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相談公孫瓚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 作者:劉邦別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顏良兄弟字啥?”張耀有些好奇,顏良的字他還沒了解過。
“在下字公驥。”顏良對張耀抱拳道。
“今得公驥當真是又添一員大將啊。”劉備哈哈一笑,他手下的猛將現在是越來越多了,如果真的能拿下並州,自己也不用擔心匈奴了。
“公驥不如先跟著我三哥,三哥你覺得怎麽樣?”張耀說完看向張飛。
“沒問題,俺最喜歡公驥這樣的大丈夫,讓他跟著俺就是了。”張飛聽到張耀把顏良安排到自己麾下,也是高興的不行,這顏良一看就跟自己是一路人,而且看樣子肯定很能喝。
隨後張飛便領著顏良走了,還說什麽今晚要好好喝幾盅。
張耀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目前劉備集團的成員有:劉備,關羽,張飛,張耀,簡雍,程普,張合,夏侯蘭,張世平,蘇雙,趙雲,顏良。
這陣容其實挺豪華,但最大的問題是除了簡雍和夏侯蘭外基本都是武將。
現在的糧草調度,物資分配跟收納支出其實都是簡雍在搞,劉備偶爾會幫他分擔下壓力,夏侯蘭則是負責律法軍紀,劉備和自己則負責規劃局麵走向和人員調配。
其他的都是帶兵打仗的,程普雖然還在管著新市,但根本不需要他做什麽,可以說他的新市縣令就是掛名的。
隨著常山郡和趙郡被接管,劉備和自己還好,簡雍跟夏侯蘭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
並沒有多少像龐統那樣精通軍事戰略和像諸葛亮那樣精通後勤調度的人才。
一直這樣下去肯定會出亂子的,自己雖然可以專門的去培養,但培養也需要時間。
可這樣的人才想找現成的隻有潁川才有…
張耀這時候才體會到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含金量,現在多少軍隊打仗需要準備多少糧草他都不知道。
不行,得想個辦法。
“四弟,可有什麽心事?”劉備看張耀望著張飛顏良離去的方向眉頭緊皺,也是好奇的問道。
“大哥,你不覺得我們缺少一些人才嗎?”張耀眉頭依然緊皺,他實在想不出好的辦法。
“人才?我們不是有很多學子嗎?”劉備有些疑惑,他們的人才很多啊,如今麾下的讀書人可不少。
“雖然他們的確可以幫憲和跟夏侯蘭分擔壓力,但我們還是有些力有不逮,那些縣令雖然能夠治理地方,讓百姓不受冤屈和欺壓,但無法對更高層次的事情提供幫助。”張耀盡量把話說的明白點,實在不行就把簡雍扔出去讓他轉轉,說不定真能給自己帶幾個大才回來。
劉備聽後也是恍然大悟,他想起最近簡雍和夏侯蘭忙的不可開交的樣子,也是眉頭緊皺的思索起來。
自己還認識什麽人?
想了半天他也沒想出什麽,自己雖然師從盧植,但他印象中除了公孫瓚外其他人好像都沒什麽才能。
張耀想了一會實在想不到,便告辭回去睡覺了,劉備則是繼續皺眉苦思。
七月,幽州,薊州城內。
“見過公孫將軍。”張耀對坐在首位的一個男人行禮道。
此人身形魁梧,但又不是顏良那種虎背熊腰,身線恰到好處,和關羽差不多,而且長的也有點帥,正是大漢中郎將公孫瓚。
“嗯。”公孫瓚平淡的說了聲嗯,他正在看一封信,劉備給他寫的信,看著看著,神情出現一些笑容。
“玄德果然沒讓我失望,沒想到當初的無意之舉居然能讓他走到如此地步。”公孫瓚忍不住的誇讚道。
“小子,你是玄德四弟?玄德信中可是對你好一頓誇讚。”公孫瓚看向站在堂中的張耀,也是打量了起來。
劉備能有今天,就是靠他?
“不過是大哥愛護之心罷了,當不得真。”張耀再次行了一禮,謙虛的說著。
“哈哈,好小子,說吧,你來找我幹什麽?”公孫瓚爽朗一笑,這小子跟他見過的文人都不一樣,他見過的那些文人一個個的都眼高於頂,跟自己這個護邊將軍說話的時候還趾高氣昂的,哪像這小子那麽會說話。
劉備讓這小子來,肯定不是就送個信就完事了的,不然隨便派個人不也一樣能送信?
