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一切後,蘇雙便出發了,此次目的地是並州的治所,位於太原郡的晉陽城,並州的大族隻有一個太原王氏,剩下的都是中小家族,而且王家現在還沒起勢。


    太原王家能起勢是因為王允任司徒,又誅滅了董卓,現在才186年,距離王允位列三公還早。


    這次去並州的除了蘇雙,還有關羽和程普,他們帶了800兵士,負責協助蘇雙在太原站穩腳跟。


    張世平則留了下來,販馬的生意還是要有人去做的,因為張世平和蘇雙的資助,張耀也是將騎兵數量擴充了一倍,並沒有擴充步兵,步兵則是得等他們能拿下一郡之地再進行擴充。


    既然目標是並州,騎兵自然必不可少,並州雖然沒有什麽大族,但軍閥可不少,如果沒騎兵會被追著打,兵在精不在多。


    送別眾人後,新市縣也是恢複了平靜。


    “四弟。”張耀坐在縣衙後院石階上發呆,劉備處理完公務後便坐在他的身邊。


    “大哥?”張耀回過神道。


    “四弟為何要選擇並州?並州貧瘠,又時常受到匈奴侵擾,人口也少,民風彪悍,不易於管理。”劉備問出了自己的疑惑,在他看來,既然已經在中山郡紮根了,為何還要舍近求遠的去並州,而不是在冀州發展?畢竟冀州資源豐富,人口也多。


    “大哥對門閥士族有何看法?”張耀沒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百姓想要晉升為官,必然需要門閥士族舉薦,如今門閥士族已經在朝堂是根深蒂固了。”劉備想了想後說道。


    “那大哥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是什麽好事,官員如同門閥士族的家奴,長此以往皇權的威懾力便會降低。”劉備沒怎麽思考就給出了答案。


    “大漢行舉薦製,本意是讓有識有誌之人考察舉薦誌同道合之人,但這種人終究太少,哪怕有舉薦之人會因被舉薦人犯錯而受到牽連的措施,但長此以往下去出現的問題直會越積越多,到最後會變成官官相護,官員提拔族人,門閥士族逐漸成型,門生遍地天下。”張耀先道出了大漢官員晉升製度的利弊,隨後又說出了冀州的情況:“冀州人口富饒,資產豐富,但同樣代表著門閥士族林立,官員體係錯綜複雜,大哥若要入冀州必然觸動那些門閥士族的利益,並州雖然也有門閥士族,但抵抗能力不像冀州那麽強烈。”


    劉備想了想也覺的有道理,門閥士族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處理的,他們首要的目標是擁有一個後勤保障之地,而且他也沒什麽人脈,冀州那些門閥士族很大可能陽奉陰違,冀州的名士也不會幫自己,那些在野名士拒絕朝廷任職,他不覺得自己過去他們就願意出仕。


    “再者便是並州的情況,並州身處邊疆,朝廷管製力度要遠低於冀州,雖然土地貧瘠但還有改造發展的空間,匈奴之禍也隻是因為兵力不足,正是需要大哥之時,到了並州大哥如何行事也不會受製於人。”張耀又說明了去並州的理由。


    “四弟言之有理,如今天下大亂,異族虎視眈眈,幽州有劉伯安和伯圭,百姓尚能得到庇護,若我也能庇護更多的百姓不受異族侵擾,也不妄為大丈夫。”劉備也想明白了,雖然話說的有些自大,但如果能庇護更多百姓,苦一點累一點都是小事。


    至於割據並州劉備倒是不在意,劉備想的也很簡單,如今朝廷腐敗,宦官弄權,又有小人蒙蔽聖聽,想讓百姓過的好,肯定不能按照朝廷現有的路線走,他倒是沒有僭越的想法,哪怕割據也隻是代天子管理百姓,如果朝堂政治清明,他自然會聽從天子的安排。


    最重要的是他是漢室宗親,這又不是假的,族譜可查的,是可以封王的。


    “大哥,朝廷和百姓,隻能救一個,你救那個?”張耀突然有些惡趣味,頗有一種女朋友問我和你媽掉水裏你救誰。


    “如果有能力,先救朝廷,朝廷安穩,百姓自然安居樂業,如果沒能力,則救百姓,盡我所能庇護更多百姓。”劉備都沒猶豫,直接就給出了答案。


    他要救的是大漢,讓大漢百姓安居樂業,掃除大漢天子身邊的奸臣小人,至於朝堂……


    抱歉,那是天子該管的,跟我有啥關係?我是漢室宗親,隻對漢室的百姓和天子負責。


    “如今天下各起戰事,我等自然要為國效力,為天子效力,掃平賊寇,不讓聖聽蒙蔽,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劉備說完後,便衝著洛陽方向行了了一禮。


