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朱文正
大明:大哥的皇位誰搶誰挨揍 作者:南瓜變成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朱文正的話,朱樉不禁感到一陣唏噓。朱文正比他年長近二十歲,與他的父皇朱元璋相比僅小了八歲而已。自從朱元璋的大嫂王氏得知朱元璋起義之後,她便毅然決然地帶著自己的兒子投靠了他。
可能老朱家的人都是如此,很看重血脈親情,每一次經曆大戰歸來,都會給朱標和朱樉帶來珍貴的禮物。朱標得到的第一匹駿馬、朱樉擁有的第一把木刀,皆出自朱文正之手。不僅如此,他還時常帶著這兩個小家夥一同嬉戲玩耍。
當然,朱樉作為一名穿越者,對朱文正曆史上的赫赫威名早已有所耳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朱文正的軍事水平絲毫不遜色於常遇春和徐達,甚至被譽為大明的第一代戰神,可下場......
因此,當朱樉年僅五歲時,他曾告誡朱文正:“大堂哥,日後你務必保持低調行事,特別是在眾多武將之中,以免樹大招風。”
然而,一個二十多歲正值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又怎會將一個五歲孩童的言語真正放在心上呢?
那時候朱元璋將朱文正當作親生兒子般悉心栽培,而朱文正也不負所望,打起仗來勇猛無比、善於用兵,跟隨朱元璋率領軍隊攻克集慶路,立下無數赫赫戰功。
有一回,朱元璋詢問他:“文正啊,跟四叔說說,你想要個什麽樣的官職呀?”然而朱文正卻一臉嚴肅地答道:“四叔您將來必定成就一番宏圖偉業,侄兒我又怎會擔心沒有榮華富貴呢?但是如果現在就先給侄兒封賞官職和賞賜,那您讓徐達、常遇春這些將領們作何感想呢?”
聽到自己的侄兒竟如此替自己著想,朱元璋甚感欣慰,輕輕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作為對他的鼓勵。
等到至正二十一年的時候,朱元璋將樞密院改設為大都督府,並任命彼時擔任樞密院同僉一職的朱文正為首任大都督,負責統轄國內外所有軍事事務。要知道這一官職可是除了朱元璋之外最大的,甚至連當時的常遇春、徐達等人都無法與之相比擬。
朱文正奉命前往洪都鎮守,此等守護西南地區之重擔,非朱元璋最為信賴之人不能擔當。當陳友諒得知西吳朱元璋正忙於與東吳張士誠交戰時,便心生一計,自己建立陳漢政權後,對外征伐屢屢失敗,正好此時的朱元璋根本無暇分心處理其他事務,是時候揚其威名了。
陳友諒經集結了六十萬大軍,實力強大無比,得知消息的朱元璋有心要支援洪都,但如今一是脫不開身,二是六十萬大軍圍困,自己要解此圍至少需要很長時間準備。於是朱元璋下達命令:必須誓死捍衛洪都,堅守到底,等待大軍前來支援!
現如今的衛國公鄧愈,曾經便是朱文正麾下的一員猛將。他身上的傷痕累累,皆是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洪都保衛戰中所遺留。
站在洪都城頭之上,朱文正凝視著城外那密密麻麻、如潮水般湧來的六十萬敵軍,心中已然做好了赴死的打算。為了激勵士氣,鼓舞鬥誌,朱文正親自率領著自己的親信士兵登上城牆,手持大刀,與全體將士並肩作戰。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頑強地抵禦住了陳友諒一輪又一輪凶猛而激烈的攻擊。
在朱文正和洪都的將士們奮力抵抗之下,陳友諒那整整六十萬大軍,經曆了一輪又一輪的凶猛攻擊,但他們卻始終無法突破洪都城防,哪怕八十五天都未能成功!這可把陳友諒氣得咬牙切齒,他破口大罵朱元璋:“朱重八這個臭要飯的,居然還能擁有像朱文正這樣的絕世猛將!如果我也有這麽一個侄子,那我大漢豈不是如虎添翼!”
