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公差旅遊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 作者:劉邦別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看著下麵爭吵的眾人,也是有些頭疼。
不管誰的建議都有可取的地方,但想找出一個折中的法子太難了。
“主公,鄴城有信送來。”就當袁紹在想聽取誰的意見的時候,門外有人對內匯報,隨著這聲匯報,大堂內安靜了下來。
“哦?還不快呈上來。”袁紹見眾人可算安靜了,心中鬆了口氣,便將此事先揭過去再說。
袁紹讓長子袁譚留守,郭圖在身邊協助,一直相安無事,如今突然派人送信,估計是發生了事情。
隨後門外便有袁紹親衛進入,將信呈給袁紹。
袁紹接過信後便看了起來,可當他看到信的內容後當即大驚失色。
這是濮陽的戰報,而淳於瓊戰死五個大字格外的顯眼。
“主公,鄴城可是出了什麽意外?”沮授見袁紹看到信後臉色一變,心中突然有些不好的預感。
“仲簡啊……”袁紹將信看完後遞給沮授,一臉的悲傷,淳於瓊跟隨他多年,自他們在何進手下共同為官的時候就是好友,如今淳於瓊卻戰死於濮陽,袁紹心中難免有些悲涼。
“這……”沮授見袁紹突然悲傷的說出來淳於瓊的表字,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可當他接過信後看了一遍,臉色瞬間難看無比。
袁紹歎了口氣,將信遞給了田豐,許攸等人很快圍了上來,看向信中的內容。
“淳於將軍……死了?”許攸看到淳於瓊戰死濮陽後,震驚無比,下意識的便開口說了出來。
這不怪他震驚,淳於瓊死了,他的計劃便落空了,如今冀州魏郡已經沒有大將可以統兵,甚至袁紹會因為淳於瓊戰死而收縮防線。
“主公,淳於將軍馬革裹屍乃是武將歸宿,但現如今應先將魏郡兵權進行交接,以穩住魏郡,防止關羽揮軍北上。”田豐雖然也對淳於瓊的死感到惋惜,但兩人畢竟不熟,現在應該以大局為重。
“主公,袁譚公子自幼便研讀兵書,授認為可當大任。”沮授也清楚現在不是傷感的時候,而且袁譚帶兵打仗的天賦的確很強,還是袁紹的長子,完全可以將魏郡的兵權交給他。
現如今的局勢關羽南下渡黃河攻鄄城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今沮授就怕關羽也跟著劉備發瘋,直接不管鄄城去打鄴城,他可不想去賭。
田豐因為見過張耀,不知為何對張耀一直有些犯怵,田豐甚至時常在想劉備突然發瘋一般傾巢而出打兗州是不是張耀做的決定,如果是張耀做出的決定那麽張耀再腦子一熱讓關羽北上攻鄴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那便如此做吧……”袁紹似乎還沒從淳於瓊的死中緩過神,聽到二人的建議後愣了一下。
雖然外表在愣神,實際上袁紹陷入了沉思,他的確有意培養袁譚,畢竟是自己的長子,雖然他更寵愛自己的小兒子,但如今天下大亂,如果讓三個兒子因為權利而互相爭鬥的確不好,隻能將重心放在袁譚身上,想明白後便有些喃喃的同意了沮授和田豐的建議。
鄄城下,張耀百無聊賴的打了個哈欠,趙雲將器械送來已經兩天了,但是他壓根沒有攻城的打算。
他早就對鄄城沒想法了,到現在為止一次攻城都沒組織過,隻是偶爾拿投石車砸一砸,他倒無所謂,反正隻要自己大軍在這裏,鄄城就有壓力。
荀彧可沒有張耀那麽悠閑,趙雲渡河而下後濮陽被破的消息便傳進了鄄城,鄄城內一時間民心惶惶,荀彧不僅要將一些不利的聲音壓下去,還要時刻防止張耀攻城。
雖然張耀看起來一副擺爛的樣子,但荀彧可不敢當真,每天都要親自進行巡視,甚至晚上睡覺都不敢睡太淺,畢竟張耀的行為太詭異了,要不是大軍跟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來度假的。
