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關羽帶兵圍了一個月,上黨太守便投降了,張耀這邊麻煩點,剿了快兩個月了還沒剿完。


    起初戰果還不錯,但隨著一個個窩點被搗毀,那些馬匪也是後知後覺,不斷的更換位置,甚至不再一起行動。


    張耀對此也很是頭疼,土匪已經剿的差不多了,主要還是這些流竄在各地的馬匪,他們可不是中山的黃巾賊能比的,這些匪盜都有馬,機動性很高,跑的也快,好幾次都抓了個空。


    “讓儁乂跟子龍回來,不他娘的剿了,把兵力分散出去,駐守各地,不讓他們劫掠。”張耀實在沒辦法,隻能跟他們耗。


    隻要那群馬匪沒有補給,早晚耗死他們。


    安排好一切後,張耀沒回晉陽,而是直接在上郡駐軍,散出去探子跟斥候,觀望長安的局勢。


    等關羽把上黨平定後,張耀便對並州規劃了起來,他將各郡的山川河流圖拿出來,進行了標注。


    他召集了一些並州有名的地理大師,商討哪裏能開墾荒地,那裏建造汙水處理廠,那裏建造監獄,在什麽地方開水渠。


    現在他們倒是不缺勞動力,抓的那些俘虜罪犯都是現成的勞改犯,一天管兩頓不讓他們餓死就行。


    如今已是六月,張耀弄好後便派人把標注好的並州五郡地圖送到劉備那裏,至於需要消耗多少錢糧就不歸他管了。


    張耀還派人去挖了煤,漢代的煙囪跟沒有一樣,大多就是在房頂斜著開個口子,所以用煤取暖的人很少,而且煤雖然挖出來就能燒,但如果不處理一下不僅煙大,還有毒。


    張耀也不知道怎麽處理,隻能讓人拿去敲成小塊用水衝,然後再泡一遍,最後再篩一遍,最後再摻水搗碎倒進模具裏定型曬幹。


    他舅舅家就是打蜂窩煤的,他印象中蜂窩煤剛弄出來就是濕的,他能想到處理辦法也隻有這個。


    非常消耗人力,不過張耀也不準備推行給百姓,成本太大,隻能用來鍛鐵。


    並州別的不多,就煤多,漢代有用煤鍛鐵的,不過都是沒處理過的煤,使用率太低了。


    沒多久幾塊蜂窩煤便做好了,張耀讓鐵匠試了一下,效果還行,雖然做不到後代蜂窩煤那樣能直接把鐵融化,但也足夠讓漢代的鍛鐵技術上升一個層次了。


    本來他還想試試能不能弄出個沼氣池當天氣用,結果炸了兩次後也就放棄了。


    張耀將自己研究出來的一切打包給劉備送了過去,因為張耀的影響,劉備對研發改進之類的事情格外上心,畢竟糞肥和曲轅犁給他們帶來的幫助不少,此刻並州逐漸建開始起各種研究院,牲畜的培育,育種選種嫁接,工具的改進創新都在研究範圍。


    因為劉備建立了不少免費的學堂,發現了很多思路廣泛的孩子,這些孩子自然不用讀書了,直接送去當學徒。


    真正的畢業包分配,還是鐵飯碗,這些負責研究學習的人才待遇極好,薪水不僅不低,而且官府還會給他們安置家產,如果看上誰家閨女了官府會幫忙提親,聘禮也是官府出。


    當然,能免費上學的必須是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弟,三代往上沒有犯罪記錄,而且跟地主豪紳,門閥世家沒有瓜葛才行。


    王家聯合郭家等幾個大族進行了抗議,認為劉備對他們不公平,劉備也很為難,在他看來世家門閥也是大漢百姓,自己的確應該一碗水端平。


    這事張耀知道後直接攬了下來,往晉陽送了信,表示這事歸我管,有什麽問題盡管可以來上郡跟我理論。


    眾大族瞬間蔫了,找你理論?你會跟我們講道理?


    他們以前跟張耀理論的次數可不少,可張耀總是一副我不要臉,我死豬不怕開水燙,你想怎麽詆毀我就詆毀我,反正就是不行的態度,給各大族整的愁眉苦臉。


    這世上怎麽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張耀做的事情他們雖然撈不到什麽好處,但是也不吃虧,而且在官員任職上給他們做出了讓步,也沒有要在土地上和他們起衝突,自然也不想跟他硬剛,他們這些大族有屬於自己的傲氣。


    我族世代積累,豈是你一兩代寒窗苦讀能超越的?


