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描寫以時辰,一盞茶,一炷香為主)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張耀便從內屋走了出來,洗完澡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不爽的是古代沒有吹風機,頭發有些濕漉漉的。


    張飛已經讓人給張耀準備好衣物,有些寬大。


    走去正堂後便看到劉備三人已經跪坐在各自的小桌前,桌上放了一些吃食,還有一個沒人的小桌,那是留給自己的位置。


    漢朝是分餐製,吃飯的時候也是跪坐。


    “讓三位兄長久等了。”張耀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天明,坐。”劉備拍了拍旁邊的空位,示意張耀坐下。


    張耀雖然有些不習慣,但還是有樣學樣的跪坐在小桌前。


    “喝!”坐在主位的張飛見人齊了,便舉起酒喝了起來。


    劉備關羽也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張耀看了看碗裏的濁酒,直接一口悶了。


    挺難喝的,張耀還能感覺到嘴裏有一些糧食殘渣。


    張飛看張耀那麽爽快,也是滿臉笑容。


    “不知天明接下來有何打算?”劉備也是直入主題。


    張耀看了三人一眼,答到:“兄長可是要從軍?”


    “大丈夫自當提三尺劍,為國效力,我三人自然是要從軍。”


    張耀想了想,現在是184年,皇帝還是劉宏,諸葛亮跟漢獻帝這會應該才三歲,想要爭霸天下至少要等到189年劉宏駕崩,董卓入京。


    “如今雖然黃巾四起,但並不足為懼,朝廷號召各地自募兵馬,清剿賊寇,用不了三年,黃巾之亂便會瓦解,到時那些響應朝廷號召招兵買馬的地方軍隊,必會割據一方,成為諸侯,到那時,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亂。”張耀想了想後,緩緩說道。


    “如今朝廷賣官鬻爵,貪官汙吏接連不斷,到時清剿黃巾之功也會被士族大家瓜分而去,劉兄此時若要投軍,所得不過些許功名,爵位尚且不論,所得官職或許不過是一縣之職。”張耀說完看向劉備,他在為劉備分析利弊。


    劉備聽後還是堅定的說道:“縱使一縣之職,也是庇護百姓,為一縣百姓之父母官,備若能讓一縣百姓安定生活,此生亦是無憾。”


    關羽聽完張耀說的話心裏卻是一驚,暗道此人好生厲害,不僅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還能侃侃而談,心中已經不再對張耀有任何小覷了。


    “哪怕劉兄一心為百姓,可如今朝廷官官勾結,下麵的官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必然要賄賂上麵的官,賄賂上官的錢財從何處而來?自然是要壓榨百姓,劉兄若要當一個清官,劉兄的上官便收不到賄賂,又豈會願意?”張耀直接把話說清楚了,這也的確是劉備未來要麵對的問題。


    劉備聽到這,便沉默了。


    他沒當過官,這些自然也沒想過,他本以為憑著自己一腔熱血,便能掃清這亂世,聽完這些話後,他發現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愚兄愚鈍,不知天明可有指教?”劉備誠心求教道,他知道,張耀能說出這些問題,一定是有解決辦法的。


    關羽張飛一直沒說話,兩人都聚精會神的聽著,生怕沒記住什麽。


    關羽則是眯著眼緊緊盯著張耀,在等他的下文,他現在已經肯定張耀有大才了,不然剛才那些話又豈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普通難民能說出口的?


    “辦法倒是有,如今參軍也是必然的,畢竟我等皆為白身,若無功名,便是普通百姓。”張耀思考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詞匯。


    “參軍之後,必須在黃巾之亂未被徹底平定前得到足以前往地方任職的功勞,到地方後,要盡快控製當地政權,隨後以當地為基礎,招降賊寇,吸納流民,開墾荒地,高築牆,廣積糧,如此黃巾平定,群雄崛起之時才能有參加這場亂世的資本。”


    “劉兄不要覺得此事有背朝廷,今日劉兄若不如此做,他日群雄並起,朝廷也將名存實亡,到那時劉兄手中若無兵糧,便是空有一腔抱負也無濟於事。”張耀怕劉備接受不了,最後又勸道。


    他記得劉備最早是任安喜縣縣丞還是縣尉,那會時間應該還早,不過安喜縣好像是在冀州,到時候免不了要跟袁紹碰一碰。


    高築牆,廣積糧。


    劉備回味了好一會,覺得也有道理,張耀雖然年紀小,但是懂的很多,到時候若有個人為自己出謀策劃,總比自己閉著眼摸黑強。


    張飛見聊的差不多了,便舉著酒碗笑到:“哈哈哈,喝酒,沒想到天明小弟年紀輕輕便如此了得,真是讓俺老張大開眼界啊。”


    關羽也舉起酒碗,紅著臉道:“某當真是小覷天下英雄了。”


    “兩位兄長說笑了,小弟不過是跟家師學了些許皮毛,怎敢妄稱天下英雄?”張耀也抬起酒碗謙虛道,這濁酒雖然難喝,但是度數不高,跟後世的啤酒差不多,自己在後世也是海量,自然無所畏懼。


    四人邊喝邊聊,關張二人看張耀也是越來越順眼。


    “哈哈哈,天明也姓張,俺也姓張,說不定百年前還是一家呢。”張飛爽朗的笑道。


    關羽這會也問道:“天明是哪裏人士?”


    張耀心裏苦笑,百年前是一家?若是讓眼前二位知道自己是兩千年後的人,恐怕三觀得碎一地。


    “小弟也不清楚,隻是聽師傅說,他老人家是在邯鄲地界撿到我的”張耀如實回道。


    他的確是邯鄲人,不過是兩千年後的邯鄲人。


    “哈哈,離得不遠,說不定百年前還真是一家呢。”張飛似乎喝高興了,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酒過三巡。


    劉備看時機差不多了,便起身抱拳,情真意切的說道:“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舟,今日你我兄弟四人義氣相投,備有意同三位結為異姓兄弟,不知道三位意下如何?”


    “俺早有此意。”張飛站起身抱拳後,激動的說道。


    關羽也起身抱拳,也激動的說道:“前日能遇劉兄與翼德,已是某人生一大幸事,今又結識少年英雄,又是人生一大幸事,若能與三位義結金蘭,某此生足矣。”


    三人同時看向張耀,他們其實昨天已經商量好了,如今關羽張飛都沒問題,劉備自然也願意牽線搭橋,而且他也的確想跟張耀結義。


    其實劉備說完的時候張耀就愣住了。


    不是?你們拜把子就拜啊,帶我幹嘛?


    咋,你們車開到一半發現我沒還上車又掉頭了?


    你們真好,我哭死。


    張耀也沒楞多大會,很快便反應過來。


    他也站起身抱拳,激動的說道:“三位兄長不棄,小弟自當追隨。”


    四人此刻激動的湊在一起,手搭著手。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四人同時說道。


    雖然張耀感覺有點吃虧,但是氣氛都到這了,咋,還能下車不成?


    三天後四人才去了張飛家的桃園,開始結拜。


    這三天張耀一直住在張飛家裏,他家屋子也挺多,因為張飛是殺豬的,張耀可算是吃了幾頓好的了。


    結拜的流程張耀不知道,不過他有樣學樣還是會的,無非就是這磕頭那磕頭的,兩個時辰才結拜完,最後也是不出所料,張耀排老四。


    沒辦法,誰讓自己年紀小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邦別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邦別姬並收藏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