“這荀彧真是的,我都擺爛了他還那麽認真幹啥。”張耀躺在搖椅上,悠閑的喝著茶水,看著不遠處的城樓。
“這荀彧膽小,這是怕老爺突然攻城呢,哪像老爺,天塌下來也能麵不改色。”張福站在身旁給他吹著風,接著張耀的話吹噓道。
“小福子越來越會說話了。”張耀滿意的點了點頭,一臉受用。
趙雲看著這主仆二人嘴角一抽,這張福不送進宮裏當太監真是可惜了。
“四將軍,我們就這麽啥也不幹嗎?”趙雲來到這裏已經兩天了,跟著關羽的時候一直在組織攻城和巡邏,突然閑下來還有些不適應。
這兩天張耀甚至在鄄城下組織起了踢足球,對荀彧的嘲諷拉滿,可荀彧就是死活不出城,而張耀就這麽耗著,要知道大軍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
“子龍啊,你隻負責帶兵殺敵,我要考慮的事情可就多了,謀略的事你別問,聽令就是。”張耀擺了擺手,讓趙雲不要沒事找事,如今能罵的也都罵完了,這荀彧跟個王八一樣縮在城裏他有啥辦法,真要攻城肯定損失慘重,而且打下的概率很低,可不想浪費在這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而且他的目標也不是鄄城,既然荀彧想拖就跟他拖唄。
趙雲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能起身離開去帶兵巡邏。
青州平原郡,徐榮萬虎已經蹲了五天了,同樣閑的要死。
這五天他們連火都不敢生,生怕被發現,全靠吃幹糧度日,他們所帶的幹糧也不多了。
“徐將軍,曹操大軍距離此地還有四十裏。”萬虎剛帶人探查完,回到駐紮的地方後將發現告訴了徐榮。
“讓兄弟們準備好。”徐榮見曹操終於來了,從地上站了起來,上次在汴水讓曹操跑了,這次可不能再讓他跑了。
很快大軍便集結完畢,他們埋伏的地方是一處高坡,有利於俯衝給戰馬提速,隻要曹操大軍開始渡河,便能直接衝殺過去。
雖然距離有些遠,有十幾裏地的距離,但正是因為距離遠曹操的斥候基本不會探查他們所在的地方,十幾裏地對騎兵來說也就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不管誰的建議都有可取的地方,但想找出一個折中的法子太難了。
“主公,鄴城有信送來。”就當袁紹在想聽取誰的意見的時候,門外有人對內匯報,隨著這聲匯報,大堂內安靜了下來。
“哦?還不快呈上來。”袁紹見眾人可算安靜了,心中鬆了口氣,便將此事先揭過去再說。
袁紹讓長子袁譚留守,郭圖在身邊協助,一直相安無事,如今突然派人送信,估計是發生了事情。
隨後門外便有袁紹親衛進入,將信呈給袁紹。
袁紹接過信後便看了起來,可當他看到信的內容後當即大驚失色。
這是濮陽的戰報,而淳於瓊戰死五個大字格外的顯眼。
“主公,鄴城可是出了什麽意外?”沮授見袁紹看到信後臉色一變,心中突然有些不好的預感。
“仲簡啊……”袁紹將信看完後遞給沮授,一臉的悲傷,淳於瓊跟隨他多年,自他們在何進手下共同為官的時候就是好友,如今淳於瓊卻戰死於濮陽,袁紹心中難免有些悲涼。
“這……”沮授見袁紹突然悲傷的說出來淳於瓊的表字,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可當他接過信後看了一遍,臉色瞬間難看無比。
袁紹歎了口氣,將信遞給了田豐,許攸等人很快圍了上來,看向信中的內容。
“淳於將軍……死了?”許攸看到淳於瓊戰死濮陽後,震驚無比,下意識的便開口說了出來。
這不怪他震驚,淳於瓊死了,他的計劃便落空了,如今冀州魏郡已經沒有大將可以統兵,甚至袁紹會因為淳於瓊戰死而收縮防線。
“主公,淳於將軍馬革裹屍乃是武將歸宿,但現如今應先將魏郡兵權進行交接,以穩住魏郡,防止關羽揮軍北上。”田豐雖然也對淳於瓊的死感到惋惜,但兩人畢竟不熟,現在應該以大局為重。
“主公,袁譚公子自幼便研讀兵書,授認為可當大任。”沮授也清楚現在不是傷感的時候,而且袁譚帶兵打仗的天賦的確很強,還是袁紹的長子,完全可以將魏郡的兵權交給他。