    聽到劉備說的後張耀也不驚訝,劉備的想法其實很正常,曹丕沒稱帝前大家都是大漢忠臣,別看現在漢室衰微,但忠於大漢的人還是很多的。


    曹操最初的夢想還是征西將軍呢,最後還不是稱了魏王。


    如果真有那一天,不用張耀說,劉備麾下的人自會架著他讓他做決定。


    他現在要考慮的是怎麽讓劉備合理的拿下那些諸侯的地盤,益州劉璋倒是沒什麽,他爹劉焉都行謀逆之事了,他自己也是整日尋歡作樂,擁有一州之地卻連個漢中張魯都打不過,滅了也就滅了,最難處理的還是幽州的公孫瓚,徐州的陶謙,青州的孔融,荊州的劉表。


    這些人可不像劉璋那樣貪圖享樂,反抗朝廷,反而一直以大漢臣子自居,對百姓也好。


    公孫瓚是被袁紹滅的,如今的情況劉備自然不能看著公孫瓚被滅,先不說二人少年時便是同窗好友,光公孫瓚向劉虞舉薦劉備任新市縣令的恩情就不能讓劉備袖手旁觀。


    如何才能在劉備入局的情況下讓袁紹滅掉公孫瓚?還不損害劉備的聲望?


    隻有袁紹滅了公孫瓚,劉備才能打著為公孫瓚報仇的名號收幽州,劉備自然不會同意自己的觀點,張耀也不準備告訴劉備。


    不過是當個小人罷了,自己倒是無所謂,身為21世紀的青年,自己擁有者靈活的道德底線,但是劉備的聲望絕對不能受損。


    或者,可以嚐試收服公孫瓚?


    可行性不低,隻要把控好時機就能成。


    隨著關羽帶兵將商路打通,張耀也忙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商人在新市駐留,現在的新市,已然變成了商業中心。


    當然也有不少賊匪聞著味來到中山郡,徘徊在新市附近,中山太守張純也不得不派兵清剿,既然要出兵,錢財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劉備要給張純兩萬兩,算是保護費,張純對劉備的行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他們倒是不缺錢,光賣酒就讓張耀賺的盆滿缽滿,如今也不需要他親自釀酒,他將釀酒的法子交給簡雍,讓簡雍帶著人去釀,更不要說還有許多商稅,劉備的財富也是穩定的上升,隻待天下有變,這些財富便能轉化成實力。


    張耀親自跑了盧奴城和周圍縣城幾趟,用錢財打通了人際關係,結交了許多當地權貴,劉備在中山也是如魚得水。


    張耀也想過去常山把趙雲挖出來,但太困難了,他讓人跑了好幾趟都沒找到,夏侯蘭也不知道張耀要找趙雲,他現在可忙了。


    新市的商隊越來越多,治安自然要做好,他現在是每天早上給那些衙役開會,中午處理那些商隊的利益糾紛和民事糾紛,下午又要下鄉普法,可謂忙的飛起。


    開會也是從張耀那裏學到的,說是開會,其實就是教衙役做事,畢竟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還是需要人來協助的。


    簡雍則是負責接待商戶,對城內進行規劃,一條街能有那些商戶,幾家同行,市場價格多少,這些都是簡雍去做,他現在天天坐在案桌前,頭發都掉了不少。


    張飛張合則是日常練兵,劉備要負責的也挺多,百姓訴求要聽要做,城內建設要新增規劃,資金也要分配調轉,同時還得招商引資。


    接下來半年新市也是蒸蒸日上,縣城都外擴了好幾圈,周圍縣城的百姓也有不少來新市安家購買產業的,如今新市百姓生活水平上升了不少,商隊多了,工作機多了,他們除了種地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時間在忙碌中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歲旦,今年城內比去年熱鬧了很多,縣衙倒是冷清了些,關羽程普去了並州,短時間內回不來,張耀則是帶著小壽子小福子和劉備的小表舅子玩起了丟沙包,跳房子,三個孩子開心的不行。


    公元186年,十二月,鮮卑南下,寇幽,並二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邦別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邦別姬並收藏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