    王家想的很明白,如果劉備什麽也不幹他們才該害怕,如果讓王家一直一家獨大,缺少製衡,那麽王家早晚成為被養肥待殺的豬。


    王家是想明白了,但是一些中小家族卻沒想明白,許多荒地被開墾成田地,那些地主豪紳看著眼紅,當即便故技重施,跳出來搶地。


    這些地主豪紳仗著自己養的青壯,義正言辭的拿著偽造的地契說這是自己祖上便有的田地,隻是荒廢了而已,用各種理由強行霸占了田地,敢反抗的直接亂棍打一頓,甚至出了不少人命。


    劉備看著跪在他麵前,渾身是傷的百姓,眼中殺氣大盛。


    這百姓是好不容易逃出來才見到他的,像他這樣的百姓不知凡幾,許多百姓不是告官告錯了地方就是死在告官的路上,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又願意跑大老遠來晉陽告官。


    “那些地方上都有我親自安排的官員,怎麽可能還會出現這種情況?”簡雍一臉不敢相信,那些官員都是他和劉備親自任命的,品行也考察過了,怎麽還會出問題?


    劉備自然知道答案。


    人心是會變的,那些被他們任命的官員經不住誘惑和當地的地主豪紳同流合汙並非不可能,隻不過這麽大的事情到現在才傳到自己耳朵裏,恐怕同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少了。


    “讓人去查,我們新開墾的田地都是登記在冊的,霸占田地的一個都不能放過,領頭的直接腰斬於市,全家充為官奴,用他們的家產賠償受害的百姓。”劉備對簡雍吩咐道,既然你們這些地主豪紳那麽貪財,那就看看有沒有本事守得住了。


    “去把王銘叫來。”新開墾的田地都是先登記在冊再進行開墾,沒幾天就查了個差不多,足足兩千多人被下了獄,這還是沒抓完的情況下,劉備看著名單不斷皺眉,讓人去喊王銘過來問話。


    “小民拜見州牧大人。”王銘對著劉備行了一禮,也是心中暗罵那些搶占田地的地主豪紳,死就死還非要把他拖下水。


    “這些官員都是王族長舉薦的吧?”劉備直接甩給了王銘一份名單,都是和地主豪紳勾結搶占土地的官員,這些人無一例外,全是受到王家舉薦。


    “正是,不知他們可是犯了什麽錯?”王銘明知故問,他現在隻想把王家撇出去。


    “哼,什麽錯?聯合當地惡霸搶占百姓田地,偽造地契,賄賂政府下派官員,王族長覺的這是什麽錯?”劉備站起身,一步步走向王銘,嚴厲的嗬斥王銘,上位者的威嚴盡數散發,王銘下意識咽了口唾沫。


    錯?這是罪!欺瞞朝廷的大罪!


    漢代實行舉薦製,被舉薦的人犯錯舉薦他的人也要遭殃,王銘心裏也是有苦說不出,劉備雖然在並州發展才半年多,但已經深得那些百姓的認可,自己就算聯合郭家等幾個大族也沒法撼動劉備,百姓隻是愚昧,又不是傻。


    王家郭家這些大族有大量的土地和佃農,自然不需要跟劉備起衝突,但那些地主豪紳的土地因為動亂損失了不少,大多都荒廢了,後來劉備入主並州掃清了賊寇,土地自然到了劉備手裏,跟那些地主豪紳已經沒有任何關係,甚至劉備不治他們一個荒廢田地之罪就已經很仁慈了。


    他雖然能保證王家不出亂子,但那些被王家舉薦的官員不知凡幾,怎麽可能管得住每一個人。


    至於跟劉備翻臉,他王家目前還沒這個能力,他們又不是汝南袁氏跟弘農楊氏,並州也不是冀州那般氏族世家林立,太原的大族也沒潁川那般團結,雖然王家在太原擁有不少塢堡青壯,可以抵禦賊寇侵擾,但跟劉備的大軍碰一碰還是沒希望的,最重要的是名望不及劉備啊,真打起來自己這邊的人不臨陣倒戈就算好的了。


    “小民願聽從州牧處罰。”王銘最後隻能無奈的行了一禮,他倒不怕劉備借題發揮清算王家,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王家對除了太原以外的地方掌控力降低,反正那些利益早晚都要扔出去,隻要太原被抓在王家手裏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邦別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邦別姬並收藏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