現如今的局勢關羽南下渡黃河攻鄄城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今沮授就怕關羽也跟著劉備發瘋,直接不管鄄城去打鄴城,他可不想去賭。
田豐因為見過張耀,不知為何對張耀一直有些犯怵,田豐甚至時常在想劉備突然發瘋一般傾巢而出打兗州是不是張耀做的決定,如果是張耀做出的決定那麽張耀再腦子一熱讓關羽北上攻鄴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那便如此做吧……”袁紹似乎還沒從淳於瓊的死中緩過神,聽到二人的建議後愣了一下。
雖然外表在愣神,實際上袁紹陷入了沉思,他的確有意培養袁譚,畢竟是自己的長子,雖然他更寵愛自己的小兒子,但如今天下大亂,如果讓三個兒子因為權利而互相爭鬥的確不好,隻能將重心放在袁譚身上,想明白後便有些喃喃的同意了沮授和田豐的建議。
鄄城下,張耀百無聊賴的打了個哈欠,趙雲將器械送來已經兩天了,但是他壓根沒有攻城的打算。
他早就對鄄城沒想法了,到現在為止一次攻城都沒組織過,隻是偶爾拿投石車砸一砸,他倒無所謂,反正隻要自己大軍在這裏,鄄城就有壓力。
荀彧可沒有張耀那麽悠閑,趙雲渡河而下後濮陽被破的消息便傳進了鄄城,鄄城內一時間民心惶惶,荀彧不僅要將一些不利的聲音壓下去,還要時刻防止張耀攻城。
雖然張耀看起來一副擺爛的樣子,但荀彧可不敢當真,每天都要親自進行巡視,甚至晚上睡覺都不敢睡太淺,畢竟張耀的行為太詭異了,要不是大軍跟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來度假的。
“這荀彧真是的,我都擺爛了他還那麽認真幹啥。”張耀躺在搖椅上,悠閑的喝著茶水,看著不遠處的城樓。
“這荀彧膽小,這是怕老爺突然攻城呢,哪像老爺,天塌下來也能麵不改色。”張福站在身旁給他吹著風,接著張耀的話吹噓道。
“小福子越來越會說話了。”張耀滿意的點了點頭,一臉受用。
趙雲看著這主仆二人嘴角一抽,這張福不送進宮裏當太監真是可惜了。
“四將軍,我們就這麽啥也不幹嗎?”趙雲來到這裏已經兩天了,跟著關羽的時候一直在組織攻城和巡邏,突然閑下來還有些不適應。
這兩天張耀甚至在鄄城下組織起了踢足球,對荀彧的嘲諷拉滿,可荀彧就是死活不出城,而張耀就這麽耗著,要知道大軍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
“子龍啊,你隻負責帶兵殺敵,我要考慮的事情可就多了,謀略的事你別問,聽令就是。”張耀擺了擺手,讓趙雲不要沒事找事,如今能罵的也都罵完了,這荀彧跟個王八一樣縮在城裏他有啥辦法,真要攻城肯定損失慘重,而且打下的概率很低,可不想浪費在這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而且他的目標也不是鄄城,既然荀彧想拖就跟他拖唄。
趙雲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能起身離開去帶兵巡邏。
青州平原郡,徐榮萬虎已經蹲了五天了,同樣閑的要死。
這五天他們連火都不敢生,生怕被發現,全靠吃幹糧度日,他們所帶的幹糧也不多了。
“徐將軍,曹操大軍距離此地還有四十裏。”萬虎剛帶人探查完,回到駐紮的地方後將發現告訴了徐榮。
“讓兄弟們準備好。”徐榮見曹操終於來了,從地上站了起來,上次在汴水讓曹操跑了,這次可不能再讓他跑了。
很快大軍便集結完畢,他們埋伏的地方是一處高坡,有利於俯衝給戰馬提速,隻要曹操大軍開始渡河,便能直接衝殺過去。
雖然距離有些遠,有十幾裏地的距離,但正是因為距離遠曹操的斥候基本不會探查他們所在的地方,十幾裏地對騎兵來說也就不到一炷香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