“公孫將軍對塞外異族怎麽看?”張耀並沒有說自己的目的,而是隨口問道,像閑聊一樣。
公孫瓚聽到塞外異族四個字,像是觸發了關鍵詞一樣,當即站起身,狠厲的說道:“哼,那些異族劫掠我大漢百姓,幽州各地被他們弄的民不聊生,每年都有不少百姓被他們掠走,子不知父是誰,父不知子何麵,那些異族但凡落到我手裏,哼哼…”
公孫瓚沒有繼續說,但他那充滿殺氣的語言和表情,已經足以表達他會幹什麽了。
輕則剁碎喂狗,重則生不如死。
“公孫將軍愛護百姓之心小弟已了然,又常年駐守邊塞庇護百姓,為大漢百姓提供一份安寧,小弟實屬佩服。”張耀先是行了一禮表示自己對公孫瓚的敬佩,但隨後又問道:“不知劉州牧如何看待塞外異族?”
公孫瓚聽到張耀誇讚自己的時候也是滿臉受用,但一聽到他說起劉虞,臉色瞬間不高興起來:“小子,這不是你該問的。”
“是小弟孟浪了,還望公孫將軍恕罪。”張耀看到公孫瓚表情,也是連忙行禮道歉。
看來公孫瓚和劉虞的矛盾在這個時候就有了。
“跟我來吧。”公孫瓚並沒有跟張耀計較這個事,而是把張耀領到了自己的書房,讓下人上好茶好,便讓下人全部退到百米之外。
“說說吧,你問劉虞的事。”公孫瓚喝了口茶,隨後直接開口說道。
他跟劉虞有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劉虞招降丘力居的時候自己就極力反對,為此還和他吵了一架,不少人都知道。
他當初帶兵討伐張純,雖然大勝,但是在追擊的時候中了丘力居的埋伏,自己的兄弟死了將近一半,後來自己雖然突圍了,但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卻永遠留在了塞北。
後來劉虞卻說要招降丘力居?那我的兄弟豈不是白死了?他丘力居當初和張純叛亂的時候你怎麽不招降?
“聽聞劉州牧不僅對百姓施以仁政,對異族也是以安撫招降為主,公孫將軍常年和那些異族交戰,恐怕對那些異族早已深之入骨。”張耀也品嚐起了茶水,一邊喝一邊說道:“公孫將軍和劉州牧的衝突如今或許還看不出什麽,但隨著朝堂越來越亂,朝廷對邊塞的掌控力度逐漸降低,異族南下劫掠的頻率恐怕也會越來越高。”
“到那時,公孫將軍和劉州牧可能會從有點衝突變成積怨已久,甚至…”張耀吹了吹茶水,並沒有接著說下去。
甚至什麽?當然是兵戈相向了!
“在下字公驥。”顏良對張耀抱拳道。
“今得公驥當真是又添一員大將啊。”劉備哈哈一笑,他手下的猛將現在是越來越多了,如果真的能拿下並州,自己也不用擔心匈奴了。
“公驥不如先跟著我三哥,三哥你覺得怎麽樣?”張耀說完看向張飛。
“沒問題,俺最喜歡公驥這樣的大丈夫,讓他跟著俺就是了。”張飛聽到張耀把顏良安排到自己麾下,也是高興的不行,這顏良一看就跟自己是一路人,而且看樣子肯定很能喝。
隨後張飛便領著顏良走了,還說什麽今晚要好好喝幾盅。
張耀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目前劉備集團的成員有:劉備,關羽,張飛,張耀,簡雍,程普,張合,夏侯蘭,張世平,蘇雙,趙雲,顏良。
這陣容其實挺豪華,但最大的問題是除了簡雍和夏侯蘭外基本都是武將。
現在的糧草調度,物資分配跟收納支出其實都是簡雍在搞,劉備偶爾會幫他分擔下壓力,夏侯蘭則是負責律法軍紀,劉備和自己則負責規劃局麵走向和人員調配。
其他的都是帶兵打仗的,程普雖然還在管著新市,但根本不需要他做什麽,可以說他的新市縣令就是掛名的。
隨著常山郡和趙郡被接管,劉備和自己還好,簡雍跟夏侯蘭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
並沒有多少像龐統那樣精通軍事戰略和像諸葛亮那樣精通後勤調度的人才。
一直這樣下去肯定會出亂子的,自己雖然可以專門的去培養,但培養也需要時間。
可這樣的人才想找現成的隻有潁川才有…
張耀這時候才體會到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含金量,現在多少軍隊打仗需要準備多少糧草他都不知道。
不行,得想個辦法。
“四弟,可有什麽心事?”劉備看張耀望著張飛顏良離去的方向眉頭緊皺,也是好奇的問道。
“大哥,你不覺得我們缺少一些人才嗎?”張耀眉頭依然緊皺,他實在想不出好的辦法。
“人才?我們不是有很多學子嗎?”劉備有些疑惑,他們的人才很多啊,如今麾下的讀書人可不少。
“雖然他們的確可以幫憲和跟夏侯蘭分擔壓力,但我們還是有些力有不逮,那些縣令雖然能夠治理地方,讓百姓不受冤屈和欺壓,但無法對更高層次的事情提供幫助。”張耀盡量把話說的明白點,實在不行就把簡雍扔出去讓他轉轉,說不定真能給自己帶幾個大才回來。
劉備聽後也是恍然大悟,他想起最近簡雍和夏侯蘭忙的不可開交的樣子,也是眉頭緊皺的思索起來。
自己還認識什麽人?