最終,朱元璋做好充分準備後,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以及數千艘帆船前來增援。陳友諒看到這種局勢,心知不妙。畢竟已經連續近三個月攻打洪都無果,自己一方的士氣早已陷入低落狀態。
無奈之下,他隻得率領軍隊撤退至鄱陽湖,並在那裏與朱元璋形成對峙之勢。然而,就在關鍵時刻,朱文正鋌而走險,成功截斷了陳友諒的糧道。
此時此刻,陳友諒的軍隊士氣低落至極,再加上糧食短缺,形勢變得極為嚴峻。於是,他決定孤注一擲,拚死一戰。可惜,命運弄人,他最終慘死於鄱陽湖之戰。不僅如此,他的太子也被生擒,次子則由太尉張定邊逃回武昌。沒過多久,朱元璋親自出征武昌,緊接著陳漢政權徹底崩潰瓦解。
可以說這洪都保衛戰與鄱陽湖水戰就是朱元璋人生的一大轉折,也是朱元璋能一統的重要原因。
此戰過後朱文正名聲更大了,在朱元璋的西吳也坐穩了第二的位置,一個二十多歲年輕小夥子正是喜歡吹捧的時候,不自覺的也飄了起來。而別有目的之人也開始鼓動朱文正,說什麽自己是老朱家的長子,自己又這麽有實力,為什麽不出去單幹,或者去張士誠那裏借雞生蛋,反過頭吞狼驅虎成就一番偉業雲雲。
剛開始朱文正還嗬斥這些人,說自己對朱元璋絕無二心,麵對長時間的循循善誘,朱文正依舊堅持絕不會背叛,就連他的嶽父,大將謝再興都隱晦的提到過。
但他手下經曆洪都之戰後,就放飛自我了,部將掠奪女子回去戲耍,搶奪百姓財物等多次發生,朱文正見這些人都是跟著自己從死人堆裏一起爬出來的,有所不忍責罰,都是罵一頓並沒有軍法從事。
朱元璋當初為什麽起義中途自己帶了少部分人出去單幹,就是看不上那些起義軍猶如土匪過境,禍亂鄉裏,早就定下軍法,違者必糾。
很快朱文正手下的事就被江西按察使李飲冰上奏給吳王朱元璋,說朱文正驕侈觖望,縱容手下禍亂一方,但朱元璋隻是遣使責罵一番。
但這李飲冰見朱元璋雷聲大,雨點小,心有不忿,再次上奏說朱文正有異心,其手下多次與張士誠書信往來......
可能老朱家的人都是如此,很看重血脈親情,每一次經曆大戰歸來,都會給朱標和朱樉帶來珍貴的禮物。朱標得到的第一匹駿馬、朱樉擁有的第一把木刀,皆出自朱文正之手。不僅如此,他還時常帶著這兩個小家夥一同嬉戲玩耍。
當然,朱樉作為一名穿越者,對朱文正曆史上的赫赫威名早已有所耳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朱文正的軍事水平絲毫不遜色於常遇春和徐達,甚至被譽為大明的第一代戰神,可下場......
因此,當朱樉年僅五歲時,他曾告誡朱文正:“大堂哥,日後你務必保持低調行事,特別是在眾多武將之中,以免樹大招風。”
然而,一個二十多歲正值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又怎會將一個五歲孩童的言語真正放在心上呢?
那時候朱元璋將朱文正當作親生兒子般悉心栽培,而朱文正也不負所望,打起仗來勇猛無比、善於用兵,跟隨朱元璋率領軍隊攻克集慶路,立下無數赫赫戰功。
有一回,朱元璋詢問他:“文正啊,跟四叔說說,你想要個什麽樣的官職呀?”然而朱文正卻一臉嚴肅地答道:“四叔您將來必定成就一番宏圖偉業,侄兒我又怎會擔心沒有榮華富貴呢?但是如果現在就先給侄兒封賞官職和賞賜,那您讓徐達、常遇春這些將領們作何感想呢?”
