,他一切都知道了。
“釋兒!”
三目慌忙抓住了方寸的衣袍,製止了他起身的動作。
“你聽我解釋。”
方寸搖頭,將他扣住衣衫的手指一根根掰開。
“我說您不該將我算計去到浮生卷裏,還有另一個原因。”
他語氣不明,迷茫有餘、憤怒不足,但摻雜在迷茫和憤怒之間的,是極其濃鬱的哀傷。
方寸在哀傷。
“我最後問您一個問題。”
“師父,我當真,是生來便在佛宗之內的嗎!”
雖說是詢問,但被方寸不顧禮地吼出來,與質問無異。
聲若啼血。
沈衿從未見過方寸如此失態的模樣。他哪怕是命都沒了半條,都像是廟堂裏高高在上,嘴角含笑的佛像。
於是沈衿在聽到屬於方寸的怒吼時下意識起身,落到了方寸身邊。雙目懷疑地望著三目。
這老和尚做什麽了,能將人刺激成這樣?
方寸退後一步,力度之大,差點站不穩身體。
沈衿搭了把手,人才沒有跌倒。
“謝謝。”
方寸又恢複了那副溫和的模樣。至始至終,他也隻失態了那一句話。
“此行,為了蒼生,我心甘情願。與佛宗無關,而是我本性如此。”
“但是佛宗之人,你且聽著。”
“若……我尚有機會,重返佛門,我會砸了你們的金蓮池,踹了你們的百佛殿……”
“我會要這天下,再無佛門。”
以祭奠死去的我,和無數被蠶食精血的人。
……
方寸將三目放走了。還頗為囂張地寄走了宣戰書。
沈衿道:“我們方聖僧放狠話的時候,可曾想起,這裏有一個無辜的群眾。或許,她並不想介入你們佛門的糾紛。”
方寸長歎一聲:“沈衿,可後悔跟著我走這一程?”
沈衿但笑不語。
還是方寸晃頭,無奈道:“你來時無蹤,去也無影。一身功法連佛宗五大長老之一的三目都能輕鬆擒獲。”
他不站出來,沈衿顯然會成為佛門的靶子,掘地三尺也要拖出來滅的。
他不是擔心沈衿的實力,但若以後的生活也這樣,實在不堪。沈衿不該活在追殺裏。
但有他這一句就不一樣了。
他知道這些人。
惡,要做;佛嘛,偏偏還要修。
嘴裏念叨著萬事皆空、萬物虛妄,但到底心中有欲,依舊為人。
若是擇其一,順心又或循佛,都不會出現大問題。
偏偏二者皆求,路越走越窄。
竟做出了飼養五大城的生民,聚集欲念以修煉佛道的蠢事。
可笑他們自視甚高,事情超出了他們預測範圍之外。欲念不僅沒被消除,反而滋發他們本心之魔,乃至魔氣更加泛濫。
局勢無法挽回,於是佛宗各長老齊心,強行將這些欲念匯聚。
聚集的欲念本隻是一團虛無的能量。他渾渾噩噩,遊蕩了不知多久。終於有一世,修成了人類的模樣。
也就是現在的方寸。
現在的佛道,欣欣向榮。隻是繁榮表麵,亦有危機。
佛宗五位長老,意外發現方寸的存在,將他帶回了佛宗。沒有比方寸更適合獻祭的了。
他們曾束手無策的欲念,竟然化作一個人?且能量溫和充沛,正是他們昔日,希望得到的那股能量。
這如何能錯過?
於是他們設好了法陣,隻等時機成熟,再將佛子派出。
方寸本由欲念而成。
欲念落於人身,便是五感。所以,方寸一座城、一座城,將身上的東西,還回去。
他倒不是成全五人的如來之路,而是為了填補空缺,同樣,以慰生民。
如果他死了,便是真的消散。
畢竟此世,他隻是一個普通的人。充其量就是根骨特殊些。
可惜,他們不信。不信他會如此輕而易舉地消散。
“他們會將矛頭對準我。會明防暗躲,覺得我勢必會卷土重來。那時的你,便會自由。”
想想,有些好笑。
但方寸提了提嘴角,沒笑出來。
他故作輕鬆地對著沈衿揮手,雙眸死死地盯住她,眼眶微有泛紅。
“我要起陣了。”
他道:“就和之前一樣。”
方寸轉身,一步一步朝著靈台中央走去。步伐雖慢但頗為堅定。
他將沈衿引以為知己,但到底是將她牽入亂局,受了佛門的敵意。
這和背刺,有何區別?所以,沈衿心有不滿才是正常。
偏偏他現在,無法對佛門出手,隻能盡力將局勢穩成現在的模樣。
或許最開始,就不該邀她同行。
當時是為什麽呢?
方寸忽然思考。
他想起自己尚未成為佛子之前,依舊是幼童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個人。
他的手緊了緊,再是無力的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