想了半天他也沒想出什麽,自己雖然師從盧植,但他印象中除了公孫瓚外其他人好像都沒什麽才能。
張耀想了一會實在想不到,便告辭回去睡覺了,劉備則是繼續皺眉苦思。
七月,幽州,薊州城內。
“見過公孫將軍。”張耀對坐在首位的一個男人行禮道。
此人身形魁梧,但又不是顏良那種虎背熊腰,身線恰到好處,和關羽差不多,而且長的也有點帥,正是大漢中郎將公孫瓚。
“嗯。”公孫瓚平淡的說了聲嗯,他正在看一封信,劉備給他寫的信,看著看著,神情出現一些笑容。
“玄德果然沒讓我失望,沒想到當初的無意之舉居然能讓他走到如此地步。”公孫瓚忍不住的誇讚道。
“小子,你是玄德四弟?玄德信中可是對你好一頓誇讚。”公孫瓚看向站在堂中的張耀,也是打量了起來。
劉備能有今天,就是靠他?
“不過是大哥愛護之心罷了,當不得真。”張耀再次行了一禮,謙虛的說著。
“哈哈,好小子,說吧,你來找我幹什麽?”公孫瓚爽朗一笑,這小子跟他見過的文人都不一樣,他見過的那些文人一個個的都眼高於頂,跟自己這個護邊將軍說話的時候還趾高氣昂的,哪像這小子那麽會說話。
劉備讓這小子來,肯定不是就送個信就完事了的,不然隨便派個人不也一樣能送信?
“公孫將軍對塞外異族怎麽看?”張耀並沒有說自己的目的,而是隨口問道,像閑聊一樣。
公孫瓚聽到塞外異族四個字,像是觸發了關鍵詞一樣,當即站起身,狠厲的說道:“哼,那些異族劫掠我大漢百姓,幽州各地被他們弄的民不聊生,每年都有不少百姓被他們掠走,子不知父是誰,父不知子何麵,那些異族但凡落到我手裏,哼哼…”
公孫瓚沒有繼續說,但他那充滿殺氣的語言和表情,已經足以表達他會幹什麽了。
輕則剁碎喂狗,重則生不如死。
“公孫將軍愛護百姓之心小弟已了然,又常年駐守邊塞庇護百姓,為大漢百姓提供一份安寧,小弟實屬佩服。”張耀先是行了一禮表示自己對公孫瓚的敬佩,但隨後又問道:“不知劉州牧如何看待塞外異族?”
公孫瓚聽到張耀誇讚自己的時候也是滿臉受用,但一聽到他說起劉虞,臉色瞬間不高興起來:“小子,這不是你該問的。”
“是小弟孟浪了,還望公孫將軍恕罪。”張耀看到公孫瓚表情,也是連忙行禮道歉。
看來公孫瓚和劉虞的矛盾在這個時候就有了。
“跟我來吧。”公孫瓚並沒有跟張耀計較這個事,而是把張耀領到了自己的書房,讓下人上好茶好,便讓下人全部退到百米之外。
“說說吧,你問劉虞的事。”公孫瓚喝了口茶,隨後直接開口說道。
他跟劉虞有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劉虞招降丘力居的時候自己就極力反對,為此還和他吵了一架,不少人都知道。
他當初帶兵討伐張純,雖然大勝,但是在追擊的時候中了丘力居的埋伏,自己的兄弟死了將近一半,後來自己雖然突圍了,但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卻永遠留在了塞北。
後來劉虞卻說要招降丘力居?那我的兄弟豈不是白死了?他丘力居當初和張純叛亂的時候你怎麽不招降?
“聽聞劉州牧不僅對百姓施以仁政,對異族也是以安撫招降為主,公孫將軍常年和那些異族交戰,恐怕對那些異族早已深之入骨。”張耀也品嚐起了茶水,一邊喝一邊說道:“公孫將軍和劉州牧的衝突如今或許還看不出什麽,但隨著朝堂越來越亂,朝廷對邊塞的掌控力度逐漸降低,異族南下劫掠的頻率恐怕也會越來越高。”
“到那時,公孫將軍和劉州牧可能會從有點衝突變成積怨已久,甚至…”張耀吹了吹茶水,並沒有接著說下去。
甚至什麽?當然是兵戈相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