聽到自己的侄兒竟如此替自己著想,朱元璋甚感欣慰,輕輕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作為對他的鼓勵。
等到至正二十一年的時候,朱元璋將樞密院改設為大都督府,並任命彼時擔任樞密院同僉一職的朱文正為首任大都督,負責統轄國內外所有軍事事務。要知道這一官職可是除了朱元璋之外最大的,甚至連當時的常遇春、徐達等人都無法與之相比擬。
朱文正奉命前往洪都鎮守,此等守護西南地區之重擔,非朱元璋最為信賴之人不能擔當。當陳友諒得知西吳朱元璋正忙於與東吳張士誠交戰時,便心生一計,自己建立陳漢政權後,對外征伐屢屢失敗,正好此時的朱元璋根本無暇分心處理其他事務,是時候揚其威名了。
陳友諒經集結了六十萬大軍,實力強大無比,得知消息的朱元璋有心要支援洪都,但如今一是脫不開身,二是六十萬大軍圍困,自己要解此圍至少需要很長時間準備。於是朱元璋下達命令:必須誓死捍衛洪都,堅守到底,等待大軍前來支援!
現如今的衛國公鄧愈,曾經便是朱文正麾下的一員猛將。他身上的傷痕累累,皆是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洪都保衛戰中所遺留。
站在洪都城頭之上,朱文正凝視著城外那密密麻麻、如潮水般湧來的六十萬敵軍,心中已然做好了赴死的打算。為了激勵士氣,鼓舞鬥誌,朱文正親自率領著自己的親信士兵登上城牆,手持大刀,與全體將士並肩作戰。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頑強地抵禦住了陳友諒一輪又一輪凶猛而激烈的攻擊。
在朱文正和洪都的將士們奮力抵抗之下,陳友諒那整整六十萬大軍,經曆了一輪又一輪的凶猛攻擊,但他們卻始終無法突破洪都城防,哪怕八十五天都未能成功!這可把陳友諒氣得咬牙切齒,他破口大罵朱元璋:“朱重八這個臭要飯的,居然還能擁有像朱文正這樣的絕世猛將!如果我也有這麽一個侄子,那我大漢豈不是如虎添翼!”
最終,朱元璋做好充分準備後,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以及數千艘帆船前來增援。陳友諒看到這種局勢,心知不妙。畢竟已經連續近三個月攻打洪都無果,自己一方的士氣早已陷入低落狀態。
無奈之下,他隻得率領軍隊撤退至鄱陽湖,並在那裏與朱元璋形成對峙之勢。然而,就在關鍵時刻,朱文正鋌而走險,成功截斷了陳友諒的糧道。
此時此刻,陳友諒的軍隊士氣低落至極,再加上糧食短缺,形勢變得極為嚴峻。於是,他決定孤注一擲,拚死一戰。可惜,命運弄人,他最終慘死於鄱陽湖之戰。不僅如此,他的太子也被生擒,次子則由太尉張定邊逃回武昌。沒過多久,朱元璋親自出征武昌,緊接著陳漢政權徹底崩潰瓦解。
可以說這洪都保衛戰與鄱陽湖水戰就是朱元璋人生的一大轉折,也是朱元璋能一統的重要原因。
此戰過後朱文正名聲更大了,在朱元璋的西吳也坐穩了第二的位置,一個二十多歲年輕小夥子正是喜歡吹捧的時候,不自覺的也飄了起來。而別有目的之人也開始鼓動朱文正,說什麽自己是老朱家的長子,自己又這麽有實力,為什麽不出去單幹,或者去張士誠那裏借雞生蛋,反過頭吞狼驅虎成就一番偉業雲雲。
剛開始朱文正還嗬斥這些人,說自己對朱元璋絕無二心,麵對長時間的循循善誘,朱文正依舊堅持絕不會背叛,就連他的嶽父,大將謝再興都隱晦的提到過。
但他手下經曆洪都之戰後,就放飛自我了,部將掠奪女子回去戲耍,搶奪百姓財物等多次發生,朱文正見這些人都是跟著自己從死人堆裏一起爬出來的,有所不忍責罰,都是罵一頓並沒有軍法從事。
朱元璋當初為什麽起義中途自己帶了少部分人出去單幹,就是看不上那些起義軍猶如土匪過境,禍亂鄉裏,早就定下軍法,違者必糾。
很快朱文正手下的事就被江西按察使李飲冰上奏給吳王朱元璋,說朱文正驕侈觖望,縱容手下禍亂一方,但朱元璋隻是遣使責罵一番。
但這李飲冰見朱元璋雷聲大,雨點小,心有不忿,再次上奏說朱文正有異心,其手下多次與張士誠書信往來......